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皇太子 >

第156章

明末皇太子-第156章

小说: 明末皇太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移,选女标准也变得宽松了许多,但皇后的人选一直以来都是平民之女,史可法等人安排自己的亲族入宫,就算当不了皇后,但只要能够成为宠妃,那么对他们在外朝自然也会有不小的襄助,至少也能起到制衡宫里大太监的作用。

    圣武朝的太监和外臣之间的斗争远没有天启、崇祯时代来的激烈,韩赞周不露声色的把这话说出来无非也就是表达一下自己的不满,要说从中干涉也不至于,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天子的喜好才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如果天子喜欢史可法的侄女或是高弘图的孙女,那么韩赞周还会极力去迎合,当然如果有一天韩赞周和内阁彻底交恶甚至翻脸,那么身为天子的身边人,韩赞周也一定会无所不用其极的去诋毁内阁诸臣,选妃之事无疑就会成为内阁的把柄之一。

    “方才那个中山王府的徐大小姐,安排她也一起参与这次的选秀。朱慈炯淡淡的交代了一句。”

    韩赞周一怔,赶忙应是,心里已是了然,万岁爷这是在警告他,也是在卖内阁史可法等人一个面子啊,说白了就是制衡,为了以后不会有人拿此次选秀,内阁夹带私货这件事来说事,万岁爷自己选定了一个勋贵女子入宫,只是不知道万岁爷是临时起意,还是因为前面见那个刁蛮大小姐姿色尚可才有此一说,但既然万岁爷指明此女入宫,他只需要去只会内阁一声也就是了。

    其实这些都是韩赞周自己想多了,朱慈炯之所以会问起选秀之事,纯粹是因为对那个刁蛮大小姐观感不错,内阁不是整天嚷嚷要为他广招秀女早日立后吗?既然自己无法拒绝,也没有办法遇上令自己心仪的女子,那么这次街头偶遇的徐大小姐便是自己亲自挑选的唯一女子,也算是他对内阁不满的表现之一。

    “万岁爷接下来是回宫还是”

    “难得出宫一趟,怎么着也得转上个转上个三两天吧。”朱慈炯笑了笑道:“朕虽富有四海,然而不要说是整个天下,便是这南京城都没转全呢。”

    韩赞周也勉强笑了笑,帝王有帝王的权威,也自有帝王的无奈,万岁爷这样的雄主都被外臣逼的不得不挖一条密道出宫,已是足见其郁闷悲哀之处了。

    “国师如今可在万民祠?”

    韩赞周应道:“国师自北都回京以后,就呆在万民祠寸步不离,据说是在和戍云子道长研习什么道法。”

    朱慈炯点了点头,石传风这样的人最是能耐的住寂寞,遇上他的前辈祖师,就算戍云子的道法未必比他还要高深,可道法印证也总有其可取之处,两个老道士凑到一起没准就能研究出什么通天彻地的道法出来,不过朱慈炯相信石传风多半不会将属于他二人之间的最大秘密说出去,否则就等于亲自将他祖师送上断头台

    “万岁爷可是打算去万民祠?”

    朱慈炯停下脚步,缓缓摇了摇头道:“万民祠乃是为天下万民祈福的地方,也是祸国殃民之辈伏诛谢罪之地,于情于理朕都应该去看上一看,但国师既然正在钻研道法,朕暂时还是不去打搅为是,等到那一天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个贼首伏诛,朕再去万民祠送他们一程也不算晚。”

    韩赞周垂首不语,他一直很好奇石传风这个凭空冒出来的人物为何会得到万岁爷几乎无条件的信重,万岁爷对外宣称石传风对他有救命之恩,可韩赞周一直深表怀疑,为此还暗中派心腹去打听过,据传回来的消息,万岁爷确实是在北都的时候昏迷过五天之久,太医院群医束手无策,看症状倒与古书上记载的离魂症颇为相似,可最后万岁爷是自己醒过来的,从来没有任何一名道士入宫为万岁爷诊治过,石传风的救命之恩自是无从说起。

    另外这个石传风的祖宗十八代韩赞周都查了个遍,此人就是地地道道的一个因赌破家沦为乞丐,最后被解学龙车架撞死的无赖,但偏偏就是这么个乞丐入了宫没几个时辰便成了大明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国师,其中缘由韩赞周百思不得其解,不过他暗访了一下也就收手,既然万岁爷不愿意说,他查的太多难免会泄露风声,万一引起万岁爷反感,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突然间,朱慈炯的眼中射出一缕精光,一字一顿的说出三个字:“去!六!合!”

