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我在七零混社会 >

第30章

我在七零混社会-第30章

小说: 我在七零混社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候平壤太家,非同一般的大家族,养个孩子不算什么,生下来就生下来了,当时很多女人都这样,部队一撤走,不会带走任何东西。

    这边宋家已经是吃饭了,小桌子一围起来,竟然觉得满满当当了,宋为民有事要说,大家都搁着筷子等着呢。

    “这是你们夏婶子,以后就在我们家了,你们以后喊妈。”

    那老太很诧异,立时就看了夏冬梅一眼,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这既是要进门的那一位,只是这面相看起来跟女婿不相配,眼看着老不少呢。

    一时之间,大家都看着夏冬梅,都纳闷为什么就选了这人呢,夏冬梅来的时候就怕孩子不好相处,怕这家里不接纳自己。

    这回更是心里没个着落,只对着大家笑,一个劲的说,“都是好孩子,都是好孩子,以后我给你们做饭洗衣服。”

    又看到那老太,这身份更见尴尬了,她支支吾吾的不知道说什么,不是个油嘴滑舌的人,平时木讷的很,只是尴尬的笑。

    那老太也笑,觉得这人还可以,就是委屈了女婿,不说是相貌堂堂,但是委实是个体面人,还是那句话,不相配。

    大家都觉得不相配,但是宋为民既然带回来了,就是自己愿意的,那天跟着族叔回去了,族叔是个热心肠,知道宋为民虽然进了四九城,但是担子也重,不在家里歇一歇吃口饭就走。

    竟然是带着窝窝头来的,吃着自己的窝窝头走的,等着回去的时候,族里长辈就都在,问一问是个什么打算。

    都喜欢宋为民,小子有出息啊,宋为民自己想了想,“要生过孩子的。”

    大家听了点点头,这是想找个好好过日子的,那样子黄花大闺女,要是想着做后娘,只怕是十之八九有图谋,要不就是傻大姐了。

    一来二去就只剩下两个人,宋为民自己想了想,最后还是带着夏冬梅回来了。

    亡妻已故,他葬礼上不哭,在家里也不哭,老人孩子都在,只是在族叔几个面前,涕泪横流。

    “我与亡妻夫妻二十年,下面三个孩子可怜,老丈母娘也可怜,要是再娶,一定是顾家本分的。”

    大家也不再去劝,原本是没看好夏冬梅的,只一点,夏冬梅比宋为民还要大三岁,本来就显老,这会儿更是看着年纪大了。

    族里一个夏冬梅的本家姐姐,托人要说一说,这才能牵线搭桥,只是没想到最后还真的是她。

    夏冬梅可怜人一个,她原也是好家庭好出身,只是结婚这么多年,竟然只生了闺女,一口气儿三个闺女,在婆家抬不起头来,老婆婆指着鼻子骂,丈夫也是抬手就打。

    再加上没日没夜的做活,这个年纪一副老态,身体也是不大能生了,那前夫一家也是狠心人,硬生生给赶出来了,不要了,要再去找一个能生儿子的。

    她是真的苦命人,苦水里面泡出来的,腊月天里的小白菜,半生坎坷。

    宋为民觉得尚可,夏冬梅是个过日子的人,这一点就可以了,老实本分能过日子。

    第一面见的时候,宋为民当着族叔的面说,“你尽管放心,我家里孩子多,日子勉强过,只你好好对待家里的孩子老人,谁敢不给你养老送终呢?”

    夏冬梅当然是一千个一万个愿意,她没儿子,被人说了无数次,心里也觉得有儿子好,吃尽了没有儿子的苦,听说宋为民家里有一个儿子,不用宋为民说,自己就对着宋清林好。

    就是这样一个人,靠着宋为民那番话,自己一个包袱皮,挎着一个小筐子,里面是走之前本家表姐给装的大馒头,“你以后也算是有着落了,在那边好好的,虽然是不能生了,但是对着那边的孩子好,都是有良心的人,到时候你就是亲妈,一样养老送终的。”

    “妹子啊,这些你带着,去那边给孩子吃,孩子念你的好。”

