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皇太子 >

第268章

明末皇太子-第268章

小说: 明末皇太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阁原定于圣武三年进行第一届大选,只不过因为史可法料理了手头上的诸多事务以后,一心扑在土改政策上面做前期准备工作,朱慈炯考虑到内阁大选,阁臣换员存在变数,为了不多生波折,是以将大选延迟一年举办,毕竟余煌三人刚刚入阁,还没能熟悉内阁诸多事务,而高、姜两位差不多也该退出政治舞台,给其他重臣让位了,推迟一年比较符合当下的国情。

    洞悉朱慈炯为难之处的史可法,立即联系上了苗宣,两人一番深谈,内廷、外朝第一次展开亲密无间的合作,万岁爷担心民间质疑非议?那还得了!

    俨然以大明教育专家、文化大使自居的苗总管立即亲赴一所所新学校舍,召集全体师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能在大明的宫廷混上一定位置的基本没有什么大字不识一个的不学无术之辈,苗宣的文化水平不敢说比当朝进士强,但绝对不会弱于落第举子,通过一个月的连续奔波,苗宣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南直隶范围内七成以上的学校,最终这些已经接受新学教育的孩童返回家乡,做的最重要一件事就是宣扬土改政策对底层百姓的种种好处。

    甚至可以说,正因为苗宣的卖力表现,土改政策甚至还没有颁布,民间差不多已经接受了土地改革政策的施行。

    三大群体当中的百姓群体已经让朱慈炯彻底放心,至于官场和权贵

    权贵就不用说了,天下大乱不知道多少权贵被灭了族,自从朱慈炯继位大统以来,又不知道多少权贵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遭了殃,可以说,如今的大明权贵阶层早就被朱慈炯整怕了,让他们当出头鸟去抵制土改?想去和孝陵十七位王爷作伴?还是下狱?因此哪怕此番土改损失最大的就是权贵,但几乎集体保持缄默的也是权贵。

    说到底如今的大明权贵阶层已经彻底沦为了一盘散沙,想要融合成一股绳对抗朱慈炯基本不存在半点可能性,估计还没联合好,就被无数双盯着他们一举一动的天眼,汇报上去以后,组织者毫无疑问就是杀鸡儆猴的典范。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权贵场没有一位拥有足够份量可以让朱慈炯顾忌的势力存在,唐王不行鲁王、天下诸亲王郡王都不行,朱慈炯能下手废除王室优待,能一口气整治十七位王爷,没有遭难的王族除非自己好日子过腻歪了,才会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去做这个出头鸟。

    除了王族,南直隶这一块最拿的出手的权贵就是魏国公,不过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指望魏国公会站出来抵制土改,除非徐弘基老糊涂昏了头才有一丝丝的可能。

    中山王府如今一皇后、一公爵、一中将、一驸马!圣武三年三月末徐皇后诞下皇子,这可是徐弘基的重外孙,大明以后的储君,圣武大帝万年以后的天子!有这层关系在,中山王府不管什么境地都能保证荣宠不衰,指望他作为领导者去抵制土改,众权贵用屁眼想都知道没有这种可能。

    最后一部分群体就是官场读书人,现如今新学人才还未能登上权力场之前,读书人基本上可以泛指儒家士子,儒家读书人有一个共性,就是喜欢窝里斗,发展到朝堂上面就是党争,但若是触及儒学根本,这个群体也会变的很是齐心,比如捍卫道统!

    土地免税一直以来都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特权之一,毕竟当官求的是财,而土地才是让家族强盛的根本,只要拥有免税权,就可以吸纳穷苦百姓的土地归属自己的名下,百姓逃避了赋税,自己也能得到实际利益,这种方法千百年来算得上是读书人玩熟透了手段,民间所谓隐户多半皆是由此而生,但土改大诏废除了读书人这项最大的特权,等于是剥夺了士子考取功名的最大价值!

