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锦绣 >

第77章

大明锦绣-第77章

小说: 大明锦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毅送回来的私信当中,提到至今湖州府知府张野也未曾招供。”

    “但如今湖州府的情况很是明显,所以,若是说张野是被冤枉的,这怕是没有可能的。”

    “所以,曾毅怀疑在京城有张野的派系人马。”

    李东阳缓缓开口,这是曾毅在给他写的私信当中所提到的,此事肯定是不能在奏折当中提及的,毕竟根本没有任何的凭证,只是他自己的推测罢了。

    若是写在奏折当中,那其不会让京城的一些高官对他心生厌恶?

    这可是连风闻言奏都算不得的,甚至,还会被旁人说是癔症了。

    “若只是一个县,或者两个县如此,那的确有可能和张野这个知府无关。”

    “毕竟下面的知县也有胆大包天的,并非是出了什么事,都要上面的官员顶着的。”

    “可是,这么多的县,甚至连府里的同知都犯了王法,且把张野这个知府给招了出来,且证据齐全,甚至还从张野府中搜出了不少的赃物,这些,总是真的吧?”

    谢迁眉头皱了皱:“京城就算是有人想要帮他,也难。”

    “而且,这案子,能够插的上手的,在京城也没有几个官员,且这些个官员肯定都是位高权重之辈。”

    “想来,这些能够对此案有所影响的官员,该不会不知局势吧?”

    谢迁这话说的没错,湖州府的案子,可不是小案子,更有内阁盯着,甚至,就连皇帝也是关注着此案呢。

    且,这个案子最起码是要交给刑部去审问的,如此情况下,想要干涉此案,那就必须有能够影响到刑部的能力。

    刑部尚书是正二品的朝廷大臣,是六部九卿之一,想要干涉刑部的审案,可想而知,最少也要是和刑部尚书能够说的上话的人,这是最起码的。

    而这类官员,一个个可都精明着呢。

    为了一个被无数双眼睛盯着,已经罪证确凿的知府去开脱罪名,这种事情,没人会去做的,除非是至亲血脉才有可能的。

    但是,那张野的身份似乎和朝中大臣并未有什么关系对

    而且,在退一步,这种情况下,甚至就算是一些朝中大臣的至亲血脉,这些大臣也会选择放弃,若不然,就是直接去宫中求皇帝容情。

    “是曾毅那小子多心了。”

    李东阳叹了口气,苦笑着道:“毕竟是第一次审案,而且之前他也不过是个举人罢了,这一下子就成了钦差,要自己审案,而且还是如此大案,心里不安,这也是正常的。”

    说完这话,李东阳顿了一下,笑着道:“不过,那张野至今还咬死了不松口,倒是有些稀奇了。”

    “毕竟如今所有的罪证全都指向了他,整个湖州府的官员除了一县一州外,全部涉案,这种情况下,他这个知府怎么也是逃不掉的。”

    “而且,以曾毅那小子所说的,他对这些个犯官的区别对待,若是张野真的有罪,也该招供,何苦受罪呢?”

    “毕竟就算是他不招供,只要一切最终确凿,他松口与否,都没什么用了。”

    这其实也是李东阳不解的地方,只不过,若是往常,这种事情李东阳自然是不屑去想的,只要罪证确凿,那就足够了。

    就有些犯官罪证确凿的情况下,还一直喊着冤枉,为的就是想要轻些处罚。

    可其实,这并没有多少用的,甚至,张野也极有可能就是这种情况。

    只不过,这事情牵扯到了他李东阳未来的弟子曾毅,所以他才会多说几句的。

    “此案,不日即可交给刑部审查,到时候便知分晓。”

    刘健笑着开口,道:“管那知府是为何不松口的,这都不重要。”

    “刑部那边,会把案子查清楚的。”

    说完这话,刘健看着李东阳,笑着道:“宾之你也别想那么多了,你这是关心则乱。”

    “正如你所说,湖州府那么多的官员全部落网,且一切证据和罪证及口供,全都指明了张野这个知府,他岂会真的无罪?”

