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754章

燃烧的海洋-第754章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时候,就算修复了新赫布里底群岛上的空军基地,也没有任何意义。

舰队离港之前,弗伦奇就给五角大楼发了一封电报,希望马歇尔上将尽快为澳大利亚增派战斗机。

可惜的是,弗伦奇得到的答复非常含糊,即暂时没有战斗机可派。

这怪不了马歇尔,负责调派战斗机的是空军参谋长阿诺德上将,而当时美国空军在所有战场上都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各条战线都在要求增派战斗机,而西南太平洋本来就不是空军的主战场。

严格说来,是在进入二零五四年之后,空军才降低了西南太平洋战场的等级。

当时,马歇尔让弗伦奇自己想办法。

问题是,弗伦奇有什么办法好想?

要知道,美国海军根本没有岸基战斗机,舰载航空兵全部在弗伦奇手上,陆战队航空兵的规模又非常有限,而且绝大部分作战部队都在澳大利亚。也就是说,当时能够向澳大利亚增派战斗机的,只有美国空军。

无法获得更多的战斗机,弗伦奇就只能在别的方面做文章了。

事实上,这也正是他率领舰队出发的原因。

如果岸基航空兵无法夺取珊瑚海的制空权,那就只能出动舰队,通过消灭中国海军舰队来夺取制空权与制海权。

只是,这场仗到底该怎么打,弗伦奇心里却没底。

显然,直接前往珊瑚海基本上是送死。就算岸基航空兵能够提供掩护、甚至能够驱逐中国战斗机,在没有新赫布里底群岛掩护的情况下,舰队依然要受到来自多个方向的威胁,也就极有可能遭到中国舰队偷袭。

弗伦奇不得不承认,他制订的作战计划派不上用场了。

第一百九十二章 选择权

第一百九十二章 选择权

收到美军舰队离开阿德莱德的消息,牧浩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权。

可以说,准确的情报在这个时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牧浩洋做的前期部署发挥了作用。

当时,第一舰队与第二舰队就在珊瑚海,只是在新赫布里底群岛与所罗门群岛之间,没有深入。按照牧浩洋的判断,弗伦奇从塔斯曼海进入珊瑚海、即从南面直接北上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此弗伦奇只有一个选择:绕过新喀里多尼亚与新赫布里底群岛,从东面攻击所罗门群岛,然后前进入珊瑚海,全速向西南航行,进入岸基航空兵的掩护区域,等待中国舰队前来决战。

如果是牧浩洋指挥美军舰队,他就会这么打。

只是,指挥美军舰队的是弗伦奇,而不是牧浩洋。

为了安全起见,牧浩洋让龚继飞向珊瑚海南部海域派遣了十二艘潜艇,在新喀里多尼亚与澳大利亚之间建立起了一道潜艇警戒线,用四艘潜艇在新喀里多尼亚与新赫布里底群岛之间的海峡进行巡逻,在新赫布里底群岛与斐济群岛则部署了十二艘潜艇,另外安排十艘潜艇在新赫布里底群岛东北方向上巡逻。也就是说,用三十八艘潜艇,封锁了西南太平洋几座主要群岛之间的海峡。

只要弗伦奇率领舰队前来决战,就不可避免的要经过这些被潜艇监视的海域。

问题是,这种部署,弗伦奇也能想到,而且他肯定知道,中国海军在西南太平洋上差不多部署了一百艘潜艇。

这样一来,弗伦奇很有可能绕更大的圈子,比如绕过斐济群岛。

事实上,这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美军控制着斐济群岛,而且在这里部署了上百架反潜巡逻机,东面的萨摩亚群岛群岛也在美军控制之中。也就是说,如果弗伦奇断定中国海军会动用潜艇监视主要海峡,他就会利用部署在斐济群岛与萨摩亚群岛的反潜巡逻机,在斐济群岛东面开辟出一条安全航道,然后从这边北上,再转向西进。

针对这一情况,牧浩洋选择了动用岸基反潜巡逻机。

主要就是,斐济群岛离所罗门群岛超过了两千公里,在战斗机的打击范围之外,而且离马里亚纳群岛也有五千公里,差不多在战略轰炸机的打击半径之外了,向斐济群岛东面部署潜艇的风险太大了。

