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压寨相公要崛起 >

第223章

压寨相公要崛起-第223章

小说: 压寨相公要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蒸米饭用的糯米昨天晚上芸娘已经洗干净浸泡了起来。

    此刻捞出沥干水分,然后松松地放入笼屉,笼内垫有薄布,李子勋不担心会漏下去。

    厨灶里的火烧的旺旺,等旺火蒸熟成糯米饭,李子勋打开了笼屉。

    笼屉热腾腾的冒着气,熏人的眼睛。

    他把蒸好的米饭倒入了盆子内中,然后往里面加入了白糖、熟猪油、开水,搅拌均匀。

    厨娘已经摆好了几只小碗,碗底按李子勋的要求抹上了猪油。

    李子勋把蜜枣、桂圆、糖莲子、瓜子仁、苹果、山楂、桔子、红绿瓜丝等在碗底按图案排列好,然后放入少许糯米饭,再入豆沙,最后把糯米饭填满至碗口,揿平,放在笼屉上用旺火蒸约半个时辰,使糖油完全渗入饭中即可。

    蒸好后李子勋取了出来,然后倒覆于盘中。这个就是凉了也不怕,再回笼去热就好。

    等李子勋将八宝甜饭做好,厨娘们也已经做好了中午要吃的菜。

    美食端出去,李子勋和慕容浩然好好的享受了一顿美餐。

    吃完午饭,正在李子勋喝着香茗的时候,只见老窑头兴奋的从外面跑了进来。

    “公子,少爷!”老窑头红光满面的:“哈哈哈哈,玻璃成了!”

    老窑头说着跑到边上搬过来了一个红木箱子来,将箱子打开,就见里面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一套高脚杯来,然后又接着搬过来了几个箱子打开,只见里面摆放这各式各样的玻璃制品。

    “两位少爷,窑上的玻璃成了!”老窑头搓着手对李子勋兴奋的说道:“中间烧了一会儿,可是吹制的时候没做好,做出来的东西形状不好看。就又开了一窑,这下都成了!”

    “试了么?”李子勋抬头看看老窑头。

    老窑头用力的点了点头:“试了!公子,都照公子说的试了!开水烫,冰水浇,都没得裂开!”

    李子勋笑了起来,成了!

    “不错。”李子勋点了点头,对老窑头说道:“老窑头,这一次能顺利烧出玻璃来,你功劳很大,以后你的例钱就同慕容王府的管家一样,而且还将奖赏你一百贯。”

    “一百贯?!”老窑头顿时傻了眼睛,以为是自己听错了,转头看向了慕容浩然。

    “子勋,这”慕容浩然虽然不会反对李子勋的决定,但是一下子奖赏一百贯,那可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让老窑头拿去自己挖一个窑都够了。

    李子勋笑着对慕容浩然摇了摇头,然后继续对老窑头道:“以后凡是庄子上的匠人,若是能够自己捣鼓出来有用的新东西,本公子都会根据有用程度而不吝赏赐的。老窑头,待会儿去我书房,有个契约让你签下来,本公子不会亏待你的。”

    说罢,李子勋回到书房,取出了早已备好的契约来,那上面规定了双方的义务与权利,李子勋详细念了起来,还逐条的给老窑头解释。

    等老窑头听完,已经是老泪纵横了。因为那上面说了,若是他愿意,一辈子都可以待在慕容家庄子上,自会有慕容家负责给他养老送终。老窑头无儿无女,听到这个都已经哭开了,能让一位王爷家里这么对待,估计也就他了。

    但是他还是不太相信,毕竟他们都是属于慕容王府的人,不知李子勋所说的能否当真。

    慕容浩然笑着对老窑头道:“放心吧,子勋所说即我所承诺!

    李子勋的合同想的十分周全,里面也没有压榨刻薄的地方,都是平日里面他们都在做的事情,只是用文字的形式给写在合约上面去了。而且李子勋给他们的待遇也是极好的,这在庄子上有目共睹。

    “这纸契约,以后凡事对慕容庄子上有贡献的人都可以签下,具体的条框会有所不同,但大致都是差不离的。”李子勋给老窑头逐条解释完毕之后,继续说道:“我会如何对待你们,你们要做到什么,里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若是愿意,就按下手印吧。”

    “愿意!愿意!”老窑头连忙按下了手印。

    一式两份,李子勋自己留下了一份,另外一份交个了老窑头,让他好生收拾着,千万别弄丢了,然后说道:“这烧制玻璃的法子,如今开始便是咱们家里最高的机密之一,无论是谁,无论如何都不能够泄露。把下面那些匠人们分开,按照以前教你们的法子,一人只负责一块儿活计,不让让他有机会全部学会。明白了么?”

