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风之三国 >

第79章

大风之三国-第79章

小说: 大风之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ハ沽恕�

    就在智弦忙的热火朝天之时,汉灵帝这边又出了幺蛾子。

    时新任巨鹿郡太守河内郡人司马直,是一个清官,汉灵帝责令交钱三百万。司马直接到诏令,惆怅地说,“为人民父母,反而搜刮百姓,以满足当今所需,我心不忍啊!”托病辞官,上面不准。司马直走到孟津,上书尽陈当世的过失,古今祸败的教训,然后吞药自杀。这是忠臣死谏,任何一个君王都不敢忽视。

    奏章上达天听,汉灵帝为此暂时停征了修宫钱。却又建万金堂于西园,取司农的金钱缯帛,满积其中。又回到河间买田地住宅,建造宅第楼观。灵帝本是侯爵出身,素来贫穷,常常叹息桓帝不能置家业,所以聚敛金钱财物作为私产,又收存了小黄门常侍的钱各数千万。这就是宦官对汉灵帝赤裸裸的贿赂啊。

    皇帝看不到天下,看到的只有自己一家一室的产业,执着于自己世人财库里的金钱,朝政愈坏,世人看不到希望。

第165章 战黄巾军(上)() 
就在智弦忙着巩固自己的势力,想办法让自己的势力政治清明,官吏廉洁的时候,朝廷又有了命令。如因军功而成为官吏的人,都要被精选淘汰。就因为这些官吏没有缴纳金钱,汉灵帝就想空出一些官职来好卖钱。面对这奇葩的命令,智弦无言以对,这是自绝于为汉朝天下出生入死的有志之士,绝了他们进身之阶,寒了他们的心啊。

    这命令是针对被册封的小官吏的,智弦是东莱郡郡守,上面又有张让罩着,这命令自然是对他无效。就算对他有效,智弦也会让上任的新郡守死于乱军、贼寇,东莱郡,没有他人可以染指。

    智弦无忧,却有一个BOSS级人物有了忧虑,刘备因镇压黄巾军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该郡督邮要遣散刘备,刘备知道消息后,到督邮入住的驿站求见,督邮称疾不肯见刘备,刘备怀恨在心,将督邮捆绑督起来鞭打两百下后,出了胸中一口恶气,尔后与关羽、张飞弃官逃亡,开始了他荆棘的人生路。后来,大将军何进派毌丘毅到丹阳募兵,刘备也在途中加入,到下邳时与盗贼力战立功,任为下密县丞,不久又辞官。后来又任高唐尉、高唐令等职。不久高唐县被盗贼攻破,刘备于是往奔公孙瓒,被表为别部司马。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这乱世真是操蛋,搅的所有人都不安生,不管是官吏还是平民,在这乱世都没有保障。天下形势愈发恶化,智弦就越发专注经营自己的势力,面临险境的时候,他想要有反抗之力,而不是束手就擒。

    云止道人开始展现出他高超的才能,前来投奔智弦的黄巾余孽是越来越多,而云止道人也很有意思,他不再单单以道士的身份出现,而是从一个得道高人变成了善于伪装身份的红尘高人。他伪装了十几个身份,在青州中的黄巾军中活跃,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

    世事如潮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朝廷给自己找的各种各样的麻烦还没有清理结束,又有新的麻烦到了。一支三万人的黄巾军前来进犯东莱郡,想要偷袭治下的县城。消息是云止道人传来的,经过其他密谈的确认,不会有误。

    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三万黄巾军来犯,这事情必须重视,智弦麾下的众将再次云集,而这一次赵安也出席了会议。他和智弦的地位转变,如今是智弦身居高位而他从属于智弦,如今的赵安依然是黄县的县令,因为智弦从始至终都没有成为赵安的部下,所以对智弦身居高位,成为自己的顶头上司,赵安早有预料,并没有不服、逆反的心思。

    这是智弦成为东莱郡郡守的第一战,也为了东莱郡的和平稳定,不容有失,所以众将纷纷请命,请求召集更多的将士,以奇谋诡计消灭这三万来犯的黄巾军,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更大的战果。

    这一战智弦却有自己的想法,自古作战,以正合,以奇胜。或许是因为当初实力弱小,智弦习惯了使用诡计以弥补军力的差距,让全军上下武将都剑走偏锋,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善泳者溺,阴谋诡计终究不是可以依赖的正道,世上的聪明人太多,一味的玩弄阴谋诡计,恐怕反而会落入下乘,将来为他人所破。

