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夜半冥婚:鬼夫,我们不约 >

第200章

夜半冥婚:鬼夫,我们不约-第200章

小说: 夜半冥婚:鬼夫,我们不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都是基于冯德禹能够成功的夺下吕江,或者守住吕江为军阀们争取时间,才会有可能达到这样的结果。

    责任之大之重,让冯德禹不得不小心谨慎,他的战略是从吕江的荒山这边绕进吕江,然后在晚上的时候截制住守在吕江的番国军队,炸毁番国人的船只和吕江大桥,断了他们增援的路。

    “兄弟们,马上就要到番国人的基地了,接下来将会是一场死战,可能我们全都要折损在这里,你们怕不怕?”

    冯德禹在做最后的动员,他知道,今天晚上一到,站在这里的人就不会剩下多少了。

    “不怕!”

    军人们怎么能说害怕呢?他们是国家的骨,国家的支撑,只要他们不倒下,国家就会永远的矗立。

    冯德禹看了他的军队一圈,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坚定不移的。

    “很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老子把家产都砸在了你们身上,就是在这个时候要你们报效国家的,在来之前老子已经写下了遗书给我家那个不成器的儿子,倘若我们全军覆没,我那不成器的儿子就会变卖所有家产送到兄弟们的亲人手头里,每个人都有,我冯德禹不会让你们白白流血的!”

    后路也打点好了,其实这些兵蛋子在走的时候大多都写好了遗书,留在了驻守万宁县的兄弟们手里头。

    现在,只等天黑了

第394章 傩戏(32)() 
第二天起来,冯德禹便去了军营,连张文清都还没有起来,等她醒来的时候,冯德禹已经不在了。

    张文清感到了不对劲,只是冯德禹不会和她说军营里头的事情,所以她对于这个时代的走向并不是很了解。

    但是有一个人一定知道,那就是冯一戟。

    冯一戟也算是半个军营里面的人了,好歹也是受过正经训练的人,再加上他是高材生,一直都在私下为冯德禹研究研发器械,只是别人都不知道而已。

    冯一戟的实验室就在他自己的院子里头,图纸画好了就带去军营做,所以冯一戟也是三天两头不在家的,就算是在家,也是在书房查资料或者画图纸。

    这两天冯一戟恰好回来了,张文清才得以去找他。

    张文清去的时候,冯一戟正在画着什么,张文清走到了冯一戟的身边,他都没有回过神来,整个人都已经融到了画图纸这件事里面去了。

    这个时候是冯一戟最不能被打扰的时候,所以张文清并没有问什么,而是自己回去了。

    她又去了哑巴张那里,和哑巴张说起了这件事。

    哑巴张倒是知道一些,因为自己是哑巴,所以很多人说话都不怎么避讳他,加上冯德禹并不限制他的自由,所以他知道很多事情。

    他和张文清比划了许久,张文清才把情况了解了大概,原来国家的安危已经被威胁到了怪不得冯德禹那么忙,又什么都不肯说。

    哑巴张也叹了一口气,番国人明显就是冲着华国来的,而且野心不小,并不是像以前腐朽政府那样,要钱或者地皮的,这群龟孙子图谋不小,他们要的是整个华国。

    张文清“呸”了一声,说到:“就那么一个弹丸之地,也敢做梦想吞了华国,也不怕被撑死。”

    哑巴张却不这样想,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逼着大军阀严厉行夹着尾巴逃跑,这番国人的兵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虽然严厉行这个人贪财,不舍得给军队花钱,但他的那支乌合之众好歹也聚集了十几万人,按照国际惯例,番国人在吕江以北的地方布防不得超过一千人,这一千人对十几万,竟然还让严厉行逃跑了,显然就是有底牌在手。

    严厉行的军队虽然都是乌合之众,但架不住人多啊,这么多人还被人家打的溃不成军,不是严厉行的军队太辣鸡,就是这群番国人的军队质量太好。

    只是可惜这些一线情报还没有入手,所以很多的事情都不好去分析和做出对策。

    想到这里,哑巴张又叹了一口气,无论怎么揣测和猜想,情况都很险峻。

    当然这些都不是他能够管的,能管的人此刻正在军营里头怒火烧心。

    不过是一个晚上,番国人的军队就从吕江那个缺口啃下了业林。

    北方三大城,樊林、业林、成林,都是军事要地,现在业林沦陷,很快就会危及到成林和樊林,而且现在,业林的口子已经被打开,也就意味着,番国人可以往华国内部走了!