更重要的是,建立四条潜艇警戒线,已经用掉了三十八艘潜艇。如果让更多的潜艇执行侦察警戒任务,舰队得到的反潜掩护就将降低。显然,牧浩洋肯定不希望舰队在作战的时候遭到美军潜艇偷袭。

这个时候,牧浩洋有点后悔,没有及时攻占瑙鲁。

虽然庞跃龙提出过攻打瑙鲁,但是被牧浩洋否决了。主要就是,当时所罗门群岛战役进行得还算顺利,没有必要增加一处必须派重兵防守的地点。随后,等到牧浩洋觉得有必要攻打瑙鲁的时候,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打响了,陆战队没有多余的兵力可以调动,也就搁置了起来。

可以说,如果占领了瑙鲁,情况将大不一样。

比如,可以在瑙鲁部署反潜巡逻机,用来监视斐济群岛北面海域。

因为波纳佩岛离斐济群岛太远了,所以牧浩洋只能在所罗门群岛部署反潜巡逻机,挤占了有限的地面资源。

更严重的是,扰乱了前线部署。

针对这个问题,牧浩洋想到了一个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即让空军向所罗门群岛部署战略预警机。

虽然在搜寻海面目标的时候,战略预警机不比反潜巡逻机出色,主要是战略预警机配备的雷达主要用来搜寻空中目标,对海探测能力不比反潜巡逻机上的雷达好多少,但是在复杂的战场上,战略预警机的任务弹性更加突出,即能同时搜寻海面与空中目标,并且指挥其他飞机活动。

当然,这免不了要让战略预警机承担巨大的作战风险。

要知道,战略预警机是空军中,价值最高的作战飞机,造价甚至超过了战略轰炸机。

战争爆发的时候,中国空军总共只有不到四十架战略预警机,美国空军装备的战略预警机也只有五十来架。到二零五四年,中国空军战略预警机的数量增加到一百架以上,而且以每个月四架的速度递增。

可以说,这已经是战略预警机的最大产能了。

要知道,在各种作战飞机的性能都飞速提升的情况下,空军对战略预警机的性能要求也水涨船高。

当时,中国空军对战略预警机的需求量高达一百八十架。

主要就是,在面对众多威胁的时候,预警机的使用方式发生了变化,以前只需要一架战略预警机就能完成的任务,现在需要好几架。在大陆战场上,空军已经采用了全新的预警机部署战术,由三架战略预警机组成一个机群,其中一架是领队长机,三架预警机呈品字型编队飞行,相隔距离在五十公里到一百公里之间,僚机通过高速战术数据链把探测到的空情信息发给长机,由长机集中处理,然后再把处理后的信息分配给僚机,分别引导最近的战斗机作战。

该战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大幅度延伸了被动状况下的探测距离,提高了探测精度。

说得简单一些,组成编队飞行的战略预警机,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最基本的被动雷达探测基阵。

实战早已证明,被动雷达是探测隐身飞机的最佳手段。

只是,在只动用一架战略预警机的情况下,对隐身飞机的最大探测距离很难超过三百公里,而战术上需要预警机提供五百公里左右的探测区域,才能确保己方的防空战斗机能够及时拦截来袭敌机。

组成了空中探测基阵之后,战略预警机对隐身战斗机的被动探测距离超过了五百公里。

可以说,正是这一战术上的改变,帮助中国空军牢牢掌握着大陆战场的制空权,为地面部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问题是,空军对战略预警机的需求也因此大幅度提高。

事实上,一百八十架只是最基本的数量需求。当时,空军更加需要一种性能先进的战略预警机,而且明确要求这种战略预警机必须配备性能强大的计算机,充当机群的长机,处理海量空情信息。

这方面的研制工作已经开始,新式预警机以DY…1大型电动运输机为基础,配备了一台浮点运算速度达到每秒十兆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第一架工程样机已经开始制造,预计能在二零五五年初量产。

当时,第二种超级战略预警机也在研制之中,载机是DY…2,不但配备了性能更加强大的超级计算机,还具备了几乎无限的续航能力,即其供电系统是一套集成质量为二百二十吨的小型聚变反应堆。

