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压寨相公要崛起 >

第111章

压寨相公要崛起-第111章

小说: 压寨相公要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函意急不可耐的用汤勺舀起一个元宵放进嘴里,顿时被烫的直呼气,但又舍不得将它吐出来。

    李子勋笑着摇了摇头道:“你慢点,这是刚刚从舀起来的,会很烫!”

    这时,慕容浩然夹起一块大肠,好奇的问李子勋道:“这是什么?”

    李子勋笑着回答:“香肉。”

    慕容浩然用筷子夹着香肉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他以前没吃过这样的。

    他把所谓的香肉放在碗内。又看了看猪血,用筷子挑起了几根面条来吃。

    他吃了几口,不错,辣味是他能接受的,并且味道不错。

    看着慕容浩然苏展了眉眼,优雅的吃着面,李子勋微微笑了起来。

    这碗面其实和人生有点类似。

    表面上看红彤彤的,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会很辣,让自己无法接受。而拒绝品尝,岂不知人的眼睛有时间是会被骗的。看到的,自己感觉的。不尝试一下,永远不知道真实感受是如何。

    慕容浩然吃完了一碗,拿出帕子擦了擦嘴,又擦了擦额头的一些细密的汗珠。

    虽然不是很辣,但多少还是有点辣的,又是热的,冬日吃下去一碗,浑身透着舒爽。

    李子勋看见慕容浩然吃的如此起劲,心里的小恶魔却是蠢蠢欲动,他急想告诉慕容浩然,他刚才吃光的那些除了面条还有猪大肠和猪血。

    若是他说出来,不知道这位吃饭处处透着优雅世子爷会不会狂吐一场。

    “怎么啦?”将李子勋眼神十分奇怪的看着自己,慕容浩然疑惑的问。

    “额,那啥。。。。没事?”李子勋还是忍住了想要恶作剧的冲动。

    为了掩饰自己的神情,李子勋赶紧回头对青莲问道:“怎么样,能不能吃的惯?”

    青莲拿出手帕擦了擦嘴,笑着道:“我可是吃了不少,这些菜和面条都十分合我的胃口。”

    李子勋笑着点了点头道:“那就好,你第一次来我家,我还担心你吃不惯呢!”

    “我也不挑食的,况且子勋做的吃食确实他美味。我可以经常去五味堂品尝你提供的菜品!”青莲对于李子勋的厨艺是很敬佩的,虽然她自己也有着不错的厨艺,但比之李子勋,却是有些差距。

    “没想到这元宵还有如此多的花样可做的!”一旁的谢婉君看着不同口味的元宵感慨道。

    “这也就子勋能做出来啦!”张厨笑着道,他见过众多大厨,也许他们的手艺不比子勋差,但是这些菜式的点子,他们却是远远不及的,他有时候真想打开子勋的脑袋看看,为什么他会有如此多的奇思妙想。

    “是呀,这些菜式也就子勋能够做出来。我以前在皇宫都没吃过这些呢!”周济世也是十分赞同张厨的话。

    “周爷爷的意思是,子勋的厨艺比那些御厨还要厉害?”谢婉君惊讶的看着周济世。

    周济世笑着摇了摇头道:“我说的是子勋对菜式的掌控,他总能做出新的菜式,这是他比较独特的地方,但真要说烧菜的技术,他不一定能够比得上那些御厨,毕竟御厨都是从欣国各地选拔上去的,他们的年纪最小的都可以当子勋的父辈啦,他们研究厨艺的时间比之子勋要长的多。”

    李子勋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的长处是因为他掌控着上世前辈们几千年发展积累的经验,但他的年纪毕竟摆在那里,就算他从娘胎里就开始学习厨艺,也是比不上那些御厨的。

    “我做的这些都只是一些家常菜,哪里比得上那些御厨。”李子勋摇头苦笑道。

    周济世笑着道:“子勋也不用妄自菲薄,况且你也不是专门从事厨艺之人,能够有如此的厨艺,已经是很了不起啦!”

    旁边众人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李子勋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招呼大家吃元宵。

    “好吃。”

    “味道十分不错。”

    “没想到单单的元宵也可以做出如此多的花样!”