    夏冬梅自己抹着眼泪就走了,一双小脚走了一天,跟着宋为民从天津卫走到了北京城,走到了城南的皖南会馆。

    戗面火烧是天津卫的好东西,跟别家火烧不一样,硬邦邦的咬不动,但是人家牙口好,觉得有嚼劲,干吃泡水都行,吃了撑肚子。

    表姐家里一点白面,都给做了,那时候的人,对人实诚的很,只有盼着你好的,没有盼着你不好的,做的时候家里孩子馋的咽口水,愣是没给孩子一个吃,全给夏冬梅了。

    那老太就是煮了菜粥,然后是杂粮的三合面饼子,都是粗粮,好一点的菜,就是那盘子腊肉了,给放到夏冬梅眼前吃,“你吃这个,多吃这个。”

    这就是以前待人接物的本事了,就是家里孩子再想吃,上了桌子,都是紧着客人吃的,孩子都在一边馋的咽口水,看不下去就赶出去玩,待人热情又淳朴。

    夏冬梅不吃,只一个劲的端着碗看着眼前的人,眼眶子发热,自己就低着头喝粥,眼泪就掉进碗里,谁也看不见。

    宋清如家里面最小,兄姐只是低着头吃饭,看也不看那盘子腊肉,一时之间竟然没人吃。

    到底是男人力气大,“三儿,好好跟你妈说几句,你妈才放心。”

    一个大男人,现在才来得及看看老妻,死了的人一身轻松,活着的人还有无限烦忧,身后事都得一样一样来。

    宋清如指了指那遇春的眼,“爸,让妈放心的走。”

    人不能合眼,这是还有挂心事,只要活着的人,给宽慰几句,愿望了了,自然而然就走的干脆利索了。

    宋为民想去给那遇春合眼,竟然没合上。宋为民嘴唇有些颤抖,心疼老妻到死不能闭眼,“你放心走吧,家里事别操心了,去那边好好等着,等孩子长大了,我也老了,到时候去找你就是。”

    再去合眼,竟是还半睁着,宋清如一阵长声抽泣,死死的捂着嘴,两辈子,竟觉得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人生第一大悲痛事。

    无非是活着的人要继续痛苦,死了的人魂魄还要盘旋,一声无可奈何,罢了。

    宋为民眼睛通红,几分萧瑟,几分悲凉,听着宋清如一声长泣,嗓子眼里面磋磨出血来,“好好走吧,老三以后我好好对待,有我一口吃的,不叫老三挨饿受冷。”

    就这样,那遇春彻底闭眼了,浮萍半生,伶仃而去。

    宋清如打量着的宋为民,一个极为清正的中年男人,一言一行都是妥帖,看着是很有担当的一个男人。

    只是此时,不由得颓然,上身一件黑格子西装服,不是很有形状,只怕是那遇春裁剪出来的,穿在身上只觉得服帖,下面黑色的裤子,略微臃肿的样子,但是人自有一股子温和,是个好人,宋清如在心里暗暗叹了一声。

    “三儿,你也莫要看了,外面冷了不好,你妈心疼你,去屋子里面好好睡一觉,没事。”

    一番话极为温和,抬手想着摸一摸宋清如的头,却只看见自家小女儿簌簌的身子,万分疼惜,又是老妻临终心心念念的孩子,到底是疼惜的。

    叹了口气,抱着老三就给送到里间去了,又给掖好了被子,再去看炉子,眼看这没火了,怕闺女冻着了,又去外面拿了小木棒子先去引火,然后再去夹了煤球进来。

    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外面已经有人喊了,宋为民赶紧应了一声,匆匆的走,走了几步,刚挑起来帘子,又想起来三儿才转醒,只怕是饿了,要吃东西的。

    “先不要睡,去给你炒个鸡蛋吃。”

    转身出去了,一会就拿着两个鸡蛋进来,也没什么油烟味,淅淅沥沥一点油,跟没有一样。鸡蛋一磕,沿着锅圈一撒,便是满鼻子的香气了。

    又给盛出来放到小碗里,他也是心疼孩子的人,家里面的活都能上手,从来没说是撂挑子不干,下班回来就是个大爷一样的作态,就按着以往老三的食量来的,两个鸡蛋算是足足够了。

    宋清如捧着碗,温温的烫着指尖,看着宋为民出去了,一窝心子的暖,她只吃了两口,就撑不住了,想着睡过去了,抬手想着把鸡蛋放到床头柜上,竟是不能,只能枕头边上一放。

    转眼就没有精神了,小炉子扑腾扑腾的火,上面温着一个紫铜水壶,黄灿灿的亮,这是刚过来年节,药水儿擦过的。

    等着再醒过来的时候,外面已经是哭声一片了,那遇春算是寿限短,昨晚上去了,今个儿就得入土去了,不能在家里多待着,不吉利。

    乱槽槽的忙,这是要整理好人,要去郊外了,那老太当妈的定然不去,但是她跟宋为民说了,“我们虽然是母女,但是也是故人托付给我的,也是主仆,我得看着她下葬才行。”

