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压寨相公要崛起 >

第50章

压寨相公要崛起-第50章

小说: 压寨相公要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影响深远,享有“书圣”美誉。

    而这个时代并不存在王羲之此人,所以现在李子勋临摹他的书法,就可以说是他独创之举,虽然这说法有些不要脸,但是李子勋本来的意思也没有想要通过其出名或赚取名利,所以他也丝毫不介意。

    看着封面上的几个字,慕容浩然是越看越喜欢,不经产生了也要学习一番的想法,于是突发奇想道:“要不你给我写一幅字,我来回去珍藏起来。”

    “啊?”李子勋不由得有些懵逼,话说你也太扩张了点吧,还珍藏,虽说他这字是临摹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但还远远达不到他的境界,这还有珍藏的价值?

    看着一脸惊讶的李子勋,慕容浩然道:“其实我很喜欢这种书法,所以打算临摹一番。”

    李子勋这次恍然大悟,早说嘛,“这样啊,那我给你写一幅。”

    李子勋来到书桌旁,铺好宣纸,磨好墨,拿起毛笔,不经深思,该写写什么?

    看着一脸沉思的李子勋,慕容浩然知道,他肯定是在为写什么而犯愁,所以就提醒道:“要不就写你以前作过的诗词?”

    李子勋闻此,就打算写那首篇幅比较长点的水调歌头,但突然想起他之前跟慕容浩然讨论学武的事情,当然他已经是没希望啦,但他们那身武艺不由得让李子勋想起了一个词“侠客”。

    对于侠客一词,李子勋记忆最深来源于金庸先生著作射雕英雄传里说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侠客遵循的不是儒学思想中的“忠”,而是“仁”与道家哲学。侠客用剑,刚中带柔,舞时游刃有余,往往点到即止,处处留三分余地。正是这种特性使得侠客不可能在中华的正史上大放异彩,只在人们目光不可及的地方轻轻拔剑,悄悄改变着历史的走向。

    而侠客的梦想可以说是上世每一个华夏人的梦想,当然也包括李子勋自己,如果他来到这个时代的年龄在小点,说不定他就能实现这个愿望啦,但现在只能遗憾的放弃。

    既然现实中不能实现,不却不能阻止他去想象,而对于“侠客”描写的诗词里,最著名的要属于诗仙李白的侠客行。

    确定要写什么后,李子勋就立马深呼了一口气,让脑海中那些杂念都消散一空,笔锋一落,顿时笔走龙蛇。

    看着李子勋开始起笔,慕容浩然不由得认真的观看着,他以为子勋会写之前作过的诗词,但却只见他矫若蛟龙般的写下啦侠客行,见此慕容浩然不经一愣,又是他没听过的,神情不由的更加认真啦。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看到此,慕容浩然的眼神越来越亮,简简单单的几句就将侠客的气势、风貌,和排忧解难、不图名利、尚义气、重承诺等等的高尚人格栩栩如生的展现在自己的眼前。脑海中不由得就显现出一副潇洒的侠客形象。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随着最后一个字落下,慕容浩然一脸兴奋的拍手鼓掌。一首侠客行,将诗人的豪情壮志表现的淋漓尽致。“好字、好词。”

    李子勋笑着放下毛笔,对着慕容浩然问道:“怎么样,可还满意?”

    “岂止是满意,惊喜才对。”慕容浩然感慨道,他也没想到,李子勋不仅会从新做出一首诗,还是如此震撼的一首诗。

    “那就好。”见慕容浩然满意,李子勋高兴的点了点头。

    “只是如此好的诗,我都有些舍不得拿来临摹,应该将其表好珍藏才对。”看着这幅侠客行,慕容浩然是越看越喜欢。

    “没必要,以后还有需要再跟我讲,我再给你写几幅。”慕容浩然帮助自己的远不止于此,所以只是要求李子勋给他写幅字,李子勋还是会欣然答应的。

    “先这样吧,以后有需求,我可不会跟你客气。”慕容浩然说完,自己却先笑了起来。

    等到宣纸上的墨迹干好后,慕容浩然小心的将其卷好,用细绳绑好,放在书桌上。然后拿起那本他最好奇的拼音注解看了起来。

    这本拼音注解其实具体来讲,是一本前世标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拼音教材,李子勋是根据图书空间中的教材编写的,只是修改了里面很多对于这个时代不太适合的事例,让其更加符合这个时代人的时代观念和认知。

