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锦绣 >

第28章

大明锦绣-第28章

小说: 大明锦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唐寅是绝对不信的。

    “你……。”

    徐经深吸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之色,旋即恢复平静,语气中带着恼意:“你这是什么意思?”

    “你如今也不过是个落魄之人罢了,难不成我还能害你不成?”

    “你身上能有多少银子,值得我去害你?”

    说完这话,徐经方才叹了口气,道:“前几日,在路边茶棚休息的时候,听卖茶的和人闲聊的时候说起的。”

    “你也不想想,你在这之前可是大才子,认识你的人可是不少,更何况,咱们进京的时候,走的也是这条路。”

    “如今你落魄回乡,自然也有认识你的,当着你面不会说什么,可是背后不知道怎么说的了。”

    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对于徐经的话,唐寅可是不信的,但是,他也不会说出来,只是摇了摇头,道:“算了,你回去吧,这事唐某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第54章 高度不一样() 
“该死的唐寅。”

    从唐寅的客房出来,徐经原本就冷淡的脸色变得更加的冷漠,甚至还充满了恼怒之色。

    原本这次追来,徐经在路上已经考虑过了,这次的事情在他看来,绝对是十拿九稳的事情,而且一旦唐寅答应了,到时候,他徐经可就左右逢源。

    可没想到,唐寅竟然拒绝了,还真以为他是曾经的那个天下闻名的才子不成?

    “银子已经收了,现在事情没办成……。”

    徐经面色阴沉,他之所以能追过来,而且还知道曾毅成了太子伴读的事情,是有人给他透漏了消息。

    虽然徐经也清楚,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帮他这个落魄的罪人,对方必然是有所求的,可是,这事情最起码目前而言,对他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这种情况下,他自然是不会拒绝对方抛出的诱饵的,至多,是日后站在对方这边罢了。

    在徐经看来,那给他透漏消息的人,为的估摸着也就是如此了。

    “不行,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徐经脸色阴晴变幻不停,他对于这个结局,肯定是不甘心的,要知道,这是他唯一的机会了,若是错过了这个机会,他这辈子可就完了。

    而且,之前在京城的时候,他可是拍着胸脯给对方保证这事肯定能成的,还收下了对方几百两的银子的。

    这银子收下了,事情没办好,事情可就不会这么简单的结束了。

    虽然从始至终他都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可是,对方既然能知道曾毅成了太子伴读这种事情,还能随手就是几百两银票,可见对方身份定然不同一般的。

    如今他徐经不过是一个被革除了功名在身的罪人罢了,若是这事没让对方满意,银子吐出去是小事,对方万一恼怒之下对他报复,那可就真的遭了。

    所以,不管是为了前途着想,还是担心这事情办不成,会给自己惹来麻烦,徐经都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好在那暗中指点徐经之人并未曾给徐经定下时间,只是让他尽快,所以徐经的时间还算是充分。

    京城。

    紫禁城的森严城墙隔绝了皇宫与外界。

    只不过,城墙虽高,守卫森严,可是,却也不能真的隔断了消息的传递。

    最起码,宫中发生的事情,几乎是瞒不住朝中的那些文武重臣的。

    虽然文官们一个个都是厌恶阉人,甚至对阉人喊打喊杀的,可是,不可否认的是宫中太监们的地位就算是在低,也不是朝中大臣能够决定他们生死的。

    毕竟太监算是内侍,是伺候宫中贵人的。

    而东宫失窃的案子,虽然没有大肆宣扬,甚至最开始的时候还是保密进行的,可到了后来,已经有不少大臣知晓了。

    只不过,大多数大臣在知道此事后,对此都是付之一笑罢了,毕竟这事并不是最近发生的,而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的了,

    甚至,严格的说,不能称之为东宫失窃案,只能说是东宫库房物品记载不详,时日过久,一些东西寻不到了。

    而且,事情不知道发生多久了,就算是想查,也无从查起的。

    更有那精明的大臣,心里更是清楚的很,那些找不到的东西,如今不知道是在宫外谁的府上放着的。

    就算是宫中进行大规模的搜查,也是绝无可能找到东西的,所以,这案子,可以说是没法子破的。

    只不过是太子少年心性,和他那个伴读两人想要折腾出一番事情罢了,等到他们心里的那股热情劲过了,这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只不过,案子的最后,似乎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应该是小范围的已经锁定了犯下此事的内侍,但是,太子不愿意往下查了。

