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商闲臣 >

第122章

大商闲臣-第122章

小说: 大商闲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一,周有财每引盐给盐运都司上贡八两,给转运使司上贡十两。

    其二,转运使的儿子陈天宝要去京城读书,周有财送了一万两白银做“盘缠”,其他各种节庆,周有财也会送礼,少则几千多则上万两。

    其三,前年周有财的一个侄子打死了一个乡民,转运使帮忙压了下去,最终只赔偿那个乡民五两银子了事。

    而事后,周有财送了陈启升五千两白银。其四,盐运都司采取少报盐引的办法,帮周有财逃避税收。成淮山一年出盐大概十万余引,但上报时只有一万引,不及真实数量的十分之一。

    瑞清听到最后一条时,双拳已经握得咯咯作响了!

    而林沐白却并无太大意外。按照这个大商朝两亿人口来测算,一年起码得消耗八亿斤盐,而且盐价的盐价又达到300文一斤,也就是说产值达到了2。4亿两白银,而如此高的产值,盐税却只能收到一百万两不到,这里头没有逃税漏税才怪!

    寿王按捺不住心里的愤怒,上前对周有财说道,“你说的这些可句句属实?要是污蔑朝廷命官,那可是死罪!”

    周有财赶忙说道,“不会不会,这些都有账本佐证的啊!像我们做这行的,一般都有两本账,一本是给外人看的,一本是给自己看的。给自己看的才是真的,这账本就在我床底下!”

    李敬亭一听,当即对手下说道,“搜!”

    于是众诏卫一拥而上,把床底翻了个底朝天,果然找到了厚厚的五六本账本。

    打开账本,只见上头详详细细地记载着周家盐号每日的进出,随便挑了一个月算了算,果然有七八万引,这么看来他一年出盐十万引确有其事。

    还有一个小账本上,居然密密麻麻地罗列着他给扬州各地官员送礼的金额,这让所有人都又惊又喜。

    “小子,行贿还立个账本,行啊你。”李敬亭不由说道。

    “回大人,这、这孝敬钱本来就是我们这行的成本,而且是大成本,我们怎么会不登记造册呢,要不然就盘不了账啊!”

    搜到这些账册之后,所有人都松了口气,现在人证物证俱在,只要能抄到银票或者上头所记载的行贿物品,那就能办成铁案了。

    寿王怒气冲冲地说道,“李敬亭,留几个人给本王看好他们,其他人跟本王去陈启升那!”

    众人立即跪地喊道,“遵命!”

    周有财噗通一声瘫倒在了地上,眼珠子瞪得像牛眼。

    他、他就是王爷?王爷竟然亲自来扬州查案了?!

    心里江河翻滚,背后冷汗哗哗直往下流。真的是皇上督办的大案啊,幸好自己刚刚都招了,要不然这全家上下上百口人一个都别想活了……

第246章你们要逼死帝室吗() 
第246章你们要逼死帝室吗

    几十个狱卒司的差吏死死的围住周有财,一个差吏点起了一盏烛火。

    顿时,漆黑的屋子里有了一点点的昏暗的光线。

    周有财跪在地上,畏畏缩缩的看了一眼。

    不巧的是,发现了藏在人群里的林沐白……

    周有财顿时一声嚎哭,叫道:“我和林差使有旧,不久前他在我这借了三百多万两银子呀!你们不能这样对我!!”

    林沐白极为尴尬,他本来是不打算在周有财面前露面的。

    毕竟前段时间新政资金断口的时候,是自己找周有财借的银子。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

    但是周有财贪赃枉法也是事实,林沐白也不能不办,索性干脆不露面。

    也免去了尴尬,谁不想却被这个老家伙发现了……

    林沐白在心里把掌灯的那个差吏骂了一万遍……,草,这下尴尬了……

    看见林沐白不说话,周有财有些慌了。

    于是双手撑着地上速度很快的往前面爬了几步,爬到林沐白跟前,一把扯住林沐白的袍子。

    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喊道:“林大人,救我呀!借给你的那些银子我不要了!我、我还可以给你三百万两!

    您不能见死不救啊,您要是替我说点情,我肯定能活下来!

    救命啊!……”

    一个差吏恶狠狠地一脚把周有财肥胖的身躯踢开,喝到:“钦差大人什么身份,你也敢扯他衣服?滚!”

