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器 >

第229章

明器-第229章

小说: 明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现了对义军的清洗。此后,杨影令行禁止,不管这些义军士兵原先来自哪里,莫敢不遵从杨影军令。

杨影乃重新任命各级军官,重整军队,严肃纪律,清查原来烧杀劫掠身负血债的官兵,按律处置。

三日之后,诸事平定,杨影已经在军中建立了绝对的权威,于是找来唐贵商议下一步的行止。

唐贵自然一力主张回开州城,不过杨影还是设法说服他,现在回开州,不过增加一点守军的人数,于战事并无决定性作用,不如转向西南闵军兵力薄弱处,与唐忠配合作战,分散叛军主力。唐贵被杨影言辞所动,觉得这样亦未尝不可,派了小校回去复命,自己竟率兵与杨影一同拔营西进。

为了检验这支新军的战斗力,也为了坚定唐贵的信心,杨影将第一个目标放在了位于开州和九宜城中间的县城云址。叛军来自九宜城的补给要送到云州城下,必须经过这里,这里有守军一千,这种守备部队一般不会是叛军精锐。

“十倍之众攻城高不过两米半的小城,能攻克么?”杨影似乎自言自语。

“这要是再攻不下,你的这些兵不如回家抱孩子去!”唐贵很得意自己的五百士兵不管素质还是训练装备都远远超过了杨影的士兵。

“我们来个协议,攻城的时候,不管多么艰难,开州军不要出手。”杨影淡淡道。

“成。我看看杨兄弟的手段。”唐贵满脸期待道。

云址。

攻城战是最考验进攻一方的勇气和实力的。杨影指挥义军打的第一仗就是最艰苦的攻城战。时间有限,没办法系统训练士兵们了,战斗的经验就要从实战中获得。他要从最艰难的部分开始,让部下的士兵们尽快进入战争状态。

云址攻城第一天,第一次进攻,杨影就亲自顶着箭雨带队冲锋,攀爬那低矮的城墙。士兵们的勇气也被鼓舞起来,但是当天的三次进攻全被守军击退,战场上留下了数百具尸体还有上千的伤兵。

这些士兵是第二次见识惨烈的搏杀了,上次流血之夜,他们大部分人处于被杀的恐慌之中,而现在,本应该成为杀人者的他们,被满地的鲜血和伤兵们的呻吟吓破了胆子。夜幕到来的时候,无论军官们如何威逼利诱,没有一个士兵还有勇气发动一次真正的进攻。夜晚在一片难堪的沉默中悄然来临,整个军营笼罩着一层阴暗的气氛。这一天,唐贵率部一直冷眼观战,没有对新丁们的怯懦发表任何看法。

“休息一晚,明日继续攻城。”杨影发狠道。

“徒伤士卒性命而已。”唐贵冷冷道,并不看好杨影的以战代练的方式。

“再看一天!”杨影道。

杨影攻云址县三天,折损了两千多士卒,云址不克,闵部大队援兵赶来,杨影不敢停留,收兵向南逃走。

十几天后,杨影再攻开西卫城,城中不过五百守军,但义军依然久攻不下,俄而九宜城发兵来救,杨影提前设伏,伏兵居然被闵军杀得大败,杨影只好再收残兵败逃。若非正好遇上唐忠的一支部队相救,几乎就全军覆没。

坚持拒绝了唐忠挽留的意思,杨影与唐贵率数千士兵北上,沿途收集残部,补充兵员,五月初,杨影率部再次围攻云址,这次他的运气更差,闵部一支运送补给的军队刚好经过云址,给了他一个迎头痛击,虽然凭着杨影和唐贵的英勇,斩杀了多名叛军官兵,但兵败如山倒,两人遮拦不住,向北败逃。整支部队减员大半,两人勉强立住脚跟,招拢残部,只有三千多人剩下。

经过了这么几次战斗,唐贵的开州兵早就和杨影的部队融入到一起,而部队中剩下来的,已经可以算是老兵了。

两人在北方继续以唐氏的名义召集兵员,筹集物资,杨影甚至设法通过以前的关系从圣京弄来了一百多匹高大的云州战马,还有相应的厚铠甲重铁枪,组成了自己的一支小小的骑兵队。让杨影感到惊奇的是,唐贵是南方将领中少数精擅骑术的将领,这人爱马如命,当下毫不客气地接过了训练骑兵的任务。至于改善装备的钱,那是杨影和唐贵还有几百凶神恶煞的士兵一起劝地方乡绅“乐捐”来的。

在北方逡巡一个多月之后,杨影感到自己又恢复了元气。

这时候闵军久攻开州不下,已有退兵之意。闵化部下谋士俞城献计道:“开州精锐,尽在开州州城。余部不过二流部队。现在开州除了开州城一地,其他尽在我军攻击范围,不如舍了开州,攻取归化、火德等城,到时以全州之兵攻开州孤城,围城亦可,强攻亦可,必然可破。”

“不可,分兵乃兵家大忌!”作为多年职业军人的闵化否决了这个提议。“开州不克,乃心腹大患。分兵占地又有何用!”