第七十八章:懵B的慕容浩然() 
拿着这本拼音注解,慕容浩然是越看越是一脸懵逼,其实里面的文字和所说的一些故事对于他来讲是很容易懂的,但里面那些相较于汉字,更像道士所画的符一般的文字却让他一头雾水。还有像是小蝌蚪一般的符号都是让他不知其解。

    “这个小蝌蚪是什么?”慕容浩然指了指书上那个犹如小蝌蚪一般的符号,疑惑的看着李子勋。

    “小蝌蚪?”李子勋也是一脸懵,一看才知道,慕容浩然说的是句子中的逗号。

    李子勋笑了笑,“不知你对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作何解?”

    慕容浩然不知道李子勋为什么突然问起这个,但还是回答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句乃出自论语泰伯篇之中,研其句读,可谓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耳。释其义,何晏论语集释之中,乃曰:百姓能日用而不能知也。”然后顿了顿,继续道:“圣人之道深且远矣,人不易知。士大夫亦不可窥探一二,何况于民哉?是故,孔圣人认为,可以让百姓按照朝廷指引的道路走,并不需要让他们知道为何要这样走,唯有如此,百姓方才能为朝廷所用,无所背离。”

    李子勋听完摇了摇头,“如你所解,百姓只能被引导,却不能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是按照这样来理解了,那不就成了愚民政策了么?孔夫子一贯主张“有教无类”,也就是说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孔子把一生中的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说出这种话的人怎么会主张实行愚民政策呢?”

    慕容浩然听完一脸的震惊,他之前也听过子勋关于“君子远庖厨”的另类见解,当时还能很快的接受,但此时却还是被他那异于常人的见解吓呆。

    李子勋也没管慕容浩然的表情,继续道:“其实这都是统治者和文学流氓相互勾结的结果,故意曲解先贤的意思来达到自己控制百姓的目的,却被后来的人真理般的给奉行了下来。殊不知,开启民智比愚民更加利大于弊,不论是客观上对国家的发展而言,还是主观上的对维护统治者的统治地位而言。”

    “不知子勋有何见解?”,此时慕容浩然虽然还不能完全认同李子勋的看法,但还是想听听李子勋对于此句的见解。

    李子勋也没什么顾忌,直言道:“孔夫子既然有教无类,那这句话所表达的定然就不是这种意思。为什么后人都会理解错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断句用的标点符号,导致记录的时候没有断句,后人不在现场,也很难知道孔圣人当时是如何断句的。于是就自己加以猜测,结果导致了断句的错误,从而就导致了释义出现了歧义,结果就同孔圣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差了十万八千里了。倘若从中见断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此一来,就跟你的说法一样。可是结合分析了孔圣人的思想,可以确定孔夫子是不会表达这种意思的。但如果像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样断句的话,此句的意思就变成了:百姓若是可以,就由着他,若是不可以,就让他知道自己哪里不可以。也就是说,当执政者认为老百姓的道德、行为符合“道”、“礼”的要求时,就随他去,不要过多管他;如果老百姓的道德、行为不符合“道”“礼”的要求,那就要告诉他,引导他,教育他,使他的道德、行为符合“道”、“礼”的要求。这样解释,就符合孔圣人一贯的主张了,也恰恰是儒家德化政治、顺民应天、开启民智思想的体现。所以,这样解释,才是孔圣人所想要表达的真正意思!”

