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皇帝好多啊 >

第182章

皇帝好多啊-第182章

小说: 皇帝好多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炅怒道:“放肆!一介草民,也敢枉议国事?禁军何在?拿下这个狂悖之徒!”

    赵炅一声令下,禁军蜂拥而至,准备拿下辛弃疾。

    辛弃疾哈哈大笑:“可笑!可笑!大宋之亡,近在眼前,你却还在疑神疑鬼,真是可笑!赵炅!我告诉你,大唐舰队进攻大田银矿之事根本没有保密,就是咬死了你不会保护银矿!赵炅!你这个昏君!”

    赵炅勃然大怒:“拿下他!若有反抗,杀无赦!若无反抗,投入死牢,三天之后,斩!”

    禁军一拥而上,把辛弃疾制服了,辛弃疾丝毫没有反抗的意思,他只是大喊昏君,亡国之君。

    辛弃疾很快就被带下去了,赵炅怒道:“秦桧!你这是带着什么人来了?”

    秦桧苦笑道:“官家,此乃爱国志士,他几天前在茶馆振臂一呼,号召众人参军,可惜无人应答,他准备走的时候,臣把他留下了,此次,臣也是希望他能说服官家,没想到他这么的……这是臣的罪过,还望官家恕罪。”

    “算了!”赵炅长叹了一口气,冷静片刻,然后说道:“他说的,其实也算不上错,传朕命令,调遣所有舰队,和唐军舰队决一死战!”

    赵炅的眼中,冒出了坚定的目光,他知道,这是一场冒险,一旦输了,大宋说不定就真的完了。

    但是辛弃疾的话刺痛了赵炅,赵炅毕竟是皇帝,皇帝的自尊心,让他不能对这种话熟视无睹,他已然下定决心出兵了。

    秦桧等众人连忙高呼官家圣明,然后很快就离开了皇宫。

    秦桧在走出皇宫的一瞬间,叹了口气,辛弃疾的计划,如今已经完成,可惜辛弃疾现在已经被投入死牢,不日,便将问斩了。

    其实他本不必死的,可惜,赵炅已经下定了决心,连秦桧求情都没用,现在,秦桧只能希望,赵炅心软了。

    三日后,赵炅没有杀辛弃疾,不过辛弃疾依然被关在死牢中,看来,赵炅想战争结束后再处理辛弃疾。

    秦桧得知这个消息后,长舒了一口气,说实话,秦桧自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人,而且他和辛弃疾说的那些话,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有一些他自己都分不清,所以按道理,他应该是想让辛弃疾死的。

    可是啊,有时候,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而且,他确实是惜才了。

    辛弃疾这种能文能武的人才,未来可能是做到宰相之位的,只要他真心为大唐效力,秦桧几乎可以担保这件事情百分之百会发生,不过……

    秦桧摇了摇头,然后凝视西南,未来十几天,或者某个时间段,那里,将决定宋国的命运。

    ……如同郭子仪设想的那般,唐军和宋军的海上大决战,在十一月初,准确的是,在十一月初三,开始了。

    大田银矿地区海域,一望无际,并没有大型岛屿存在,而为了保护大田银矿,宋国海军大量的在大田银矿海域集结了。

    此次,宋国海军主帅是一个不知名的家伙,不过,在华夏海军史上,他却是牢牢的占据了一席之地,他的名字,叫李宝。

    李宝生卒年不详,乘氏(今山东菏泽)人,出身农家,身份低微,然重气节,有胆略。

    历史上的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帝完颜亮分兵四路大举攻宋,其中由海路发兵七万,战船六百余艘,企图攻取临安(今浙江杭州)。

    李宝任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职,率舟师于东海登陆,与魏胜军内外夹击,先后于海州(今江苏连云港)附近之新桥、关子门、砂堰连败金军。

    skbshge

第378章 放风筝和接舷战() 
后来,李宝又率水军三千人,战船一百二十艘,由江阴(今属江苏)入海北上,迎击金军舟师。

    十月,至胶西(今山东胶州)陈家岛附近海域时,发现金军船队正在停泊避风,宝利用金军不善水战、战船油帆易燃的弱点,乘其不备,借助南风,用火箭、火炮等兵器施以火攻,继以短兵格斗,一举全歼金军舟师。

