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国远古帝王谱 >

第100章

中国远古帝王谱-第100章

小说: 中国远古帝王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伊尹便根据商汤那句无可奈何的遗言,立子外丙为二任王。

    子外丙死后,伊尹又坚持立子外丙的弟弟子仲壬为三任壬。

    子仲壬即位后,认为子太甲是商汤的长孙,而且德才兼备,便想立他为太子。

    但此时朝政大权仍掌握在伊尹手中,他还是反对立子太甲为太子。

    那么,伊尹为什么如此敌视子太甲呢?

    原来子太甲一直不尊重伊尹,有时还对伊尹的行为颇有微词,对伊尹自恃功高渺视君王的行为尤其看不惯。有一次,子太甲私下里向他的叔叔子仲壬建议,让他削减伊尹在朝中的权势。但子仲壬生性懦弱,不敢得罪伊尹,吓得赶忙摇头拒绝。子太甲愤然对叔父说:“如果我为天子,就一定要改革旧制,削减相权。”子仲壬听罢,黯然无语。

    三任王子仲壬很欣赏侄儿子太甲的才智和魄力,觉得也只有他才敢与伊尹针锋相对的斗争。想到自己的几个儿子智力平平,将来恐怕难当国君的重任,便想趁自己在位时立太甲为太子,没想到却遭到了伊尹的反对。

    这位懦弱老实的商王思考了多日,终于做出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他竟不顾伊尹的反对,公然在朝堂上召见群臣,共议立子太甲为太子之事。他提出:“子太甲为先王长孙,理应为天子继承人!”坚持立子太甲为太子。

    群臣大多数也都拥护这个意见。

    伊尹虽然心里有一百个不乐意,但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他也不好公开表示反对,也只好默许了。不过,他从此开始对子太甲的行为重视起来,派人秘密监视他的活动。当他听说子太甲曾扬言他即位后要“改革旧制、削减相权”的消息后,心中十分恼怒,就相找机会废掉这位狂妄的太子。

    公元前1583年秋天,三任帝子仲壬病死于宫中,临终前传位给侄儿子太甲。伊尹见大势不妙,立刻发动政变,派武装部队攻入宫中。子太甲没有料到伊尹会有这一手,没有丝毫的防备,被伊尹的突然袭击而打垮,子太甲和他的追随者有的被当场杀死,有的被活捉,伊尹的武士很快攻占了整个王宫。伊尹临朝诏告天下,说“子太甲渺视先王,不守王道,不遵汤法,俗仿效夏桀危害天下。经朝臣共议,废其王位,徙居桐宫反省。未经允许,不得离开桐宫。”

    就这样,子太甲刚刚继承王位,还没坐稳就被赶下了台。

    伊尹假借摄政为名,自己坐上了王位。他以“蛊惑天子,危害国家”罪,外死了子太甲的亲信和死党。又派人将子太甲押送至桐宫(今河南偃师市西)监禁,并派军队严加看管,不准子太甲与外界交往。

    子太甲机智聪明,他在桐宫一边坚持习文练武,一边设法和看守他的士兵交朋友,初时这些士兵都不敢和他接近,后来时间长了便放松了警惕,没事的时候便和他交谈,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朋友,不但不与他为敌,而且还给他提供诸多方便,完全成了他的亲兵卫队。子太甲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一面继续习文练武,一面暗中结交江湖豪杰。不久,他身边便聚集了一大批谋臣勇士。

    伊尹七年(乙巳,前1576)夏天,子太甲得知朝中大臣正在准备为伊尹庆祝八十大寿,便与众谋臣商议乘机袭击伊尹,夺回王位。子太甲精选了百名勇士,化妆成各种各样的人物,分别潜入王都,约定时间,突然袭击王宫,杀死了正在为八十大寿来临而沾沾自喜的伊尹。

    子太甲重新坐上王位后,向全国公布了伊尹篡位夺权的罪行。但他施行宽仁的政策,不但没有加害伊尹的宗族和家人,还准许伊尹的两个儿子入朝为官,并且同意伊尹的家人将伊尹的遗体葬在他生前为自己精心营造的陵墓中。

    子太甲即位后,并没有施行什么大的改革措施,基本上仍沿用商汤旧制。因其施行仁政,宽以待民,得到了一些奴隶主贵族和平民的拥护,被称之为“贤君”。所谓贤君,只是少数奴隶主贵族的评价,在广大奴隶的眼里,这位贤君也是一位杀人恶魔。他为了祭祀祖宗神灵,经常以奴隶为牺牲,无辜地杀死那些可怜的奴隶。他还提倡用活人殉葬,使一些年轻的奴隶被残忍地活埋。

