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武帝身边的美女御医:女国医 >

第37章

武帝身边的美女御医:女国医-第37章

小说: 武帝身边的美女御医:女国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小女。”

    惊喜之余,义妁赶紧向卢氏说明了来意,请求卢氏的帮助。

    这对卢氏来说再容易不过了,只要宫门还没有关,她想带一个人进去也就一句话的问题,因为卢氏每月出宫一次,守卫对她非常熟悉了。

    “把这两个人都交给我吧,她们确实是来参加太医院考试的,出了问题由我负责。”

    “诺,药长大人。”

    进得宫来,义妁和采娟完全被皇宫里那些雄壮威武、气势磅礴的殿宇楼阁震慑住了,特别是采娟,犹如一只受了惊吓的小鸟,再也不敢叽叽喳喳了,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身临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到达的皇宫。她紧紧跟在义妁的后面,一句话也不说。

    卢氏一边走一边给她们介绍,这里是未央宫,是皇上和文武大臣举行朝会的地方,这里是长乐宫,是王太后住的地方,这里是长秋宫,是皇后以及嫔妃们住的地方,这里是桂宫,是没有受宠受封普通宫女住的地方,像你们如果成了乳医就住在桂宫。此外还有建章宫、太子宫等等。

    这么多宫殿把采娟弄得晕头转向,脑子乱成一锅粥,一个也没记住,心想,要是一个人在皇宫里走,不走丢了才怪。

    不知不觉来到了太医院乳舍,太医院没有单独的宫殿,原本设在未央宫永寿殿内,但为了更好的服侍嫔妃宫女们,就把太医院的下属机构乳舍单独拿出来,在长秋宫的对面建造了一座规模不大的房子以供乳医们工作。

    正要进去,义妁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药长大人,我们没有推举信能行吗?”

    卢氏笑道:“既然我把你们领进来了,哪有不推荐的道理?我推荐你们可比那些县衙推荐要强多了。”

    “真的?!”义妁异常惊喜,“遇到药长大人是小女三生有幸。”

    “不瞒你说,我还真要感谢你呢。要不是那天看到你成功救治常大人,我至今也不信一个女子也会有高明的医术。你只不过是一个乡下丫头,我的条件比你好多了,连你都可以学会的医术,为什么我就不可以呢?从那以后,我就下了决心,终于做到了今天的位置。”

    采娟咧着嘴,小心翼翼地恭维了一句:“药长大人,你好厉害喔。我们要向你学习。”

    “不过,我也要提醒你们,皇宫不比自家,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切不可乱说,总之万事小心,不懂的别轻举妄动,问清楚了才可以做。”

    “谢谢药长大人的嘱托,小女一定铭记于心。”

    “日后你若考取了乳医,就不能再称小女了。”

第110章 乳医(2)() 
“那称什么?”

    “奴婢。”卢氏语重心长,“乳医、女医都是身份卑微的女子,地位连普通宫女都不如,你要有心理准备。只有成了女侍医日子才会好过一些,因为女侍医是专门为皇后以下的嫔妃们看病的,但面对这些主子,你依然是奴婢。要想摆脱奴婢的身份只有两个办法。”

    “什么办法?”

    “要么成为御医,女子成为御医这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你想也别想。要么在太医院里担任四百石以上的官职,这一点只要你努力还是可以办到的。”

    一入宫门深似海,采娟听得心里直发毛,原以为这只是宫女们的命运,想不到乳医也逃不脱这样的厄运,与其如此,还不如在扶风当一个普通的大夫呢。

    卢氏替义妁采娟报了名,又把她们引到桂宫,这里像个大杂院,喧嚣得很,有宫女们的笑声、嬉闹声,还有哭声、骂声,声声入耳。来到偏室,采娟探头一看,大吃一惊,如此简陋,还不如自家的木板床呢。里面已经住了十几个女子,都是来参加太医院考试的,天南海北,神态各异。

    “进去吧。明天好好考试。”

    卢氏深情地看了一眼义妁,看得出来,她对义妁是寄予厚望的,然后就离开了。

    义妁和采娟走了进去,姑娘们立马围了过来,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和友善。

    “你们也是来参加乳医选拔的吗?”