    业林的驻扎军队全部战死,无一存活,为了保证业林的安全,业林的驻扎军队没有一个人撤退,都誓死与城共存亡。

    只是这样一只有血气的队伍,最终还是被番国人屠杀殆尽。

    冯德禹发出去的几封电报都石沉大海,因为明川那边忽然派了什么特派员到了各个大军阀的地盘上,也不知道想搞什么名堂。

    就在他急迫万分的时候,几大军阀的手里头都已经有了番国人的具体分析和情报。

    没想到不显山露水的番国人手里头的东西竟然这样的发达和数量多,比如熊国产的最新的步枪,基本上都是人手一只。

    他们还有迫击炮,手雷弹,闪光弹,甚至连毒气弹,他们都已经在研制了。

    而且番国人的装备精良,整齐规划,作战能力也很强,不然业林也不会那么快的失守。

    如果真的比较起来,可能国内还暂时没有那么多这么精良的部队可以和番国人硬拼,虽然军阀手里都有王牌,但是谁也舍不得动用,毕竟要培养一只精锐之师,要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就说冯德禹,他可是用一万人的量培养出了三千人,多了他都养不起,明川那边的军饷拨下来根本就不够,很多时候都是冯德禹自己贴的家底,所以说冯德禹可以全是军阀里头最穷的了,要不是还有孙大帅这个姻亲不时的帮衬,他冯德禹早就被这只精锐吃空了,当然,孙家也不是慈善,这付出的一切都是要以冯德禹这只精良之师为基础的。

    地图被摊开在长长的会议桌上,冯德禹看着地图的走向,心里的火更大了。

    刚刚得到的情报,守在北下的潘亮已经缩了右翼,让番国人能长刀之入,捅进华国的腹部。

    而冯德禹的部队,刚好就在这一块。

    “这群老狐狸,算盘倒是打的极好,也不怕引火上身,当真以为能关门打狗,要是引狼入室,老子看这群老狐狸怎么办!”

    番国人不是什么孬货,不像他们以前镇压的土匪小部队,这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这些军阀生怕自己的地盘和部队被侵占打光,殊不知这简直就是在自取灭亡。

    冯德禹拿起了笔在地图上涂涂画画,划出了一条行军路线图出来,对这些副官说道:“几个老狐狸想玩关门打狗,可是谁又不肯吃亏,这门没有彻底的关起来,恐怕这一只狗刚刚关住,一群狼就闯了进来,想要痛打落水狗,至少我们要拿回吕江,把豁口关上,不然还是会不停的挤这些狼崽子进来的!”

    那些大军阀们哪里会看不明白这些东西,只是他们谁都不舍得出血剜肉,都等着别人出手捡现成的,可是战况瞬息万变,什么时候变得不能掌控了再来后悔,可就晚了。

    “如果番国人过了明江还没有军阀出手,那我们只能考虑急行军了。”

    冯德禹看着自己画的行军路线图,也不禁皱眉,虽然说是这么说,可是想办到真的是太难了

第395章 傩戏(33)() 
战况的吃紧,不禁让整个冯府都处在低压的状态,更是让整个万宁县都惶恐不安。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番国人越来越多,像过境的蝗虫一样,将华国这块香喷喷的饽饽吃的参差不齐。

    北边至中部的一线在这些大军阀有意无意的放纵以及独善其身下,已经被番国人占领了大半。

    最让人气愤的是,同胞都已经死去了那么多,土地也失去了那么多,这些大军阀们仍旧在明争暗斗,就是不出手。

    这简直就是在养虎为患!