    说罢,这个差吏还想上去把周有财打一顿,被林沐白伸手制止。

    林沐白站到周有财跟前,蹲下看着这个大奸商,说道:“很不好意思,这个案子是皇上下令彻查的,本差要是徇私枉法,一并问罪。”

    “不不不!”周有财摸了一把鼻涕,快速的爬了两步,磕头道:“大人,看在我给你借银子的份上――”

    “够了!”周有财话还没说完,被林沐白喝止。

    林沐白扯开衣袖,站起身来,道:“知道我为什么来扬州吗?嗯?!”

    周有财畏畏缩缩的不敢说话,只是一个劲儿的哭。

    林沐白叹了一口气,道:“本差是奉了皇上的命令,恕我无能为力。

    最后,本差劝你一句,你还是把盐赋案和你造假账的事情好好交代清楚吧。

    这样的话,说不定还会有转机。”

    说完,林沐白吩咐道:“狱卒司的人留下三十个人在这看着周有财,其他人跟我和寿王去孔仁德和陈启升的府上。”

    “是!”

    于是,狱司的领头在周府留了三十多个诏卫,然后带着剩下的诏卫,与大理寺的差吏一并跟着寿王和林沐白直奔陈启升家里。

    寿王一路上黑着脸,一语不发,眼中杀气腾腾。

    这个少年已经彻底被这件触目惊心的窝案给激怒了!

    是,寿王之前是知道这个盐赋案,但是年轻的他只是以为是一场简单的官商勾结而已。

    却不想今日被林沐白道破所有的真相,加上周有财那十几本厚厚的账本。

    他震惊了,他彻底愤怒了。

    他或许不明白其他的,但是他能明白一个事情。

    这些人,已经把这个大商朝侵蚀得千疮百孔了!

    如果不是燕王和帝国数十万将士在北疆浴血奋战,如果不是林沐白的新政。

    这个庞大的帝国,会在短短的时间里从内而外,彻底崩溃!

    燕王怕是不知道,北疆的将士们以性命保护的,除了百姓,竟是这样一群祸国殃民的蛀虫。

    呵呵,寿王虽然不干政,但是老皇帝一向疼爱他,又经常出入皇宫。

    他如何不知道这些官员、大商给老皇帝的奏表?

    寿王犹记得,前面的时候,自己年纪尚小,老皇帝在御书房里一叹再叹。

    老皇帝与日俱增的老态、脸上的皱纹、一头白发,看着奏表发出的声声叹息。

    无一不像一根根针,狠狠的扎在寿王的心里。

    他记得,老皇帝看到官员的奏表,一再下令削减后宫妃子的例钱。

    甚至顶着违逆先帝的骂名,削了那些藩王的例钱!

    你们拼命要皇上减赋、减税,说这是仁君所为。

    你们教导皇上要以德为本、勤俭立国。

    皇上听你们的,自光武帝登基以来无不以此为训,以这些谏言警醒。

    他是皇帝,他是承列祖列宗的大业,江山不能丢在他的手里。

    所以老皇帝省吃俭用,不仅他自己,连他宫里的妃子、宫女太监都是一省再省,生怕浪费了钱财。

    宫内费用一减再减,连龙袍旧了都不敢随意更换。

    老皇帝把省下来的银子拿来支持前线,支持新政,给这些官员加薪。

    却不想……你们一个个私底下却大肆敛财,躺在金山银山里享受着皇帝想都不敢想的荣华富贵!

    你们明知道江淮洪灾严重、特别是今年,全国各地都在受灾,天下民变四起。

    你们说是因为农民不堪重赋,却依然要为这些富商减税,然后再将赋税强加到农民头上!

    呵呵,如果不是林沐白提出的新政,你们现在是不是依然如此?

    夜夜笙歌,灯红酒绿、锦衣玉食、鲍鱼海参?!

    你们这不是想要断送大商朝的江山吗?你们这不是要大商皇帝和一众皇室宗亲死吗?

    行,既然你们要我们帝室死,那么本王又何必让你们活!

    本王身为天子嫡传血脉,还杀不了你等奸臣乱党?!

    笑话!

    寿王突然感觉有些悲凉,不禁心里哀叹,师父呀师父。

    你给了我和皇上当头一棒啊!这天下谁都希望皇上的眼瞎着,耳朵聋着,永远昏睡着,也只有你愿意给我和皇爷爷狠狠一棒,把这大商朝敲醒了吧!

