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秦·君临天下 >

第357章

秦·君临天下-第357章

小说: 秦·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那棵梧桐王给嬴政的印象太深刻了,所以他把段玲珑的尊号由皇后改成了梓桐。这个称呼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为秦朝之后的皇帝的老婆都是皇后,没有一个被称作梓桐的。这也是现代考古学家没发现秦始皇有皇后的原因所在,人家秦始皇不是没皇后,而是人家的皇后压根就不叫皇后而是叫做梓桐。

    赞礼官:“吾皇万岁!”。

    群臣:“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秦尚黑,衣服旄旌节旗皆为黑色。因此在大典上的秦始皇也是穿一身宽大的黑色衮服,衮服上绣着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纹饰,这就是所谓的十二章纹。

    嬴政头戴前后各有十二串珠玉冕旒的冕冠,右手持着用上好的羊脂玉制成的玉圭。这玉圭的长度和形制完全超出了过去周天子所用的镇圭,完全超出了周礼中六瑞的范畴。这柄玉圭有一个专用的名称,帝圭。

    这个名称是白宣起的,白宣给出的解释是,希望嬴政每次看到这柄玉圭的时候,就能想起大秦创业艰难,就会提醒自己勤政爱民,时刻约束自己和臣子的言行,时刻记得要治理好国家。

    还有一个意思,白宣知道嬴政喜欢到处溜达,所以白宣希望这柄玉圭能起到提醒嬴政早些归来的作用。

    由于这柄玉圭太长太宽,嬴政只能把帝圭靠在右肩上,远远看去就好像嬴政端着一把用白玉制成的战马剑一样。

    白宣说要给嬴政一个不一样的登基大典,在现代,但凡国家重大庆典各国领导人都会安排阅兵。阅兵是振奋民心,展示国力,提高向心力的最佳手段。所以,白宣就把现代的大阅兵仪式搬到了大秦。

    当然,大秦帝国的首席国相,大秦的不败战神武安君白宣,当仁不让的成为了大阅兵的总指挥。

    既然要组织阅兵,那就必然事先经过反复操演,除此之外还要安排百姓游行的活动。为了弄好大阅兵,白宣很霸道的把冯去疾和魏缭手中的大秦黑冰台的指挥权抢了过来,与此同时恢复了大秦军帅府这个机构做为大阅兵的总指挥部。一时之间,白宣几乎把大秦所有能拿到手的权利都集于一身。

    不是白宣贪权,而是不这样做不行。时间紧任务重,又是新生事物,难免会受到守旧人氏的苛责。白宣可没工夫跟那些侍御史斗嘴皮子,他索性把该拿的权利全拿到手,谁敢不听直接削他。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白宣这样一夺权果然让一切反言论销声匿迹。而嬴政始终支持白宣,不管是谁在他耳边嚼舌头根子,嬴政都是一句话。

    “大兄所做都是朕想做之事。”

    嬴政一句话把那些人堵了回去,但嬴政缺一个也没处罚这些人。这件事被卢焕知道后,盛赞嬴政胸怀广阔堪称海纳百川。

    但是嬴政越是这样,白宣的压力就越大,满咸阳城的百姓,满朝文武还有各地郡守都会在大典那天在章台门上观礼,这阅兵大典但凡有一点差错闹了笑话,就算嬴政不追究白宣,白宣自己怕是也没脸在朝堂上混了。

    事到此时白宣有点后悔了,后悔自己没事整啥幺蛾子,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你看看人家王翦那么大的功劳,被嬴政封侯之后,低调得一塌糊涂。成天待在九嵕山下的庄子里,没事就把白宝拎过去陪他。有时候还会把复苏小两口也叫上,老王的日子过的才叫滋润呢。

    嬴政和段玲珑眉来眼去了一番之后又看看段玲珑身后,这一年里嬴政接连纳了几十个嫔妃,都是六国王族中最出色的女子,这其中有几个已经显怀了,大秦皇帝陛下看来是要子女成群了。

    在距离嬴政和段玲珑的宝座三丈外,黑卫警戒线范围之外,大秦帝国的重臣们依照品级按顺序排列坐好。今天的重臣们全都换上了崭新礼服,放眼望去一片的黑色海燕中,不是的闪耀出金紫珠玉的光芒,那是重臣们佩戴的印绶所放射出的来的光芒。这种光芒,在黑色礼服的衬托下显得既庄严肃穆,又富贵奢华。

