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我在七零混社会 >

第61章

我在七零混社会-第61章

小说: 我在七零混社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清如连忙点点头,“够吃了,够吃了,你还要上班,多吃点好。”

    人一会就吃饱了,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家里面就冷清下来了,那老太端着一盆子衣服进来,屋子里面洗衣服,省的外面冷。

    “姥姥,给你吃的,我吃不了这么多。”

    宋清如当然知道姥姥难做,家里面女儿都没有了,一个丈母娘在家里算什么事情呢,所以看着那老太,不停歇的干活,吃饭也心虚,她就故意吃的慢,剩下的都是给那老太留着的。

    平日里,各人忙各人的,陪着她最多的就是那老太了,晚上都在这里面照应她,感情不是不深厚的。

    前身没了,她也有感觉,一并继承了来,不能割舍。

    那老太自己那一碗,菜少汤多,一会就消化了,看宋清如给她吃,一个劲的摆手,“我不吃,我都吃饱了,你放那里,一会儿饿了就吃。”

    宋清如不听,给端过来了,一双鸡爪子一样的手,看着就跟要摔了一样,给喂到那老太嘴边上,“吃了吧,吃吧,别舍不得,以后好日子多了去了。”

    那老太这才喝了,心里面舒坦,可不是以后好日子多了去了,老三这身体一日日的看着好,她这心里面就有盼头。

    宋清如心想,自己一定要好起来,这回是彻底明白了,什么叫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正想着怎么饱腹,宋清如老神在在的靠在床腿上,结果外面不想一阵吵闹。

    不由得一个机灵,吓的。她平日里安静惯了,就怕吵闹打架,心里面不舒坦,其实就是怂惯了。

    宋清林也不勉强,到底是一口给放到二姐嘴巴里了,“你全吃了吧,我也不喜欢吃酸。”

    宋清婉一边嚼着,一边瞪了大哥一眼,什么不吃酸,一个两个的,只是就这么一个罢了,不然大家都能吃酸。

    放下锅子出去拿煤球,一出帘子眼泪就掉下来了,家里穷罢了,一点东西都要寒酸成这样。

    弯腰去夹煤球,袖子一抹眼泪,再进去时什么也看不出来,都是懂事的好孩子。

    已经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了,外面还是寒天雪地,要是家里能生个火炉子,大家一起烤火说闲话,应该是极好的。

    宋家家贫,这么一大家子,竟然只有两间房,虽说是后院两间正房,但是孩子大了也不够住。

    只是现在都这样,大家有地方挤挤算是好的了,一直都是那老太跟宋清如一个隔间,方便晚上照应,这隔间是一个房间隔成了俩,外面的是宋为民夫妻,另一件正房也是隔成两间,住着宋清林跟宋清婉,不可谓不局促。

    宋清如精神差,看着大家开始吃饭了,认真看着吃什么,不过就是一点剩饭罢了,分给亲戚邻居一点,也就将将够了。

    全是粗粮,都是三合面的馒头,然后对着剩菜吃,一共是五个,一人一个,还有一个,那应该是给当家的,只是宋为民看着长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比女孩子吃得少。

    “我已经饱了,给老大吃,老大小子一个,消化的快。”

    宋清林确实饿,他吃一个其实连点感觉都没有,就那么大的馒头,点点头自己吃了,一天都没怎么吃饭,到处奔走,现在静下来才觉得累。

    宋清如又昏昏睡过去了,耳边是一家子人的声音,间或是这个,间或是那个,声音不轻不重,一点也不刺耳,一时之间熨帖的不像话,她梦里都是喊着笑的。

    心想怕什么呢,家里虽然穷,虽然时代不好,但是眼看着七零年了,就是再难过,也就是几年的难过了,熬过去就好了,这几年做什么都是错,做什么都没有门路。

    那边太红旗对着爷爷吃饭,他自己一个半大孩子,从小就是跟着爷爷的,他爷爷江长源,红一代,风雨飘摇的年代里,也很有底气,因为八辈子祖宗都是贫农,根正苗红。

    也没什么文化,混的位置不是很高,但是活的时间长啊,比他功劳大的更有能耐的,大概都没活到建国,青山有幸埋忠骨了。

    能活到建国的,现在时代不行,大概也都批斗下去了,就他这样子的,功劳不是很大,能力不是很强,但是根正苗红的,能稳稳当当的。

    江长源孤寡老头子一个,就他一个人在大院里享受高级待遇,身边没一个孩子,就只带着太红旗,从小看着长到现在的就是不一样,所有的孙子里面,最疼爱的就是太红旗了。

    看着自己孙子大口大口吃饭,高兴的不行,自己也跟着吃,“多吃肉,身体才好,你看看全是五花肉,给送来的都是最好的。”