    呵呵,若不是你,如今的大商朝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大理寺官差和狱司的诏卫一路飞奔疾驰,紧紧的跟在林沐白和寿王的身后。

    寿王的怒火已经滔天,只差一个导火索,便能将这扬州的官商狠狠的烧起来。

    很快,林沐白一行人就到了转运使陈启升的府邸。

第247章江镇卫指挥使() 
第247章江镇卫指挥使

    陈启升身为朝廷四品大员,又兼官漕督运、银税转运,可谓是关系重大。

    故而,陈启升的宅院内外都重兵把守,数量达到了两百人。

    除了这些官兵之外,陈启升还豢养了几名武功高强的死士。

    生怕自己的小命丢了。

    七十多名朝廷精锐的官差骑着大马,打着火把,气势恢宏。

    守卫陈启升宅邸的当值军士看到来者不善,立即大喊一声戒备,顿时周围的官兵都如临大敌,手放在刀把上,死死的盯着林沐白一行人。

    当值领头的军头上前两步喊道:“深更半夜,你们是干什么的?陈大人府前,还不立即下马?!”

    寿王刚欲开口,林沐白轻笑一声,伸手示意寿王别说话。

    而一行人也不下马,大理寺法直官冷笑一声,纵马上前,而后掏出一块令牌,往那个军头面前一比划,说道,“大理寺法直官许中世,奉皇上之命有要是急见陈大人。”

    军头上前看了一眼,心里一紧,朝廷的人?于是不敢犹豫,立即说道:“许副千户,你当然能进去。但是其他的官差兄弟们就不方便了。

    这儿是转运使的宅邸,管理漕运、银子、钱粮,许多重要的东西都在这,关系重大。

    还请见谅!”

    法直官冷喝道:“放肆!大理寺督办全国冤案,大理司直从六品上。

    掌出使受理州府疑案。我等承制推讯,到地方去便具有钦差大臣的高贵地位。

    今日前来办案,谁敢阻拦?”

    这群军士一下都愣住了。

    大理寺那群差吏的凶名他们岂能没听说过?这年头谁敢得罪大理寺的人?

    大理寺的差吏下马,恶狠狠的上来推开了这些士兵。

    这些军士也不敢阻拦,只好让开了。

    那几个差吏快步走到门口,将那个铜圈拍的山响。

    见没有人开门,直接几个步子从院墙上翻身而上,然后将门打开。

    林沐白等人立即鱼贯而入。

    而那些守卫都不敢阻拦,但又觉得什么都不做也不妥,只好跟着走了进去。

    陈启升,大大鼎鼎的转运使府,正堂客厅。

    厅内灯火通明,气氛十分压抑。

    一个目光凌厉、脸庞消瘦,年约五六十岁的男子正大发雷霆地训斥着一名穿着铠甲的男子。

    约莫也是一个当兵的。

    人当然没错,他就是江淮两岸转运使司指挥使陈启升。

    很巧的是,被他训斥的那个男子,就是搜捕了林沐白和寿王几人一天一夜而不得的那个扬州卫军巡防官――王栋。

    本来王栋也不该陈启升管,陈启升身为转运使,也无权管扬州的巡防官。

    但是王栋居然站在旁边,低着头,不发一语,表情也是服服帖帖的。

    而堂内还坐着一个矫健精干的中年男子,男子不声不响地喝着茶,脸上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

    对于被训斥的王栋,没有丝毫的同意,也没有上去劝解。

    他是江镇卫军的指挥使千户赵镇。

    陈启升此时非常愤怒,几近崩溃的边缘!

    因为自己的儿子被打得不省人事了!

    就在不久前,陈启升刚刚从官衙回到府中,得知自己的儿子竟然在扬州城内被打了。

    而且对方下手极狠,不但打的自己儿子当场昏了过去,而且打断了三根肋骨和鼻梁,到现在还没醒过来!

    自己的亲儿子,居然在自己的地盘上被人打成这样,这要是传出去今后还怎么抬起头见人?要是抓不到凶手,自己这个转运使干脆不用干了!

    而就是这个没用的东西,带了一百多人都把凶手包围了,居然还是让人给跑了,简直是废物!

    王栋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