    到底是跟着去了,走之前也没人来喊宋清如,她这样子的身体,这样子的数九寒天,一出门没等着出城,只怕就跟着那遇春一起去了,家里人也没作声。

    前面宋清林打头,捧着一个盆子,这是要摔盆的孝子,边上跟着礼仪先生,走到哪儿开始哭,哪儿摔盆子,哪儿噤声,全是他的指挥。

    人走了,家里面也安静了,宋清如迷迷瞪瞪的,这会儿是真的觉得自己活不了了,这样的身体,只怕是等死的兆头,还要拖累着家里人。

    好容易打起精神来,捏了捏自己浑身的每一寸骨头,摸不着肉的都是,都觉得不疼,仔细感受每一个器官,也没有毛病。

    心里面就纳了闷了。这到底是什么病,打量着这家里,一片曾经富贵过的样子,金粉掉了也没有描补,只怕是倾然欲推,败落之相。

    不过这年头,都穷,这家里养着孩子老人,还带着一个病秧子,勉力维持到现在,再厚的家底只怕是也没了。

    宋清如自己熟谙各种佛经,自己不能送母亲一程,心里也不好受,支棱着身子爬起来,硬生生给开了半扇小窗户,胳膊防到窗台上支着,诵起来佛经。

    她嘴巴里面不停,声音也不大,只是想着那遇春死不瞑目的双眼,把自己会的都给诵一遍,伴着亡灵上路,加持一下也是极好的。

    太红旗后半夜被吵得实在是睡不着了,下午吃了午饭就想着眯一会,这么大的人了,极为喜欢睡觉,身子骨也是很好,这大冷的天,只一床被子就好,屋子里面有暖气,竟然还开着半扇窗户。

    一觉起来满足的不行,结果隐隐约约就听见蚊子哼哼,他身后的这一片全是有权有势,从他窗户前的一片全是穷人家,正当眼前的就是闽南会馆。南贫北贱,东贵西富。

    她气性大,眼看着江田野头也不回的走,到底是女子多情,生了孩子就气出病来了,没几年就不行了。太红旗送过来的时候才三岁,江老爷子养着,只说是收养。

    但是收养不收养的,谁还不清楚啊,无缘无故多了一个孩子,而且还是朝鲜来的,收养也不用跑那么远。

    江长源不是不想让太红旗跟着江田野,毕竟是亲父子,在一起也亲近。

    但是江田野结婚了啊,儿媳妇家里也是高门大户的,一样军功赫赫,人家无缘无故当了后妈,肯定是不接受的,再加上江田野也很迅速了,已经有儿子了,比太红旗就小一岁。

第31章 坏事() 
此为防盗章

    那老太虎着脸; 以前就说过这个事情; 就想着要孩子好好读书,“我捡菜为什么; 不就是让你们吃饱了有力气读书; 你们跟着我去捡菜干什么?”

    “为民也别去; 一个大男人,养家糊口的; 跟着我们一群老婆子混干什么; 好好上班才是真的。”

    一番话,说的大家都不作声了; 宋为民自己下班都很晚了,有时候还要加班加点的,在税务上干就是这样,工资也就是饿不死人。

    宋清如心想,自己这姥姥还真的是不一般。到底是很有干劲了,她对什么也不感兴趣; 只是对着吃的来劲。

    国人为啥喜欢屯粮,因为饿的; 饿怕了,还不是一两次挨饿,不知道饿了多少次; 多少年了。

    刚吃了饭; 家里就来人了; 那老太赶紧托人去前面街上打电话; 喊宋为民回来。

    来的是宋家的老亲,族里的长辈,宋为民老家是天津卫,下面一个县里的,家族庞大,一个人少年时期就出来谋生活了。

    “你中年丧妻,我们看着也难受,家里面一大摊子,也没人操持,孩子们也还小,平日里家长里短的你也没心思去管。再一个,长安米贵,这么多人要吃饭,你一个人赚几个钱啊,找个人来帮衬一下子多好。”

    “我们给你留意了几个人,都是好的,绝对不会亏待了几个孩子,你放心好了。”

    声音不大不小,隔间的那老太一脸沉重,就知道有这么一天的,她心里是愿意的,再娶一个,毕竟家里没有女人不像样子,也不叫过日子,只要是个品性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