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压寨相公要崛起 >

第226章

压寨相公要崛起-第226章

小说: 压寨相公要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端木易又在那里待了一会儿,去向百官之中问候了几句,然后便带着李子勋离开了。

    书房里面,端木易左右看看,屏退了左右,然后赐坐让李子勋坐了下去。

    “经过太医们详细的诊视,也发现了朕和皇后都有暗疾在身。”端木易神色严肃,看着李子勋,问道:“你之前一力劝朕锻炼的时候带上皇后和皇子公主们一起锻炼,可是看出来了什么?朕想听听你的说法。”

    李子勋一听端木易的话,心中反而松了一口气来,之前在益州端木易就发生过急症,李子勋便想着让这些皇室成员和朝廷群臣们都能够按时做体检,这样就能够及时发现他们身体的不适之处。

    “回禀陛下,您和皇后娘娘身体的具体情况微臣是不知道的。但是您也知道微臣对于歧黄之术略懂。”李子勋对端木易说道:“之前您在益州就发生过急症,所以微臣劝陛下带着皇后娘娘与公主殿下锻炼,只是想着皇后娘娘与众位皇子、公主养尊处优,这样是对身体不好的而已。”

    听了李子勋的话,端木易的脸色又肃然的几分,眉头也皱了起来。

    见他如此,李子勋便又说道:“不过,陛下现下也不必过于担心。既然之前太医署的太医们诊治不出,说明如今您能和皇后娘娘的身体伤病也是刚刚开始,并未形成影响。一般症候在此阶段,只要善加调理治疗,能够治愈,至少是阻止病情发展的可能性是十分大的。有太医们善加诊治,想来您和皇后娘娘都会早日治愈,不会有甚子大碍的。”

    端木易听了李子勋的话,点了点头:“虽说如此,但是那些御医还是没有及时诊治出我们身体的病症。他们已经算是当今欣国最厉害的一批大夫,想及此,真还是担忧不已!”

    “陛下此言有差,虽说太医署的太医们都是欣国数一数二的一批大夫,但要说他们是最厉害的,微臣也是不会认同的。”李子勋摇了摇头,说道:“其实还有很多有本事的大夫并不贪慕虚名,一心只想要考一身医术造福天下百姓。他们视人命重于千金,注定不是能够用官职和金钱束缚住的人!。”

    “哦?子勋这样一说,也确实如此,就比如你小子。要不是偶然机会,朕又怎么会发现你这一身医术呢!”段誉笑着对李子勋道:“只是那些大夫不慕名利,朕又怎么让他们能够来到这京城呢?”

    李子勋想了想道:“微臣有一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一听李子勋有办法请那些有本事的大夫留在京城,便顿时来了兴致,问道:“子勋有何办法?”

    李子勋答道:“陛下,天下医者,比之那些歧黄之术冠绝超群的大夫,其他医者,则多数医术并不精,有些甚至巫医相合,微臣就见过,遇到一些疑难杂症不知该如何治疗,烧了符水让人喝的,这能治病么?说到底,是大部分的医者都不专业。

    术业有专攻,若是专精一业,精研细钻,才能称得上专业。而如今我欣国虽有医者,却无能够令医者成就专业的东西。那些医者就是想要学习医术,除了传下来的那区区几本之外,就再没有了。

    且就那几本,也是方药本草部秩浩繁,仓卒间求检不易。现下咱们已经有了活字印刷,有了能大量刊印书籍的能力。陛下,为何不下令太医署总结前人医术精要,汇总集本朝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集结成册,刊印天下,也好叫天下医者有所可学,有所可依?

    然后陛下再去请那些医术卓绝的大夫主持编纂医书,想必当他们知道这是惠及天下万民的事情,定然会答应陛下,留在京城。如此一来,不仅留住了那些医术卓绝的大夫,且还另天下医者有了所能遵循的医书,以后天下医者都能够学到那些名医的一身医术,又能够造福多少百姓?这是大功德一件,陛下何乐而不为?”

    端木易听完李子勋的话,顿时一喜道:“既然你小子由此办法,那现在就去帮朕个忙怎么样?”

    李子勋一愣,合着端木易提出此话题,就是挖着坑等李子勋跳下去呢。但端木易已经开口,自己也不能拒绝,便问道:“不知陛下所说何事?”

