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武帝身边的美女御医:女国医 >

第54章

武帝身边的美女御医:女国医-第54章

小说: 武帝身边的美女御医:女国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良人挤出一滴眼泪,恶人先告状:“回皇上,这个不知廉耻的丫头顶撞臣妾。”

    武帝看了看义妁白皙的脸庞上留下的五指印,问王良人道:“这是你留下的吧?”

    “回皇上,臣妾气不过,给了她一点教训。”

    “她有何错?”

    这时,赵婕妤艰难地坐了起来,想替义妁说话,武帝“嗯”了一声,示意赵婕妤躺下,一切他自会做主。

    “这,这”王良人有些慌乱,情急之下脱口道,“她诬蔑臣妾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第171章 女侍医(2)() 
武帝甚觉好笑,你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吗?这样的事情你做的还少吗?

    武帝不动声色道:“那,你是否真的颠倒了黑白,混淆了是非啊。”

    “臣妾,臣妾”

    王良人被问住了,手心急出了汗。

    武帝站起来,在王良人身边走了一圈,那锐利的目光让王良人心里直发毛。

    “说吧,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诉朕。”

    王良人没辙了,只得吞吞吐吐,断断续续地把事情的经过讲述了一遍,最后,像是受了多大委屈似的,噘着小嘴,娇唸道:“皇上,下旨打掉赵娘娘肚里胎儿的不是您嘛,可是她们把皇上的好意当成驴肝肺,抗旨不尊,说胎儿没死。”

    赵婕妤又想坐起来替义妁辩护,武帝再一次命令道:“赵婕妤,朕让你躺下,你就躺下!”

    武帝瞟向义妁:“可有这回事?”

    “皇上,赵娘娘肚里的胎儿确实没死。”

    “详细说来。”

    “面色红舌头青,胎儿死母亲活,面色青舌头红,母亲死胎儿活,脸、唇、口、舌头都呈现青色的话就表明母子俱亡。而赵娘娘面不青,舌不青,胎儿怎么会死呢?”

    义妁正义凛然。

    王良人见义妁说得头头是道,急了,大叫:“皇上,她这是妖言惑众”

    “你给我住口!”

    武帝喝住了王良人。打掉赵婕妤肚里的胎儿委实是武帝的无奈之举,武帝疼惜赵婕妤,怕赵婕妤有个不测。从内心里讲,他做梦都想赵婕妤为他生一个皇子。武帝雄才大略,丰功伟绩,世人瞩目,但令他感到悲哀的是,他的子嗣并不多,陈阿娇没有为他生下一儿半女,长子刘闳夭折,卫子夫皇后生下的刘据自杀,现在就剩下刘旦、刘髆、刘胥三个儿子了。但这三个儿子武帝一个也不喜欢,一个也不中用,所以太子刘据死后他很后悔,迟迟不肯立新的太子。

    义妁的话让武帝动了心,如果真能让赵婕妤顺利产下龙子,这不正中他的下怀吗?武帝急需一个聪明的皇子来继承他的千秋大业。

    “你要朕如何相信你所言无虚?”

    武帝的目光咄咄逼人,义妁领会了武帝的意思,武帝既迫切希望赵婕妤肚里的胎儿顺利产下来,又不想赵婕妤出任何一点意外。武帝的意思是让义妁拿出一个让武帝放心的承诺,那就是下军令状。

    “奴婢愿意用人头担保。”

    沉默了许久,武帝等来了他想要的话,满意地笑了。

    “那你告诉朕,赵婕妤为何迟迟不生产?”

    “因为娘娘肚里的胎儿向顶,胎儿不正所致。”

    “要怎么治疗?”

    “用紫苏饮。”

    “那么,赵娘娘就拜托你了。”

    武帝第一次对奴婢用了“拜托”这个词语,义妁心头一热:“奴婢一定尽全力让赵娘娘母子平安。”

    武帝放心地走了,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经过这么多的事件,武帝越来越相信义妁的医术了。治好了赵婕妤的崩漏,治好了太后的消渴,治好了李姬的牛皮癣,刚刚又听郑成议汇报,天花疫情之所以能够得到控制完全是因为义妁的功劳。本来武帝就有心赏赐义妁,不料摊上了赵婕妤这件事,姑且等一段时间再说。如果义妁真能助赵婕妤顺利产下龙子,再给她一个更大的封赏。

    王良人与崔如意也愤愤离去,寝宫里就剩下赵婕妤和义妁两个人了。

    “过来,义妁,你过来啊。”

    赵婕妤轻轻地唤道,眼里噙满了泪水。义妁走过去,赵婕妤紧紧握住了她的手。

    “真是为难你了,让你下了那么大的决心。”