    李子勋做的这些元宵不仅颜色好看,味道也没说的,一个颜色一个口味,博得了众人一致的称赞。

    吃完元宵,李子勋为大家备上茶,然后跟紫竹准备收拾碗筷。

    青莲见此也是赶紧站起身,帮着收拾。

    李子勋赶紧阻止道:“不用你帮忙,别待会将你的衣服给弄脏啦!”

    青莲笑着道:“没事!”然后继续帮着收拾。

    李子勋见此,也就没有继续劝阻,三人开始快速的清理残局。

    谢函意饶有兴趣的对愚明问道:“听说你也被孔先生收为弟子啦?”

    愚明笑着点了点头。

    “太好了,那以后我们就可以一起学习啦!”

    “还有我呢!”华儿也是不甘示弱的插话道。

    谢函意惊讶的看着华儿,“你也成为孔先生的弟子啦?”

    华儿骄傲的点了点头。

    谢函意讶然道:“没想到孔先生还收女学生的。”

    “女学生怎么啦?”华儿听完谢函意的话顿时就不高兴啦!

    谢函意也知道自己说错啦话,赶紧笑着解释道:“我不是那个意思。”

    “哼,你别小看女孩子,说不定我以后的学问比你还厉害呢!”

    “是,是。”谢函意可不敢跟她争论,况且他也没想过要在科举一途有所发展,他一直的梦想是像他父亲那样当一个大将军。

    看见三个小的一副其乐融融的场面,旁边的大人都不由得露出了微笑。

第173章:元宵灯会() 
“要不我们去逛街吧!”几人正在聊天,这时张厨提议道。

    “逛街?”李子勋疑惑的看着张厨,怎么看他也不是那种喜欢逛街的人呀。

    “这你就不知道啦吧!今天是元宵佳节,益州城内会很热闹的!”

    “我要去,我要去!”在一旁玩着的华儿听见外面会很好玩,赶紧对着李子勋喊道。

    “那好吧!”既然有元宵夜会,那就去看看。再过几天愚明他们要开始上学,自己也要开始忙起来啦,到时候就没什么时间去玩了,那乘现在去玩下也好。

    “好耶,好耶!去玩了!”华儿见李子勋答应了,比之谁都要高兴。

    众人出了门,果然见外面热闹异常。

    街上挂着各式各样的花灯,映入眼帘,让人目不暇接。

    华儿和愚明拉着紫竹的手,兴奋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开心的大笑。

    忽然由远及近传来了一阵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只见街头上有一条东方巨龙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盘旋着,而前面一个大叔拿着一个大红球左右上下摆动着,那条龙也跟着追逐。旁边有许多男女老少的围观者,他们笑啊、跳啊,热闹极了。

    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李子勋斜靠在路旁的一颗大树上,视线和思绪不经飘向了远方,此时的他,与这一片喜庆的气氛格格不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从未如此的清晰。周围的气氛越是活跃,李子勋一直以来深藏在心底的某种感情就越的显现,直到再也抑制不住。

    老妈的唠叨经常让他觉得烦不可耐,几个神经病一般的损友也让他大感交友不慎,经常吐槽的糟糕吃食,还有那在晚上吵得人睡不着的车鸣声

    这些他以前极度讨厌的东西,现在却都是他最为怀念的事情啊!

    向来都不是多么感性的李子勋,此时眼睛却不由的有些湿润。

    慕容浩然此时正跟张厨说着什么,突然赶紧一直在自己身边的李子勋不见啦,赶紧焦急的看向四周,直到看到靠在大树旁的李子勋,他才松了口气,但是看着李子勋那周身都笼罩的孤寂气息,慕容浩然的脸上出现了些许的异色,意外和惊愕皆有之

    直到这时他才发现,那个他原以为一向乐观开朗的李子勋,也会有露出这种孤独的神情。

    “子勋”

    慕容浩然慢慢的走进李子勋,低声对他问道:“子勋,怎么啦?”

    忽然,像是现了什么,慕容浩然的语气变得有些焦急,“子勋,你你怎么哭了?”