    看着一脸郁闷的李子勋,端木易的心情不知为何大好,笑道:“其实皇宫里面现在还真的有位可以说是医术贯绝天下的老大夫!”

    听到此话,李子勋也是十分好奇,毕竟他自己也是大夫。现在听到端木易说这里有位如此厉害的大夫,又怎么不会好奇呢!“不知陛下所说是那位名医?”

    “孙千方,孙神医!”端木易神秘回答。

    “孙神医?”李子勋一愣,这个名字他还真没听过。

    端木易笑着解释道:“这个名字你没听过也很正常。我也是听御医提起才知道的。孙神医常年深入民间,走遍大江南北,尝遍各种药草,替百姓治病。刚好前段时间他来京城,我就将他给请到了宫里。而且朕和皇后的病症能够及时发现还多亏了孙神医!”

    李子勋越听,对这位孙神医越是干兴趣。“那陛下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你小子能否给我去将其留在京城!”端木易也不卖关子,直接了当的将自己的目的给说了出来。

    “可是,微臣跟这位孙神医也不认识。陛下认为微臣能够劝他留下?”李子勋不知道端木易为什么非的让自己去劝阻。

    端木易笑了笑道:“你跟孙神医都是大夫,这样你们更好沟通,而且,这位孙神医跟你爷爷可是朋友喔!”

    “孙神医跟我爷爷是朋友?”李子勋惊讶的看着端木易,“我以前怎么没有听爷爷说起过呢?”

    “你爷爷以前还在太医署的时候,就认识了孙神医,他们以前还经常一起讨论医术。后来你爷爷辞退,回到益州,而孙神医也游历天下,所以也有很长时间没有见面!”

    “然来如此!”听完端木易的解释,李子勋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去见见这位孙神医,但是成语不成,微臣也毫无把握。如果此事不成,还望陛下不要怪罪!”

    “放心,不管事情最后怎样,朕都不会为难你!”端木易向李子勋保证。

第358章:极力劝说() 
李子勋跟着端木易派来的人来到一处宅院,只见院子中央的亭子中坐着一位跟周济世差不多年龄,一副仙风道骨的老人。

    侍卫走到那人面前行礼道:“孙神医,这位公子是当朝益州男爵大人!”

    亭中人转过身一脸疑惑的看着李子勋。

    李子勋连忙行礼道:“益州男爵李子勋见过孙神医!”

    孙千方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指了指旁边的座位让李子勋坐下。之后端起面前的杯盏,看了眼杯中茶叶轻轻舒展,缓缓飘荡,然后轻轻押下一口,满喉回甘,茶香逸然。

    “茶之本味,妙不可言。除却医道,贫道本无甚子喜好,此前尝了一回这新茶,往后便多了这品茶一味。”

    李子勋笑而不语,只是双手接过孙千方递过来的茶杯,细细品着。

    孙千方看着李子勋一脸泰然自若的神情,不由得点了点头,面前这位少年郎甚合他意!之后见李子勋喝茶的动作,就知道李子勋也是位会品茶之人,便感兴趣的问道:“李爵爷也是爱茶之人?”

    李子勋笑着回答:“正是,小子闲暇之余也会自己泡上一壶香茗,悠然坐于院中,细品香茗,感受自然的神态,自有一番情趣!”

    孙千方大笑道:“正是如此。你小子甚合我意!”

    这时一旁的侍卫笑着对孙千方道:“孙神医,您有所不知,这炒茶可也是李爵爷所发明的呢!”

    孙千方闻此一愣,放下杯盏,回味了一下满口的茶香,说道:“却不知,这茶竟原来是子勋所制。”

    “不仅是这新茶,李爵爷还精通格物之道,除却新茶,还有那马掌、马刀,又有活字印刷之术,连同那标点符号、新韵法皆是出自李爵爷的手笔,更有制盐之术献出,使我欣国陇右皆为盐田,百姓再无缺盐之苦。”侍卫笑着对孙千方说道:“孙神医,李爵爷也是大功德之人呐!”

