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风之三国 >

第125章

大风之三国-第125章

小说: 大风之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瑜道:“我的士兵,是不是很雄壮?”

    蒋干自然不会扫兴:“真是熊虎之士!”

    周瑜又带蒋干到帐后,只见粮草堆如山积。周瑜又问:“我军的粮草,是不是充足?”

    skbshge

第262章 曹操南征(七)() 
自己身负使命,夸别人又不会少块肉,蒋干自然顺从周瑜,夸道:“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周瑜佯装大醉,大笑到:“想我周瑜和子翼你同学业时,不曾想到会有今日。”

    蒋干夸赞道:“以兄长你的高才,能有今天一点都不为过,应该还能更进一步才对。”

    周瑜握着蒋干的手道:“大丈夫立于世,遇到知己的主公,在外托付君臣之义,在内结交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有怎么能说动的了我!”

    说完周瑜大笑,听完周瑜的话,蒋干面如土色,自己还是太乐观了,看来在曹操面前夸下的海口注定无法实现了。自己可怎么办?蒋干有些茫然。

    周瑜带着蒋干回到了营帐之中,和一众将领继续饮酒。更是指着诸将大笑道:“在这里的都是江东英杰。今日此会,可名群英会。”

    这宴会直到天黑,点上灯烛,周瑜兴起,起身舞剑作歌。歌为:“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宴会持续到了深夜,蒋干酒入愁肠,不想再饮酒,于是推辞道:“不胜酒力矣。”

    蒋干想要歇息,周瑜于是命人撤席,诸将辞出。

    周瑜道:“很久没有和子翼同榻,今晚就抵足而眠吧。”

    于是周瑜佯作大醉之状,带着蒋干入帐一起睡觉。周瑜没有脱衣,和衣卧倒,呕吐狼藉。这气味无比难闻,加上自己的使命注定失败,蒋干如何能睡得着?躺在床上,闭目沉思,听到军中鼓打二更,起来一看残灯尚明。再看周瑜,鼻息如雷,睡的如同死猪一般。蒋干见帐内桌上,堆着一卷文书,于是起床偷视,却都是往来书信。其中有一封,上面写着“蔡瑁张允谨封。”

    蒋干大惊,就着微弱的烛光观看。信上写的大意是:“我们投降曹操,不是贪图高官厚禄,而是迫于形势罢了,如今我们已经将将北军困于寨中,只要一有机会,就将曹操的人头献于麾下。早晚派人联系,我们会传递消息。请千万不要怀疑,先写此信敬上。”

    蒋干暗自吃惊:“原来蔡瑁、张允勾结东吴!”

    于是将书信藏于衣内,还想再看其它书信时,床上周瑜翻身,蒋干连忙吹灭了灯回传就寝。

    周瑜梦话呓语含糊不清的说道:“子翼,我数日之内,让你看操贼的首级!”

    周瑜又说:“子翼,且住!……教你看曹贼首级!……”

    等蒋干问他话时,周瑜又睡着。蒋干躺在床上,将近四更的时候,只听有人入帐唤道:“都督醒了没有?”

    周瑜梦中做了个忽然醒来的样子,故意问那人道:“床上睡着何人?”

    那人答道:“都督请子翼同寝,何故忘却?”

    周瑜懊悔道:“我平日都没有喝醉酒过,昨日喝醉后失事。”

    那人却有更重要的事情,急忙道:“江北有人到此。”

    周瑜连忙一把抓住他,低喝:“低声!”

    转头叫蒋干:“子翼。”

    蒋干自然不会傻傻的醒来,闭眼装睡。周瑜于是和那人离开了营帐,他们一出帐,蒋干就连忙起身窃听,只听到有人在外说:“张、蔡二都督说,一时之间找不到机会下手,……”后面话的声音越来越低,听不真实。

    再听不到什么,又担心周瑜忽然进帐撞破,蒋干偷偷回床上。周瑜进入帐中,又叫蒋干:“子翼。”

    蒋干蒙头假睡,周瑜亦脱了衣服入睡。

    今日之事一波三折,蒋干却是睡不着,寻思道:“周瑜是个精细人,天明寻不到信,就知道是我拿了,必然会杀我,不如早点离开。”

    在船上又躺了一更时间,睡至五更,蒋干起身唤周瑜,周瑜已经睡着。蒋干戴上巾帻,轻手轻脚的离开了营帐,叫来小童,直接出了辕门。夜间站岗的军士问:“先生要到那里去?”

