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商闲臣 >

第151章

大商闲臣-第151章

小说: 大商闲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画风突变,有点诡异了。

    “林师,你笑甚?”寿王脸色虽然平静,不过语气中却已经充满了三分不快。

    “哈哈哈!”林沐白大笑几声,拍着大腿,道:“我笑你未见其人,却定其事;你又没有在北疆,又如何能确定你那两位皇姐就死了?”

    “嗯?”

    “她们,还活着。”

    砰!语出,如平地一声雷,寿王手中的茶盏掉落在地,摔成粉碎,整个人的表情一下子怔住了。

    不敢相信,不可思议。

    定了定,寿王平息了一下心情,深呼了几口,才把情绪稳定下来。

    身为王爷,身上流着天子的血,一个上位者,寿王渐渐已经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使自己喜怒不形于色,泰山崩于眼前而不改色。

    过了一会儿,寿王才道:“皇姐现在在哪里?她们可还好?蒙谁所救?”寿王一连串问出了三个问题。

    林沐白顿了顿,无奈道:“她在哪里我现在还不能说,说了不是好事。”

第307章帝王之家无亲情() 
第307章帝王之家无亲情

    “好歹说一下吧,让我心里数,行不行?”寿王不肯放弃,又说道。

    林沐白无奈,只得回了一句,“你只需要知道她现在在繁华重镇,江北江南就好。”

    寿王出了一口浊气,有个大概的范围、消息,总比一无所知好吧。

    停了一会儿,寿王估计又在盘算什么,应该是计算得七七八八了,然后又问道:“还有呢?”

    林沐白白了他一眼,道:“至于她过得好不好这个我不敢说,因为我也不知道她过得好不好;从表面上看,倒是荣华富贵应有尽有,看深层次的话,价值观可能又和你不同……”

    寿王急了,“那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还有,价值观?是什么东西?

    是一个物品值多少银子的意思吗?”

    “哦。”林沐白头皮发麻,敢情跟古人交流,还真特么是费劲儿啊!

    价值观这个词,是现代社会才有的,让寿王这种从小饱受正统传统文化教育的王爷来理解,确实有点难为他了。

    那啥,你总不能这是后世学者总结出来的三观吧……

    至于林沐白说的那番话,倒也不难理解,因为,从表面上看,秦仙是三生教的圣女,赵王的心腹,身份地位也算尊崇;但是,秦仙跟着赵王谋的事,可是要颠覆光武帝统治的事情。

    总之,就是谋反;所以说,从深层来讲,就是和寿王、光武帝、林沐白这些相反的一条路。

    说她价值观和寿王这些不同,也就能说的过去了。

    可是,现在当着寿王的面,总不好说你皇姐,你皇爷爷的亲孙女儿要跟着别人造反,想干掉光武帝,窥伺九鼎,窃取神器吧。

    话怎么说,可是有讲究的呢,同样的话,在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可能就是两个意思。

    一番话也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想了好一会儿,林沐白也没想好该怎么说,于是打算先打个哈哈敷衍过去。

    但是林沐白还没开口,寿王却先说话了,他貌似是冷静考虑了很久,才说到:“这件事很重要,林师还是自己告诉皇帝稳妥,否则,被那些风闻奏事的御史言官知道了,定要参本王一个藩王干政、祸乱朝纲的罪名。”

    林沐白苦笑一声,从寿王这句话中,林沐白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帝王之家无亲情。

    就算是对自己疼爱至极的皇爷爷,寿王也必须时时刻刻表现得安分守己;有人会问了,诶,寿王不是一直在替天子做事,赈灾扬州,和林沐白联手发动政变清除浙党,这不都是干政的表现么?

    但是,天子授权让你做事,和自己自作主张办事,就是两个道理了,你不能让天子觉得受到了威胁,就这么简单。

    哪怕是天子的亲儿子,亲孙子,都不行。

    事实就这么残酷,所以,每一步,每一句话,寿王都得小心翼翼,哪怕是备受宠爱。

    因为这宠爱,说不定哪天就没有了。

    听到这句话,林沐白想了一个故事,是自己那个世界古代的事情。

    秦末汉初,齐王刘肥是刘邦的庶长子,母亲为刘邦外室曹氏,刘邦封他为齐王,封地70座城凡是说齐语的人都归刘肥管辖。

    这恩爱,可以说是够意思了吧,这也能看出,太祖皇帝对自己这个庶出儿子,还是很心疼的。

    闲得不说,重点来了,大概是公元前193年的时候,按礼法朝纲规定,刘肥入京觐见当时已为惠帝的刘盈。

    刘盈也很善良,对自己这个兄弟的到来很开心,于是大摆宴席,两个人觥筹交错,十分畅快。

    可惜,宴会时兄弟二人像兄弟一样平等相处,这个画面却惹怒了吕太后,于是吕太后赐毒酒,后来因为刘盈要同饮,吕太后怕毒死自己的儿子才作罢!

