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旌旗 >

第245章

旌旗-第245章

小说: 旌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武依然很难找到足够的驾驶员,所以他购买的苏联淘汰下来的tb系列坦克,大多是改型或许直接用于回炉,苏联缺少外汇,而张学武有得则就是钱!

张学良乘专列而来,走的时候却是乘坐得专机,并且有四十八架猎隼式战机护航,全部护航的战机涂有张学武指挥南京保卫战时飞虎队的标志,当机群经过徐州加油前往武汉时,张学武突然指示机群从南京上空经过!

尚未抵达南京上空时,二十二架从上海起飞的九六式舰战就前往拦截,结果被护航的猎隼打了一个十七比零,其中护航中队中队长林天明一人击落五架,成就是王牌飞行员的称号!

当机群在南京上空低空盘旋之后,很多南京的百姓都辨认出了他们熟悉却又陌生的飞虎队标志!这支在南京整整捍卫中国领空七十七天,最后几乎全军覆没的空军小部队又回来了?这意味着什么?九国公约组织联合部队指挥官约翰逊中将望着空中盘旋的战机群,他清楚的知道那是张学武的战机,约翰逊感慨万分的对自己的副官道:“文森特,恐怕我们在南京的日子不会太长了,张学武是一个极度疯狂的家伙!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想不到的事情,却没有他不敢做的事。”

张学良带着使命返回了武汉之后,立即与蒋介石进行了一番密谈,蒋介石是绝对不会放开到手的权力,张学武所言三个月扫荡国民政fu的豪言蒋介石不相信,因为日本人也这么说过,但是日本人现在龟缩在东北和京沪杭地区,国民革命军确实不是张学武所部的对手,而且张学武拥有如此众多的坦克装甲部队,还有占据绝对优势的空军部队,蒋介石也犹豫了!

张学良将张学武的建议全部转达给了蒋介石,蒋介石面对张学武的提议也是微微一愣,南北国民政fu以及各党派组成联合政fu,自己就任大总统?

蒋介石缓缓的吸了口气,现在国民革命军全部所需武器弹药军需物资的超过百分之八十要由张学武的包头工业基地与西北工业基地供给。

所以蒋介石也清楚他们根本没有和张学武谈判的资格,美国政fu与英法政fu并不愿意介入调解,陷于苏芬战争烂摊子的苏联人则保持着所谓的中立,而日本人也在苏芬战争中似乎看到了一些契机,犹豫与张学武所部的数次交战,日本人在痛定思痛的前提下,也开始列装三十一吨的四式战车,并且彻底的停建了两艘巨型战列舰,将其改造成了航空母舰,但是预定的舰名却没有更改,依然是大和号与武藏号,两艘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

日本人的在海军力量方面的强大让张学武也是非常的无可奈何,他的空军还不具备攻击海上目标的能力,或者说无论是bf…109系列还是猎隼,乃至正在研制的天火都不适合充当鱼雷机,而且张学武也没有合适的鱼雷用于攻击日军的舰船。

蒋介石经过了慎重的深思熟虑之后,认为张学武的这个将汪精卫等人全部排除出国民政fu行政体系的办法似乎很可行,唯一的难度在于宋霭龄的丈夫孔祥熙与陈果夫、陈立夫等人不好处理,陈氏兄弟一个在江苏执掌一省,并且控制着中央统计调查局,中统与军统一直是在明争暗斗分庭抗礼,将中统改为国家国土安全局,将军统改为国家情报总局,蒋介石相信这样的处理两方还是都能接受的。

唯一有问题的是宋霭龄,要知道夫人宋美龄的很多馊点子都是她的哪位姐姐出的,宋霭龄拥有足够影响到宋美龄的影响力,这一点是不为人知的方面,所以将孔祥熙一撸到底肯定会引起宋霭龄的反弹。

而且撤换几乎全部的省委主席,清理地方军阀势力,对全国的军队进行统一整编,军队费用由国家财政统一负担,不在由各省直接抽取负担。

蒋介石的秘密代表白崇禧、何应钦、钱大钧、张学良飞抵承德,开始就各方面的平衡开始详细的谈判,对外是国民政fu准备用和平手段解决南北政fu纷争问题,当然了,张学武知道蒋介石是个极要面子的人,所以必须给的面子还是一定要给的,同时也是为了麻痹汪精卫等人,之前上蹦下跳的汪精卫曾经给蒋介石演出了一场逼宫大戏,要拉着蒋介石一起辞职,所以汪精卫触动了蒋介石的底线。

