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压寨相公要崛起 >

第218章

压寨相公要崛起-第218章

小说: 压寨相公要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人识字,对于李子勋来说并不难,自己可是教过那么多的学生,还怕教不会这些士兵不成?这个时代的人学习识字和上世的古代一样,都是要通过切韵来学习的,可是作为历史上可考证的最早的一本韵书,切韵的语音系统十分复杂,而且晦涩难懂。

第344章:教士兵识字() 
自古以来,最为常见的识字方法,还是在私塾中背诵那些启蒙文章,学习千字文之类的,然后由先生开讲,学生死记硬背的记住字形字音,之后再通过大量的典籍背诵和书写来进行强化,基本上围绕说文解说来进行。

    可是说文解字里面的语音定义并不十分明确,其中运用的直音法对汉字的读音常常说“读若某”或者“某声”,也就是找一个同样读音的字来注解这个字的读音。直音法在古时候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时候会出现某个汉字没有同音字的情况,比如“丢”字,我们找不到同音字来注直音。或者,有时候这个字虽然有直音,但是那些注直音的汉字比被注音的字更难懂、难读。

    另外,还有一种重要的定音方法,反切法,就是用两个字组合成一个音,比直音法更加准确一些,可是也更难懂一些,毕竟两个不同读音的字组合的方式,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比如:昌,尺良切。就是说“尺”和“良”相拼,得出“昌”字的读音。第一次见的人是不是一头雾水?

    这也是为什么古时候的口音不容易统一,即便是有了统一的官话,却也还是难以广泛传播开来的原因之一,太难学了,不利于传播。

    不过这些对于现在的李子勋来说已经不算什么,谁叫他已经将拼音给弄出来了呢。现在国子监都已经在开始小范围试验。相信自己跟他们要些教材还是不难的。

    而这也是个推广拼音的机会,只要让这三百多号人都学会了,体现出汉语拼音在推广统一语音方面的好处了,想必阻力就肯定要少许多了!

    李子勋似乎又回到了之前教学的日子,极度认真的去准备教材,备课,自己模拟推演课堂,醒着怎么才能够高效的让这些士卒以最快的效率掌握尽可能多的生字和词汇。

    操起了老本行,虽然忙碌了起来,但是却令李子勋感到生活充实了许多。

    不过实际上李子勋的心声是,充实过头了!

    给三百多个人上课,先不说别的,光是嗓子都受不了,两天下来,喉咙里面就酸爽的不敢相信。又坚持了一天,只觉得喉咙里面冒火,一开口跟只公鸭子似的,疼的想自己掐喉咙。

    一看李子勋成了这样,谢赞立刻上马,两天下来,嗓子也哑了。

    扩音器,有就见鬼了,喇叭,也没有。李子勋只能想起来用铁片打制成一个漏斗似的喇叭状扩音器来,效果还行,当然,还是得费喉咙用力喊,只不过能让下面的人听的更加清楚一些了。

    李子勋很是惆怅,这样不是办法,得拉外援。

    小班教学必须要搞,不搞不行!

    要不然,这三百多士卒还没有教出来,自己这喉咙就要给废掉了。应此李子勋就想了个办法,让慕容浩然和端木弘业他们给找一些寒门的不会看不起士卒的学子来,对于他们来说这定然不难。大不了自己给那些学子开高工资就是了,想来,寒门士子,应该不会那么故作清高的,饭都吃不起,还认为给他们钱财是侮辱他们吧?

    汉语拼音简单的很。找十来个年轻的寒门书生,先教会他们,然后再让他们分散开去教那些军士们!

    李子勋家里,慕容浩然他们都聚在这里,就连之前一段时间没有见着的张厨也来啦。

    “我说厨子你这段时间很忙吗?怎么都没见你过来?!”李子勋笑着对张厨问道。

    “呵呵,我现在虽然来了京城,但是益州的聚八方才是我的大本营,总要过一段时间就回去看看。这不前段时间就回去看看了!”张厨呵呵的笑着。

    听到张厨回了益州,李子勋赶紧问道:“那你有没有去看看愚明他们?爷爷他的身体可还好?”