    “娘娘请放心,奴婢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是不会说出那样的话来的。”

    “你知道吗?你不在的日子,王良人和崔如意天天逼迫本宫喝下打胎药,那段日子本宫害怕极了,好在本宫挺了过来,坚持不喝打胎药。”

    赵婕妤脸上挂着侥幸的笑容。身为皇上最宠幸的妃子,却如履薄冰,可见这后宫不是一般人能呆的地方。义妁不免叹然,为赵婕妤感到痛心。

    两个月后,赵婕妤顺利产下龙子,是为刘弗陵,是武帝最小也是最后一个龙子,老来得子,武帝自然乐不可支,对刘弗陵小娃的喜爱胜过任何一个龙子龙孙,更何况刘弗陵神秘的身世对武帝来说是致命的诱惑。

    怀胎十四个月产下龙子,这件事很快就轰动了整个皇宫,有阿谀之徒向武帝谄媚:“听说唐尧帝的母亲,也是怀胎十四个月才把尧帝生下来的,这是天意,是祥瑞之兆。”

    武帝也乐得逍遥,此刻的他听什么都顺耳,在臣子的建议下,武帝雅兴大发,把钩弋殿的宫门赐名为“尧母门”。

    武帝高兴之余没有忘记有功之人,第一功臣自然非赵婕妤莫属,于是武帝亲自画了一幅“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的画赐给了赵婕妤,又赏赐翡翠珠宝十件,绫罗绸缎一箱。藕丝灯、暖雪灯、芳苡灯、大凤衔珠灯各十盏,鸬鹚杯、琥珀杯、琉璃杯、金偏提酒其各十件,月凤团、蒙顶等名茶,用成块玉板制成的围模盘和碧玉、白玉两色棋子。

    第二大功臣就是义妁了,说真的,要不是义妁,武帝或许就成了谋杀亲子的罪人了,他曾亲自下旨让赵婕妤喝下打胎药,现在想来心有余悸,多亏了胆大正直的义妁。这样的人应该赏应该提拔。

    于是赏赐义妁白银百两,赏赐宫扇、九折五花的床席、鳞纹蓐叶的坐席、湘竹门帘、五彩珊瑚帘够等奢华的生活用品,紫绡绢制成的围幕、五彩流苏、冰蚕神锦被、能避尘的锦褥等。武帝对义妁的赏赐都快堆成一座小山了。

    女医们看了无不羡慕,秋娥更是垂涎三尺。她现在都有些后悔跟了崔如意,至今为止帮凶跑腿的事情做了不少,却没有捞到一点好处。

    又擢升义妁为女侍医。

    “许义妁听旨——”

    “皇上万岁万万岁。”

    “念你全心全意救治天花病患,以及精心照料赵婕妤有功,封为女侍医。钦此!”

    秉笔太监的声音在太医院久久回荡。

    采娟抱着义妁又跳又笑又叫,比自己封为女侍医还高兴。

    “义妁,你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你当上了女侍医,以后可以为任何一个妃子看诊了,再也不需要令丞大人的批准了,不用看他的脸色行事了。你高兴吗?”

    女医们都跑来向义妁祝贺,自然对武帝赏给义妁的东西,女医们绝不手软,每个人都挑走了一份自己喜爱的物品。

    看着义妁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杨怀三感慨良多:“你能有今天真是不容易啊!只希望以后的日子顺顺当当,不要再折腾了。”

    郑成议也抽空跑来祝福义妁。

    “恭喜你,你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义妁显得有些腼腆,依然不敢去看郑成议那如火如荼的目光。郑成议只好肆无忌惮地观赏她,亭亭玉立,乌黑柔顺的头发,娇俏的脸蛋,细长的眉毛,清澈如水的眸子,樱桃小嘴,纤纤玉指,活脱脱一个通透的美人胚子。

    也有不高兴的,比如崔府志、崔如意、秋娥,还有王良人。

    “完了,完了,一切都完了”

    赵婕妤产下龙子的当天晚上,王良人就气得呕血,摔破了她爱不释手的犀牛望月镜,一身脆响,侍婢惊吓得尖叫了几声。王良人随即迁怒于侍婢,骂道:“贱货!贱货!叫什么叫!拖出去斩了!”可怜这个侍婢就这样枉死在王良人的毒手下。

第172章 女侍医(3)() 
都说皇帝的心思难猜,迟暮之年的武帝心思愈加难猜,不止赵婕妤,所有的人都以为赵婕妤产下龙子后就一劳永逸,高枕无忧了,接下来只管慢慢享受武帝的圣宠好了。孰料,武帝毫无理由地疏远起赵婕妤来,赵婕妤坐月子期间,武帝甚至没有踏入钩弋殿一步。