    此战,智弦决定改变以往的战法,以堂堂正正之师,以雷霆之势消灭这三万黄巾军,震慑其他军阀,让他们不敢轻易进犯东莱郡。同时也是为了检验自己军队一直以来的培训效果。

    如今势力弱小,每次出征智弦自然是必定要挂帅出战的,不过如今的战斗并非生死存亡之战,所以也需要培养武将,以便将来武将能独挡一面,所以此战名为副将,实为主将的人选智弦挑来挑去,最后选中了太史慈。太史慈不管怎么说也是比较有名的武将,潜力可期,而刘星、刘石等人,他们能有什么样的成就智弦也心中没底。

    诸事议定,后勤运转备战,智弦起兵一万,派刘石、刘星等人分守各方,以太史慈为自己的副将,前往迎战黄巾军,双方前军在郊野相遇。厮杀了一阵,智弦军小胜,因天色已晚,一路赶路将士疲惫,双方皆安营扎寨,各自休息。

    安营扎寨结束之后,埋锅造饭,晚饭之后,安排好巡营守卫事宜,军中各位武将皆聚集于智弦的营寨之中商议次日作战事宜。太史慈行动迅速,争分夺秒,没有吃晚饭,在议事之时就已经将附近一带的地形初步摸清楚,并且建造了军事沙盘。

    见军中各将都聚齐,智弦并没有问计,而是先宣布了自己的决定,“此战全权交由字义指挥,我只旁观不插手,你们皆要听从字义的命令,不得有误。”

    “诺!”众将领命。

    “谢主公厚爱!”太史慈当仁不让,挑起了大梁。

    军议于是开始,太史慈虽然身上青涩未消,但一谈及军事,顿时变了模样,专注、认真、睿智。

    围绕着司空见惯的沙盘,各位武将纷纷谏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各种各样的奇谋妙计层出不穷,彼此争论不休。每个武将都迫不及待的表现自己,希望智弦能看中自己,让自己成为下一个全权指挥一支大军的主将。

    讨论三个多小时,太史慈博采众长,议定了详细的军事计划,包括各武将所率领之军如何出兵对阵,站位在哪里,使用什么兵器,何时出兵,战斗胜该如何,败该如何,僵持该如何。作战计划、应急计划,详细无比。因为有以往智弦统兵作战的经验,所以整个会议还是非常顺利。

    当夜,夜尽天明之前,军营之中,三千人马,人衔枚、马裹蹄,身批深色布匹,悄悄出了大营,分三个方向而去。

    待到天明,三军饱餐之后,太史慈下令,集结三军,摆开攻击阵势。黄巾军亦摆开阵势迎战,大战一触即发。

第166章 战黄巾军(下)() 
鼓声震天,闻鼓声而进,三军将士带着排山倒海之势,缓缓的压了上去,犹如一辆庞大的战车,要碾碎前方的黄巾军。

    “杀,所有人冲,给我杀光这些该死的官军。”黄巾军发起了疯狂的冲锋,人人奋勇争先,在和官军的几次交锋之中,他们已经找回了信心,相信官军会在他们不要命的打法下崩溃。

    看着蚁附而上的黄巾军,将士的阵形依然没有丝毫的变化,稳稳的推上前。两军犹如两个巨大的波浪一般撞到了一起,互相消亡。

    死亡,是战场上的主旋律,战斗持续半小时后,全军如一的军阵已经无法有效维持,整军以伍为最低单位,面对黄巾军奋力厮杀。冲锋在一线的黄巾军是黄巾军中的敢死队,勇猛异常,哪怕身负数箭,手臂受伤也勇猛直前,死战不退,通红的双眼好似通往地狱的门路。

    生死间有大恐怖,哪怕平时训练的再好,哪怕经历了几场战斗的洗礼,在如地狱爬出来一般的凶恶敌人面前,又如何能不畏惧。如今在智弦的治下,生活越来越好,美好的生活才刚刚开始,谁都不想死,死了一切成空。战场上,局部出现了崩溃。

    怒!一股汹汹烈火在智弦的胸口燃烧,这就是自己投入了大量资金、心血的精锐将士,在民兵面前崩溃的精锐将士?不过这局部的崩溃很快就被稳住了,至少智弦对军中将官的教育、培训是成功的,不少中层武将出现,身先士卒,重新聚拢了这些溃兵。若不是智弦定下了严酷的逃兵惩罚,祸及家人,智弦相信,这局部溃败会导致全军的溃败。

