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武帝身边的美女御医:女国医 >

第35章

武帝身边的美女御医:女国医-第35章

小说: 武帝身边的美女御医:女国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抱歉,尽管小女有万般不舍,但依然不得不离开公子。在医馆的五年中,因为有了师父和你,小女的生命变得充实和快乐。从内心里感激你,成议。这辈子我们有缘无分,只盼来生,再续前缘。

    “义妁,你明明心中有我,为何还舍我而去?”

    悲伤过后又担忧起义妁的安危来,此去长安,路途遥远,她一个弱女子如果遇上不测该如何是好?又突然想起父亲生前嘱咐过自己,一定不要让义妁去太医院,心中愈发不安起来。义妁去太医院莫非是为了寻仇?可面对强大的崔府志,她手无寸铁无异于以卵击石。不行,一定要阻止她!怎么能眼睁睁看着义妁羊如虎口?

    一个念头立马冒了出来,而且还是那么强烈,似乎一刻也耽搁不得,他要去长安!

    于是,留书一封给母亲,佩上宝剑,跨上骏马,向长安驰骋而去。

    天色渐晚,再走几里路大概就到槐里了,去长安必须经过槐里。义妁和采娟决定在槐里留宿一晚,槐里是自己的家乡,再怎么赶路也没有不停下来看一看的道理。可采娟不想住在自己的家里,那样父亲一定不准她走,搞不好还要把她嫁人。虽然她很想念父亲,但也只得作罢。

    来到汜水亭口,见前方围了一群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义妁和采娟加快了脚步,好去看个究竟。

    “哎哟,哎哟,有没有大夫啊,痛死我了。”

    义妁和采娟挤进人群,只见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汉躺在地上不断地呻吟。

    “这里哪有大夫啊?自从许大夫死后就再也没有大夫了。要去请大夫得跑上十里路。”

    围观的人虽然同情男人的遭遇,却也爱莫能助,无计可施。

    “请让开,请让开。”义妁叫道。

    “你一个姑娘家的,往男人堆里挤什么!”一个粗鲁地男人对义妁嚷道。

    采娟用力扯开他,抢白道:“她是大夫!”

    一听说有大夫,人群都骚动起来,大夫?真有大夫吗?躺在地上的老汉也激动起来,也不问谁是大夫,大声叫道:“大夫啊,快来救救我吧!”

    义妁走到他的面前,蹲下去,急切问道:“大伯,你哪里不舒服?”

    老汉斜眼一看,见只是一个姑娘,大失所望,哭丧着脸道:“我要的是大夫,不是姑娘。”

    老汉无意中的一句话把围观的人都逗笑了。

    采娟气极,对老汉大声嚷道:“活该你得病,说话不长脑子,你看清楚了,她就是大夫,扶风第一名医许义妁大夫。”

    一听许义妁的名字,大家都惊呼起来,原来是许大夫,原来是许姑娘啊!

    “你真的是许大夫吗?”老汉有点不相信。

    “小女是许义妁,家父曾经是这里的大夫,他叫许善友。”

    “老夫有眼无珠,刚才言语多有冒犯,请姑娘原谅。”

    义妁笑了笑,问道:“你哪里不舒服呢?”

    老夫“哎哟”了一声,痛苦地说道:“我这腰像断了一样,我走着走着突然痛得不得了。只好躺下来。”

    原来是急性腰痛,义妁心想。义妁想起难经中的一句话“三焦,元气之别使”。元气乃命门所发,而命门穴正好在腰部位置。于是让老汉翻过身去,在老汉腰部的阳池穴施针,把针取出来后,又在腰痛的位置按摩。片刻之后,老汉就感觉腰不痛了,腰部也有力量了。整个治疗过程非常流畅,围观的百姓看了无不称奇。

    老汉站起来后,连声道谢。人群散去后,老汉非要请义妁到家里坐一坐。采娟就说刚好她们也要找一个地方过一宿。老汉一听,笑得合不拢嘴,大喜道:“那就请二位姑娘委屈一下,在老夫家过一宿。我那个老婆子也有一些小毛病还要麻烦一下许大夫呢。”

    既如此,恭敬不如从命了。采娟挽着义妁的手随老汉向家中走去。

    走了一天的路了,原以为可以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不料,老百姓听说扶风第一名医来了,几乎是倾巢而出,扶老携幼,拖儿带女,打着灯笼,涌到了老汉的院子。