    住在这里面,啥也不缺,各种供应都很足,柴米油盐姜醋茶,要什么有什么,就连五花肉,都有人给送来。

    太红旗喜欢吃肉,自己吃了不少,话少的不行,属于实干派的,你说你的,我吃我的,吃完了睡觉。

    当爷爷的看着孙子吃的香,比自己吃了高兴,一个劲的给放碗里,太红旗给撕下来瘦的,然后给江长源吃。

    江长源年纪大了,吃不了肥肉,但是这是五花肉,备不住就吃了,太红旗就给撕下来,自己吃肥肉,瘦的给江长源。

    江长源心里更高兴了,这孙子孝顺他呢,眼睛眯起来,伴着米饭吃了,跟个寻常老人家一样。

    “没事别老在家里面,明天出去玩玩。”

    在家里就知道睡觉,怎么就这么能睡觉呢?江长源也弄不清楚,觉得大概是孩子内向了,没事就睡觉。

    太红旗挑了挑眉,“爷爷,我在家里看书呢。”

    给江长源气死了,看着他上楼,心想看鬼啊,一拿书就犯困,看书就跟催眠曲一样,真好意思说自己看书。

    太红旗不管这个,进房间先看窗户,下意识看了看对面那个小窗户,关的死死的,但是里面昏黄的灯光晕出来,能看得清楚有人靠在窗户上。

    心里面切了一声,觉得那人怎么这样,一天到晚的就知道靠在窗户上,八成是个瘫子,跟床结缘了。

    还真的是八九不离十,宋清如这样子,跟个瘫子也差不多了。

    晚上大家都去休息了,宋清如感觉身边有人,睁眼看是那老太,“姥姥,你去睡吧,我好好盖着被子呢。”

    说话迷迷糊糊的,听的人心软,那老太是来给掖被子的,这样冷的天,被子盖不好,一晚上漏气,被窝里面很冷了。

    她自己坐在床沿上,伸手把宋清如边上碎发别在耳朵后面,粗糙温热的大手,擦过脸蛋额头,宋清如很喜欢这感觉。

    “这就去睡了,你也快睡吧。”

    宋清如看着老太太要起来,期期艾艾的说出来,“姥姥。我想照照镜子。”

    真的是好奇,还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子,想看一眼,做个好梦,哪个姑娘不爱好颜色呢?

    那老太起来,她床尾有口大箱子,平日里放衣服之类的东西的,自己掏出钥匙来,从里面找出来一个巴掌大的小镜子。

    “给你看看,你也是的,隔一段时间就要看一看镜子,不看也是最好看的,长得这么标致,长大了就是个大美人。”

    一番话,说的无比自然,无比坦诚。

    宋清如指了指那遇春的眼,“爸,让妈放心的走。”

    人不能合眼,这是还有挂心事,只要活着的人,给宽慰几句,愿望了了,自然而然就走的干脆利索了。

    宋为民想去给那遇春合眼,竟然没合上。宋为民嘴唇有些颤抖,心疼老妻到死不能闭眼,“你放心走吧,家里事别操心了,去那边好好等着,等孩子长大了,我也老了,到时候去找你就是。”

    再去合眼,竟是还半睁着,宋清如一阵长声抽泣,死死的捂着嘴,两辈子,竟觉得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人生第一大悲痛事。

    无非是活着的人要继续痛苦,死了的人魂魄还要盘旋,一声无可奈何,罢了。

    宋为民眼睛通红,几分萧瑟,几分悲凉,听着宋清如一声长泣,嗓子眼里面磋磨出血来,“好好走吧,老三以后我好好对待,有我一口吃的,不叫老三挨饿受冷。”

    就这样,那遇春彻底闭眼了,浮萍半生,伶仃而去。

    宋清如打量着的宋为民,一个极为清正的中年男人,一言一行都是妥帖,看着是很有担当的一个男人。

    只是此时,不由得颓然,上身一件黑格子西装服,不是很有形状,只怕是那遇春裁剪出来的,穿在身上只觉得服帖,下面黑色的裤子,略微臃肿的样子,但是人自有一股子温和,是个好人,宋清如在心里暗暗叹了一声。

