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血红之日 >

第16章

血红之日-第16章

小说: 血红之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不仅拒绝了老长官的邀请,而且还拒绝给予抗日部队任何的帮助。你拒绝冯玉祥,大家可以理解,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韩馥榘做了山东王还要作威作福一番,宋哲元当上了藩王,怎么可能向冯玉祥交权呢?但拒绝帮助这就无法理解了,你不抗日还不让别人抗日,最后还帮着蒋介石解散抗日联军,这就让人无法理解了。可以说,宋哲元在坐上了藩王宝座的那一刻起,权力已经成为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不再是那个喜峰口誓杀日寇的爱国将领,逐渐变成了一个军阀。

    接下来,宋哲元又做了第二件事情——镇压学生。

    第二件事,镇压129学生运动。

    对于游行,鲁迅先生说得好,读书啊读书啊,没错,学生是应该读书的,但也得国家安宁才能安心读书,日本人的大炮就架在城外,你让学生们怎么读书?面对群情激奋的爱国学生,宋哲元认为,如果学生们闹事,或者像当年穆美和等人制造的南京事件那样,将导致日军有借口对他开战,这就很坑了。为此,宋哲元武力镇压了这次运动,逮捕学生多名,其中一人病死狱中。

    坑抗日的冯玉祥,镇压抗日的学生,到目前为止,宋哲元的路线还是拒绝日本,抵抗中央,保持自己的小天地。但是没过多久,宋哲元再一次把自己的名声败光了。

    第三件事,平津议和。

    卢沟桥打响以后,全国军民一致认为不能再妥协退让,必要时候不惜和日军一战。29军基层官兵也是同样的想法,他们在卢沟桥和宛平城和日军拼死血战,毫不示弱。

    此刻日军在华北,尤其河北省却没有什么兵力。这里的中国驻屯军仅有5000,6000人,面对宋哲元的10万大军显然毫无胜算。日军军部经过研究,制定了以虚假和谈迷惑宋哲元,实际利用这段时间大量增兵到河北的计划。于是,日本派出外交人员和军人反复同宋哲元谈判,做出希望和平解决的假象。稍后,日本人就会以各种理由撕破和宋哲元达成的协定,然后再和谈,再达成新的协定,直到部队集结完毕为止。

    以宋哲元的智商,本来不会被日本这些拙劣的手段所骗。当局者迷,宋哲元实在太想和平解决,以保住29军在河北的地盘和10万大军,一次次被日军所蒙蔽。

    等到日军集结完毕

    日本政府在20日突然公开外交声明宣布:中日的外交交涉停止!

    中国驻屯军则在22点发表声明:从20日午夜以后,驻屯军将采用自由行动(将发动进攻的含蓄说法)。

    同日,日本参谋本部召开部长级会议,一致决定立即使用武力,解决华北事变!

    可是,就是在这种生死关头,29军高层居然还没有省悟。

    在已经得知日方声明和进攻的情况下,宋哲元还试图力挽狂澜。他仍然派张自忠连夜找到日军华北驻屯军参谋长桥本群,在当夜23点再次签订了一个正式的停战协定第三项誓文,明确说明北平城内的37师会主动撤退,限一天一夜内撤完,双方立即停战。

    可惜,日军的目标是消灭其有生力量,就在张自忠去签字的时候,日军发动全面进攻,29路军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战死,张自忠东躲西藏,最终侥幸逃出生天。

    可以说,在7月7日(里是11月底)到7月20日这段时间里,正是由于宋哲元等高级将领的不作为,导致日军发起进攻后,一个星期就占领了平津。(里还是给他留了面子的,改为10天)

    平津失败后,宋哲元在平汉路北段作战中屡战屡逃,涌现了一大批如郑大章等优秀的“四条腿”将军。后来29军逃得实在太丢人,太窝囊,下层官兵哗变,张自忠、刘汝明等将领离他而去,宋哲元众叛亲离,一病不起,很快就挂了虚弦,走下政坛。