    冯德禹等不及,可是每次上报给孙大帅的时候,他回复的永远都是按兵不动。

    他知道孙大帅在等其他军阀给出丰厚的条件来,才能出手打这么一仗,可是北边战事这样迫在眉睫,这些军阀看着自己后院起火,却还能坐观垂钓,不得不说,他们已经冷漠到了一定的境界。

    环山一战,全城军民同仇敌忾,共同抗敌,坚持了四天之后因为孤立无援全军覆没,这一仗折损了番国人的军队五百多号人,番国人恼羞成怒之下,竟然屠了城,环山两万多人,全部都成了刀下亡魂,据说那座城,连白天的时候都是阴风阵阵,人们都说是环山百姓和军队的鬼魂,因为死的太惨不肯离去。

    这件事传到冯德禹手上的时候,番国人早就弃了环山一路向南到达了雅鹿。

    雅鹿和万宁不远了,再这样下去,万宁危矣。

    冯德禹知道自己坐不住了,这个时候,万宁县也涌入了一批从北边逃荒来的难民,在收容了这些难民了解了情况之后,冯德禹决定,去明川说服中央,让几大军阀合伙出手。

    这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情,明川那边好说,只是一个没有什么枪杆子的虚架子,冯德禹主要是想通过明川让几个军阀派代表过来,洽谈回击的事情。

    棘手的是这些军阀,一个个都是黑吃黑不吐骨头的,个个都数梼杌,贪婪成忄生,只吃不拉的。

    可是现在战况迫在眉睫,他只能说尽力而行吧。

    冯德禹离开万宁的事情没有对外说,现在是关键时候,他要是走了民心军心都得散,所以这次他走的静悄悄的,没有让其他人发现。

    张文清是知道的,但她不知道确切的是什么事情,冯德禹没有告诉她,只是说有事情要出去一趟,过一段时间再回来,让她保密,不要说出去,装作每天还是回她这里一样。

    冯德禹走了,冯一戟并没有,冯德禹不在的这些日子,由他接手万宁县的布防。

    张文清也想过问一问冯一戟,但是哑巴张没有让她这样做,很快环山被屠的事情就传到了老百姓的耳朵里面,恐慌由此开始。

    城里的大户几次想见冯德禹,都被冯一戟巧妙的躲了过去,直到明川之争,军阀推脱责任的事情也从新闻报纸里头被曝光了出来,万宁县的百姓才知道冯德禹根本就没在城里头。

    这下恐慌更大了,什么冯德禹要抛弃万宁自己转移,什么冯德禹要以万宁为筹码换取大军阀的支持,这样那样的言论都出来了,对现在的情况非常的不利,甚至已经开始有大户准备逃到更南边去规避战事了。

    冯一戟无奈,把这件事发电报给了冯德禹,可是冯德禹现在正是最忙的时候,根本就不不可能有时间去管这些小事情,还是张文清站了出来,让万宁县的百姓看看,冯德禹的一家老小都在万宁县,所以不存在弃万宁县而去,他只是暂时去明川开会,他老婆孩子都在这里,又会跑到哪里去呢?

    一番解释之下,万宁县总算是平静了一点,随着每天的战报穿来,在万分紧张之下,冯德禹终于回来了。

    他回来的时候满目沧桑,竟然像是老了几岁一样,冯一戟和张文清都以为这个事情没有成,但是意料之外,竟然成了!

    军阀们也不是傻叉,也都知道番国人都是豺狼虎豹,野心甚大,但是谁都怕自己的部队被打残打缺了之后,被其他的军阀吞掉,这才是军阀们畏手畏脚的原因。

    不怕外敌却怕内斗,在这个时候,难道不显得可笑吗?

    冯德禹连谈了一个星期,才说动军阀们签下连战十二条,成为军阀们互相约束的规矩。

    只是签下连战十二条的先决条件,就是冯德禹的那三千精锐去吕江把缺口堵住。

    其他的军阀会在一旁接应,一旦冯德禹攻下吕江,离吕江最近的潘亮会在第一时间接手吕江,虽然这明显就是摘桃子的行为,但是冯德禹没有办法不答应,因为不给这些军阀一些甜头,他们是不会动起来的。

    冯德禹不是什么圣人,也不是什么舍己为人的善人,只是一个国受到了这样的伤害,做为这个国养育下的人,真的没有办法无动于衷。

    倘若这一战成了,他还侥幸活着,那么以他的名声,要起来不过是时间问题,如果他不幸身死,那也是民族的英雄,子子孙孙都是光荣的。

    所以做出这个选择,冯德禹是不后悔的。

    只是在面对张文清的时候,他总是愧疚的。

    冯德禹回来没有多久,就要走了,他走的时候,不敢见张文清,他怕自己看到张文清,就狠不下心来走。

    但是他却没有想到,张文清竟然在冯一戟的帮助下,自己偷偷的找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