蒋介石现在面对一个机会,那就是可以再次将张学武归于麾下,而且还能将汪精卫以及那些低调俱乐部的讨厌鬼一脚踢飞,自己就任联合政fu的大总统,海纳百川般的将复兴党等党派全部纳入一个新政fu,这是对于民主的一大步,但是民主究竟适不适合中国?蒋介石不知道,他清楚即便适合也是未来的事情,因为根据联合政fu的宪法规定处于战争状态的国家由大总统被赋予最高决断权,直到宣布战争状态结束!对于这一点蒋介石可谓是非常的满意,蒋介石也相信能够做出如此让步的张学武是真心的有合作的诚意,置于行政院的席位则是由公开选举按比例产生的。

对于,一些非国民党内,其他党派之内的优秀精英,蒋介石是又爱、又怕、又恨!而且联合政fu中的三分之一的职位要给与复兴党和其他党派。

对于复兴党与g党的成员进入部队一点,蒋介石有些抵触,因为这一辈子蒋介石认识最清楚的一点就是枪杆子就是话语权,就是政权的保证!

而在对党的革新方面蒋介石也有自己的计划,但是根据张学武的计划全国的武装部队将听命于大总统亦最高统帅的指挥,但是打总统仅仅所作的是国家整体的战略决断,需要行政院表决超过七成议员同意方可通过。

而国防部将下辖军令部、军政部、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总政训部,负责具体的作战,换句话说部队是国家的,一切的情报机关和特务机关都是属于国家的,政党不过是一个临时的管理者,管理者的能力决定了选民手中的选票最终投给谁,因为前二届政fu为战时政fu,所以大总统拥有连续两届任免权,而大总统最多连任二届,第三届当自动失效。

蒋介石也清楚,如果他拒绝张学武的这个最后的建议,那么北方临时政fu的军队就会开始向整个华北进军了,在西北建立了整体工业体系的张学武已经坐拥四十一师级的编制,其中的三十五个青年军新编整编师都是二万五千余人的编制,可用于一线作战的部队近百万!

根据戴笠的报告,连续四年,几乎每年都有超过二百万的青壮年随着逃难的难民流涌入张学武的实际控制区,所以人口基数暴增的张学武出兵直接收复山西,并已经将兵锋指向陕西,张学武的土地政策蒋介石非常不展成,但是蒋介石不得不承认,这政策确实有着极大的鼓惑性,甚至让普通的民众疯狂不已。

作用百万精兵,装备精良的张学武所部就是为了战争而准备的,但是此刻的日本人已经龟缩在京沪杭地区,东北的日军在锦州大肆修建防线,甚至还从国内海运岸防重炮到锦州防线,日本人已经被张学武打怕了,其的新生产的最新式的战车都通过海运运抵了上海与东北,并且日本人也开始将战车集中大规模的使用。

蒋介石非常清楚,张学武维持如此规模的部队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不是张学武建立起了一支为了信念和主义所无谓战斗的党军,这就不仅仅是极度的穷兵黩武的问题了。

所以,接受张学武的建议是蒋介石唯一的选择,否则战端一开,别说大总统了,恐怕他蒋某人就要海外避难流亡了,这似乎也是他唯一的选择了!

……

第二卷热河风云 第三百七十七章 兵锋1939京沪杭

第三百七十七章兵锋1939京沪杭

1939年8月23日,苏联在与日本达成中立条约之后,经过艰难的谈判终于同纳粹德国签定互不侵犯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包括一项秘密条款,就是在两国之间的东欧国家中划分势力范围,其中将芬兰划归苏联,随后德国进攻波兰,苏联随后也在东面出兵,仅几个星期,两国瓜分了波兰。

但是芬兰的情况却不同与波兰,芬兰与西方各国保持着良好关系,并接受它们的军事援助,1935到1938年的三年之中,英国向芬兰提供了价值二亿一千万芬兰马克的武器装备。

德国空军为芬兰空军援建了二十余座的野战机场与完整的防空体系网,英、德两国的军事教官一直帮助芬兰培训军官,在西方专家的支援下,芬兰在卡累利阿地峡修建了以曼纳海姆的名字命名的坚固防线。