    李宝,大概是宋国现在唯一拿得出手的海军将领了。

    宋国海军舰船,还余七八百大船,而集结到大田海域的,在十一月初三,达到了五百九十五艘,已经是大宋海军的三分之二还多了。

    而大唐舰队的主帅郭子仪,得知以后,立刻命令自己麾下的三百余艘战舰发动袭击,对抗接近己方近两倍的敌人。

    李宝籍籍无名,但是郭子仪并不轻视他,而且大唐帝国的战舰,比起大宋的战舰,却实有着不可磨灭的绝对性优势。

    大唐军队攻陷澳大利亚后,几乎全盘接受了明国在澳大利亚的所有造船厂,而且大唐的火炮比起明帝国更加的优秀,现在的大唐舰队,比起明国舰队甚至更强,若不是时日尚短,数量之上比不过明国舰队,说不定这次就不是向大宋开战,而是大明了。

    所以,郭子仪面对比自身高两倍的敌人,毫不犹豫的发起了进攻命令。

    而大宋海军也毫不示弱,他们在李宝的指挥之下,开始驾驶着战舰,像大唐舰队冲去。

    大唐战舰的火炮优良,而宋国火炮,则是远远不如,他们的战舰比起大唐战舰的火炮,有效距离要小一倍。

    李宝作为一个极具天赋的海军将领,自然是明白这一点,所以刚开始,他就没打算和大唐战舰用火炮硬钢。

    他在一开始,就下达了一个极其正确,却又极度残忍的命令——迎着火炮,和唐军进行接舷战!

    李宝虽出生贫寒,可是他很明白,慈不掌兵,这个命令,是当下最正确的。

    大唐战舰不多,而大宋战舰是他们的两倍,同时,大唐火炮强大,所以想赢,就得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事实上,郭子仪早就有接舷战的心理准备了。

    用己方船舷靠近敌方船舷,由士兵跳帮进行格斗的海战方法,是最早,最原始的一种海战战法。

    当双方的船互相接近而又不能正好撞上,或者某一方在最后时刻采取了避免被撞的行动,或者虽造成撞击而对方无损伤时,由于双方距离很近,必须通过靠帮厮杀来决出胜负,这就是接舷战。

    接舷战战术,通常是进攻的船排成一列横队,以船舷靠近敌船舷后,士兵跳上敌船进行白刃格斗杀伤对方,或俘获敌船。

    中国春秋时期,公输般创造了“钩拒“,对敌方战船可以“进则拒之“,“退则钩之“。

    十四世纪,舰船虽然装备了火炮,但由于射程近、威力小,双方舰船接近后仍以接舷战决定战斗的胜负。

    1661年,中国郑成功率领舰船在收复台湾的海战中,先用火炮轰击,再用接舷战击败了荷兰舰船。

    十七世纪后,随着舰炮威力增大和舰艇机动性能的提高,接舷战战术逐渐被战列线战术所取代。

    古代的海战,通常都是以撞击战的形式开始,而又以接舷战的形式结束。

    大唐舰队火炮强大,用的自然是战列线战术,也就是一条长线,侧对敌方,尽量发挥出最大的火力,战列舰的名字也是因此而来。

    大宋火炮不如大唐,接舷战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李宝面对严阵以待,已经排好战列线的大唐海军舰队,命令舰队排列为六排,迎着火炮,直接向大唐舰队发动进攻,以求用最小的牺牲,尽快接近大唐舰队。

    郭子仪面对这种情况,微微一笑,如何大喊道:“传令全军,改变战术,横转纵,让宋国海军吃我们屁股后面的灰去吧!”

    “诺!”

    主舰紧急发令,大唐舰队一炮未发,便开始调转船头,宋国战舰根本就追不上,接下来的战况,完全变成了放风筝。

    郭子仪来到船尾,脸上的笑意难以遏制,他们的船,可不是普通的宝船,他们背后可是有炮的。

    大唐所有的舰船后面都有大炮,而且是比两侧船舷更大的大炮。

    因为两侧船舷火炮多,所以他们得考虑后坐力的问题,但是尾部的炮少,后坐力反而不需要怎么担心。

    而且尾部的炮,大多数时候都是在逃跑的时候用的,所以后坐力大一些,反而是更加好。

    郭子仪开口说道:“命令众舰,保持速度,我们来给宋国人表演一下,什么叫放风筝!”