    后来把自己的封地的一个郡让给吕太后的女儿鲁元公主作为汤沐邑,吕太后才放他回封地。

    刘肥也是个短命王子,在为共十三年,死后儿子刘襄继位,即齐哀王。

    再比如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他的亲弟弟来拜见他的时候,因为称溥仪为哥哥,没有称皇上,这个做法让年仅几岁的溥仪大为不满。

    以至于后来他这个弟弟来拜见他的时候,都是遵循臣子之礼,三叩九拜,口呼万岁、圣上云云。

    后面的就不说了,没必要说,不过,这两个故事已经能够很经典的反应出帝王之家那种无亲情的氛围。

    哪怕是很疼爱,哪怕表面上和睦相处,相敬如宾。

    许久,寿王叹了一口气,道:“林师,晚上我就陪你进宫,咱们把这件事向天子禀告清楚,恭候圣裁。”

    “行。”林沐白点点头,随后就辞别寿王,收拾东西,晚上准备进宫了。

    这天酉时两刻,六点半左右,林沐白和寿王在神京禁宫的东华门汇合了。

    从东华门进去,穿过宫墙,大约半个小时就能到午门,然后再步行到乾天宫,面见天子。

    说起来,这是林沐白第二次进宫,上一次进宫的时候,虽然自己是赈灾的钦差大臣,可自己实际上的身份还只是寿王帐下的一名幕僚。

    如今摇身一变,已经成了新政总署衙门的总理大臣、通州诸军节制千户、钦差江北新政大臣等等……

    算是一个朝廷大臣、封疆大吏了。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坐到了这个世上大多数人坐不到的位置。

    想起来,还是有点梦幻啊,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

    林沐白望着夕阳余光照耀下的宫墙,晚霞红弥漫在天边,林沐白心里颇生感慨。

    “林大人,走了~”午门当值的内阁大学士亲自来迎。对于这位无双国士,传奇一样的年轻人,虽然这个大学士饱读诗书,颇富韬略,而且已经不惑之年。

    但是依然不免对林沐白心生敬佩,虽然他的年龄听起来还只是一个小孩,但是放眼天下,又有谁会把林沐白当小孩看呢?

第308章忧谗畏讥() 
第308章忧谗畏讥

    一番神游天外,林沐白回过神来,朝来迎自己的武英殿大学士拱了拱手,一番寒暄。

    林沐白乐呵呵一笑,道:“秦大学士亲自来迎,这让晚辈好生惶恐哪。”

    “诶……”秦大学士摇摇头,道:“林大人过谦了,您替天子挥手之间铲除乱党,扫平江北贼患,当朝揖高义,举世倾英风。”

    啧啧啧,林沐白不禁心生感慨,这武英殿的大学士说话就是不一样,喘着气儿都流露出一股文气。

    随口之间,引经据典,遣词造句,信手拈来。

    不得不道一句,高人!

    别人越是这样夸奖,你就必须越低调,在朝堂上混,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若是有了一些权势,得了一些恩宠就得意忘形,迟早都会完蛋的。

    林沐白饱读史书,对于历史上那些权臣重宦的下场再清楚不过了,比如严嵩,比如魏忠贤,再比如宇文泰?

    哪一个善终了?

    想了一会儿,林沐白组织好措辞,淡淡道:“秦大学士,小子实在承不住大学士夸奖,一切都仰仗圣天子帝威,所过之处,无不顺从;小子我只是替天子做一些小事而已,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呵呵呵。”武英殿大学士轻笑几声,道:“林大人虽年少有为,但是明深浅,知进退,实是难能可贵。”

    卧槽,林沐白在心里暗骂一声,心道这老家伙还真给自己下套了;要是自己刚刚表现出了一些倨傲、嚣张的气势,还不知道武英殿那几个大学士要怎么编排收拾自己呢。

    但是表面上还是要装得客客气气,诶,官场不好混哪,无论是哪一个世界,哪一个国家,都不例外。

    好在,秦大学士也就到此为止了,并没有咄咄逼人,一是没有必要做得这么过,二嘛,秦大学士本身对林沐白还是很青睐滴!