芬兰的这种动向经常引起自认为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的苏联的警惕,早在1939年春,当苏联主动与芬兰举行秘密谈判时,就开始试探实现自己上述企图的可能性,在谈判中,苏联代表直截了当地提出在第三国可能东犯并且经过芬兰入侵苏联的情况下,苏联利用芬兰领土迎击来犯之敌的要求,并且还表示前苏联希望获得在芬兰湾的某些岛屿上设防的权利。

但芬兰在大国冲突的夹缝中执行不介入的政策,宣称它决不站在一个大国一边反对另一个大国,所以,历次秘密谈判都因芬兰拒绝前苏联的要求而未取得任何成果。

最后斯大林的耐心耗光了,德国人连续向莱茵非武装区、苏德台、吞并捷克、攻占瓜分波兰的武装行动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成功深深的刺激到了斯大林对于领土的野心,或者说是斯拉夫人骨子里面的野性的复苏。

但是苏芬战争的结果却是让希特勒看到了红色巨兽苏联人的软肋,德国力量在日益的强大,尤其在占领了世界第二大军火武器出口国和世界第三工业强国捷克之后,德国人的实力可谓暴增,完整的接手了捷克的军火工厂之后,德国人已经完成了战争的最后准备,如同上一次世界大战一般,大量的德国青年开始进入各地的预备役训练基地,接受专业的军事技能训练。

近三百万德国适龄青年在纳粹党的鼓吹之下,穿上军装进入国防军、党卫军服役,德国人走的是典型的精兵政策,这也是二战之初德国的武器装备并不占据优势,但是却能百战百胜,就是因为德国官兵的整体素质高。

欧洲的战云越来越密集,德国人带给英法已经苏联的压迫感也越来越强,苏联人为了求得远东的稳定又开始暗中向张学武表示有重开定远营援助路线的可能,苏联方面对于新式的战机和坦克开始量产并装备苏联红军的近卫部队和人民内部委员会部队,而在亚洲方面,日本人也意识到了其整个中国战略的失误,在未彻底消灭张学武势力之前,鲸吞中国已经变得不再可能,日本借助九国公约组织的贪婪将南京依然化为国际托管区,借助南京对京沪杭地区形成了一个环绕式的防御区,在仰仗着其在黄浦江外滩的三艘航母已经部署在上海附近七个野战机场的三百余架陆海军航空兵的作战飞机,形成了有利的依托。

京沪杭地区可供陆军大规模作战的区域都被的水网所分割,十分不利于大兵团的展开,很容易就将战斗打成了逐次投入使用兵力,淞沪会战时,中国军队就出现了这种情况,精锐之师被日军猛烈的地空火力消耗殆尽。

而相反日军方面则无此等顾虑,因为日本人几乎每个师团都配有临时的舟桥大队,有汽船和橡皮艇供水网地区作战,日本人能够从国内迅速的调集超过三百艘的武装汽船和浅水巡逻艇,这是日军方面的优势所在,所以对日军不利的情况变成了对日军有利而对我军不利。

而日本人与九国公约组织最为担忧的是刚刚宣布建立不足一年的北方临时政fu一旦与武汉国民政fu达成一致统一,双方将重新在一个名义下统筹一切的作战资源,因为根据石原莞尔分析一旦南北国民政fu谈判结束,双方组成联合政fu的话,那么在京沪杭地区的十七个师团又七个旅团的帝国陆军将要面临极大的考验,被赶下海并不是一句空话,张学武却是拥有庞大的战力,如果在争夺制空权的作战中陆海军航空兵无法取得优势,甚至维持不了平衡的话,那么无论对于海面上的中国派遣舰队还是路上固守的十七个师团又七个旅团,这都将会是一场灭顶之灾。

日本人现在甚至无法准确的估计张学武的实力?因为张学武就如同中国乡下抠门的地主一般,将家里的钱罐子藏得自己都找不到了?天知道张学武还藏了多少先进的武器?

最让日本人担忧不已的是,张学武拥有庞大的工业基础,其从美国购买的大批设备也不是西部几座青年城能够容纳得下的,美国的经济危机可以说让其通过欧洲的商人席卷了美国近七百家工厂,以至于美国政fu都要公开出面阻止这次历史上最大的收购拆毁兼并举动,不过张学武也并非完成了全部的心愿,比如纽约的艾曼文造船厂的收购就遭到了美国海军的阻止而失败。

美国人中也不乏有识之士,只不过这些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