    一部分军队溃败的情况下,另一部分军队依然稳扎稳打的态势吸引了智弦的注意力,他们是刘铉带回来的黄巾军,人人口衔枚,战场上嘶吼声、惨叫声震天,唯独那一支军队没有丝毫的人声,好似所有人都成了哑巴一般。

    战场上谁都会恐惧,通过大吼可以发泄出恐惧,让自己更加勇敢,而这支无声的军队并不见勇猛,不见奋勇向前,却冷酷异常,如湍流中的岩石一般,任敌人如何凶猛都岿然不动。

    自己按照自己想法训练了这么久的精锐大军竟然还不如刘铉带回来的黄巾军?叹了口气,智弦坐了下来,自己对武将的培训还是可以的,但是在士兵方面却成效不佳。或许此战之后,在士兵方面的工作应该要向刘铉学习,培养出将士精锐的新军。

    智弦庆幸,自己改变了作战方式,选择了正面对战,检验自己的军队,若非如此,他还无法发现自己军队的缺陷,在正面对抗中,若是连黄巾军都打不过,将来万一要面对西凉铁骑、并州狼骑、虎豹骑等之类的特殊兵种的话,岂不是一触即溃?军队是自己的立身的根本,绝对不容忽视。就算不是那些赫赫有名的历史兵种的对手,至少也要有一战之力。

    就在两军胶着缠斗的时候,一声炮响,一支军队在黄巾军的左侧后方出现,冲向了黄巾军。黄巾军立刻分出了部分兵马前去迎战,在这两支军队还没有交手的时候,又是一声炮响,又有一支军队出现在黄巾军的右侧后方加入了战场,黄巾军中武将有限,调动不便,无将可派,也就没有武将带兵前去迎敌。紧接着又是一声炮响,在后方又出现了一支军队,攻击黄巾军的后方。

    黄巾军因此大溃败,四散而逃,而黄巾军的武将显然没有重新聚拢溃兵的能力,随着士气降到冰点,发生大溃败,奋勇作战在第一线的黄巾军也纷纷舍弃对手,加入了逃跑的大军之中。

    此战得胜,俘虏黄巾军两万人,斩杀三千。而智弦的军队也战死一千多人,负伤三千。虽然是军队数量比例是一比三,阵亡比例也是一比三,但智弦对这战果非常非常的不满意。

    黄巾军是什么人?就是简单训练的农民。自己的士兵是什么人?那是自己千锤百炼,花费了大量心血训练,装备之精良和黄巾军那粗陋装备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精锐士兵,结果却只有这样的战斗结果,简直是赤裸裸的打脸。甚至还发生了局部溃败。此战既胜,自然有赏,但也要罚,也要问责,特别是崩溃的那一部分将士更是要严肃处理。

    收兵而回,给予了奖赏之后,智弦开始问责,全军上下风声鹤唳,而后智弦要求全军武将就此事说说自己的看法,并给出对策,商量怎么让军队更加强大,抗压能力更强。同时智弦也开始有意训练行军,实践新的练兵之法。不过智弦并没有招募行军,而是直接在这三万军队中挑选出一万精锐,组建新的军队。

    组建一支新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选兵、选将、军备、军纪、训练之法等等全部要整理,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在引进刘铉的训练士兵之法时,智弦也准备引进教导员这个机制,管理士兵的思想动态,凝聚军心,加强军队的战斗力。但在此之前,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给这支军队命名。

    军队的名字自然是越威风越好,比如并州狼骑,越有特色越好,比如白马义从,越神秘越好,比如白耳精兵。所以围绕着新军的名字,众将都兴致勃勃的开始命名,若是名字被采纳,那是最为荣耀的事情。

    因为人人衔枚,不发出声音,而大音希声,所以刘铉提议命名大音军,或者希声军也行,被智弦否决了,音军听着怎么像英军,至于希声听着就是牺牲,多不吉利。

    孙子兵法上有对军队的描述,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根据智弦对新军的要求,刘星提议,行军命名为雷震军。智弦果断拒绝,还不如叫风林火山嘞,而且他的新军所强调的不单单是一个方面。

    想要给军队命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167章 子弟兵() 
听着一众武将吵吵嚷嚷的提出各种各样的名字,吵的智弦脑仁疼,不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