    “若是真的无罪,他府上搜出来的那些赃物,他先解释清楚了在说。”

    “这案子,虽不至于板上钉钉,可也差不了多少。”

    “你现在该想的,是你那内定的弟子回京后,咱们该给他什么奖赏的好。”

    说完这话,刘健脸上就露出了苦笑之色,不为别的,曾毅查了如此大案,肯定是要论功行赏的。

    可偏偏,曾毅并无官职在身,而且只是举人功名,这可就十分的难办了,总不能赐他一个进士出身吧?

    当然,这个内阁说了也不算,要皇帝亲自开口才行,内阁也没法做出这种建议。

    但是,若真是如此,那对曾毅而言,就不是奖赏,而是毁了他的前程了,毕竟赐的进士出身,可是不受朝廷诸位大臣的认可的,一旦日后曾毅到了某个关键位置的时候,这就会成了阻挡他的最大障碍了。

    可除此外,曾毅并无官身,许多的奖赏都不能赏赐,至多,是赐他一些金银财宝罢了,但是这种奖赏对于查获湖州府这个案子而言,似乎又有些不足够了,且也有些对湖州府这个案子的轻视了。

第155章 多方参与() 
“这赏赐,咱们内阁可是做不得主。”

    谢迁突然笑着开口,其实平时大多数的赏赐,都是内阁以皇帝的名义拨下去的,只不过,这次,正如谢迁所说,内阁或许就做不得主了。

    甚至,内阁在这次的赏赐上,也不好在提出什么建议了,毕竟曾毅是李东阳内定的弟子,这次曾毅回京,就该拜入李东阳门下了。

    这种情况下,李东阳自然是要回避的。

    而且,朝中都知道,内阁如今的三位大学士关系极好,所以,这种情况下,刘健和谢迁两人最好也是不开口的好。

    只不过,刘健一时间忘了这茬罢了。

    “是了,是了。”

    刘健被谢迁这么一提醒,轻轻拍了拍额头,笑着道:“逾越了,逾越了。”

    “此次曾毅的功劳颇大,已经不是咱们内阁按照惯例的赏赐了,而是要看陛下的意思了。”

    刘健笑着,当今圣上虽然节俭,可是对于下面的臣子,平日里却是多有赏赐的,而且,这些赏赐许多都是按照惯例的。

    所以,这些赏赐都是内阁自己决定,然后把条子递到宫里去,基本上是不会被回绝的,都是宫中那边在传旨让内阁拟旨的。

    可是,如今这情况很显然和往常不一样的。

    这么大的案子,若是赏赐,也不该内阁替宫中决定的,若不然,就有些逾越了,做臣子的,最为重要的,就是要知道本分,同样一件事情,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时候不能做。

    同样一件事情,什么时候做了,是为主上分忧,什么时候做了,是逾越,是失了礼节。

    “此案只让刑部独自复审,怕是不妥吧?”

    谢迁突然皱了皱眉头,似乎想起了什么似得,道:“毕竟是一个不小的案子,一个府的大小官员几乎全都被牵扯进去了。”

    “这案子虽然所涉及的官员品级不高,可既然彻查了,那不妨在大一些,严一些。”

    “当今圣上英明,亲贤臣远奸佞,如今朝中一片清朗之色,可是,到底还是有些贪官污吏藏在角落当中,隐藏了起来。”

    “甚至,这些个奸佞之徒以陛下仁慈之心而暗地里胡作非为。”

    “如今,湖州府的案子其实就是个很好的威慑。”

    “若是这个案子当初不准备闹这么大,那也就罢了,如今既然闹的这么大了,不妨在复查的时候,在多让一些衙门搀和进去。”

    “这样日后所起到的威慑力应该会更多,对于那些心中有所摇摆的官员而言,更是一个威慑。”

    谢迁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把案子往大了查,往严了查,毕竟单独一个刑部,虽然能起到一定的威慑性,可是在谢迁看来,威慑力还不足够,不足以让一些官员胆战心惊。

    而且,若是按照谢迁的意思推下去,有些话,虽然他如今没有说出来,可是这意思也差不多了,那就是湖州府所有涉案的官员,其肯定是要被严判的,绝对不会轻饶,只有如此,才能达到谢迁所说的威慑。

    “让三司会审的话,似乎有些不合规矩。”

    刘健其实心里也赞同谢迁的说法的,只不过,三司会审是有三司会审的规矩的,并非是什么案子就值得三司会审的。

    而湖州府的案子虽然不小,可是所牵扯官员品级太低了,根本就不足以让三司会审,若不然就是损了三司会审的规格和庄严。

    “若不然,就让锦衣卫也插手进来吧。”