    这到底是为何?我做错了什么?忧心忡忡的赵婕妤百思不得其解。

    接下来更让赵婕妤悲伤的是,武帝开始频繁出入王良人的寝宫,赵婕妤不是那种睚眦必报的小肚鸡肠,她没有独占武帝的欲望,她也知道这不可能,她可以接受武帝宠爱其他的妃子,但她无法接受这样的反差。生下刘弗陵之前,武帝独宠赵婕妤,可现在恰恰相反,所有的妃子武帝都隔三差五地光顾,唯独冷落赵婕妤一个人。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赵婕妤身边的侍婢、太监、以及大臣、太医都摇摇头。

    赵婕妤哀怜地问义妁:“请你告诉本宫,皇上为何这样待我?”

    义妁也无奈地摇摇头。

    义妁叹了一口气,劝慰赵婕妤:“娘娘,奴婢至今还记得您说过的一句话。”

    赵婕妤苦笑道:“本宫知道你想说什么。后宫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地方,充满了血腥和杀戮,无论你是怎样的身份,都无法料到明天会发生什么。”

    “请娘娘放宽心。”

    “终究还是被我说中了。”

    赵婕妤瘫坐在床榻上,目光呆滞,神情萎靡。

    赵婕妤不甘心,只要武帝给她一个理由,她毫无怨言,可是她什么也不知道。于是她亲自去未央宫求见武帝,武帝却拒绝与她见面,非常冷漠无情,没有任何理由。

    “走吧,走吧,别跪了,没有用的。”

    武帝身边的太监好心劝她。

    是的,这一点赵婕妤不是不明白,武帝的心肠一旦硬起来,想要他回心转意,无异于登天。

    赵婕妤想起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武帝当初独宠卫子夫,阿娇气不过,在寝宫设法诅咒卫子夫。武帝得知后,毫不留情,把阿娇打入冷宫。囚禁在长门宫的阿娇整日与泪水相伴,武帝一次也没有光顾冷清的长门宫。

    但阿娇并没有彻底绝望,她实在不甘心以自己煊赫的身世竟然败在一个女奴的手上,她咽不下这口气,她在做最后的挣扎。

    当时的武帝,为了在自己心爱的妃子卫子夫面前显示自己的品味和格调,附庸风雅,爱上了吟诗作赋。阿娇就设法找到才高八斗的司马相如,花重金请他以阿娇为主题,写一篇足以让武帝感动的赋,然后教宫女们传唱,希望有一天武帝能够听到,激发武帝的旧情,然后她就“复得亲幸”。司马相如没有辜负阿娇的厚望,洋洋洒洒六百余字,用世上最华美的词藻写下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昂贵的长门赋。

    幸运的是长门赋终于传到了武帝的耳朵里,不幸的是武帝只是夸奖了这篇赋写得好,而对阿娇丝毫没有再度眷顾的念头。消息传到长门宫,阿娇再也经不住这绝望的打击,晕倒在地上,从此一病不起,最终死在了长门宫。

    身世煊赫的阿娇都是如此,更毋庸说身世卑微的赵婕妤了,她料想到,自己终究有一天也会沦落到阿娇那样的凄凉下场,或者更凄惨。

    赵婕妤失魂落魄地回到了钩弋殿。

    门前冷落车马稀,这些天赵婕妤很寂寞,来串门的妃子少了,来嘘寒问暖的太医少了,来求她在皇上面前美言的臣子少了,赵婕妤还没有被打入冷宫,却尝到了冷宫的滋味。

    只有义妁,一如既往地照料赵婕妤。

    一个风轻云淡的日子,赵婕妤在后花园的秋千架上突然听到来自冷宫凄怆的笙箫时,心中一震,不小心从秋千架上掉了下来。好在秋天并不高。这一摔反倒率醒了赵婕妤。她一骨碌爬起来,全然不顾自己婕妤的身份,兴冲冲地跑到太医院,找到义妁,把她拉到一边,神秘兮兮地说:“义妁,本宫知道原因了!知道皇上冷落本宫的原因了。”

    义妁一头雾水:“娘娘,这是怎么回事?”

    “皇上冷落本宫,是因为本宫胖了。”

    看赵婕妤那较真的模样,义妁有点哭笑不得,没错,女子产后都会发胖,赵婕妤也不例外,但在义妁看来,赵婕妤那不是肥胖,而是丰腴。

    “你不知道皇上喜欢身轻如燕的女子。”赵婕妤说这话时,像小姑娘似的羞红了脸。

    “义妁,请你告诉本宫,要怎样做才能使本宫快速瘦下来。”

    “娘娘,您真要使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