    韩赞周心头一颤,一年多了,崇祯皇帝被接到南京已经一年多了,万岁爷一直避而不见,如今这是下定了决心吗?

    不过这念头一闪而逝,韩赞周立即招呼轿夫抬起轿子跟上来,此去六合路途遥远,总不能让万岁爷累着。

    或许是因为北虏已逐,天下即将大定的关系,南京城的防卫事务虽皆由近卫军接管,但看上去防范并不严密,两顶轿子出东城门而去,在城门处仅仅只受了简单的盘查便立即放行,韩赞周这次出来不仅带了两块能够表明自己身份的金质腰牌,还带了一块宫里普通执事太监的木质腰牌,守卫的近卫军战士一见貌不惊人的老头是宫里人,自然不敢阻拦,不过还是将宫里宦官护送两顶软轿出城的消息迅速反应给了天眼组织,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不了了之。

    不过渡船过江的时候还是费了一番手脚,因为两座军工基地和几座兵营皆在两座岛屿上面,近卫军对过江之人的盘查要比城门严密的多,何况朱慈炯一行还有两顶轿子,更是显得惹眼许多,愣是将一行人扣留了近小半个时辰,等到上面的命令下来,朱慈炯才得以过江踏上江北地面

第两百九十九章雄图(1)() 
过了江以后朱慈炯便下轿步行,天气闷热坐在轿子里面更显心烦意乱,何况朱慈炯在现代好歹也当过一段时间的驴友,走上十几二十公里路本就寻常,身在皇宫稍微做一点比较激烈的运动,身边都能跪上一地唬的面无人色的太监宫女,久而久之,朱慈炯都快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恐怕连亚健康的标准都达不到了。

    这次难得出宫一次能走走自然还是多走走,权当做是锻炼了吧,只不过韩赞周实在太像一只苍蝇,没走多远就要问上一句,他妹的你一个养尊处优惯了的老头都能走,凭什么看不起比你岁数小上几倍的自己!

    官道的两侧已经一片葱郁,触目所及尽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田中的稻苗在夏日煦风的吹拂下摆动着动人的身姿,再过上两个田里的稻子长成金黄色的稻穗,大明圣武朝亦将迎来第一个丰收之年。

    因为朱慈炯的爱民惜民令,农民的负担还不到崇祯时期的五分之一,田地一旦丰收缴纳了田税以后,农民还能为自己留下足够多的余粮,朱慈炯想要实现自己的战略野心,现在面临最大的制约就是人口。

    以中国人繁衍人口的超强能力,为何数百上千年的时间人口的发展始终没能上亿?而到了满清时代,因为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人口陡然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达到四五亿的时候才勉强饱和?归根究底还是粮食,粮食永远是制约人口增长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以前的老百姓为了应付高昂的苛捐杂税,被逼的连自己都快活不下去了,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去养活孩子,就算勒紧裤腰带养个上一两个都已是极为勉强,到最后即便生下来也只能草草埋了,这是现实也是无奈,多养一个很有可能全家人都得跟着挨饿。

    另外一方面制约人口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医疗,这年头医疗水平低的令人发指不要说普通百姓,就是崇祯皇帝生的皇子皇女都有几个因病夭折了呢。

    所以目前面对的两大难题就是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医疗条件。

    因为石传风给朱慈炯带来了周卫东这么一位农业专家,大幅度提升粮食产量的问题很快便会被克服,据天眼传回来的消息称,周卫东在安徽与江苏交界的地方开垦了三百亩良田,建起了一望无际的大棚,正在培育新型稻种,也就是后世的杂交稻,不过培育新稻以现在的条件还做不到逆季而行,所以只能耗时间,按照周卫东自己的说法,最迟圣武二年就能培育出第一批杂交稻种,加上派遣出去寻找芋头、花生、玉米种子的人马,圣武二年农业生产必将爆发!