    再远的地方就是大秦的中级官员。他们头戴高冠冠,身穿黑袍,佩银印青绶。这些官员手执笏板,耳簪白笔,正襟危坐,一个个神情严肃。

    里这些人更远的是一些有资格到章台门上观礼的下级官员以及从各郡县挑选来观礼的各地士绅名流,这些人加在一起约有两万余人。当然,这些人是没资格到章台门上观礼的的。他们只能坐在位于城楼两翼的临时搭建起来的木制观礼台上。

    在章台门对面是十几万身穿白袍的咸阳百姓,现在他们和天下百姓一样有个统一的称呼,黔首。黔字从黑,黔首也就是黑头的意思。

    那么嬴政为什么管百姓叫黔首呢,这里面是不是有贬低百姓的意思呢?答案是你想多了,这只是秦人的一个普通习惯而已。

    大秦尚黑,黑为贵,大秦的战旗是黑的,士兵的军服铠甲也是黑的。从嬴政的衮冕到普通官吏的官袍都是黑的。百姓是没资格穿黑的,他们衣服的颜色只能是杂色,若是有了军功爵位,哪怕是最低等的公士也是可以穿黑的。但唯有一样东西大秦人无论贵贱都可以用黑,那就是包头的头巾。

    不要被现代影视剧影响,其中类似额头上绑根白带子或红带子的情况在大秦是没有的。秦人是围头巾的,而且头巾的颜色不分高低贵贱必须是黑色。故此,嬴政把黎民、庶民、百姓改为黔首并没有像后世人说的那样有贬低百姓把百姓看作自己的奴隶的意思。

    嬴政之所以该黎民百姓为黔首,只是出于秦人的习惯,而且如今大秦一统天下,那么大秦的法度就是天下人应遵循的法度,秦人的习惯就应该成为所有人的习惯,嬴政想的就是这么简单。

    至于为啥十几万黔首都穿着白袍,那是因为在服饰上大秦遵循的是周礼。黑为贵白为吉,所以每逢庆典喜事,百姓的礼服全是清一色的白袍。这也就是后来的朝代里管那些还没有发迹的人叫做白衣或白丁的由来。

    十几万黔首身穿白袍往那一站,那视觉冲击力绝对震撼。想想看,十几万白衣好似大雪茫茫,但大雪之上还有一片黑压压的脑袋,这场景都没法形容,就好像雪白的奶油上洒上了黑芝麻一样。

    为了搞好大阅兵,白宣是煞费苦心。别的不说,但说为了让这些百姓不到处乱跑,也能站整齐,白宣事先命人在地上用白线划好了格子。大秦的百姓是最守规矩的,让站在格子里绝对是两只脚都在格子正中,每一个踩着白线的。从章台门上望过去,横看竖看都是一条线,说不出的整齐肃穆。

    赞礼官:“吉时已到,请陛下训示!”

    众人齐声呐喊:“请陛下训示!”

    嬴政站起身来左手扶着定秦剑的剑柄右手抱着帝圭,章台门上下十几万臣民全都盯着嬴政,巨大的庆典现场一点声音都没有。

    要说什么早就写好了,嬴政没用王绾、卢焕、赵高、李斯、给他写的继位诏书,而是直接用了白宣写的一篇文稿。这篇文稿还是嬴政的好儿媳妇,大秦太子妃白紫烟无意间从她老爹书房里专门存放废弃竹简的架子上找到的。紫烟打算把这个当做字帖用,没想到无意间被段玲珑看到,就把这片文稿拿给了嬴政。嬴政看了一眼就放不下了,当即决定,在登基大殿上就用这个。

    嬴政定了定神之后,用庄严的声音说到:“周室无德,丧权失疆。周失其鹿,诸侯嚣张。

    夕有襄公,封侯立国。收取岐地,驱逐鬼方(指犬戎)。穆公血战,拓土开疆。孝公变法,大秦随强。文王灭蜀,壮我国邦。昭王威烈,九鼎归阳。

    今有嬴政,奋起余烈。挥师出关,征讨四方。因利乘便,分裂河山。扫灭六国,威震各方。

    朕为始皇,包举宇内,并吞万邦。五湖四海,俱为王土。九州八荒,皆列国疆。巍巍大秦,万世永昌!”

第465章 巍巍大秦(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始皇帝的话音方落,章台门前的广场上那十几万军民跪倒在地一边叩拜一边齐声高呼,那声音犹如海啸般惊天动地。群臣和参加观礼的黔首们发出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嘟嘟嘟嘟!