    老汉左右为难,一边是劳累的救命恩人需要休息,一边是可怜的穷苦的父老乡亲,他们穷的叮当响,看不起病,即使看得起的也要跑到十里开外的别的亭子去,于是有了病就拖延,最后小病拖成大病,苦不堪言。

    “你们快回去吧,大夫要休息了,明天还要赶路去长安考试呢。”

    “让大夫出来给我们这些可怜的人看一看吧。”

    乡亲们哀求着,不肯散去。

    “就算要看,也得等到明天不是吗?大夫也是人啊,也需要休息。”

    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站出来气恼地说:“许大夫治好了你的病,为什么不让她给我们看病?你只顾自己的生死,却不顾别人的死活,世上哪有你这种自私自利的老头。”

    “这”

    老汉无话可说了。

    不得已,老汉只得满怀愧疚地敲开了义妁的房门,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义妁说了一遍。义妁听了,二话不说,就跑了出来。采娟拦也拦不住,在后面追着,气呼呼的,嘟哝着:“这些病患太不通情达理了,只顾自己的死活却不顾大夫的死活。”

    出来一看,只见一个偌大的院子挤满了病患,义妁吃了一惊。

    采娟无不忧虑地说:“这么多病患哪看得来?”

    义妁却道:“看一个是一个,我曾经在师父的坟前发过誓,绝不怠慢任何一个病患。以前不是大夫还有所顾忌,现在是大夫了,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做?采娟,先别说了,现在也是你学有所用的时候了。”

    “我?”

    “是呀,你学了那么多医术,难道就不想试一下身手?”

第108章 怨别离(4)() 
“我,我可以吗?”采娟虽然动了心,但很不自信。

    “可以的!有什么问题直接问我。”

    “那本姑娘就舍命陪君子了!”

    采娟做了一个鬼脸。

    开始忙碌起来。回想起师父的话,又要替穷苦百姓着想,义妁在看诊过程中尽量不让病患吃药。

    首先进来一个妇人,因为与丈夫大吵了一架,突然右边的耳朵轰鸣不止,已经三天了,这让她晚上无法睡眠。妇人头疼欲裂,心浮气躁,问义妁这是不是绝症。义妁笑着,拿出三棱针在妇人头顶上的百会穴刺了三针,夫人顿觉神清气爽,但耳鸣依然不止。义妁又沿着三焦经从角孙穴一直刮痧到天缪穴,出的痧紫黑而且厚重,由此可见妇人的三焦经阻塞了。阻塞的原因正是她与丈夫大吵了一架。不多时,妇人的耳鸣突然消失。妇人惊叫起来:“没了,没了!真的没了!”

    妇人谢过义妁,欢欢喜喜地离去。

    又进来一个小伙子,一口气说出了他的病症:“小的爱生闷气,最近不是腹泻就是胃痛,后来胃不痛了,却开始痒起来,而且经常打嗝,吃一点东西就打嗝。请问大夫该如何治疗?”

    “按摩足三里和脾经的血海,敲打小腿前侧胃经与肝经经过的地方,每天三次,一次一百下;经常按摩太冲穴可以治疗生闷气,用膳时要细嚼慢咽。希望你心胸开阔一点,这样就不会生闷气了。”

    由于病患太多,很多病患担心轮不到自己而变得狂躁起来,甚至出现了插队的纠纷,好在老汉极力劝止了。插队的是汜水亭家境比较富裕的公子,他之所以也来凑热闹,不是因为他看不起病,而是听说义妁是名医,无论如何也得见识见识。插队不成,他又打起了了鬼主意,把老汉拉到一个角落里,说他有钱,他可以给义妁很多诊金,可不可以让他先看诊。

    老汉想,这些病患都不给义妁诊金,也太为难义妁了,有一个给诊金的病患应该好一点吧。于是拿着银子进去了。可不多时又垂头丧气地出来了,义妁不要银子,郑重其事地告诉老汉,如果他不排队,就无法给他看诊。

    义妁和采娟忙得不可开交,子时到了,采娟再也挺不过去了,哈欠连连,上下眼皮直打架。采娟思付着,拖着疲倦不堪的身子给病患看诊很容易误诊,于是就劝义妁:“今天就到此结束吧,好累哦。”

    义妁让采娟先去睡觉,她今晚就不睡了。

    采娟张大眼睛:“你疯了不成?明天还要赶路呢。”

    “没事,我挺得住。”