    粮食产量提高了三四倍,缴纳的赋税少了四五倍,老百姓手里有了余粮就有能力养活更多的子女,届时朱慈炯也会出台硬性法规,严禁将养不活的孩子杀死,否则就将面临高额处罚甚至被判刑坐监等等,十几年后大明的人口起码能增长两三倍!有了人口大明就可以进入极速扩张阶段,对既占之地进行大规模人口迁徙,如此一来,大明便可以陷入无限良性循环当中。

    至于改善医疗,尤其是新生儿这一块的疾病防治,一时半会间朱慈炯还没有太好的办法,石传风咋就没给他带一个制药专家过来呢?所以现在朱慈炯能做的只有尽力改善医疗条件,在各地建立医院并开办医校的计划已经在朱慈炯心里有了清晰的规划。

    清风拂面,朱慈炯却缓缓停下了步子,目光怔怔得看向右手大概三五里的地方,耳边还时不时传来一阵阵号子声。

    这是在修建铁路?

    朱慈炯很快反应过来,梅山镇重工业区如今的工作重心主要分为四大块,一是宋应星主持的电力研究与制造,生产研制的主要项目还是绕线式电机的改良和架设电报线路,其中还分出一块专门制造钞票的电镀车间,一张张不同面额的钞票被印制出来以后会送到这里进行最后一道程序,电镀防伪,完了以后就会投入到联合银行总部,然后下发到各分支银行,再向民间慢慢建立信用回收贵金属。

    第二大块就是炼钢,第一炼钢厂日产成品钢的产量已经遥遥领先于世界上任何一座炼钢作坊,但赵立功显然还很不满意,所以已经正在兴建的第二炼钢厂在机械设备上已经有了很大改进,转炉炼钢一旦建成完善,以赵立功的估算,钢产量至少是第一炼钢厂的四五倍以上,按照目前的社会需求,至少在十年内二炼钢生产出来的刚材已经足够应付各行各业。

    第三大块是蒸汽动力,这是赵立功的本行,也是他这次重生最需要办成的事情之一,作为现代社会能源方面的专家,蒸汽机的制造对其并不存在任何技术难点,但受条件制约,蒸汽机的研制速度远比想象中的要慢。

    当然这个慢并不是说赵立功造不出蒸汽机来,相反早在四五个月前,梅山镇便成功研究出了第一台具备近代里程碑意义的蒸汽机,不过赵立功对于只有一千马力的这台动力设备显然非常不满意。

    随着各种精密车床的相继问世,打磨构件的精密度越来越好,蒸汽车间正在生产制造的三千、五千乃至七千马力的蒸汽机最多两三个月便会问世,好在赵立功已经不像一开始来到大明那段时间那般焦躁,毕竟蒸汽机想要广泛运用还没到时候,就算现在制造出几百台来也没有用武之地。

    松江船厂的基础建设已经接近尾声,接下来就是生产、安装、调试各种造船设备,这一切完成以后才能考虑船板拼接等等工序,等这一切全部完工最后再加装蒸汽机作为轮船动力也不算晚,而完成这一切起码还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蒸汽机的另外一大用途自然就是铁路运输,这也是梅山镇如今第四大块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但是铁路运输想要正式运用到蒸汽机,乃至让第一辆火车通车,需要的同样是大量的时间。

第三百章雄图(2)() 
梅山镇如今工人加上家属在内,人口已经接近四十五万,充足的人力资源才是梅山镇得以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矿、炼钢以及各种重工业产品制造在机械没有大规模取代人力之前,人口才是当之无愧第一生产力。

    就好像朱慈炯现在驻足观看的铁路建设,这一段铁路铺设投入的人力就达万人,除了打地基铺枕木以外,大部分人都在这一段到梅山镇的路上来回拖运铁轨,而这里还仅仅只是铁路建设当中的一部分,如同此处一样的施工现场,在梅山通往松江这一千多里路上足有十处,可以想象一下,将数百万斤的铁轨一点一点从梅山运往这十段施工点需要多么庞大的人力!

    封建时代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人力成本极其低廉,而且朴实的劳动人民安全意识极为淡薄,放在后世要发动十几万人来铺设一段仅仅一千多里的铁路,那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出了安全事故没准还得停工,等待调查结束以后才能继续施工,可看看现在的工地,因为有奖金机制的存在,工人的工作热情简直比这天气的温度还要高,大中午的烈日当空,也没见多少工人会停工休息,当然因此中暑的不在少数,但这些安全事故没有拖慢任何一点施工进程。

    对此朱慈炯也只能深表无奈,工人们想赚取更多的银子,却从不为自己的身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