    过了许久,刘健方才是下了决定,缓缓开口,道:“如今的锦衣卫,倒也还能说的过去。”

    “尤其是如今的锦衣卫都指挥使牟斌,还算是中正之人,让他参与进这个案子的会审,足够起到威慑作用了。”

    “甚至,让锦衣卫搀和进这个案子,传了出去,所起到的威慑比起三司会审而言,也不差什么的。”

    刘健说这话,也是有一定原因的,三司会审虽然是规格最高的审案了,在往上去,那就是御审,也就是皇帝亲自审问案子了。

    可是,这种威慑对于那些个小官小吏而言,反倒是不大,毕竟这些个小官小吏们就算是犯了天大的祸事,也没资格被三司会审的。

    所以,对于这些个小官小吏而言,他们最害怕的,反倒是锦衣卫了。

    锦衣卫如今的指挥使牟斌为人忠正,可是,下面的小官小吏心里可不清楚,他们的观念仍旧是停留在锦衣卫十分可怕,只要是进了锦衣卫,就没有能竖着出来的。

    所以,这种情况下,让锦衣卫搀和进这个案子里,对于小官小吏而言,所起到的威慑力绝对是难以想象的。

    毕竟,锦衣卫的探子神出鬼没。

    而对于京城的那些个高官而言,虽然明知道如今的锦衣卫比起之前的锦衣卫要强上不少,可是,还是那句话,锦衣卫的探子太多了,隐藏的也太深了,没人不惧怕锦衣卫的,除非是真正清廉的官员,若不然,总是害怕被锦衣卫查到什么的。

    从这个角度而言,锦衣卫的威慑力,绝对要比所谓的三司会审的威慑力来的强。

    “好。”

    李东阳点头,认可了刘健的提议,道:“让锦衣卫搀和进这个案子,虽说或许会招惹来一些非议,但却是最好的选择。”

    “只不过,此事不能由咱们内阁开口。”

    李东阳这话也没错,毕竟内阁代表的是文官的巅峰了,可是,锦衣卫其实是和朝中官员对立的,所以,绝对不能由内阁说出来让锦衣卫搀和进这个案子里来的话。

    就算是让锦衣卫搀和进这个案子,也要当今圣上亲自开口才成。

    “此事倒也简单。”

    刘健笑着,内阁的难处,当今圣上也是知道的,所以,这事情只要略微一提,陛下肯定不会为难内阁的。

    毕竟当今圣上最为仁慈,且对内阁的诸位大学士也极为的尊重,该知道在这事情上,内阁的难处的。

    所以,内阁要做的,就是给当今圣上表达一个意思,这就足够了。

第156章 面圣() 
曾毅到京城的时候,早有刑部和锦衣卫的人在京城门前候着,直到此时,曾毅才算知道,此案竟然移交给了刑部和锦衣卫共同审理。

    只不过,这案子虽然是共同审理,可犯人却关押在刑部的,但是,也仅此而已。

    共同审理的案子,犯人关在哪里其实并不是太重要的,甚至,若是对于别的衙门而已,这犯人关押在什么地方,或许会有那么一丁点的影响。

    可是,对于锦衣卫而言,这犯官关押在刑部,和关押在他们锦衣卫的诏狱,区别是不大的。

    移交了犯官和一应的罪证物证,曾毅就被召去了宫中。

    在这之前,曾毅只见过弘治皇帝一次,还是弘治去东宫的时候,他有幸得见的,只不过,那次弘治皇帝可是没搭理他的。

    可这次不同,召他进宫,肯定是要问湖州府的事情。

    哪怕是以曾毅的心境,此时心里也是有些忐忑的。

    弘治皇帝十分的和善,性子在明朝历代皇帝当中也算是排的上数的好了。

    所以,曾毅在宫中只不过等了没多长的时间,就被皇帝召见了。

    进了御书房,曾毅根本就不敢抬头,直接跪倒在地:“微臣曾毅,奉旨意前往湖州府查案,如今归来,交还圣旨。”

    这是离京钦差的惯例,回京以后,要交还圣旨,也有称之为缴还圣旨,其实意思都是一样的,代表着已经完成了皇帝的命令。

    “爱卿平身。”

    弘治面带笑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