    义妁笑了笑,点了点头。

    “我来自茂陵。”

    “我来自槐里。”

    “我来自范阳。”

    姑娘们叽叽喳喳的,争先恐后地自报家门,都是普通的庄户人家。这不奇怪,大户人家、名门望族哪会把自己的千金送到这样的地方来呢。

    只有两个姑娘坐在各自的床上,一言不发。一个是义妁的下铺,名叫崔如意。长得还很秀美,鹅蛋脸型,柳叶眉毛,一双手臂如白藕一般,光滑如缎,手指修长,指甲齐整,没有一丝污垢,看来从未干过粗活。只是她的眼睛并不好惹,透出几分孤傲与清高,似乎不屑与她们为伍。看她的穿着打扮,应该是富贵人家的女儿,但为何来到这里,姑娘们都很疑惑。

    另外一个姑娘则与崔如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叫沈婉芬,是采娟的下铺。普通的襦裙,拘谨地坐在床边,低着头,都不敢看周围的姑娘们一眼。义妁感觉她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孩子,第一次来到这种地方,即使胆大粗放的采娟也不免战战兢兢,何况素来胆小怕事的沈婉芬。

    因为要爬上床,义妁不得不跟崔如意打一声招呼,礼貌地问她叫什么名字。

    崔如意冷笑一下,答道:“崔如意。”也没问义妁叫什么名字,完全没把义妁放在眼里,似乎这里的一切与她毫不相干。

    倒是采娟问沈婉芬的时候,沈婉芬像受惊的小鹿一样,抬起头,忽闪着水灵灵的大眼睛,小声地说:“我,我叫沈婉芬。你呢?”

    采娟噗哧一笑,戏谑道:“我又不是老虎,你那么怕作甚!你的名字很动听,我叫采娟。”

    来到这里的姑娘们都有各自的因由,有的是被父母逼来的,有的是想混进来糊口的,有的是因为父亲是大夫,沈婉芬就是因为自己的父亲是大夫才来到这里的,与药草打叫道是她乐意干的事情,虽然谈不上志向远大。至于崔如意为何来到这里,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问她,问了也白问,她是不会说的。因为她的背后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选拔乳医的考试第二天在太医院如期举行。考试非常严格,太医令丞作为主考官亲临现场,其他巡视的考官加起来共有十人。考场很大,将要容纳一百来人考试。经过士卒搜身后,考生携笔墨进入自己的号房。号房高六尺,举手可以触檐,深四尺,宽三尺。侧墙两旁有上下坎,可支木板。上板做桌,下板为凳。为防止舞弊,号房之间以砖墙相隔。凡坐卧、答题、饮食、方便都在号房内。考试时间为一天,辰时开始,申时结束。条件非常艰苦。

    由于并非选拔太医的考试,所以出的题目并不难,基本上都可在黄帝内经找到答案,比如第一道题说出“五劳”“七伤”是什么。这道题目采娟和义妁昨晚刚好讨论过,采娟心中暗喜,很快就泻出答案:五劳是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伤是太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房劳过度、久坐湿地伤肾、过食冷饮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

    又考百病生于气,采娟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答了两道题目,采娟有些沾沾自喜,心想,太医院考试也不过如此嘛。

    不料第三道题目就把采娟难住了。

    题目是这样的:一个县令因为思虑过度而伤了脾胃,茶饭不思,请来一个大夫,给了大夫很多诊金,大夫却不给他把脉,也不给他开药,反而说县令太小气。县令大怒,突然呕出几口瘀血。大夫拍拍手说县令的病已经治好了。请写出大夫治病的理论。

    采娟把题目看了好几遍,心里嘀咕着,这是什么题目嘛,见都没见过。左思右想想不出来。急得抓耳挠腮,又咬笔杆子。汗珠子都流进了眼眶,刺得她眼珠生疼。看看后面还有很多题目,就放弃了这道题目。

    又做了几道题目,已经是午时,采娟吃了点干粮,继续奋战。而此时义妁已经答完了全部的考题,这些题目对义妁来说实在太容易了,但她并没有大意,而是工工整整地把答案写好,走出了考场。

