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锦绣 >

第107章

大明锦绣-第107章

小说: 大明锦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毅所谓的在往上提一提,自然就是指的奏折里面事情的区分了,一些琐碎事情的奏折,就不用在往东宫这边送了。

    毕竟朱厚照可不比旁人,他看奏折,全都是看他自己的心情,虽说如今他学着批阅奏折已经有数月的时间了。

    可是在曾毅看来,过完年后,朱厚照已经变得有些懒散了,这很容易把他年前刚刚养成不久的一个还不足以形成习惯的过程给就此终断。

    毕竟,对于朱厚照而言,相对于批阅奏折,他贪玩才是一个从小持续到如今的习惯。

    而如今,眼看朱厚照对批阅奏折已经有了不耐烦的心思了,这个时候,自然是要顺着他心思走,重新让他升起一些兴趣的。

    当然这么做的用处到底有多大,能够持续多久,这个曾毅就不知道了,他只能尽力而为。

    听完曾毅这话,朱厚照脸上闪过一丝满意之色,嘴角更是挂着笑意,道:“不错,不错,我也是这么想的。”

    说完这话,朱厚照顿了顿,道:“只不过,不知道父皇那边会不会同意。”

    若是死缠烂打,朱厚照可以肯定最终父皇那边肯定是会同意的,但是如果是那么来的结果,反倒是朱厚照所不希望的了。

    毕竟如今经过曾毅的各种有意熏陶,朱厚照已经成了一个十分爱面子,十分注重面子的太子了。

    这其实正是曾毅想要看到的结果,因为只有如此,他才能更轻松的去引导太子,无论激将法啊或者其他等等。

    “想要陛下同意,其实很简单。”

    曾毅神秘一笑,道:“最近这段时间,你批阅内阁那边送来的奏折的时候,尽量用心琢磨,若是能不经旁人提醒,且批阅的让陛下满意,这事肯定会答应的。”

    说完这话,曾毅嘴角微微上扬,道:“你好歹也学着批阅奏折这么长时间了,而且还都是一些普通的奏折,可别说你连这个信心都没有。”

    曾毅这一句激将的话说出来,算是彻底的堵死了朱厚照的后路,哪怕他想偷懒,最起码,也要在处理普通奏折上能够处理的让当今圣上或者是内阁满意,至少,也要说的过去才行。

    “肯定没问题。”

    朱厚照直接了当的开口,只不过,这话刚说完,他就恨不得抽他自己一个大耳刮子,别看他现在厌烦这些个普通的奏折了。

    可是,若是说让他能够处置的让他父皇满意,他心里还是没数的,不自信,这在如今的朱厚照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其实别说是朱厚照了,不管他身份如何,任何人,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怕都是不自信的,除非是那种自大狂,这就和后世的考试其实差不多的。

    能够真正有自信的,并不多。

    只是,话以出口,这个时候在让他反悔,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了,而且,曾毅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他就是硬着头皮,也肯定是要答应的。

    只不过,值得一提的,则是年前他和曾毅的那个赌约,到现在两人倒是都没在提过。

    对曾毅而言,他说的那个赌约,其实是为了刺激朱厚照,让他开始学着批阅奏折,而对于朱厚照而言,他是好奇曾毅所谓的没见过的玩意。

    但是,时间过的久了,这个赌也就慢慢的淡了,这个时候,曾毅是知道他哪怕是在提起这个赌约,也很难重新激起像是之前朱厚照的那股劲头了。

    而在朱厚照看来,曾毅今年是要参加科考的,这个时候,曾毅肯定是要分心去看四书五经等等的书的。

    而且,可以肯定,曾毅的大部分精力肯定都是要在这上面的,所以,这个时候他和曾毅比试,就算是他赢了,传出去那也是胜之不武,可若是他输了,传出去就更丢人了,左右都是要吃亏落面子的,他干嘛非要这个时候和曾毅比试了?