    “一人负责一块活计?”老窑头不太明白。

    “这个就是流水线生产!”李子勋知道他们还不懂这流水线式生产。便解释道:“其实很容易理解的,我先问你几个问题。”

    老窑头一愣,于是点了点头:“公子请问。”

    李子勋问道:“你可知道我们身上所穿衣服是怎么做出来的?”

    “回公子的话,我们身上的衣物,当然是裁缝所做。”老窑头不知道李子勋为什么会问这么奇怪的问题,但还是认真回答。

    李子勋点了点头,又问道:“那我再问你,这一个裁缝制作一件衣物,需要几天的时间?”

    “这这怕是还要看是如何的衣物了。若是寻常人穿的衣物,裁剪缝制下来,一件衣物怕是得要个三四天了。”老窑头想了想回答道。

    “那我又问了,若是教那裁缝只做一袖子,需要多长时间?”李子勋又问道。

    “只做袖子那想来便要快上许多了,几剪子下去就成了吧!”老窑头答道:“想必一个时辰足矣!”

    李子勋点点头:“那若是制作裙裾呢?”

    老窑头疑惑的看看李子勋:“也不过几剪子而已,不过两个时辰。”

    “是了,那若是袖子裙裾之类的,衣服上需要的物件都准备好现成儿的了,只需要缝制到一起就成一件衣物,又需花费多少时间?”

    老窑头想了想,答道:“若是现成儿的只缝补到一起,那可就快了,也不会过两个时辰。”

第353章:烧窑喜讯() 
李子勋颔而笑道:“是了,这就是我所说的流水线生产。一个裁缝制作一件衣物,需要三四天的时间才能做出来一件。可制作出来一条袖子一只裙裾,则只需几个时辰而已。如此,若是我多找来几个裁缝,一个专门只做袖子,一天便能做出来好几天袖子;一个专门只做裙裾,一天又能做出许多裙裾;一个专门只做肩坎,一天又不知道做出多少肩坎最后一个只管将前面做好的东西缝到一起,一天又不知道能缝补出来多少件如此,那三四天里面,又能做出多少件衣物呢?而且,如果依照此法进行制作,则做袖子只会做袖子,做裙裾的只会做裙裾,缝补的只知道把它们如何缝补到一起,却又不会做那各个部分。这样一来,便是其中任意一个裁缝被抓去了,也做不出来完整的一件衣服来,保密性就有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一旁的慕容浩然深思片刻,一脸微笑道:“子勋所说不错!果然如此!就那弓箭来说,一支弓箭做出来一个人需要一个时辰才行,可倘若只做箭头,不过几盏茶的时间而已,单做尾羽又不过几盏茶的时间,打磨箭杆,又不过几盏茶功夫,将三者合一,也不过几盏茶的功夫。这些时间放到一个人身上,就需要一个时辰才能做出一杆来,可若是放到三个人的身上,几盏茶的时间就能做出一杆了!好!此法甚好!不止是军机坊,制作其他的物件,也俱都可以如此行事!如此一来,生产之效率必定大为提升!”

    “正是如此!”李子勋回头对慕容浩然笑了笑。

    慕容浩然想了想,又对李子勋说道:“不对,子勋,这里面有个问题。那裁缝又不是同一个人,这做出来的袖子、裙裾、长衫又如何能够保证可以缝制到一起而恰好合体?这不同的人做出来的东西,自然是有所差别的。若是做出的袖子长,做出的裙裾细瘦,做出的长衫又肥大,又如何能缝制到一起让人穿?就说方才说的做弓箭,这箭杆的粗细也都有不一,莫说是不同的人做了,便是出自同一人之手,粗细长短也都不会一模一样。如此一来,岂不是就白做了那些部件,却无法合在一起了么?!”

    慕容浩然果然不愧是眼界长远开阔的人,听完流水线生产的法子,几乎立刻就想到了其中的问题。

    李子勋笑着说道:“我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那流水线生产法之前,还需冠以标准化三字,便是解决此问题的办法。”

    “标准化?”慕容浩然眼中一凝,问道:“何为标准化?”