按照空军的规划,这两种超级预警机将成为未来的空中指挥中心。

当然,这些都是美好的设想,在二零五四年都没变成现实。

牧浩洋要求空军向所罗门群岛派遣战略预警机,也有更加长远的考虑,即在接下来的舰队作战中,这些预警机将引导空中战斗。

当然,在牧浩洋看来,珊瑚海方向上的威胁并不大,美军绕过斐济群岛的可能性最大。

以美军舰队的航速,也就不过多航行一天而已。

当然,弗伦奇也有可能采用更加冒险的战术,比如用反潜巡逻机在斐济群岛西面开辟出安全航道。

还有可能出现更加极端的情况,即美军舰队从塔斯曼海直接北上进入珊瑚海。

总而言之,弗伦奇有很多选择。

在战与不战的问题上,选择权在弗伦奇手上,牧浩洋能做的,只是尽量完善部署,然后让龚继飞与佟少云耐心等待。

接下来的几天里,牧浩洋的判断正在变成现实。

最明显的征兆就是,美军从六月十四日开始,降低了在珊瑚海上空的作战力度,减少了战斗机的出动数量。可是根据之前统计的战报,部署在澳大利亚的美军战斗机应该还有一千二百架左右。也就是说,美军还没有丧失作战能力,只是因为其他的原因,没有继续与中国空军争夺珊瑚海的制空权。

这个其他因素,显然与正在赶来的美军舰队有关。

按照牧浩洋的判断,如果弗伦奇打算率领舰队杀入珊瑚海,首先就得摧毁所罗门群岛上的空军基地,而美国空军已经尽了全力,仍然没有达到目的,所以弗伦奇肯定会采取突袭的战术,比如让美国空军全力出动,吸引中国战斗机升空作战,美军舰队则趁此机会发动突然袭击。

当然,也有可能是颠倒过来的,即由舰队当诱饵,让空军担任突袭任务。

如果美军的作战准备足够充分,还有可能双管齐下,舰队与空军同时出动,确保达到作战目的。

不管怎么说,美军舰队肯定会来,问题只是在什么时候、从什么方向上到来。

当时,牧浩洋做了一个特殊安排:让司马文正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加强进攻力度,给美军制造更大的伤亡与损失。

可以说,牧浩洋已经认识到,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战斗,将对弗伦奇产生影响。

第一百九十三章 单刀直入

第一百九十三章 单刀直入

当时,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战斗,确实牵动着弗伦奇的神经。

六月十一日,双方在珊瑚海上的空中战斗打得正酣的时候,美军动用一艘攻击核潜艇与一小队海豹突击队,为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守军送去了一套低频通信设备,获得了与守军进行实时通信的能力。

当然,这套设备只能发送电码,不能进行语音与视频通信。

能够恢复通信联络,至少比无法交换信息好得多。哪怕只是电报,也能让后方掌握岛上的情况。

到六月中旬,瓜达尔卡纳尔岛上已有四分之一的地下工事被中国陆战队破坏。

虽然美军无法统计出准确的伤亡数字,但是从减少的人员来看,已有超过五万名美军官兵阵亡。绝大多数官兵都是在保卫地下工事的时候牺牲的,还有一部分被坍塌的地下工事活埋。

事实上,当时美军已经很少袭击地面上的中国军队了。

主要就是,中国陆战队不再固守几处阵地,而是四处出击,还专门组建了一些部队对付来到地面上的美军。

更重要的是,中国陆战队采用了一种非常野蛮的办法来对付美军的地下工事。

这就是:钻井。

想出这个办法的,是一个叫庄敬臣的新兵,他在服役前是一名地质钻探工人,有五年的工作经验。根据传闻,他执行第一次任务,即在深入美军地下工事的战斗中负伤,在战地医院的病床上昏迷了五天,醒来后就向排长提出了这个办法。当时,陆战队正在发挥官兵的积极性,向所有人征集对付美军地下工事的办法。虽然很多人都认为,庄敬臣提出的办法有点异想天开,但是负责战地指挥的军官觉得尝试一下也没有什么损失,就让庄敬臣在复原归队后负责这件事。

为此,庄敬臣还被破格提拔为一级军士。

经过几次试验,陆战队总结出了使用钻井方式对付美军地下工事的办法,即在钻头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只要钻头进入了地下空穴里就停止钻探,然后从钻孔里把炸药塞进去,直接爆破掉地下空穴。虽然爆破的不一定是美军的地下工事,但是十次碰上一次,就足以让战地指挥官满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