    对此,朝廷大臣倒是没人多说什么,毕竟这是宫内之事,而且事关太子,最好还是少牵扯进去的好。

    指不定,对于太子殿下的伴读,倒是有几位大臣有了那么些的兴趣。

    这案子的案犯,若是真要查出来,肯定不好查,但是,能推测出大概的范围,而且还有理有据,这也不算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或许,这件事听起来简单,但是,要知道曾毅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举人罢了,并不是朝廷官员,更不是刑部官员,能查到这个地步,已经足以证明曾毅的不凡了。

    “陛下,照儿不让继续查下去,这可并非是什么好事啊。”

    张皇后声音软绵绵的,带着一股的娇柔味道,只不过却又有几分的无奈和不满。

    这个案子,原本张皇后都准备亲自插手,直接把东宫那边的人给换了的,毕竟这案子和陈年旧案比起来没差多少,不是那么好查的。

    不过最后在弘治的劝说下,还是忍住了。

    而现在,这案子已经大致确定在了东宫的六个内侍的身上了,这个时候,朱厚照却又不让继续往下查了,这就让张皇后很是无可奈何了。

    毕竟,这个案子若是没查出来什么,那背黑锅的肯定是曾毅,毕竟太子年幼,肯定不懂查案。

    可是,若是查出了盗窃之人,那就是太子的功劳,太子殿下年幼聪慧。

    而且,能有胆子在东宫行这盗窃之举的内侍,不管他的目的是什么,东宫那边绝对是容不下的。

    所以,对于朱厚照不让这个案子继续往下查,张皇后肯定是反对的,可是她自己儿子的脾气如何,她心里清楚,自然知道这个时候肯定是不能拗着来的,若不然皇儿那边不知道该怎么闹腾。

    “照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

    弘治笑着,倒是没有因为这件事而发愁,毕竟他是皇帝,平日里处置军国大事,眼光比起皇后来,更是高出了不知道多少。

    “查与不查,其实对皇儿来讲,都算不得什么。”

    “不查,那是皇儿慈悲,若是未来坐上龙位,对朝臣肯定也是如此。”

    “查,那是……。”

    弘治到底是皇帝,所看的高度不一样,说出来的话也不一样,在他看来,这案子查不查的,问题都不大,没必要太过在意了。

第55章 脸皮厚() 
李府。

    李东阳李大学士的府邸可不是旁人随意就能进的。

    甚至就算是朝中官员,平日里也至多是在李府前路过,而无缘得入,毕竟李东阳是内阁大学士。

    若是谁上门来拜见他都见的话,那他这一天天的,也不用去内阁了,白天黑夜也不用睡觉了,全都用来见那些前来他府上拜见的官员了。

    就算是那些与李府有些关系的官员,平日里也不敢常来拜见的,至多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来一次,或者是真有大事的时候才会前来。

    而李东阳的门人弟子们,平日里虽然也来,不过也不敢太过频繁,都怕扰了恩师。

    而且,李东阳门下弟子,多数都是已经为官的,他们就算是天天来李东阳府上,也没什么可请教的,总不能请教为官之道吧?

    可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曾毅。

    自从曾毅得了李东阳允许,可以来他府上求教以后,不说每天都要去李东阳府上求教,但是隔三差五的,绝对是去一次的。

    如今就连李府的门子对曾毅也都十分熟悉了,最开始的时候,曾毅来的时候还要通禀,可如今曾毅在登门,只要李东阳在府上,根本就不用通禀,直接让他进去。

    “你今个这是又有什么不懂的了?”