    采娟又唠叨了几句,伸了一个懒腰,走出了临时病舍。

    出来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她们已经看了那么多病患,但院子里的病患一个都没少,反而越来越多。

    “这是怎么回事?”采娟问老汉。

    老汉垂泪说:“老夫也没有办法啊,我已经劝他们了,可他们不听,已经看诊的病患回去后又把许大夫义诊的消息告诉了别人,一传十十传百,病患就越来越多了。”

    义妁非常生气,抱怨道:“大爷,不是小女说您,为什么就不替我们考虑一下,明天我们还得赶路,这么多病患就算我们有一千只手也看不完啊。”

    说完又急匆匆地跑进病舍告诉义妁这个不好的消息。

    “这些病患完全不知好歹嘛,不把我们累死,他们是不心甘的。”

    采娟的嘴巴翘得老高。

    义妁却不把这当一回事,说道:“你去睡吧,明日辰时我们就出发。”

    经这么一闹,采娟哪里睡得着呢,只好又加入替病患看诊的行列。

    哪知到了第二天辰时,义妁和采娟准备离开老汉的家前往长安时,拥堵在老汉院子里的病患都不让他们走,尤其是那些等了一夜也没有轮到的病患,不仅不甘心还相当不满,说义妁就这样走了对他们不公平。

    老汉劝说道:“你们还讲不讲道理啊,大夫只有一个,病患那么多,怎么可能全看得过来!”

    “求求你了,大夫,你就再耽搁半天吧,给我们这些可怜的人看看吧!”

    “求求你了,大夫,你就可怜可怜我们吧!”

    所有的病患都跪下了。

    这情景让义妁无所适从,又心痛又焦急。

    “义妁,别管他们了。这么多病患别说半天就是两天也看不完。我们必须后天赶到长安,不是吗?如果赶不到,我们就会错过太医院考试的时期!”

    采娟急出了汗。义妁迟疑着,看看采娟又看看病患,他们哀怜的眼神让义妁割舍不下。

    老汉也劝义妁快走,这些病患交给他来对付。

    “快走吧,义妁,如果错过了时机,就再也没有机会进入太医院了!”

    “可是”

    义妁刚迈出了一步,跪着的病患又发话了:“大夫,请留步啊,大夫,我们给你磕头了!”

    看他们哭得如此伤心,义妁怎能无动于衷呢,回想起自己立下的誓言,义妁决定再停留半天。可半天已过,病患还有那么多,他们又故伎重演,哀求,下跪,磕头,一把鼻涕一把泪,就是不让义妁走。义妁一狠心,走出了院门,最终还是折了回来。与病患相比,太医院的考试又算什么呢?再说如果连夜赶路的话,时间还来得及。于是又停留了半天。

    到了黄昏,这些病患总算放过了义妁,看过诊的感激涕零,没看过诊的也不在哀求,只是一个劲儿地叹气,陆陆续续地散了。

    采娟总算松了一口气,忍不住对老汉说了一句:“遇见你,算我们倒了八辈子霉。”

    这时不知道从哪里冒出一个毛头小伙,矮墩墩,胖乎乎的,毕恭毕敬地走到义妁的面前,神色有些慌张,说道:“小的听说许大夫要去长安参加太医院的考试,小的知道有一条近路,让小的带你们过去吧。”

    采娟正为此事发愁呢,见有人送上门来,求之不得:“那就有劳小兄弟你了。”

    小伙领着义妁采娟出了汜水亭,走了一段路程,义妁觉得有点不对头,疑问道:“请问,这是往长安方向去的吗?你说的那条近路在哪里?”

    “当然是!”小伙回答得相当干脆,“你怎么可以随便怀疑小的呢?”又指了指前面不远处的一座山,说道:“就在那座山脚下。”

    说着,小伙慢跑了起来,义妁和采娟跟着他后面跑。很快就到了山脚下,只看见一座茅屋,不见任何的路。

    这时,小伙扑咚一下跪在了义妁的面前,一边扇着自己的耳光一边说:“小的该死,小的骗了你们!小的根本不知道什么近路。小的只想把你们骗到这里,给我娘治病。大夫,你救救我娘吧,我娘快要死了啊。”

    小伙一下跪义妁就明白了什么,起初她也很生气,但很快又理解了小伙的迫切心情,如果不这样做,采娟是绝对不允许她再来到这里的。这会儿她在想,小伙的母亲得了什么病呢,怎么快要死了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