    “林差,走吧,皇帝陛下正等着呢。”大学士的语气又变得很和蔼可亲,林沐白拱拱手,就随他进去了。

    全程,居然都没有寿王什么事,那大学士貌似也根本没有和寿王见礼什么的,等于是被晾在了一边。

    林沐白跟着秦学稳定匀速的步伐,一路上脑子又在飞快地开动。

    为什么有武英殿大学士亲自来迎?自己直接去不就好了?转念一想,可能皇帝又有什么做法,林沐白也就释怀了。

    管他试探还是关怀什么的,无所谓的,都是小事。

    一番心理战交手之后,三人若无其事的穿过午门,正式进入禁宫之内了。

    林沐白眼睛所到之处,满目都是身着明黄,或者是正红铠甲的壮汉,每个都腰佩精钢打造的刀,他们身形挺拔魁梧,眼神笃定而坚毅,正是非常出名的大汉将军。

    据林沐白所知,大商朝的大汉将军,是商代殿廷卫士的称号。如今朝廷禁宫神策军一共编有大汉将军1500人。

    而且都是取身材高大者为殿廷卫士,以资壮观。另有红盔将军、明甲将军等,亦殿廷卫士称号。凡朝会及皇帝出巡,侍从扈行,宿卫则分番轮值。

    反正说来说去,就是很厉害、很牛逼的意思;毕竟是皇帝的保镖嘛,那能是一般人吗?这些大汉将军实在是风采太盛,林沐白不免多看了一会儿。

    但是觉得自己这样又不太妥,于是林沐白细细地看了一会儿就收回了眼神,静静地和寿王进宫了。

    禁宫里,永远是那么安静,静谧至极;偶尔还能看到几个行色匆匆的太监,貌似在忙活着什么事情。

    又或是几个正在聊天,嫣然而笑的宫女,她们都是少女年华,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才进了皇宫的。

    有的是佃户,家里太穷,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父母在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才会把女儿送去选秀到宫里。

    有的人说古代,普通家庭的人都喜欢把女儿送到宫里,有机会获得荣华富贵、改变家庭命运的,纯属瞎几把扯。

    要明白,在古代男尊女卑是很正常的,女人的地位甚至可以低到被当作货品卖来卖去,但是因为古代女人思想保守,所以她们肯定成受不了这样的身心折磨。

    那么她们就只能选择活活饿死,尤其是在宋代,儒家思想成为主流,如果女人犯错上公堂被打板子的话,就必须要脱了裤子,看过电视的都知道,公堂外面都会站很多街坊,那得是一件多丢脸的事情啊。

    谁能承受得了别人茶余饭后的讨论点都是关于你刚刚乍现的春光啊,这实在是古代女子的噩梦。

    这么解释,可能大家还不怎么懂,简单点说吧就是,因为你地位低下,社会歧视;所以你进宫之后,宫里的人也只会把你当狗一样使唤,哪天要是主子生气了,乱棍打死拖出去喂狗都是家常便饭。

    宫女什么的,还真不是那么好当的。

    林沐白大概回忆了一下,貌似宫女的起源,据考证要先于太监,周朝就已经设置专管君主日常事务的女官。

    清朝由民间挑选汉人宫女,宫女的一个来源是由内务府三旗包衣人家选入,女孩十三四岁的时候就会被挑选,选择的条件与明朝一样。合乎条件的就会被选入宫,名之曰:当差。

    宫女在皇宫的期限一般是三年,期满后放出宫。如果得到主子的赏识,可延期放出,五年、八年的就没准了。但也有的可能成为答应、常在、贵人、嫔,甚至妃子。

    杂七杂八的,反正在满洲鞑子、建奴手下,女儿入宫当宫女,分明是件苦差事。所以,有些人家会花钱贿赂内务府主管人员,假报残废,即可免选。

    但也有些贫寒人家,一则为了减轻家中的经济负担,二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