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锦绣 >

第54章

大明锦绣-第54章

小说: 大明锦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伦文叙开始写刚才的那番话,曾毅方才冲着张亚笑道:“曾某虽是钦差,可却也不能抢了张御史你的功劳。”

    “该是张御史你查出来的,你可自行上奏陛下,曾某这边查出来的,也会如实上奏陛下。”

    曾毅这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告诉张亚,让他不用担心,该是谁的功劳,就是谁的功劳,绝对不会出现他这个钦差抢功劳的事情。

    可偏偏,张亚的面色变的有些阴沉,甚至双眼中闪着莫名的神采。

    不提功劳与否,曾毅这个做法,让他根本就不敢胡乱说话,因为他说的话全都被记了下来,若是敢说错什么,日后那也是要他自己担着的。

    “下官不敢居功,下官原本就是奉命前来查案,只要案子破获……。”

    张亚谦虚着,可是伦文叙的手腕却是不停,直到把刚才曾毅和张亚两人的对话全都记下来之后,方才冲着曾毅点头示意。

    “好了,张御史,咱们接着问。”

    曾毅笑着道:“曾某记得,修桥的奏折,湖州知府也曾上过,这事你该是也知晓的,可曾查明?”

    张亚深吸了口气,现在有伦文叙在旁边记录,他可是不敢随意说话的:“回钦差大人的话,此事下官已经查过。”

    “湖州近年来上过十数道修桥的奏折,这其中,知府张野上过四道,其余的为武康县知县所上。”

    “而知府张野所上四道修桥奏折,其中有两道修的是乌程县境内的石桥,其余两道,是乌程和长兴县的石桥。”

    “而武康县修桥的奏折,皆是武康县令自行上奏的。”

    “知府张野虽然知情,可却只是召了武康县令车至行询问,并未亲自前往武康县查看。”

    “前几日,湖州知府张野已经召了武康县令问话,同时,将武康县令暂时留在了知府衙门当中,已经开始派人前去武康县彻查了。”

    “同时,知府张野已经表明,若是真查出武康县胆敢做出贪墨朝廷银两,他这个知府也会上折请罪的。”

    点了点头,曾毅脸上露出满意之色,笑道:“张大人不愧是朝廷御史,不过区区数日,此案已经查至如此地步,实属不易。”

    “可还有别的进展或者消息?”

    曾毅随意的问着,并无确切目的。

    张亚恭声道:“在无其他进展了,接下来的进展,还要在等些时日,待知府衙门从武康县取证之后,此案方才能有新的进展。”

第107章 恐吓() 
曾毅点头,面带笑意:“张御史你微服私访的这段时日,可曾查出了些什么?比如,哪个县有什么问题?”

    曾毅这个问题问的非常的关键,因为刚才张亚所说的事情,几乎都是湖州知府如何,而没他这个御史多大的事情。

    所以,曾毅才会有此一问。

    “下官愚钝,也只是发现了武康县的情形。”

    张亚眉宇间闪过一丝挣扎之色,不过还是冲着曾毅拱手回话。

    “已经很不错了。”

    曾毅笑着,心里其实已经越发的肯定了他的一些猜测了:“曾某在安吉洲就曾听闻,有归安县百姓前来知府衙门告状,结果却全都被知府衙门拿下,关入了大牢,可有此事?”

    说完这话,曾毅笑着,道:“当然,此事和修桥一案无关,曾某纯属好奇罢了,毕竟离京来碰到这种事情,若是不问上几句,怕也不合适。”

    张亚沉默了一会,方才缓缓开口,道:“不瞒钦差大人,此事,下官的确知晓。”

    “但是下官虽为御史,可此次前来湖州府,为的是修桥一案,所以,此事下官只是询问了几句,湖州府并未作答,下官也未曾在问。”

    “在下官看来,先把修桥的案子给查清问明了,这才是最为紧要的。”

    “至于湖州府关押前来告状的百姓,或是因为这些百姓当中掺杂有刁民吧,但是,虽此事下官此事不便分心。”

    “但此事下官已记在心中,准备修书信一封,给负责监察湖州府的监察御史送去。”

    张亚的回答,倒是滴水不漏,没有任何的可疑之处,甚至就算是曾毅心中虽然对他有所怀疑,可听了他这番话,也是挑不出什么毛病来的。

    “好。”