    第三位,韩馥榘。这位的事迹大家也很熟悉,不再细说。

    那么,从劳动党的角度看,宋哲元和韩馥榘有多大区别?察哈尔坑冯玉祥,摆明了不想抗日,平津和谈延误战机,十天就丢了平津,退到保定,一路溃逃。既然宋哲元愿意坚守石家庄一线,又有山西部队策应,最差的结果不过是失败退入山西而已。同样的,劳动党既然可以派出三个师支援宋哲元,并且相信他抗日的决心,为什么不肯相信有整个第10军支援的韩馥榘呢?第10军好歹是主力部队啊。而且韩馥榘在当年既没有去坑冯玉祥,也没有镇压学生运动,反而有包围日本领事馆的“壮举”,劳动党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他抗日的决心?

    恐怕当年蒋介石枪毙韩馥榘也有他前后反差太大的缘故。宋哲元一直都是个不抵抗将军,所以蒋介石知道他是什么东西,最后也没有为难他。但韩馥榘却是个嘴炮说在前头的人,直接把山东给卖掉了,这才是最可恶的。

    敌人永远没有伤害你的机会,最大的伤害总是来自信任的人。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我觉得都是如此。

小议劳动价值论() 
注意,这篇必看,有助于你理解文章中,主角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工业模式。

    在世界上,有两种经济学基础认知,几十年来,西方吵了很多次,但我们这里相对非常平静。笔者在入党之前,本着决不当糊里糊涂党员的理念,真的去翻了资本论!怎么说呢,这tm就是一个超级大坑啊!260万字啊有木有!

    其实,很多党员都不知道,资本论分四卷,而不是三卷,其中第四卷里面马克思已经挂了,所以没有写完,所以认为是别人续写,不能算数。前三卷都已经出版。

    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其实就是经济学内容——劳动价值论。

    在这里我先要说一下西方经济学对价值的阐述。西方经济学认为,价值的产生由以下成分组成:资本、劳动、土地和自然资源。

    马克思的价值论认为,价值的产生只取决于一个因素,那就是人类的劳动。劳动产生价值,且只有劳动才产生价值!这就是劳动价值一维论。

    要争论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核心,就在于交易是否创造价值。

    等等,你不是说劳动价值论吗?是的,劳动创造价值,这一点西方经济学是承认的,这就是均衡价值论,不承认劳动创造价值那就是打脸,这个谎圆不了。双方分歧的核心是,劳动是否是创造价值的唯一因素。

    是,则资本家和地主都是剥削者,资本主义社会是剥削社会。

    否,则资本家和地主是获取土地和资本的交易价值,是正当致富。

    这关系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正当性,数十年来西方经济学家争论不休。举出了很多有名的例子,比如:

    我在岸边捡到一块金子,金子无疑是能卖上钱的,但是我付出劳动了吗?显然没有。以此否定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因素。

    又比如:

    交换产生价值,那么某一天,有个人花5000万让另一个人吃了一堆狗屎,然后吃狗屎的那个人觉得亏了,又花5000万让那个出钱的人吃了一堆狗屎。根据交换产生价值的原理,这两个人一共产生了一个亿的价值,也就是gdp。但是嘛根据常识,这两个人每人吃了一堆狗屎,仅此而已。

    这下子麻烦了,似乎两个理论都有致命缺陷!

    西方认为,价值是主观的,你觉得他有他就有,比如你觉得一个人吃狗屎值5000万,那么他就有价值,如果下一秒不觉得了,就没有了。这个嘛就像angelababy,今天她片酬一个亿,明天过气了,对不起,没人理你。而同时,西方经济学又认为,价值有部分是客观的,angelababy的价值附加在她学习演技和玻尿酸的成本上。

    马克思就对这个定义很不爽,一样东西,她怎么可能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你tm当是量子力学吗!

    所以,马克思认为价值是客观的!angelababy的价值在于她学习演技和体验生活所付出的劳动,其他的什么玻尿酸啊,什么手术啊都是成本而已。

    可问题是,老夫就算是学会了超高的演技,付出了劳动,也打上一车厢的玻尿酸,我tm也变不成angelababy啊?也没这票房号召力啊!