    蒋干回答道:“我在这里恐怕会耽误了都督的事情,就先告别了。”

    因为周瑜盛礼迎接蒋干,认为蒋干是一个大人物的军士亦不阻当。

    蒋干上了船,飞速回去见曹操。

    曹操大喜,连忙问:“子翼事情怎么样了?”

    蒋干苦涩道:“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词所能说动。”

    曹操大怒,让自己空欢喜一场。于是怒道:“事情没有办好,反而要被东吴人嘲笑!”

    蒋干不敢在拖:“虽然没有说动周瑜,却为丞相打听得一件事。请屏退左右!”

    曹操得知信上消息,顿时大怒,让人把蔡瑁、张允斩首。杀了二人,曹操心知中计,但一切都已经晚了。

    蔡瑁、张允已死,就需要新的水军都督,于是曹操在众将之中挑选毛玠、于禁为水军都督,代替蔡瑁、张允二人的职务。细作探得这个消息,报过江东。周瑜大喜:“我所担心的就是这两个人,如今他们既然已经被杀死,我就无忧了。”

    都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周瑜绝对是一个有远虑的人,如今因曹操形势所迫,刘备和孙权这才不得已联手。而刘备可是枭雄,一旦击败了曹操,就是他与孙权争锋,在打败曹操的那一刻,刘备和他的盟友关系就接触了,瞬间变为敌人。看透了这一点的周瑜迫切的想要在击败曹操的同时,他刘备一伙人也一起收拾了。

    刘备军营之中,周瑜最忌惮的就是诸葛亮,于是派鲁肃去试探诸葛亮,看他是否识破自己给蒋干设下的圈套。

    诸葛亮没有丝毫隐瞒,见鲁肃来就直言“在下未与都督贺喜。”

    鲁肃愕然:“何喜之有?”

    诸葛亮道:“公瑾让先生来试探,看我知也不知,便是这件事可贺喜。”

    这话说的鲁肃失色,问道:“先生你是怎么知道的?”

    诸葛亮道:“这条计策也就唬弄唬弄蒋干。曹操虽被一时瞒骗,时候必然便省悟。如今蔡瑁、张允两人既然已经死了,江东去了心腹之患,可喜可贺!我听说曹操换毛玠、于禁为水军都督,这两人不谙水军,让他们为水军都督,不过妄送了水军罢了。”

    鲁肃听了,不知道说什么好,别了诸葛亮回去向周瑜复命。

    skbshge

我嘞个去() 
这本书混完这个月全勤完结了,哥不想瞎写了,天天扑街不好玩,太考验毅力了。准备重写一本,先投稿让编辑大大看看,根据对方的意见改。力求受众多点,编辑认为可以了再发!

    另外,某个书友,话说我少的可怜的粉丝里都没有你,请转移你喷子的阵地吧~

    skbshge

第263章 曹操南征(八)() 
鲁肃走前,诸葛亮嘱咐鲁肃不要告知周瑜自己已经猜到了这一切,但是鲁肃依然还是将事情照实说了。

    周瑜闻言大惊:“此人决不可留!我已经决定了,一定要杀了他!”

    鲁肃劝道:“我们是盟友,若杀孔明,是自绝与刘备联盟,要被曹操看笑话了。”

    周瑜却不会被这么轻易的说服:“我自有办法,斩杀诸葛亮,让他死而无怨。”

    鲁肃自己实在是想不到什么好办法:“用什么办法斩杀他?”

    周瑜却是不说,鲁肃和诸葛亮的关系不错,担心他泄露了信息,于是道:“子敬休问,来日便知道了。”

    次日,周瑜召集一众将士到帐中,让人请诸葛亮议事。诸葛亮欣然而来。

    周瑜问诸葛亮道:“即日将与曹军交战,水路交兵,当以何兵器为先?”

    诸葛亮答道:“大江之上,以弓箭为先。”

    周瑜笑了一笑:“先生之言,甚合我意。但今军中正缺箭用,烦请先生监造十万枝箭,以为应敌之具。此系公事,先生切勿推却。”

    诸葛亮点了点头:“都督委派在下军务,在下自当效劳。敢问十万枝箭,何时要用?”

    周瑜试探的问:“十日之内,可能办妥否?”

    诸葛亮道:“曹操军即日将至,若等十日,必然误大事。”

    周瑜简直怀疑自己听错了,十日的时间已经可以说是太少了,可是诸葛亮竟然认为时间太多了,这是他自己给自己增加难度啊,于是道:“先生认为需要几日才可办好?”