    言罢,郭子仪亲自操纵着一门大炮,开始瞄准后面的宋国船只,点火发射了。

    大炮轰鸣之声,不断响起,李宝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战争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掌握主动权,现在,大唐舰队已经成功了,他们想打就打,不想打就不打,主动权完全在他们手上,宋国舰队根本碰不到他们一根毫毛。

    虽然大唐舰船后面的炮并不多,可是架不住船多啊!

    三百艘舰船,每艘战舰后面有四到八门大炮,这就直接上千了,宋国近六百艘战舰,就算是再能扛,又能扛多久?

    怎么办?李宝在心中询问着自己,很快,他就想到了一个办法,他的眼中,冒出一道精光,他咬牙切齿,道:“唐人!是你们逼我的!”

    他果断下令道:“传我命令,第一,第二舰队减速,第三,四,五六舰队,分散开来,绕唐舰两侧及前方而去!我要包围唐人!”

    李宝一声令下,大宋舰队立刻行动起来了,第一,第二舰队为诱饵,开始减速,第三,四,五,六舰队,从一二舰队两侧而去,试图引诱唐军,攻打第一,第二舰队时,不知不觉陷入口袋阵中。

    李宝此举,便是为了削减大唐舰队的机动性,然后进行接舷战,一旦接舷,大宋舰队的胜算,便多大唐远矣!

    skbshge

第379章 背叛?还是爱国?() 
郭子仪很快察觉到了大宋舰队的动作,他的脸色变得凝重了起来,他开口询问道:“宋国海军何人为帅?”

    一旁的王文立刻回答道:“将军,据秦桧送来的情报,应该是一个叫李宝的人。”

    “这个李宝不简单啊……传我命令,舰队一分为二,往左右两侧前进,不要管宋人留在中间的舰队,调整角度,用蛇形方式前进,然后放宋国舰队风筝。”

    “诺!”

    大唐舰队很快便一分为二,由于唐军战舰比宋军战舰少,因此在速度差不多的情况下,机动更为迅速。

    李宝深深地皱起了眉头,再这样下去,这海战打个屁,他开口说道:“让所有战舰停下来,我们打道!另外派船过去,我要和唐军谈判。”

    “元帅,这怎么谈判?”

    面对一个将领的质疑,李宝冷声道:“不谈怎么打?你冲上去吗?连唐人的屁股都碰不到,打个屁啊打!”

    那将领讪讪一笑,闭上了嘴巴,反正这种事情有李宝这个海军元帅担着,和他也没什么关系。

    郭子仪察觉到宋国舰队动向后,正准备发令,让人追击,不过一艘小船却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船打着宋旗,船上只寥寥数人,而宋国舰队,已退到五里之外。

    郭子仪命令众舰暂时停止动作,他想看看,宋国人想做什么。

    等到宋国人来到旗舰前时,郭子仪让他们派一个人上来了。

    一个宋军士卒心惊胆战的上了旗舰,他见到郭子仪后,连忙行礼道:“拜见将军,拜见将军!我家将军说,要和将军谈判,还望将军赏脸。”

    郭子仪蹙眉道:“怎么谈?”

    宋国士卒磕头道:“将军说,各军退五里,然后各乘一船,带着不超过十个人,在两军阵前谈判。”

    “什么时候?”

    “半个时辰以后!”

    “可!你走吧。”

    “是是是!谢将军不杀之恩,谢将军不杀之恩!”

    言罢,宋国士卒连滚带爬的跑了,郭子仪也不在意,他在想,这件事情,有没有诈。

    大唐对宋国开战这么久了,杀的人不计其数,血海深仇,也不是言过其实的,所以李宝难道是想投降?

    郭子仪摇了摇头,这个猜测太不靠谱了,简直是离谱,想来,应该是李宝想停战吧。

    郭子仪觉得自己也不是不能考虑停战,只要他们不阻止自己运送大唐士卒,停战也行……不过,想想都是不可能的吧?

    越想,郭子仪越觉得李宝的谈判,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郭子仪摇摇头,然后让人准备船只,并且命令战舰,后退三里。

    半个时辰以后,郭子仪和李宝,这两个唐宋海军的最高统领,碰面了。

    郭子仪穿着严严实实的铠甲,而他的亲卫们,表面上拿着刀剑,事实上,身上都藏了短铳,一旦事情不对,李宝等人必然会血溅当场。

    相比郭子仪他们,李宝则是十分的放松,他一袭布衣,然后笑着说道:“郭子仪将军,不如上船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