    李东阳瞧见曾毅进来,颇为无奈的放下了手里的书籍,抬头询问。

    “是有……。”

    曾毅满脸陪着笑意,他自然也知道,他这么频繁的来李府,肯定是会惹人烦的,但是,他每次来,可都是真的有问题要询问的。

    李东阳也正因为是真的看出了曾毅并非是找借口来套近乎,而是真有问题。

    或者说,曾毅是真的有问题要询问,然后借着这茬前来套近乎,所以他才容忍了曾毅隔三差五的来府上,把李府都快当成是他曾毅的自家后院了。

    毕竟李东阳也是爱才之人,曾毅如今表现的,也算是可圈可点。

    更为难得的,则是曾毅是太子殿下的伴读,平日里对太子的一些行为也是有所劝解的,这才是让李东阳纵容曾毅的最为主要原因。

    “先不说这个。”

    李东阳摇了摇头,这次并没有急着给曾毅讲解,而是岔开了话题。

    “听说东宫的案子,太子殿下不让你继续往下查了?”

    这事如今已经过去两三天了,而且还事关东宫,李东阳这个内阁大学士知道此事,很是正常,一点都不稀奇,若是说直到此时李东阳还不知道此事,那才叫奇怪呢。

    “是。”

    曾毅颇为无奈的耸了耸肩,一手在鼻尖摸了摸,苦笑道:“也不知道太子殿下是怎么想的,这个案子突然就不让继续往下查了。”

    “这两天也都在没提过这个案子,仿佛这件事过去了一般。”

    曾毅是何等的聪明,更何况他是后世之人,自然能猜出来朱厚照为什么不让继续查这个案子了,但是,这话他肯定是不能说出来的。

    最起码,这话不能从他一个小小的太子伴读的口中先说出来,就算是要说,也要从旁人口中说出来。

    “你真的不知?”

    李东阳笑着,一手捋着下巴处的胡须,双眼盯着曾毅,这段时间他对曾毅也算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所以自然是知道曾毅的脾气的。

    不管什么事,只要是不该说的话,绝对不会说的,嘴巴十分的严。

    “真的不知啊。”

    曾毅摇了摇头,说完这话,估摸着又觉得不该如此回话,顿了顿,道:“或许,是殿下仁慈,不想最后查出盗窃之人是他身边的内侍,不想这内侍受到责罚。”

    “毕竟这些个内侍平日里伺候太子殿下也算是尽心尽力了,太子殿下对他们仁慈,也属正常。”

    “殿下仁慈,是百官之福……是……更是当今圣上……。”

    曾毅一连串的话从嘴里说出来,刚开始的时候,分析的还算是有几分道理,听的李东阳连连点头,可是,后面这一连串的马屁,就让李东阳的脸色有些发黑了。

    可偏偏,他还不能责骂曾毅什么,不然就成了他不认同曾毅刚才的这番话了,这罪名,他可是担当不起的。

    “小滑头。”

    李东阳哭笑不得的打断了曾毅的马屁,他虽然是内阁大学士,可却并非是古板之人,所以对于曾毅的秉性还是能够接受的。

    甚至,现在他就可以把曾毅收入门下了,只不过还欠缺一个时机罢了。

    “殿下此举,虽然仁慈,可却失了威严。”

    曾毅不敢说的话,李东阳倒是不畏惧,毕竟他是内阁大学士,更是太子的老师,这些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在合适不过了。

    “殿下身边的那几位内侍,平日里用心伺候殿下,这是他们的本分。”

    “本分之事,殿下念他们的功劳,平日里对他们大加赏赐,这是殿下仁慈、圣德。”

    “可,凡事要分开来,不能混为一谈,他们其中有人偷盗了内库的存物,那就该责罚。”

    “如此,方才是赏罚分明,若不然,有功赏,有过不罚,长此以往,只会让那些心存歹念之徒更加的猖獗。”

    李东阳说的这些话,对于朝臣而言,也是很有用的,也可以说,他这话其实是故意讲给曾毅听的,也算是对曾毅的教导。

    “学生明白了。”

    曾毅点头,起身冲着李东阳拱手,虽然李东阳如今还没收下他做弟子,可是他早就开始在李东阳跟前自称学生,不过称呼李东阳的时候,却是仍以阁老或者先生相称,李东阳到是也没有说什么。

    “不过此事殿下既然已经做了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