    曾毅点头,示意伦文叙把写好的记录拿过来,端详一番,在上面画押,然后交给了张亚。

    其实,这记录上曾毅原本是不需要画押的,只是张亚毕竟是京城来的御史,而此番话只是对话,而非是审案,若是单独让张亚签字画押,难免会显得对张亚的一种审问,会让人误会。

    所以曾毅才会也在上面签字画押。

    果然,张亚见曾毅也在那记录上签字画押,面上的表情方才算是缓和了几分,同样签字画押后,将记录递回了伦文叙手中。

    “张御史先回去休息吧。”

    曾毅笑着道:“等今个忙完了之后,咱们在见。”

    张亚虽然是来湖州府查案的,可是他没有圣旨在手,所以地位自然也就不如曾毅,而此时曾毅已经送客了,他自然不能在留着,若不然,指不定会让旁人心里怎么想的。

    目送张亚离开,曾毅并没有急着召见湖州府的其他大小官员,而是看着伦文叙,笑道:“你看这张御史如何?”

    伦文叙沉默了一会,方才开口道:“回答的滴水不漏,若非是你在路上说过对他的一些做法的怀疑,为兄是肯定不会对他有丝毫疑虑的。”

    “唉。”

    曾毅叹了口气,笑着道:“不简单,不简单啊,是个人才,倒是希望小弟我怀疑错了,若不然,内阁那边……。”

    往后的话,曾毅没有说,可意思也很明显了,李东阳告诉过他,这张亚可是谢迁看好的人选,可是要提拔的官员。

    “让乌程县县令进来吧。”

    曾毅叹了口气,张亚的事情,还轮不到他操心呢,更何况,一切只是他的猜测罢了。

    “下官乌程县令王华,见过钦差大人。”

    乌程县县令王华进了公堂,再次行礼。

    “免礼。”

    曾毅笑着开口,道:“其实,前些日子曾某来过一次乌程县。”

    “只可惜啊,那次有人当街纵马,差点撞着曾某了。”

    “若不然,这乌程县指不定曾某还能多呆几日。”

    乌程县令王华脸色惨白,甚至这一刻后背的官袍都湿了,敢在城内纵马的,没几个人,而恰恰,他那独子就是其中一个。

    而且,这话钦差大人对他说的……。

    “是下官治下不严。”

    王华只能干脆的认错,毕竟这事狡辩不得,不过,只希望那纵马之人别是他那独子就好。

    “对了,那纵马之人,曾某让侍卫打探了,应该是贵县的独子。”

    曾毅这一句话,直接让王华双膝发软,跪倒在地,不为旁的,在城内纵马,差点撞到钦差,这可是大罪,单凭这一条,若是钦差有意追究,谁都护不住他那独子。

    “大人,是下官教子不严…还望大人您宽宏大量,等回去之后,下官定然……严…那逆子。”

    王华连连说求饶的话,毕竟这事既然是差点撞到钦差,那肯定是狡辩不得的。

    “罢了,年轻人行事猖狂一些,也属正常。”

    曾毅笑着,摆了摆手,只是王华还来不及高兴,曾毅的下一句话就又说了出来:“只是,你身为乌程县县令,却纵容独子……。”

    “对了,你这乌程县境内,那修了塌,塌了又修,几年都没修成的桥,是不是也是你这独子纵马给踩塌了的啊?”

    话到最后,声音面色阴沉,声音中更是带着一丝恼怒狠戾之色:“乌程县,你为朝廷命官,却不知体恤百姓,不知律法森严,不知报效朝廷,心中只有私利。”

    “你说,曾某是不是要拿了你的人头回京啊?”

    曾毅这话完全就是恐吓了,毕竟他自己心里明白,他是没这权力的,但是,他心里明白是一回事,可是乌程县的大小官员可不知道啊。

    “下官……下官冤枉啊。”

    乌程县县令瘫坐在地上,原本得到钦差要来的消息,而且,还召集了其他各县的县令,他心里就觉得不对劲。

    毕竟京城那位御史才刚来没几天,可他没想到的是,这位钦差今个刚来,就准备要拿他开刀了。

    “冤不冤枉的,本官心里清楚,你心里也明白。”

    “本官来湖州府也有些时日了,可是在你这乌程县呆过,也微服私访过的。”

    “你道本官特意从你这乌程县跑去安吉州,又大老远从安吉州带着差役前来是为何的?”