    当然,若是朱厚照知道他父皇已经和李东阳商量过要给曾毅泄题,那他怕是就不会是这个想法了。

    当然,这事情他肯定是不可能知道的,毕竟当今圣上是知道朱厚照是什么性子的,若是这事真让他知道了,一旦开了这个头,日后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所以,这事皇帝虽然会让李东阳泄题给曾毅,可是,却绝对会瞒着朱厚照的,不可能让他知道的,除非他日后能变的十分的稳重,成为一个合格的君主。

    “你瞧瞧吧。”

    曾毅侧开身子,让朱厚照看着桌子上的那些奏折,笑着,道:“这几天可要用心一些,若不然……。”

    说完这话,曾毅打了个哈欠,看着外面的天色,开口道:“要不然等会你在看这些奏折?这个时间,你也该用膳了吧?”

    “正好饿了,我就不客气了,在你这吃点得了。”

    曾毅嘿嘿笑着,宫中御厨做的饭菜,那味道自然是不用挑的,过年这段时间,他可是一口都没尝过了。

第211章 好办法() 
“你大过年的时候没去送东西,这个时候送什么?”

    建昌伯府,寿宁伯张鹤龄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弟弟建昌伯张延龄,沉声道:“如今都过完年了,你想起送东西了。”

    “过年的时候你做什么了?”

    “难不成你这过去说过年的时候把你给忘了,这会想起来了,补上?”

    “你丢的起这人不?”

    “可别忘了,咱们可是皇亲国戚,在这京城当中,怕过谁?怎就巴巴的赶着给人送礼呢?”

    也不怪寿宁伯张鹤龄这么说,他们两人的姐姐可是当今的皇后娘娘,而且当今陛下后宫只有一位皇后,并无其他的嫔妃。

    这种情况下,他们这两个国舅的身份那可是真金白银,就算是闹出什么乱子,那最后也是平安无事的。

    可以说,在京城,他们兄弟二人可以横着走,根本就没人敢惹他们两个。

    这种情况下,从来都是旁人给他们两个送礼,何曾他们两个主动给人送礼了?还且还是巴巴的求着给人送,这传了出去,他们两个的面子还要不要了?

    “你又不是不知道,太子对咱们这两个舅舅可是不怎么待见的。”

    “如今这曾毅在太子身边做伴读,深得太子宠信,若是他能在太子跟前说咱们几句好,可是比什么都强。”

    建昌伯张延龄开口,没有了往日的嬉皮笑脸的表情:“更何况,这能有什么丢人的?这事,难不成他曾毅还敢宣扬出去不成?”

    “说到底,太子和咱们才是至亲,那曾毅不过是个伴读罢了。”

    “咱们给他送些东西,那是看的起他,是因为他照顾太子用心,仅此而已。”

    张延龄虽说平日里办事不着调,在京城也算是猖狂的主了,可是,却并非是没有心机的,他之所以平时猖狂,那是因为他明白他自己的背景有多深,知道他闹出的事情肯定会被摆平了。

    若不然,满京城的大小官员谁不知道张延龄和张鹤龄这兄弟二人在京城的混账名头,可是,谁曾听闻他们兄弟二人闹出个人命案子来?

    这是因为他们兄弟两人心里都清楚着呢,都是明白人,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在京城一些欺行霸市的事情,别说是他们这两个国舅了,就是那些个朝廷重臣家里的后辈,都敢如此的,更何况他们两个国舅了。

    只不过,他们两个做的更混账一些,更光明正大一些罢了。

    而人命案子,这一旦牵扯上,以当今圣上的仁慈之名,绝对不会轻饶了他们两个的,所以,他们两个虽然混账,可是,这人命案子却从来都没有被牵扯进去过。

    这其实就能看出他们两个的能耐。

    “那杨廷和如今也是太子身边的侍讲,可你瞧瞧,他在太子身边有多少的地位?”

    张延龄脸上露出一丝不屑之色:“虽是侍讲,可其实连曾毅在太子身边地位的一半都没有。”

    “太子可是咱们的外甥,只要太子对咱们的态度好了起来,到时候,曾毅算什么?”

    “曾毅毕竟是外臣,你见过多少个得宠的臣子能持续多久的?”

    “所以啊,给曾毅送礼,没什么的,等过些年,太子对他不信任或者如何的时候,到时候,可就轮到他来求咱们了……。”

    建昌伯张延龄的这番话,绕来绕去的,说的十分的绕口,甚至,有些话都是重复的,可是,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给曾毅送礼,不丢人。

    而且,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日后这送出去的东西,肯定是要收回来的。

    寿宁伯张鹤龄叹了口气,满脸无奈之色的道:“你这话说的到是不错,也有几分的道理,这给曾毅送些东西,咱们兄弟二人能屈能伸,倒也没什么。”

    “只是,这借口呢?”