    上千只号角一同吹响,激动的臣民们立刻安静下来。在笔直宽阔的章台街尽头,三百大秦精骑组成一个方阵簇拥着一面秦字战旗缓缓走来。

    在战旗的前面三匹骏马并驾齐驱,马上端坐三位将军,最中间的是须发皆白的大秦军中宿将武成侯王翦。位于王翦右边也就是靠近章台门观礼台一侧的是大秦武安君、雍候白宣。位于王翦左侧的是大庶长蒙武。这三人代表的是大秦将门世家中的三个最强家族,是所有大秦将士们须仰视的存在,也是嬴政仪仗的中坚力量。

    三人的排列顺序不是按照官职品级,若是按照官职品级那么位于中间的应该是白宣,所以这个顺序是刻意安排的,为的就是褒奖在灭六国中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王氏一族。而靠右这个位置当仁不让的属于白宣,白家虽然只靠白宣一人支撑,但谁也不敢轻视白家,白宣一人足可以抵过所有的大秦将门世家。且先不说白宣自己的功劳,单说白宣的祖父,那位从普通士卒一步步成为不败战神的武安君白起,他一人的歼敌战绩就比战国末期列国将军歼敌数量的总和还要多。和白起同时代的王翦、蒙骜、杨端和等大将都不敢望其项背。

    如今白家的当家人是白宣,他的战绩更加惊人,从函谷关之战、大破合纵伐秦、驱匈奴、败东胡,灭六国,歼敌战绩应将超过了他的祖父白起,当之无愧的成为大秦当代的不败战神。所以,白宣出于这个位置上不仅没人觉得不妥反而都觉他是高风亮节,让出了中间的位置。

    至于蒙武,虽然战绩无法和白宣、王翦相提并论,但蒙家世代为大秦镇守北疆,一代代蒙氏子弟用鲜血换来了大秦腹地的安宁,让大秦能够不受干扰的东出崤函争霸天下,如此大功绝对有资格处于这个位置上。

    十几万观礼的君臣默默注视着并驾齐驱的三位将军,默默注视着他们身后那面迎风飘扬的秦字战旗。这面战旗并不光鲜,甚至还很破烂。旗面上千疮百孔,除此之外还有一块接一块的斑驳。当这面战旗来到观礼的百姓身边时,不少白发老兵将右拳狠狠击打在胸前,更有不少解甲的猛士忍不住泪雨滂沱。

    这面战旗是函谷关大战时秦军主将蒙骜所用的帅旗,这面战旗跟着蒙骜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无数的利箭穿透了它。保护这面战旗的掌旗官前后战死十二位,那旗面上的斑驳不是污迹,而是十二位大秦勇士的热血。

    函谷关大战时,嬴政的父亲大秦庄襄王子楚还在位,这面战旗就是庄襄王子楚亲手授予蒙骜的,而那时候白宣还只是个小小的副将。但这个小小的副将却承担起了抗击列国攻秦的重任,并成功地在函谷关前歼灭了数十万联军,联军统帅信陵君魏无忌兵败自刎。那是大秦庄襄王世代的首战,这一战威震天下,诸侯慑服不敢正视大秦,不仅为大秦在中原争取到了一块战略前进基地,也为后来扫灭六国奠定了基础。故此,在这个庄严神圣的时刻,白宣请出了这面战旗作为大典的引导旗。见到这面战旗的参加过函谷之战的老兵,怎会不想起当年那惨烈战况,怎会不想起战胜时的荣耀,又怎能不为逝去的战友而流泪。

    白宣、王翦、蒙武率领三百精骑来到章台门前勒住战马。三人齐刷刷抽出长剑擎在手中,他们身后的秦字战旗唰的由竖直变为斜指前方。

    白宣:“臣白宣启奏吾皇,阅兵大典准备完毕,请吾皇校阅!”

    唰,三位将军手中长剑猛的劈向斜下方。

    十几万黔首齐声呐喊:“请吾皇校阅!”

    咚咚咚咚!

    近千面战鼓一起擂响,嬴政猛地站起身吼道:“赵高,为朕皮甲!”

    赵高和黄崆赶紧为嬴政换上铠甲,当黄崆为嬴政摘下冕冠准备为他戴上战盔的时候被嬴政一手挡开。

    “朕的将士都没有戴战盔,朕自然也不能戴!大兄,你给了朕一个惊喜,做得好!赵高速速备马!”

    赵高:“陛下,车已备好。”

    嬴政:“谁说朕要坐车,朕要骑马,骑马!”

    赵高:“是是是,臣这就准备。”

    身披铠甲腰佩定秦剑肩披黑色披风的嬴政骑在一匹雪白的高头大马上,在三百黑卫的簇拥下奔出章台门来到章台街上。刹那之间,章台街上又是一片山呼海啸。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即便是皇帝校阅三军也是不能走在最前面的,这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