第108章 松口() 
曾毅的连番质问一句挨着一句,可以说是步步紧逼。

    虽说乌程县县令是七品官,平日里见识也算是不浅,可是,到底只是一县的县令罢了,所谓的见识不浅,在曾毅看来只能算是坐井观天。

    若非如此,只要稍微见识宽广,视线没那么短见的,就不会用修桥这种事情来贪墨朝廷银两。

    这种事情,太容易查证了。

    所以,曾毅看来,这湖州府的几位官员,要么是见识短浅,要么就是脑袋抽筋了,竟然敢把主意打在这上面。

    “修桥所涉官员并非你一人。”

    曾毅叹了口气,缓了缓语气,道:“你们一个都跑不掉。”

    “若非是曾某掌握了确切证据,岂会跑去安吉州调兵而来。”

    “曾某之所以先在湖州府的大小官员当中召见了你,你猜是为什么?”

    说着话,曾毅已经从公案后面走了出来,缓缓走到乌程县县令王华的身前站定,居高临下的看着王华:“贵县不妨好好猜猜,曾某为何先见了你,若是猜对了,或许还有那么一线机会。”

    乌程县县令王华瘫坐在地上,他不认为曾毅这是在诈他,朝廷连派两位官员来湖州府,这就足以说明朝廷对湖州府案子的重视程度了。

    原本,在曾毅这个钦差没有出现之前,在王华看来,这事情虽然已经找好了替罪之人,但是,还是要有防备的。

    可没想到,这替罪之人是找好了不假,可是,只是朝廷那位来的御史认可了,可曾毅这个钦差并未认可。

    甚至,曾毅这个钦差今个已经把话说透了,要拿了他们。

    王华可不认为曾毅这话是开玩笑的,毕竟曾毅是钦差,更是太子伴读,没必要拿他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开玩笑。

    “下官……下官不知。”

    王华苦笑,满脸的苦涩:“还望大人明示。”

    曾毅嘿嘿笑着,缓缓蹲下,和王华四目相对,眼中带着笑意:“因为曾某最怕麻烦了。”

    “虽说曾某手里有证据,可是,你们若是抵死不认,曾某还是要费一些时间的。”

    “可你那独子,可是差点在城中纵马把曾某给撞了的……。”

    曾毅嘿嘿笑着,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是意思很明白了,单凭在城内纵马,差点撞到钦差,这就是大罪。

    曾毅这是让王华自己决定,是他死咬着不松口,最后让曾毅麻烦一番之后,在给他定罪的时候把他那独子也给送进去,还是他自己松口交代,饶了他那独子一次。

    曾毅的这个法子虽然有些无耻,但是,却也符合朝廷规矩,谁让他那独子正好犯了事呢?

    乌程县令王华脸色阴晴变化不定,最终,似乎是做出了什么决定一般:“不知钦差大人想如何处置下官?”

    虽然还没有招供,但是,王华这意思其实已经有些服软了,毕竟涉及到了他的独子,他必须服软。

    摇了摇头,曾毅道:“怎么处置你,本钦差并不清楚,或许是带回京城,交由朝廷处置。”

    “不过,你独子纵马差点撞到曾某一事,可以当做没发生过。”

    之所以如此说,倒是曾毅心里明白,王华的独子不过是仗着他父亲是县令的身份,才能在乌程县内胡作非为的,一旦王华这个县令没了,他的独子自然也就老实了。

    至于王华独子之前所做恶事,因为没出过人命,真不好追究的,而且,有些时候,必须要有所舍得才行。

    更何况,他曾毅如今只是管着修桥的案子,其余的,细究起来,并不归他管,所以,有些事情,他必须要有所退步,不然过了今日,有些事情在想审问起来,只会更难。

    停了一下,看着仍旧有些纠结之色的王华,曾毅站了起来,沉声道:“若你能把案子始末交代清楚,曾某可以亲自上折给陛下及内阁大学士言明实情,算你一个戴罪立功。”

    “你这县令该是肯定做不成了,但若真算你戴罪立功,或许可免了其他皮肉之苦。”

    曾毅说这话,已经算是退步了,毕竟按照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