    李子勋衣袖一甩,不露痕迹的拭去了脸上的泪水,笑道:“没事,刚才眼睛里进沙子了。”

    “那姑爷你拿着这些巧果,小环帮你吹吹”

    慕容浩然走进李子勋,一个用力,就将李子勋带到了自己的怀里,摸着李子勋的头发,慕容浩然温柔的安慰道:“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可以告诉我的。”

    李子勋趴在慕容浩然的怀里静静的点了点头。

    黑夜中,星光映射出巨大的影子,一座恢弘的城池,出现在明灭不定的灯火中。

    被灯火映照的通亮的街道上,慕容浩然和李子勋二人相拥在大树下,二人跟旁边热闹的气氛犹如两个世界,两人的世界温馨而清净,而旁人的气氛,已经近乎沸腾。

    叫卖声,吆喝声,夹杂在震耳的锣鼓鞭炮声中对于生活在这座城池里的人来说,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城内的主要干道之上,天黑之前,车马就已经络绎不绝,某些富贵人家的高大院墙之外,偶有露出彩楼一角,街市里巷,妓管酒楼,将各种物品陈列在门口,面对面的比赛奢华

    波光粼粼,倒映出明灭灯火的河面之上,画舫小船络绎不绝,歌声与笑声在河面之上徘徊,起了又散,散了又起。

    而此时,某一座缓缓行驶的两层画舫之上,一场小小的诗会,已然达到了高…潮。

    “苏兄高才,愚弟愧不可及”

    “今夜苏兄这佳词,怕是要摘得头名了。”

    “呵呵,偶有所得而已,头名自然是不敢说的,还需诸位品评指正。”

    “苏兄过谦了,论元宵诗词,在场可没有人能比得过你”

    ………………

    ………………

    似乎是某位年轻学子做出了上佳的词作,引得身旁众人一阵赞叹,苏姓青年推脱了几句之后,脸上也难免露出了得意的表情。

    虽说今夜只是小型的诗会,与会的也不过是几个并不出名的诗社,就算作品能拔得头筹,也只能在小范围中流传,待到明日,恐怕就会淹没在浩如烟海的词作之中。

    但最起码在此刻,对于身边之人的称赞,苏姓青年心里面还是极为受用的,待会儿若是有歌姬拿去传唱,虚荣心更是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哼,诗会还未结束就放此厥词,是不是得意的太早了?”

    清一色的夸赞声中,忽然传来了一声冷哼,自然会格外的刺耳。

    众人面色愠怒的转头望去,看到几道身影向着这边走了过来。

    “是白露诗社。”

    瞧见那几人的模样,众人眉头微微蹙起,明显不怎么待见对方的样子。

    这也不奇怪,自古文人相轻,大家属于不同的诗社,平日里都不怎么瞧得上眼,在诗会之中更是竞争关系,尤其是对方刚才还出言不逊,自然不会给他们什么好脸色。

    “哦,不知方兄有什么指教?”那苏姓年轻人眉梢一挑,问道。

    “指教谈不上,只不过在下不巧也偶得一元宵词,不若请东篱诗社的文友指正一番?”最前面的一位身穿青色长衫的青年淡淡说道。

    “洗耳恭听。”

    方姓青年也不客气,一旁的桌案上就有笔墨,很干脆的拿起笔,沉思片刻之后,便在白纸上书写起来。

    众人的视线自然同时的落在了桌上,那方姓青年写到一半的时候,以苏姓年轻人为的那群人脸色微变,表情有些不自然起来。

    能参加诗会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文化底蕴,此时周围众人看到那方姓青年写的词,和之前苏文天那对比,无论是遣词还是立意,都是前者要高上一筹。

    诗会之上,大抵就是这样,即便是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好词,被人比下去的情况也比比皆是,此前默默无名,凭借一佳词,扬名一方,名利双收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

    这便是诗词的魅力。

    被对手一词击败,苏姓青年带着东篱诗会的人灰溜溜的去了别处,得胜的白露诗会开始享受众人的称赞,此时并无人注意到,一位刚刚唱罢的歌姬走出了船厅,来到了甲板之上。

    歌姬抬头向上望了一眼,脸上浮现出一抹轻笑,沿着一旁的阶梯上了顶层,走到边上的雕花栏杆旁,对那倚栏望着河面的女子笑道:“怎么一个人上来了,方才又有几人有了好的词作,要不要下去看看?”

    女子微微转过头,露出一张绝美娇颜,笑了笑道:“不看也罢,遣词虽异,但大抵都是“欢娱苦短”之类,哀婉凄楚,毫无新意,耳朵都快要听出茧来了。”

    那歌姬苦笑一声:“不知若是楼下那些才子得知宛姑娘这样形容他们,心中会作何感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