    如此一来官场愤怒,士子惶恐也就不难理解了。

    圣武朝几年来,改革举措一桩接着一桩,内阁作为百官的魁首一直都是坚定的新法支持派,官场守旧派以解学龙资历最老,却没有足以领导守旧派的威望,所以新派和旧派的势力根本不对等,这也是朱慈炯推行行政,官场当中几乎没有太大阻力的缘故之一。

    圣武朝与宋神宗变法时期的新党旧党之争有本质区别,王安石变法是因为得到宋神宗的大力支持,但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势力同样不弱,而且旧党最强力的支持者还有太后,所以宋神宗一挂,新党失去了最大的支持者,最后王安石黯然下野,司马光在太后的支持下登台废除新法也不算什么怪事。

    而朱慈炯厉行改革,主要靠的还是百姓基础和军队效忠,旧党更是群龙无首,想要斗得过得到天子全力支持的内阁,完全没有可能性,何况王安石变法为人诟病的地方也确实不少,圣武朝的变革,整个大明发生的变化,所有人都历历在目,就算反对也无从入手。

    如果按照大趋势发展下去,等到新学人才脱颖而出,朝堂上旧派势力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以后,颁行土改会更顺利,但朱慈炯不打算给新兴势力太多的成长空间,土改这才顺势而出。

    但土改毕竟直接触及大明所有官员的根本利益,这其中可不分旧派新派,没有侵犯到自己的利益,新旧两派泾渭分明,但因为改革导致官员利益受损,即便是新派也无法容忍土改顺利施行天下。

    内阁八位阁老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第五百三十八章土改(5)() 
土改大政,内阁八阁老的利益同样受损,余煌、王永吉、侯峒曾三人入阁不久,对于天子的秉性远远没有史可法、高弘图五人了解的深刻,是以史可法召集内阁议政土地改革一事,尽管没有遭到三人的强烈不满和抵制,但态度上是明显不支持的,不是不支持土改,而是不支持土改的方式方法。

    三人认为史可法拟定的土改刚要过于激进,大有一刀切之嫌,必定会引起整个官场的动荡,甚至于内阁这么行事,很有可能让内阁孤立于整个官场以外!

    不得不说这种说法非常正确,因为自从土改大诏颁布以后,官场确实掀起了轩然大波,千百计的读书人对内阁八老恶意攻击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读书人、官场中人不敢针对天子,内阁诸阁臣自然成了天下读书人肆意发泄的目标。

    帝都各级官府如今八成以上陷入半停滞状态,这种现象的发生基本与各部堂高官关系不大,但底层官员和办差吏员如何能够按捺的住,一开始消极怠工渐渐发展到了直接罢工,好在内阁诸多大事都办的差不多了,否则天知道会引起什么难以揣度的后果。

    土改就是一场席卷整个官场的巨大风暴,即便是想要置身事外观望的官员大多都被卷入其中,这场风暴一直持续了七八天以后终于达到了最高潮!

    坤宁宫。

    朱慈炯将已经睡熟的皇嫡子朱和域放在奢华不失精致的摇篮里面,这小子刚刚出生一个多月,身体被四五名太医十二个时辰轮番调理看护,这可是国之储君,大明天下的继承人,哪怕现在还没有册封,但中宫之子若是出了半点差错,只怕太医院从上到下死绝了,都未必能熄灭皇后的滔天怒火。

    对于大明储君之位,朱慈炯不置可否,不过他还是会暂且尊重大臣的意见立其为储,避免朝臣再玩一出没完没了的国本之争,只要此子能成才,他也不太可能以后废了其储君之位,毕竟传承千年的立嫡立长制并非一无可取之处,至少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避免诸王夺嫡,兄弟相残一类的事情发生,就好像本朝的懿文太子若非早亡,成祖皇帝又怎么可能有胆量夺了侄子的江山一样。

    试想当初若是太祖皇帝直接立英武不凡的成祖为储君,身为嫡长子的懿文太子就算能心甘,其余诸王又岂会心服口服,朱慈炯一向看不上满朝的儒家大臣,但对于本朝的国本之争,朱慈炯还是持肯定态度的,毕竟这先河一开,必然会给诸王心生野望,因此只要朱和域不犯下难赦的大过,又或是完全是一个废柴,朱慈炯的皇位传承不会掀起太多的波折。

    当然现在谈这些未免为时太早,眼下等待他急需处理的还是因为土改大政引起的官场强烈动荡。

    朱慈炯给史可法的期限是三年,便是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仅仅过了大半年时间,史可法居然就着手开始进行土改,而且还是快刀斩乱麻式的大动作,选择的还是南直隶这块硬骨头。