“我听说火德城太守董文对唐琪颇为顾忌,至今也不肯出兵帮助唐琪,不如我们遣使联合董文,许以平分开州。董文为人骄而贪,必然同意。这样我们又可以少一个敌人,开州的指望也就断了。”俞城见一计不成,又出一计。

“我军兵强马壮,何用董文这无能之人!”闵化还是挺看不上董文的。“平分开州,我还没有这打算呢。”

俞城道:“并非真要与他平分,只是现在借助其力,开州一克,董文还不是任由主公处置!”

闵化皱眉道:“怎么净是歪门邪道!”遂不用此计。

俞城无奈,却又有第三计,道:“如今有一人唐氏着力拉拢,主公也应当注意。那就是朝廷派来的绣衣使者杨影。此人虽然没什么势力,但代表了朝廷大义,主公若是能得到此人相助,那对主公的大业必有裨益。”

闵化嗤笑道:“就是那个屡屡败于我军无名下将手中的杨影?凭这种无能之辈也配我抬举他。什么朝廷大义,朝廷多少年就管不了藩镇的事情了。派了这绣衣使者,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

“可是我听说这杨影不是个善茬子,此人早年游历天下,文武双全,在淄州得到阮香赏识,迅速跃居高位。在阮香部下时候屡立战功。后来为了个女人反出灵州,投入张静斋麾下,不到一年,声名鹊起,有名将之誉。这次听闻他主动请命孤身入开州,胆识非一般人可比,主公切不可小视此人。不能招徕,则应趁其羽翼未丰尽早除之。”俞城想进行最后的努力。

“所谓名将不过尔尔!天下有多少浪得虚名之辈,这杨影不过其中之一而已。”闵化很瞧不上在开州屡战屡败的杨影。

俞城出营门后不禁仰天长叹道:“匹夫无谋,刚愎自用,该当他成不了大事!”

左右以其言密告闵化,闵化大怒道:“我待这厮如上宾,竟敢背后辱骂于我!”即遣甲士捕之。俞城闻讯逃走。

六月底,杨影率部第三次围攻云址。十日而拔。这是长久以来,杨影所部官兵取得的第一场胜利。

真正失去了云址,闵化才意识到这小小的县城对自己的重要性,和九宜城的交通被截断了。这时候开州还没有任何动摇的样子,如果不能在短期之内重夺云址,那么饥饿将降临在闵军头上。

闵化这时候还是不太将杨影放在眼里,派部下骁将连展槐率五千士兵夺回云址。不料以骁勇闻名军中的连展槐与杨影交手不过十合就被杨影一枪挑落马下。部队都被杀散。闵化闻讯大骂连展槐无能,立即增兵两万再攻云址。闵军大部掩至,云址激烈的抵抗持续了两天,杨影不敌,再次落荒而逃,收残兵于澜水西岸。

尽管再次打垮了杨影,但闵化头上已经出现了了一片挥之不去的阴云,现在他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保障自己的后勤线,不断抽调精兵进行清剿作战。闵化不得不佩服杨影的命够硬,连续被闵军击败,甚至有几次都接近全军覆没了,他却总是能顺利逃脱,并且很快又拉起一支队伍来和闵军为难。开州城激烈的攻城战已经基本结束,开始了纯粹拼消耗的围城作战。而这种结果显然是杨影以及唐氏所乐意见到的局面。

淄州。

二六九年四月,阮香在番口川点兵十万,正式向泸州行文要求其“归还”皋城。泸州驱逐清河军使者,阮香大怒,遣方略为帅,率十万大军进攻皋城。

赵扬闻讯大惊,乃孤身入兄赵明府中,长跪泣道:“父亲新故,尸骨未寒,敌人已欺上门来。外人皆言道你我兄弟必为争位起衅,实则我们兄弟本无嫌隙,只为小人挑唆,所以隔阂日深。如今强敌在侧,正是赵氏生死存亡之际,小弟人已在此,任凭兄长发落。父亲亡故,泸州不可一日无主,弟请明日大会文武,尊兄长为泸州之主,这是小弟草拟的上奏朝廷的表章。兄长答应的话,弟愿亲自领兵出征,以上将守皋城,弟镇雁云关,策应万全,保我泸州基业不失。”