    “咱们给曾毅送东西,他就能要么?他就敢要么?”

    “若是过年的时候,咱们可以借口送他些年货,他倒是敢收下。”

    “可是这个时候咱们用什么借口?”

    寿宁伯张鹤龄毕竟年长,考虑的事情更多一些:“曾毅如今是内阁大学士李东阳的弟子,你说他会不注意自己的行为么?”

    别看寿宁伯张鹤龄和建昌伯张延龄兄弟二人在京城猖狂,可是,面对内阁大学士的时候,他们兄弟二人还是有些畏惧的。

    不为别的,连当今圣上,也就是他们的姐夫对内阁大学士都十分的敬重,更何况是他们二人了。

    所以,曾毅内阁大学士李东阳弟子的身份,也能对他们两人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当然,最主要的是曾经送给曾毅的礼物,结果,曾毅没收,又被曾毅给以他们的名义送了出去,这才是一个难题。

    这也就意味着,曾毅是个知道分寸,或者说是十分爱惜自己羽翼的人,这次他们要是没有合适的借口,怕是送出去的东西,曾毅哪怕是收下了,回头还是会以他们的名义送给太子或者是用别的方式给解决了。

    到时候,他们不仅东西白送了,还会扫了颜面。

    “这可就快要会试了,要不然,咱们送曾毅些文房四宝?”

    “总不能这东西他还转送给太子吧?”

    建昌伯张延龄嘿嘿笑了起来:“更何况,他平日里伺候太子用心,咱们这两个太子的舅舅,送他些文房四宝,这可是高雅之物,他总没拒绝的理由吧?”

    不得不说,建昌伯张延龄的这个想法不错,而且,文房四宝,这东西曾毅一旦收下,在想转送出去,可能性可就不大了。

    旁的东西先不提,单说这文房四宝当中的宣纸,曾毅如何送?

    而且,这个理由也能说的过去。

    “可以试试。”

    寿宁伯张鹤龄沉吟了一会,方才缓缓开口,沉声道:“不过,也别报太大的希望,而且,如今还不是时候,在等一段时间,等半个多月吧,到时候,哪怕是为了图一个好兆头,送上门的文房四宝,曾毅也不可能在送出去吧?”

    张鹤龄这算是认同了建昌伯的法子。

第212章 幼稚行为() 
如今,曾毅的地位可是日渐增高,若是之前,他只不过是受太子宠信,算是个宠臣,却没有什么根基背影,如浮萍一般飘摇。

    而如今已经拜了内阁大学士李东阳为师的曾毅,可就是根基稳定了,在不同之前了。

    之前的曾毅,一旦失去了太子的宠信,自然也就什么都不是了,这种情况下,自然没多少人会在意他的。

    而如今,他已经拜了内阁大学士李东阳为师,而且还是正式拜师的,这种情况下,以曾毅如今表现出来的才能,哪怕是他失去了太子的宠信,日后也会有李东阳在背后助他成长的。

    这个时候在给曾毅送礼,可就不会是真的打水漂了。

    而年前,曾毅不过刚刚拜李东阳为师,所以出于一些个顾忌影响等,许多官员还不好和曾毅走的太近。

    可是过完年,曾毅拜师的事情也就淡了,这事自然也就被不少人想起了。

    很显然,两位国舅想的法子,并不稀奇。

    最起码,这几天内,曾毅已经陆续接到好几封请帖了,是邀请曾毅去城中各种地方谈诗论画的,同时,还附带着送了一些个笔墨纸砚啊等等的小东西。

    不过,对此,曾毅一概是让人给拦了回去。

    倒不是曾毅傲气,而是他连对方是谁都不知道,难不成随意一个人送来请帖,他都要接么?

    “你这可算是京城的大红人了。”

    伦文叙笑着看着曾毅书桌上放着的一叠请帖,不由的笑了起来,其实,他早就想到过会有这么个场景了。

    毕竟他是太学生,所见的人情冷暖趋炎附势的多了。

    曾毅这种情况,他早就料想过了,只不过,这比他预料的要晚的多,毕竟他到底不是朝廷官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