    不过史可法有这么大的魄力,朱慈炯没有任何道理不予已支持,因此对于史可法拟定的土改办法一律照准,而他唯一需要做的只是让韩赞周取出大印盖章。

    只是朱慈炯再一次判断失误,毕竟以现代灵魂来考量古代问题,终归有许多地方存在谬误,比如朱慈炯认为土改的最大问题应该是来自百姓的质疑,底层百姓引起的社会动荡是朱慈炯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也是唯一能让朱慈炯变激进为缓图进行土改的可能。

    只是朱慈炯小看了自己的威望,也低估了百姓的淳朴,这年头可没有游行,没有能让百姓自由出声的网络舆论,苗宣的安抚工作做的极其到位,底层百姓的平静完全出乎朱慈炯的意料之外。

    至于权贵反应原本应该同样激烈,因为天下土地的最大利益阶层就是贵族,土改政策受损最大的不是百姓也不是官员,而是贵族阶层,朱慈炯再一次低估了因为他接二连三对贵族的打击,以至于最终在贵族心里留下的阴影是那么的强烈,贵族表现出一副任朱慈炯宰割也绝不皱眉的架势,实在让朱慈炯难以置信现在的大明贵族居然会缩头成了乌龟

    更让朱慈炯意想不到的是,原本一盘散沙的官场这次尽然拧成了一股绳,到了甚至连内阁、各部都难以压制的地步,外间读书人群体更是在有心人的煽动下长时间聚集在承天外命为请命,实际上是仗着人多想要逼宫!

    伟大的毛主席曾经说过一句话叫做‘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在朱慈炯的眼里,这满朝的官员就是反动派,不要说是拧成了一股绳,就算是拧成了一条鞭子都只是一只‘纸猫’罢了!

    官员消极办工乃至罢朝?这充其量就是不想当官了呗,这年头愿意当官的人车载斗量,退一万步说,就算官场真空,南京权力中枢陷入瘫痪又如何?天下大乱、匪患遍地都被朱慈炯撑过来了,还怕区区官员聚众抵制新政?

    如今公安系统遍及大半个天下,这些由退役军人为骨干的治安力量对于朱慈炯的忠诚度毋庸置疑,大明天下谁都有可能背叛朱慈炯,但军队不会,这才是朱慈炯最大的底气之所在!

    当然若非万不得已,朱慈炯也不愿意把事情做绝,新旧人才没能完成交替之前,用文官治理天下总比军管要强的多,但若是以为这样就能要挟他,朱慈炯只能说这些儒家士子脑子坏掉了。

    土改是朱慈炯必须施行的根本大政,也是朱慈炯的底线,文官集团要挑战他的底线,朱慈炯会让南京官场上的所有官员知道什么叫做‘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天子一怒血流漂杵’,儒家读书人的脊梁骨如果到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直什么时候该弯,朱慈炯更不介意直接打断!

第五百三十九章土改(6)() 
坤宁宫外殿,朱慈炯眼里寒光越发凝练,韩赞周小心翼翼的伺候在侧,却是连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他们还跪着?”

    “回万岁爷的话,一刻钟前收到的消息,七百四十三位官员一直跪到现在,无人离去。”

    “内阁呢?”

    “老奴已经按照万岁爷的吩咐,去将六位阁老一起请来,随跪在前。”

    朱慈炯点了点头,好一出逼宫大戏!

    今天五月十四本非大朝之日,朱慈炯在坤宁宫起身以后,本打算召集内阁八位阁老好好商议一下,如何平息土改给官场带来的风暴,当然对于朱慈炯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怀柔安抚但土改政策最终一定要施行,二是彻底镇压!

    内阁如今背负着巨大的压力,朱慈炯当然要给内阁撑腰力挺到底!

    不过天眼探查到的情报是,数百上千官员,这几天频繁走动串联,似乎已经做好了大朝之时对朱慈炯发难的所有准备,对此朱慈炯只是一笑了之。

    本以为满朝官员会选择在五月十五大朝时候行逼宫之举,没想到今天辰时刚到,宫门刚刚解锁的时候,官员就陆陆续续的进宫请求觐见,辰时还未过半,入宫请觐的官员便已经超过了五百之数!

    所有入宫的官员全部在乾清宫外整理好衣冠,然后跪倒以首触地,一言不发,逼宫之意明显至极,大有朱慈炯不收回成命,就跪死在殿外的架势。

    这是要摊牌和决战了啊,朱慈炯表面上看起来轻松,内心却没来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