    张厨点了点头,笑道:“放心吧,愚明他们现在都很好!他和华儿现在在学院里可是小有名气的才子才女呢!还有张爷爷的身体也很好,他还特意叮嘱我跟你说一切放心,他会帮忙照看的。”

    听到大家都很好,李子勋这才松了口气,但心里难免有些想念,“这一来京城就这么长时间,平时也没时间回去。还挺想念他们的。”

    慕容浩然听完李子勋的话后,笑着安慰道:“如果子勋想回家的话,那趁着过年快到了,到时我们一起回益州就好!”

    “对喔!马上就要过年啦。到时我们就可以会益州啦!”李子勋笑道。

    “啊,子勋哥哥和慕容表哥不再京城过年吗?”端木秋蓉听到李子勋二人说要回益州过年,马上就不乐意啦。

    “对呀,毕竟弟弟妹妹他们现在都在益州。我都好久没有看到过他们了,过年是一定要回益州的!”李子勋笑着回道。

    “可是,可是。。。。。。”端木秋蓉支支吾吾的,看她神情就是不想李子勋他们回去。

    “秋蓉是由什么事情吗?”看着一脸不舍的端木秋蓉,李子勋疑惑的问。

    一旁的端木弘业一下子就猜到了自家妹妹的想法,笑道:“还能是什么事情,还不是你们回到益州后,秋蓉这丫头担心没有好吃和好玩的呗!”

    端木秋蓉听到自家哥哥拆台,瞬间不乐意啦,白了端木弘业一眼道:“难道太子哥哥不喜欢子勋哥哥做的美食?”

    端木弘业点点头道:“当然喜欢,但是你也要想想子勋的亲人啊。如果让你过年的时候跟我们分开的话,你愿意?”

    “哎呀,我懂,只是有些不舍而已吗!”端木秋蓉撒娇道。

    “秋蓉放心,过完年应该会早点回来,毕竟这里还有很多事情。到时我再给你做更多好吃的!”李子勋笑着安慰。

    说完,李子勋又对众人说道:“有件正事要请你们帮个忙!”

    “何事?但说无妨!”端木弘业几人都看向了李子勋。

    “你们都听见我的嗓子了吧。这几天,我在给三百多个人讲课,教他们识字!”李子勋向他们解释道:“我想请你们帮忙,发动你们的人脉,给我找来一批读书人来,最好是寒门出身,对咱们的士卒没有什么偏见的。就说我要雇佣他们,让他们教授那三百人识字,我会给他们付工资,两个月的时间,每人每月五贯钱!”

    “啊?”众人大吃一惊:“教你手底下的那三百多军士识字?!”

    “对。”李子勋点点头:“已经教了三天,不过人数太多,我自己教不过来,这不喉咙就成这样子了。之前请过先生,可是那些先生都看不起这些保家卫国的将士,不肯来。一句话,这个忙你们帮不帮?”

    “当然得帮!”端木弘业很是义气的拍了拍李子勋的肩膀,说道:“你放心,我回去就让人找,找不来人,我去给你教!看不起军士,什么玩意儿,也不瞅瞅自己那副身板儿,若是没有这些将士们,他们哪里安生的读圣贤书去!”

    端木弘业跟他家父亲端木易比较像,对于军人有种特殊的喜爱。所以听说那些先生们看不起将士们,就都不忿了起来。

    “弘业说得对!”慕容浩然也在一旁说道:“不过,子勋,你要教那些将士们识字,却是为何?”

    李子勋想了想,说道:“给你们透个底细,我教这三百多将士识字,是为了完成陛下交给我的任务,然后对其进行额外培训,包括识字、书写之类的。”

    李子勋故意没有说得那么清楚,也不是他不相信在场的众人,只是军官教育若是被有心人知道了,也还是会好奇进而注意到的。现阶段军官教育引来瞩目并不是一件好事情,此事还处于苗头阶段,很容易被扼杀掉。所以李子勋故意这么说,就算是旁人知道了,也只道是以为李子勋准备训练一批特殊的士兵而已。

    “也不用太多,十来个人就足够了。”李子勋补充道:“学问可以不用多么好,只要会教识字就是了,关键是不能看不起将士们。”

    “放心,咱们省得。”众人点点头,此时,正好李子勋安排厨娘做的美食已经做好,待美食上桌,众人在李子勋家里也用不着客气,就像到了他们的家里一样丝毫不会客气,各自坐下就抢开了。