    诸葛亮道:“只需要三日,便可以筹集十万枝箭。”

    周瑜大喜道:“军中无戏言。”

    诸葛亮心中有把握:“怎敢戏弄都督!愿立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

    这是诸葛亮自己往套子里装,怪不得自己,周瑜大喜,换来军政司,当面取了文书,道:“等军事结束后,自有酬劳。”

    诸葛亮自信的点了点头:“今日已来不及,明天算起。到第三日,可差五百小军到江边搬箭。”

    饮了数杯酒,诸葛亮就告辞离开了。

    鲁肃感觉自己听到了天方夜谭:“诸葛亮莫不是在耍诈吧?”

    周瑜冷笑道:“他自送死,不是我逼他。今天当众要了文书,他便是两胁生翅,也飞不出去。我只要吩咐军匠人等,让他们故意迟延,凡应用物件,都不与齐备。如此,必然误了日期。那时再定诸葛亮之罪,他还有何理说?你可去探他虚实,再来回报。”

    诸葛亮不是傻瓜,他敢应下这件事情,必然有所准备,所以周瑜想要探清楚他的底细。

    鲁肃等人走后,周瑜又再思考起其他事情,蹙眉沉思许久,周瑜唤来心腹,让其往北岸送信。这次曹操兵锋之盛,东吴危如累卵,周瑜每行一步都如履薄冰,不但要对付曹操,还要想办法收拾刘备等人,可以说是心力交瘁。为了增加胜率,周瑜于是有另有安排。

    鲁肃领了周瑜的命令前去见诸葛亮,诸葛亮埋怨了一句:“我曾经告诉子敬你,不要把事情告诉公瑾,否者他必要害我。没想到子敬你不肯为我隐瞒,今日果然弄出事来。三日内如何造得十万箭?子敬只有你能救得了我!”

    鲁肃被说的一脸懵逼,三日造箭十万这件事情可不是自己逼你的,而且就算是自己也没有本事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于是道:“你这是咎由自取,自取其祸,我如何救得你?”

    诸葛亮道:“希望子敬你借我二十艘船,每船要有军士三十人,船上皆用青布为幔,各束草千余个,分布两边。我自然别有妙用。第三日包管有十万枝箭。只不过这次可千万不能再让公瑾得知,若拦他知道了这件事,我的计划就必然会失败。”

    鲁肃无奈答应,缺怎么也想不明白诸葛亮这样做的用意。不过鲁肃和周瑜不同,周瑜站的高,看的远,曹操还没有打败,就已经开始对付诸葛亮和刘备。鲁肃认为,当务之急应该是团结刘备对付曹操。而且不可否认,刘备和诸葛亮都很好的在旅行盟约。周瑜要见刘备,以自己不便离营为借口,刘备二话不说就来见周瑜。诸葛亮更是为了对抗曹操的大事出谋划策,反观周瑜是怎么做的?实在是太冷血了,太不把盟友当回事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士子都有自己的坚持,这一切让鲁肃有些难以接受。

    鲁肃回去向周瑜汇报,果然不提诸葛亮借船之事,只说诸葛亮并不用箭竹、翎毛、胶漆等物造箭,他另有安排。

    周瑜大惑不解,想不明白也就不想了,说道:“且看他三日后如何回覆我!”

    话说鲁肃私自拨轻快船二十只,各船三十余人,并布幔束草等物,尽皆齐备,等候诸葛亮调用,第一日却不见诸葛亮动静,第二日亦只不动,周瑜实在是搞不懂诸葛亮在搞什么鬼,他也懒得懂。

    夜间,夜幕降临之后,周瑜带着一个小童,二十几个侍从,驾着一艘船往北而去。在半路上靠近了一个芦苇荡,在这里面别有洞天,一个较大的空坪之中,已有数十个人在哪里等着了。

    “见过周都督!”迎接周瑜的人正是刘景。

    “见过刘景公子!”周瑜客气的还礼,“刘公子果然和刘智弦州牧大人样貌相似。”

    “周都督竟然见过家父?”刘景重来没有听智弦提过。

    “哈哈哈,那还是我年幼之时的事情,当时我自视甚高,偶遇令尊,为其才学、品德所折服,还恳请令尊为师,为我授业解惑。只可惜,最后依然未能成就这段师徒缘分。”

    “若是当初我父亲收您为徒,那可就太好了,如今我可就多了周都督这么一个人杰的大师兄!”

    “我们亦可以兄弟相称,我痴长几岁,托大称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