    时间还不到一半,就有人交卷,包括崔府志在内的所有的考官都吃了一惊。崔府志盯着义妁的背影看了许久,心里估摸着,莫非是放弃考试?带着疑虑快步走过去查看义妁的答卷,所有的题目没有一个答错。其他考官也禁不住好奇走过去看义妁的答卷,再度惊讶,即使太医来回答这些题目要想一字不错也并非易事,何况她只不过是区区一个女子。考官们开始窃窃私语,同时记住了许义妁这个名字。

    崔府志却眉头紧锁,因为他最关心的崔如意直到现在还没有交卷,他不曾想到还有比崔如意更出色的女子。

    义妁出考场的时候遇到了中宫药长卢氏,卢氏向她微笑着,点了点头,她毫不惊讶,因为她早已见识过义妁高明的医术。

    申时已到,钟声敲响,义妁在考场门口等着采娟。

    采娟出来了,情绪有些低落,看来考得不好。

    “如何?”义妁问。

    “这下糟了,有一道题目一个字也答不出来,其他还勉勉强强。这下我肯定落选了。”

    “别灰心,结果还没出来呢。”

    采娟又把大夫给县令看病那道题目讲给义妁听,问道;“这道题如何解?我想破了脑门也想不出来!就是这道题我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义妁,快给我说说看。”

    义妁笑道;“这个大夫用的是情志相克法。”

    “情志相克法?”

    “你忘了吗?内经上说,喜胜悲,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思胜恐。那个县令是因为思虑过度而得的病,就应该用怒来治疗啊。”

    采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这榆木脑袋怎么就想不到呢!”

    三日后放榜,义妁赫然在目,而且还是第一名,紧跟其后的是崔如意。采娟紧张得连大气也不敢出,用忐忑不安的目光搜寻着自己的名字,可怎么也看不到,等到她绝望的时候,在最后一名的位置上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名字。采娟乐得手舞足蹈:“我考上了!我考上了!”

    当时崔如意就在采娟的身后,见采娟那等架势,心中甚觉好笑,轻轻哼了一声。倒是采娟旁边的义妁引起了她的注意,她是何方高人?我身为太医令丞的女儿,怎么能屈居她之下?忍不住多看了义妁几眼,眼神复杂,有惊疑有傲慢,令人捉摸不定。

第111章 乳医(3)() 
崔如意正是崔府志的女儿,照理说崔府志可以直接提拔女儿当个女医长什么的,但老谋深算的他为掩人耳目,让女儿从最底层做起,然后再找准时机把女儿升为女侍医,好专门侍候武帝的宠妃王良人,从而保住崔家的权势。

    义妁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到面试,面试相对来说要容易得多,因为考官即兴出题也想不出高难度的题目,考官也就随便问了几个问题,然后再问问考生的家境如何就可。只要不表现得太糟糕,一般都会通过。

    轮到义妁的时候,所有的考生都向她投去钦佩的目光,因为义妁的头上笼罩着笔试第一名的光环。黄帝内经义妁烂熟于胸,考官们提出的问题,义妁从容自如,不假思索,对答如流,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几乎所有的考官都点头称许,认为眼前这个女子不简单,只有崔府志面无表情,他围着义妁走了一圈,仔细打量了义妁一番,突然提出一个非常刁钻的问题:“你知道人为什么每天要吃盐吗?”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把所有的考生都怔住了,就连有些考官也陷入了思索,采娟替义妁捏了一把汗,我答不出来不要紧,义妁你可千万别答不出来。

    起初义妁也被震住了,但很快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她想起内经里所说的五味对五脏,即:苦入心、甜入脾、酸入肝、辛如肺、咸入肾。盐就是咸,咸味对应的就是肾脏,肾脏是什么呢?肾脏是先天之本,元气和肾精就储藏在肾脏。想到这,义妁自信地答道:“之所以每天要吃盐,因为盐可以调动我们身体的元气,有了元气生命才得以维系。”

    惊呼声从人群中传了出来,崔府志没有料到义妁能回答上来,脸色有些难看,继续追问道:“那你的意思是说盐吃得越多越好喽?”

    “不是。元气是有限的,元气调光了,生命也就完结了。种猪在配种的时候通常要给它吃大量的盐,这实际上在调动种猪的元气,种猪配完种还能吃吗?显然不能,已经成药渣了,废掉了。所以用膳的时候口味要清淡,那些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