    子太甲五十五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十三年(古本竹书纪年),死于太甲十二年(丁巳,前1564),终年六十七岁。死后遗体葬在商王太甲陵(地址不详)。尊号商王太甲,谥号帝太甲,庙号“大甲”。因他能继商汤之业,被后世子孙尊为太宗。

    殷墟卜辞中,子太甲被列为直系先王祭祀。

    太甲在位年表

    前1575(丙午)元年

    前1574(丁未)二年

    前1573(戊申)三年

    前1572(己酉)四年

    前1571(庚戌)五年

    前1570(辛亥)六年

    前1569(壬子)七年

    前1568(癸丑)八年

    前1567(甲寅)九年

    前1566(乙卯)十年

    前1565(丙辰)十一年

    前1564(丁巳)十二年

第243章 商王子沃丁() 
在位起讫:公元前1564前1545年。

    生卒年:公元前1608前1545年。

    出生地:北毫(今山东曹县东南)。

    立都:郑毫(今河南郑州市古商城)。

    年号:沃丁元年(戊午,前1563)。

    商王子沃丁。姓子,名绚,号沃丁。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商王朝六任王。

    子沃丁的祖父是首任商王子天乙的长子子太丁,父亲是商王朝五任王子太甲。子沃丁约生于商汤十年(癸酉,前1608),出生在蒙邑(即北毫)的王宫,成人后一直在朝中为官。他的父亲子太甲杀伊尹夺回王位后,立他为太子。

    太甲十二年(丁巳,前1564),商王朝五任王子太甲病逝于宫中,子沃丁继承了王位,成为商王朝第六任王,号沃丁,以戊午(前1563)为沃丁元年。

    子沃丁即位后仍立都于郑毫。他任命咎单为卿士,拜为右相。咎单也是商朝老臣,商汤时任司空,曾作民法明居,以明居民之法,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民法。咎单总结了伊尹从政的经验,撰写成书,取名为沃丁,专供后世帝王参考。

    子沃丁在咎单的辅佐下,继续执行先王制定的治国方针,以仁德治理天下,以法律约束犯罪,四海臣服,各诸侯方国都如期纳贡,老百姓也都服从国家的安排和调动,社会秩序良好。

    初学记引帝王世纪说:“沃丁八年,伊尹卒,年百余岁,大雾三日。沃丁葬以天子之礼,祀以大牢,亲自临丧三年,以报大德。”

    上面的这段引文完全是子虚乌有的杜撰。因为按战国时期的史书竹书纪年所载,此时伊尹已经死了二十多年,怎么还会有“伊尹卒,年百有余岁”的记载呢?更何况伊尹曾篡权夺位七年,他与子沃丁的父亲有着刻骨的仇恨,子沃丁怎么会以天子之礼埋葬仇人,还要为其“临丧三年”呢?这于情于理于法都说不过去,显然是编撰史书的人为迎合封建王朝的需要而作的伪史。

    帝王世纪一书为西晋学者皇甫谧所着,其书早已亡佚,我们无从考正。初学记是唐朝徐坚等人专门为皇族子孙编撰的,其引文是否真实很值得怀疑。

    今本竹书纪年载:“(沃丁)八年,祠保衡。”保衡是伊尹的尊号,这里是说,在沃丁八年(乙丑,前1556),子沃丁为了鼓励他的臣民为商王朝尽忠效命,也为了体现商王以国家利益为重,正确对待功臣的大度胸怀,在伊尹诞生一百年的时候,他下令专门为伊尹修建了一处“保衡祠”。竹书纪年所记是真实可信的,伊尹虽然晚节不保,做出一些对不起商王族的事情,但全面评价他的一生,他对商王朝毕竟是功大于过。为他立祠纪念,既表彰了先王的功臣,也体现了今王的仁德。这样的记载完全符合历史的真实。

    这里应该说明的是,沃丁八年是伊尹诞生一百年,并不是说他活了一百年。后世儒家为了美化伊尹,把他的寿命虚加了二十年,还凭空杜撰了所谓的“葬以天子之礼,祀以大牢,亲自临丧三年”的荒唐之说。