    侍卫敢于将如此多机密的事情告诉孙千方,自是端木易的授意,不然他可不敢私自将其告诉别人。而端木易的意思无非就是为了让李子勋在孙千方的心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这样李子勋劝说孙千方留下的几率就会更高。

    “原来如此!”孙千方吃了一惊,郑重的看向李子勋:“老夫行医一生,见过诸多因长期无盐可食,而患上了重症的百姓,还有无奈之下只能食用盐矿,致使中毒的人,如今子勋解了百姓无盐之厄,果真是大功德。老夫所医者,不过一人耳,子勋所医者,乃是天下之百姓,老夫所不如也。”

    李子勋面色郝然,自己就是拿着后世里面的东西在投机取巧而已,却让这位真正无私的孙神医如此称赞,感到十分脸红。

    “孙神医这话”李子勋挠了挠头:“可真是叫在下汗颜了。在下不过是纸上谈兵之辈。孙神医却是屡屡不顾自身之安危,深入疫病之地诊治百姓,乃至于以身尝百草。辨明方剂,矫正医书之错误,在下岂敢同孙道长相提并论。”

    “两位都是于国于民有大贡献之人。又何须你让我来我让你?”旁边的侍卫笑道:“论医术一道,虽然小的也不知李爵爷和孙神医那位更加厉害。但是在下也知道李爵爷可是治好过天花的。而孙神医也是游历天下,治好过无数的病人。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如是而已。”

    听完侍卫的话,李子勋二人相视而笑,李子勋提起桌上的水壶来,重新给自己以及孙千方面前的杯中添满。

    “天花竟然是子勋治好的!老夫之前只听说是来自益州的一位大夫,却不知道具体是谁。为此老夫当时还准备去往益州见识一番呢!”孙千方一脸惊讶的看着李子勋道:“只是后来被事情给耽搁啦!”

    李子勋谦虚的笑道:“此事也不尽是小子的功劳。当时参与进来的大夫也有很多。而且这当中爷爷给小子的帮助是最多的!”

    “难道你爷爷也是大夫?”既然能够在如此疑难杂症的事情上提供帮助,那一定是位医术高超的大夫。

    李子勋点头道:“是的。爷爷他以前也是太医署的御医。辞官之后就回了益州开了间药堂!”

    “哦。以前的御医,不知可否告知你爷爷的名字?”孙千方好奇的问道。他以前在太医署也是有着很多的朋友,只是后来联系的次数比较少。

    “小子的爷爷姓周,名济世!”李子勋笑道。

    “周济世?”孙千方听完此名字后大笑,“天下间竟然有如此巧的事情。没想到你小子竟然是济世的孙子!”

    孙千方说完,突然想到了什么,疑惑的问道:“我记得济世一辈子都没有婚娶,怎么会有一个这么大的孙子呢?”

    李子勋解释道:“小子不是爷爷的亲孙子,只是小子跟爷爷比较投缘,所以就认了小子为孙子!”

    “原来如此!”孙千方恍然大悟。“那你爷爷现在可好?”

    “爷爷的身体还是不错的。平时也偶尔会出去问诊。只是之前也没听爷爷说起过孙神医,所以小子之前也不认识您。”

    “既然是济世的孙子,怎么还叫老夫孙神医。”孙千方怒道。

    李子勋立马改口道:“孙爷爷!”

    孙千方大笑:“既然是济世的孙子,而且还能主持治好天花急症,想必子勋的医术一定不凡!”

    “只能说学了些皮毛。跟您和爷爷相比自是相差甚远!”李子勋谦虚道。

    “有就是有。也无需如此谦虚。现在天下学医者太少,既然进入了医途,那就努力提升自己的本事才是真的!”孙千方告诫道。

    李子勋点了点头,“小子晓得。而且也一直遵循爷爷的教诲。努力提升自身医术,不忘自己是一名大夫的职责!”

    “如此甚好!”见李子勋态度如此治好,孙千方也大为满意,就像是看自己后辈一样。

    “刚才孙爷爷曾言,天下学医者太少,小子觉得,不仅仅是因为学医的人太少,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东西可学。”李子勋又喝了口茶水,对孙千方说道:“有些郎中。他最初所学,有时候是师傅相传,有时候是自己找来医书学习的。很有可能,打从一开始他们学的东西就是错误的,而自己又没有能力或者毅力去查证一下自己所学的医术的对错。又或者,他们的师傅,本身就没有高超的医术,导致学医的人就算是学成了。其实能力也普遍不高。”

    听了李子勋的话,孙千方点了点头。说道:“子勋所言极是。大多郎中,其实都是跟着师傅,或者照着医书背下来了几种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