第345章:老师到位() 
这些人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找出来的,所以李子勋和谢赞不得不轮流上阵,一人讲一天休息一天。自己给被的润喉药茶就没有断过,两个人苦不堪言,好在这些士卒们也知道珍惜这次机会,所以学的还算是刻苦,让李子勋和谢赞的心中宽慰了不少。

    至于李子勋自己,就更加辛苦了。不仅下午和晚上要去给那些士卒们上课,晚间回来之后,也不能休息,还得在书房中熬夜整理教材,这三百多个士卒虽然现下认字就好了,但是李子勋心里可不仅仅是将他们当作了军官教育的实验品那样的。

    李子勋将这三百多人当作了军官学校的雏形!

    军校,是李子勋心中没有跟端木易明说出来的一个想法。这个想法根植于李子勋的心中已久。自从接手这三百多人以来,李子勋就是可在思考着,该怎么改造欣国的军事布局,而军校就是布局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军校可以培养优秀而忠诚的军官,这些军官立刻军校之后,会进入每一支队伍里面担任中下层军官,直接同普通士卒所接触。一名有着优秀的军事素养和忠诚精神的军官,能够带领自己手下的那些普通士兵成为一股有力的力量。军官在军校之中接受新思想,新教育,然后出去军校之后将这些新思想、新方法扩散出去,这就是李子勋想到的蚕食计划。

    通过中下层军官的蚕食,将欣国的军队加以改造,使欣国的战争理念更为先进,军队的战斗力更强。这只是第一步,当这些人得到了端木易的重视之后,真正确立的军校的地位,那么对军人的尊重就也会相应的提高,在社会中形成一种崇军爱军的尚武精神,为欣国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血液。

    欣国开国之初,本就是不缺乏尚武精神的,若是能够提高社会对军人的认可和尊重。再加之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的学习和教育训练,那么欣国军队的战斗力定然能够让周围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觊觎。

    所以这三百多个人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他们不仅仅是军校的雏形,以后更可能是军校的第一批教员。所以对他们的培训更加不能有一丁点儿的马虎。

    当然,仅凭李子勋在后世里知道的那些皮毛,无论如何也是不行的。想要教导好军校生,还得专业的来。比如那些大将军们就很不错嘛,沙场上征伐了一生。不论是实际经验,还是心中谋略,亦或是在欣国军人心目中的地位,都是不可比拟的。若是能够说动这些大将军们来教,那才算是一所真正的军校。

    那些老将军们无一不是谋略过人,身经百战之辈,对李子勋所带来的新的军事理念,更容易做到举一反三,适当运用,这就够了。李子勋只是给他们扩阔眼界。打开思路的那个人,他们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将这些新理念新方法融会贯通之后所产生的东西,那才是欣国军中真真正正的宝贝!

    一边整理着教材,李子勋一边就开始琢磨着怎么忽悠来那些老将军们给这些士兵教课,想了想,决定先从谢云长入手,让谢赞回家里打亲情牌。虽说谢云长对谢赞很是严厉,而且谢赞在军中也很少依仗谢云长的影响,可谢赞到底是他儿子。请他去帮个忙,讲一讲他作战的经验,又不做什么违背原则的事情,这个忙谢云长一定会帮。

    李子勋幽幽一叹。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很骨感,比起让谢赞忽悠谢云长来讲课,眼下当务之急,是赶紧编出教材来,两个月的时间很短,到时候不能让那三百人没有课本。

    好在,汉语拼音之前李子勋就已经有所整理,可以说是轻车熟路,熬了几个通宵,也就编纂好了。

    写完最后一个字,放到一起翻翻看看,李子勋心里颇为自得。这套教材跟之前他编写的拼音教材比较相似,都是标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拼音教材,经过修改更加适合欣国的日常生活,恩,跟之前的教材相对应,可以成为以后标准的欣国拼音教材了!

    站起身来伸了一把懒腰,端起桌子旁边已经凉了的润喉的药茶喝了一口,走出去将门一开,顿时一股冷空气铺面而来,令李子勋顿时脑中一振,精神头清醒了不少。

    天看着阴阴的,入秋以来,天气是越来越冷。眼瞅着年关将至,李子勋还想着该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