    慕容浩然闻此,嘴里喃喃的叨念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百姓知道并可以遵从道与礼,那就由着他,不要多管;百姓不知道遵从道和礼,那就让他知道什么是道和礼,让他遵守道和礼所谓教化万民,果然如此!果然如此!听完子勋的一番见解,颇有一种拨云见日之感。”

    “你看着就是由于断句造成的。”李子勋说完从慕容浩然的手上的拼音注解,指了指逗号和另外的一些标点符号,“这些标记,我称之为标点符号,不同的标点符号代表着不同的间隔、停顿和语气。我们说话,一句话的前后都有停顿,且带有不同的句调,这些停顿和语调,结合我们说出的话,来表示完整的意义和心境。一句话从嘴里说出来带有不同的停顿间隔和语气。可现在所有的书籍中却从没有这种将其表现出来。古往今来,多少古籍中都有因为句读不对而产生的错误和歧义,乃至于弯曲圣贤原本的意思来,误导后人。但如果书籍中采用这套标点符号,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即使经过数百年,甚至是数千年,人们只要看见了这些标点符号,就能够正确的知道当时的人说的话来。”

    等到慕容浩然稍有回味后,李子勋又接着道:“你说的这个小蝌蚪,叫逗号,表达半句话中间的停顿,这个小圆圈,叫句号,表达一句话说完,一个意思表达完了。这个木棒似的,称之为感叹号,涌在句末,既有句号的作用,表示一句结束,又能表达出这句话的情感语气是十分激动的。”

    慕容浩然听完李子勋的解释,细细品味这些标点符号的意思后,又从新读了一段书籍上的语句,然后想象对比一下如果没有这些标点符号,慕容浩然发现,有了这些标点符号,不仅仅能更加准确快速的读懂这些语句,还更加方便阅读。若是孔圣人当初有这么一套标点符号,加入了论语里面,那么现在人们看到了都是已然原模原样照着圣人之言断句好的论语,自然而然的就知道了圣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意思了,哪里还会出错,哪里还会误导后世之人如此之久!

    念及此,慕容浩然激动拍手道:“妙哉!妙哉!”。慕容浩然看着这些加了标点符号的句子,细细端详着,越看越是能理解这些标点符号的重要性,不由得称赞道:“子勋所创造的这套标点符号断句之法果然精妙,只要掌握了标点符号的用法,便再也不怕将录于纸上的话会错了意,一看之下,便知作者所著书籍里面说的什么话,表达的什么意思,写这段话时,作者当时是何种心情境地此法可谓是精妙绝伦。”

    “唉,我现在都不知道是不是该继续支持你不走科举一途啦。”慕容浩然有些后悔的看着李子勋,跟子勋接触越久,就越被他那天马行空的想法,以及深不见底的学识所震撼。

    李子勋笑着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现在修身都还没做到,就不会自认为有平天下的才能。不过等我真的能够达到如此境界的时候,说不得,我会真的步入官途,去帮助更多的人呢!”

    慕容浩然有些哭笑不得,子勋总能为自己找到一些理由,而且这些理由还能让人没法反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是一句至理名言,而这恰恰表现出子勋那无尽的才华,作为欣国的世子爷,他真的不想这样一位才华惊艳之人步入商途,这样的才华就应该走官途,造福更多的人。

第七十九章:醍醐灌顶() 
探讨完标点,慕容浩然又指向书上那些奇异的符号道:“这些就是你编写的拼音。”

    李子勋笑着解释道:“这是我为了方便愚明识字而编出来的东西,这些字母叫做汉语拼音,不同的字母有不同的读音,通过不同的字母读音的组合,拼出字的读音来,可以让像是愚明这些初学者明白他们不认识的字该怎么读。”

    听到李子勋的解释,慕容浩然点了点头,“听子勋所言,这些东西,可是跟那切韵一般,注解读音之法?”。

    李子勋点了点头:“不错,现在的读书人学习读音,多以说文解说与切韵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