    可见,马克思经济学在解释主观性特别强的东西,比如艺术的时候,是有一些力不从心,我也希望有大神可以教我。

    下面说正经的,

    一、交易。

    我们都知道,在78年以前,交易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我们否定市场,执行计划经济。现在看来,当时可能是错的。当然,是不是真的错了,历史为证。

    既然交易不产生价值,所以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否定交易,不需要市场。

    这一论断出自于马克思经济学中,劳动是价值的唯一创造者。既然劳动创造价值,交易不创造价值,那么只要国家计划好,直接生产直接分配,省去交易环节,那么社会生产力就可以最大化。

    理论如此,实际上却造成了国民经济长期发展不良。

    实践告诉我们,自由交易是必须的。为何?

    马克思说,一个物品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使用价值,这就是交易产生的原始动力。比如说,猎人造了一把锄头,农民造了一把弓箭,他们各自拿着这个东西的时候,生产效率都是很低的,但如果发生交换,那么猎人就能多打猎物,农民能多种粮食,两者创造的价值都提高了,也就是生产出更多的产品。那么问题来了,能不能说,因为发生了交换,交换之后两者都过上了更好的生活,所以交换产生价值。西方经济学认为,是的!但是马克思说不是!为什么?

    交换前,市场上有一把锄头和一把弓箭,交换后还是这么多,只不过在不同的人手里而已,并没有增加价值。那么为什么最后生产力提高了呢?因为资源分配到了合适的人手上。

    这就是市场的作用!否定市场经济之后,合适的资源无法分配到合适的人手上,或者说,资本流动速度大大降低,社会活力自然也就降低了,浪费了大量劳动力,国家怎么能不穷?

    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在理解马克思主义上都可以说出现了偏差。根本上错误理解了马克思“交换不产生价值”的论断。

    但是我们反过来想想,交换不产生价值,只优化分配,那么增加的价值来自于哪里呢?显然,来自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如果猎人和农民不劳动,弓和锄头还是资本,死物而已。

    在这个例子里也可以看出,劳动是产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不劳动则无价值产生。就算你走路踢到一块金子,那也需要采摘,而采摘收集也是价值。

    西方经济学的均衡价值论认为,你用劳动产品换取一把锄头,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所以交换产生价值。你是用资本提供的机器、土地,创造比个人劳动更大的价值,所以资本和土地也产生价值。

    当然,笔者认为,这肯定是不对的。道理很简单,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决定性因素,不劳动则无法产生价值,无论是资本还是土地都不会自己产生价值,交换更不会。其他的因素只是劳动背后的零,劳动这个一不存在,那么再多的零也没有意义。

    在马克思的作品中,劳动背后的零被他解释为从其他劳动者那里转移过来的价值,比如生产机器的工人。但是这个解释还有一个地方不通,那就是土地。肥地瘦地,傻子都知道区别,同样的劳动,就是有的地不长草,有的地过万斤。

    二、价值的变更。

    我先问一个问题,请问在品质不变的前提下,商品的价值是否会随时间的推移发生改变。本人在马克思那里并没有找到明确答案。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以动态观察,这似乎是变的。

    打个比方:

    为了避免被说我是拿价格替换价值,搞偷换概念,我直接用马克思的例子。

    假设某种产品,在今天的劳动生产率是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x,好了,根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可以知道,技术进步不断的促使生产力发展,也就是说,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小。明天,这种产品的新生产线到了,生产率变成了2,增加一倍。那么请问,今天生产的产品和明天生产的产品,他的价值是否相等?

    如果相等,那么是平均啊,还是遵从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呢?如果是后者,那么显然,今天生产的产品价值降低了,而工人工资没有改变,那么明天的工人被剥削的多了还是少了?而且这个问题会导致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由于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前面生产的产品理论价值会低于工人的工资(按马克思的说法两者不可相比),这个

苏联腐败七十年() 
自192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