    子沃丁执政时期,商王朝正处于和平时期,天下安定,政通人和。

    和平年代国家的中心任务就是抓经济建设和政治教育。商王朝的社会经济主要是农业、渔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等,其核心还是以农业为主体。郭沫若先生在奴隶制时代一文中说:“根据卜辞的记载,殷代不仅农产品的种类差不多应有尽有,农业的副产品如蚕丝、酿酒、工具和仓廪等也屡见不鲜故我们可以断言,农业生产已经是殷代生产的主流。”这里说的殷代指的就是商王朝,商又称殷,历史上习惯称夏、商、周为三代,故而又称殷代。

    子沃丁时期,农业生产力仍然十分落后。和夏王朝一样,商王朝的贵族们也都十分吝啬,他们仍以廉价的奴隶为主要生产力,宁肯少打粮食,也不去考虑改革生产工具,提高生产力,这就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当时的农业生产工具大多数还都是木制、石制或骨制,偶尔也有几件青铜工具,那几乎是凤毛麟角。因为青铜工具造价高,一般的家庭是用不起的,更何况商代的农业还是以生产奴隶集体劳动为主,奴隶们有的是力气,何必花钱购置先进的生产工具呢?残酷的奴隶制使贵族们极端的狭隘和自私,他们看不到改革生产工具提高生产力的重要价值,一味鼠目寸光地仅仅依靠奴隶们拼命劳作去获取他们有限的利益,这就造成了商王朝农业发展极度缓慢,国家经济停滞不前的落后局面。

    史书上关于子沃丁的记载不是很多,从那些零星的记录中我们看到,子沃丁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帝王。但是这只是历代统治阶级的官方言论,老百姓怎么看,我们一无所知。相信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从大量的殷商出土文物中我们已经看到,殷商的奴隶主贵族们对奴隶是极其残酷的,那些贵族活着时让奴隶为他们当牛做马,死后还要奴隶为他们殉葬。

    子沃丁四十五岁即王位,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年(今本竹书纪年),卒于沃丁十九年(丙子,前1545)。卒年六十四岁。死后葬在商王沃丁墓(地址不详)。尊号商王沃丁,谥号帝沃丁,庙号“沃丁”。

    沃丁在位年表

    前1563(戊午)元年

    前1562(己未)二年

    前1561(庚申)三年

    前1560(辛酉)四年

    前1559(壬戌)五年

    前1558(癸亥)六年

    前1557(甲子)七年

    前1556(乙丑)八年

    前1555(丙寅)九年

    前1554(丁卯)十年

    前1553(戊辰)十一年

    前1552(己巳)十二年

    前1551(庚午)十三年

    前1550(辛未)十四年

    前1549(壬申)十五年

    前1548(癸酉)十六年

    前1547(甲戌)十九年

    前1546(乙亥)五十九年

    前1545(丙子)六十年

第244章 商王子太庚() 
在位起讫:公元前1545前1540年。

    生卒年:公元前1605前1540年。

    出生地:北毫(今山东曹县东南)。

    立都:郑毫(今河南郑州市古商城)。

    年号:太庚元年(丁丑,前1544)。

    商王子太庚。姓子,名辨,号太庚,又称小庚,甲骨文作“大庚”。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商王朝七任王。子辨的祖父是商汤的长子子太丁,父亲是商朝五任王子太甲。六任王子沃丁是他的长兄。

    子辨是子太甲的次子,生于商汤十三年(前1605)。子辨是在宫中长大的,成人后一直在朝中为官,历经商汤、外丙、仲壬、伊尹、太甲、沃丁六任王,对王室的权力之争了如指掌。他早就有称王的野心,可惜一直没有机会。等到他的兄长子沃丁即位,他终于觉得有盼头了。因为太祖有“兄终弟及”的遗言,如果子沃丁死了,那王位自然是非他莫属。

    子辨苦苦等待了二十年,公元前1545年,他的兄长六任王子沃丁终于在王宫去世,他在王族和大臣们拥戴下坐上了王位,号太庚,以丁丑年(前1544)为太庚元年。

    子太庚即位后,朝中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变动,子沃丁的儿子没有坐上王位心中有些不服,但他在朝中没有多大势力,只能老老实实甘当臣子,哪里还敢去兴风作浪。

    子太庚有两个嫡生子,长子名叫子高,次子名叫子由。他把两个儿子都安排在朝中重要的职位上,掌管着军政大权。数十年在朝为官的经验,使子太庚更加老谋深算。为了使自己的子孙后代能独霸王廷,他把哥哥的几个儿子都安排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