赵明闻言亦是落泪,慌得忙扶起兄弟,道:“扬弟,以前是哥哥对不住你,父亲这一去,我心里竟是没了半点主意。兄弟才具远胜为兄,这泸州之主,还是应该你来做。”

赵扬坚辞,两人推脱半天,最后赵明才半推半就答应下来。虽然表面上恢复了其乐融融的兄弟情谊,但其实在赵明看来,这未尝不能算是一个交易,现在两人是各勒精兵,部下各有一班效忠的幕僚将校,明争暗斗,貌合神离,不是一天两天了,但大敌当前谁都不敢先发难。赵扬主动将泸州之主的名分让给了赵明,却要调走泸州大部分的精锐部队。只要赵扬一朝兵权在握,这泸州谁说了算还很难讲。不过也得承认,在带兵打仗方面,赵扬实在比赵明高明得多。现在兄弟二人一内一外,倒也相得益彰。

四月十七,泸州对外发丧,赵熙去世的消息终于得到了官方证实。同日赵明接掌父亲的官职爵禄。次日赵扬于泸州城点兵十万,兵发雁云关。赵明又遣苏中为帅,领军五万,走雁山西路攻凤来城,以分清河军之势。清河与赵氏彻底翻脸。

四月的云州。

迷齐军队终于踏上了回国的道路,留下了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让周军去收拾。云北草原,变成了一片惨不忍睹的人间地狱。经过这场长达一年半的惨烈战争,云北人口锐减了一半。而顾不上抚恤战争中饱受摧残的牧民们,从战争压力下刚喘过气来的云州各部立刻重新开始了新一轮的地盘争夺。

首先吴忧感觉自己在呼伦河快呆不下去了,来自宁氏和云州两方面的压力越来越重,恪于先前的小月氏之盟,吴忧还不想和他们起正面冲突,迷齐人在的时候他能混水摸鱼,现在明火执仗可不成了。不过这段时间吴忧的云西军大肆抄掠,早就赚回了本钱,恢复了元气。现在四万兵强马壮的云西军带着大量辎重开始徐徐西撤。云州和宁氏只能看着。

第三节 骆驼

圣武269年四月,唐军进入徽州作战已经一年,对正统领着唐军围攻徽州的萨都来说,这是个不祥的月份。

在此之前,岌岌可危的孙政还在做垂死挣扎,孙政手下谋士郑爵冒死透围而出,去吉州求救。时吉州以地处偏远,与奇那贸易获利巨大,上下久耽于安逸,加上吉州军力不强,所以并不愿出兵。吉州刺史晏彦甚至不见徽州使者。郑爵披肝沥血,跪于刺史府外号啕大哭不止,三日间气绝数次,闻者无不动容。

晏彦只好召见郑爵,此时郑爵口干唇裂,面色灰死,已经没法说话,唯有以手指心,吉州文武皆掩面不忍目睹。却见那郑爵猛然咬掉右手食指,以血在地上写了“救徽州”三个猩红大字,触目惊心,州字刚写了一半,那郑爵已然晕了过去。

招来大夫现场对那郑爵进行急救,晏彦叹道:“孙政得臣若此,不枉孙氏经营徽州这么多年。先前我所顾忌者,唐公张静斋处亦有信使来,劝我共同讨伐徽州。如今看唐军攻势如此凌厉,徽州如此雄厚的势力都被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吉州弱小,若是被唐军并吞了徽州,则吉州灭亡无日了,这是古人所说唇亡齿寒的道理。我决定了,今日起绝张氏之交,出兵救援徽州!”

这时郑爵悠悠醒来,正好听到晏彦最后两句话,挣扎着要向晏彦跪拜,却又是一个趔趄,一头栽倒,嘶哑的嗓子低沉地震动,似乎极努力还想再说两句什么。一个大夫俯身倾听,良久,那郑爵才把一句话说完,随后两眼一闭,竟是含笑而逝。

晏彦问道:“他最后说什么?”

大夫道:“小人听他说的是――总算报了主公的知遇之恩。”

晏彦叹惋道:“此真义士也!”命厚葬之。

一个月之后,吉州军分别以大将闻涂溥、邱僧为左右大都督,各率五万大军从军威城、役火城两路出击,闻涂溥自军威城攻晓城,邱僧自役火城攻沁城。西北两路同时告急,徽州本来已经被镇服的地区纷纷露出反抗的苗头,二十万唐军陷入苦战。

因为吉州军右都督邱僧的进攻,北方燕州通过嘉秀关给徽州唐军输送物资的补给线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样另一条走白江水路的补给线显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