    “所谓标准化,就是说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进行生产。还拿做衣服来说,流水线生产会产生方才你所说的问题,不同的人做出来的东西尺寸长短俱都有所不同,无法成衣。可若是咱们提前制定好了一个标准,袖子必须做到多长,裙裾必须做到多宽,长衫必须做到多长这些都给出一个固定的数值来。数值是既定的,则无论是哪个裁缝来做那一部分,只消严格按照这个数值做出来,那就不会出现大小长短不一的情况了。”

    听了李子勋的话,慕容浩然微微一想,又道:“那如此做来,岂不是每件衣服都是一样大小了?”

    “不错,所以这个数值的标准是动态的。是可以变化的。比如说咱们要给庄子上的人做衣服,就首先进行统计,瘦小的人有几个,高大的人有几个。又高又瘦的人有几个,又矮又胖的人有几个如此制定出不同的标准来,然后再有裁缝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流水作业,不就成了?”

    “原来如此!”慕容浩然恍然大悟。

    却听李子勋继续说道:“不止是这样,标准化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好处。比方说那弓箭,若是按照标准化生产出来的弓箭,那么因为所有的箭杆都是一个标准,故而长短粗细都一个样,所有的尾羽、箭头都是同样的标准,也都是一个样,那么若是我身上的这只弓箭折断了箭杆,我随便从谁那里找到一根箭杆就又可以安上。若是他身上的箭头损了,那又随便从谁那里弄来一个箭头安上就又是一杆好弓箭了。你想想,一场战事过后。战场上残留了多少破损的兵器啊!若是铁器还能回炉烧了重制,可若是其他的呢,就只能丢弃了。可要是这些武器都是通过标准化生产出来的武器,那打扫了战场之后,就能够一并回收,这件兵器的把坏了,可那把兵器的其他地方坏了,刀把却是好的。放在以前,就只能都扔了去。可若是标准化生产,那我把那把兵器上的刀把拆下来。因为一样的标准,所以能够安到坏到了刀把的那把兵器上,就又是一把完好的兵器了。只要是同样标准下生产出来的,各个部分就可以用其他相同的部分来替换。如此下来,能为朝廷节俭多少?!”

    慕容浩然睁大了眼镜,从他眉目间的喜色,就可以看出来李子勋的话说道了他的心里了,谁叫他家就是军事家族呢!

    “不错!每次征伐,损毁之兵器物件无数,都要重新制作。耗时费力。若是有了这标准化流水线生产,则不仅仅是生产的效率能够极大提高,产出多出数倍来,且因同样标准尺寸,只要是一个标准的流水线上下来的东西,相互之间就可以彼此替换互补!”

    慕容浩然和老窑头听完李子勋的话后,都十分肯定的看着李子勋。

    李子勋继续说道:“以后窑上的生产不仅要按照严格的标准化生产流程,而且以后那些工匠和杂役等人都要先行进行岗前培训。琉璃的工艺不比其它,工艺一定不能够泄漏出去。一应工匠杂役,每个人都应当绝对忠诚,然后我们才可以教他们如何打制那些东西。否则,若是被他们传了出去,落到了其他商人甚至是敌人的手里,对我们和欣国的危害可就大了!”

    “岗前培训?”老窑头听见李子勋又说出他所不明白的词语,茫然的看着李子勋。

    “所谓这岗前培训,是说在这些匠人、杂役等人进入我们窑上做事之前,必须对其进行教育,使其绝对忠诚于我们,甚至是忠诚于欣国,我管这叫思想教育。等他们达到了这种程度,方能进入烧窑中做事。不过,碍于如今他们已然开始了,那也不好让他们再停下。而且线下庄子上的人都是你所熟悉的,都是慕容王府的人,也就无所谓。但是以后如果要招新人,那必须严格按照我们的标准,宁缺勿滥!”

    见李子勋神色肃然,老窑头赶紧深深弯下腰去:“老汉知道了!”

    接下来李子勋又详细说了下一步的规划和安排。玻璃终于可以开始正式投产,因为成本是河沙,所以这成本要低的多,定价自然就要比京城城中的那些胡商贩卖的便宜不少。而且因为河沙里面的二氧化硅含量更高,所以成色也更好,更加清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