    “三儿,你也莫要看了,外面冷了不好,你妈心疼你,去屋子里面好好睡一觉,没事。”

    一番话极为温和,抬手想着摸一摸宋清如的头,却只看见自家小女儿簌簌的身子,万分疼惜,又是老妻临终心心念念的孩子,到底是疼惜的。

    叹了口气,抱着老三就给送到里间去了,又给掖好了被子,再去看炉子,眼看这没火了,怕闺女冻着了,又去外面拿了小木棒子先去引火,然后再去夹了煤球进来。

    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外面已经有人喊了,宋为民赶紧应了一声,匆匆的走,走了几步,刚挑起来帘子,又想起来三儿才转醒,只怕是饿了,要吃东西的。

    “先不要睡,去给你炒个鸡蛋吃。”

    转身出去了,一会就拿着两个鸡蛋进来,也没什么油烟味,淅淅沥沥一点油,跟没有一样。鸡蛋一磕,沿着锅圈一撒,便是满鼻子的香气了。

    又给盛出来放到小碗里,他也是心疼孩子的人,家里面的活都能上手,从来没说是撂挑子不干,下班回来就是个大爷一样的作态,就按着以往老三的食量来的,两个鸡蛋算是足足够了。

    宋清如捧着碗,温温的烫着指尖,看着宋为民出去了,一窝心子的暖,她只吃了两口,就撑不住了,想着睡过去了,抬手想着把鸡蛋放到床头柜上,竟是不能,只能枕头边上一放。

    转眼就没有精神了,小炉子扑腾扑腾的火,上面温着一个紫铜水壶,黄灿灿的亮,这是刚过来年节,药水儿擦过的。

    等着再醒过来的时候,外面已经是哭声一片了,那遇春算是寿限短,昨晚上去了,今个儿就得入土去了,不能在家里多待着,不吉利。

    乱槽槽的忙,这是要整理好人,要去郊外了,那老太当妈的定然不去,但是她跟宋为民说了,“我们虽然是母女,但是也是故人托付给我的,也是主仆,我得看着她下葬才行。”

    到底是跟着去了,走之前也没人来喊宋清如,她这样子的身体,这样子的数九寒天,一出门没等着出城,只怕就跟着那遇春一起去了,家里人也没作声。

    前面宋清林打头,捧着一个盆子,这是要摔盆的孝子,边上跟着礼仪先生,走到哪儿开始哭,哪儿摔盆子,哪儿噤声,全是他的指挥。

    人走了,家里面也安静了,宋清如迷迷瞪瞪的,这会儿是真的觉得自己活不了了,这样的身体,只怕是等死的兆头,还要拖累着家里人。

    好容易打起精神来,捏了捏自己浑身的每一寸骨头,摸不着肉的都是,都觉得不疼,仔细感受每一个器官,也没有毛病。

    心里面就纳了闷了。这到底是什么病,打量着这家里,一片曾经富贵过的样子,金粉掉了也没有描补,只怕是倾然欲推,败落之相。

    不过这年头,都穷,这家里养着孩子老人,还带着一个病秧子,勉力维持到现在,再厚的家底只怕是也没了。

    宋清如自己熟谙各种佛经,自己不能送母亲一程,心里也不好受,支棱着身子爬起来,硬生生给开了半扇小窗户,胳膊防到窗台上支着,诵起来佛经。

    她嘴巴里面不停,声音也不大,只是想着那遇春死不瞑目的双眼,把自己会的都给诵一遍,伴着亡灵上路,加持一下也是极好的。

    太红旗后半夜被吵得实在是睡不着了,下午吃了午饭就想着眯一会,这么大的人了,极为喜欢睡觉,身子骨也是很好,这大冷的天,只一床被子就好,屋子里面有暖气,竟然还开着半扇窗户。

    一觉起来满足的不行,结果隐隐约约就听见蚊子哼哼,他身后的这一片全是有权有势,从他窗户前的一片全是穷人家,正当眼前的就是闽南会馆。南贫北贱,东贵西富。

    真的是来这边没有吃过鱼,吃肉也是夏冬梅进门的那一次,她们家里吃饭都艰难,更何况是肉这么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就喜欢吃肉,每顿饭都喜欢吃一点,不吃就觉得不大好,跟没吃饭一样,来到这开始是身体不好,没心情吃,现在身体好了,那营养吸收的就很疯狂,经常觉得饿,毕竟是长身体的好时候。

    宋清如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