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器 >

第136章

明器-第136章

小说: 明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意这时候已经咂摸出点儿味道来了,截口道:“这陈年往事我也知道,因为在周统一天下的战争中有功,所以‘无影’受到皇室重用,一直以为耳目,与皇家有了亲密的联系,享受了无上的尊荣,日益兴盛。”

莫言愁摇头道:“姐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圣武帝雄才伟略,创下大周十一州的基业,二百年的太平江山,实乃百姓之福。但是他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初圣武帝兵败济*,被敌人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幸好有‘无影’的前辈凌邴相助才得以脱险。这桩义举也将‘无影’拖入战争,法师们的双手开始沾染鲜血,曾几何时,洁净的法师袍服被浓浓的血腥气玷污。数以百计的精英法师殁于战事,道统几为不传!战争结束了,但是‘无影’却变了,再也不是那个互助的兄弟组织了。经历了波澜诡谲的战争的法师们背弃了他们最初的纯净信仰,‘无影’成了争权夺利的地方,钩心斗角取代了原本亲如兄弟的信任,加上当权者别有用心的推波助澜,‘无影’竟成了坐探走狗的代名词。到后来变本加厉,贪婪敛财还在其次,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蓄意挑动各州诸侯藐视皇室,相互争斗,从中渔利,更是令人寒心,就像圣武帝的子孙忘记了他们祖先打天下的艰辛一样,‘无影’的追随者们也早就忘记了前辈们建立这个组织的初衷,竟周一朝二百余年,在法术上居然没有任何建树,反而是有很多有用的法术散佚失传,怎么不让人痛心疾首!”莫言愁的口气变得急促,显得心情激荡。

如意吃惊不小,心道这小妮子恐怕真是起了反心了,这种话也敢说得。听她说得虽然有理,但是从别人的角度来看或许并非如此呢。便插嘴道:“妹妹未免言过其实。在我看来,‘无影’改变初衷,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法术的散佚也不能全怪在咱们的头上的。”

莫言愁道:“若只是这样,倒也罢了,毕竟木已成舟,多说无益。既然受了‘无影’的大恩,大不了将这条性命交给组织就完了,这样做人倒也简单得很。但是妹妹出去了这些天,有些事情倒是想得明白了,自己的性命也看重了些,如果牺牲了这条性命,不能涤荡‘无影’的颓风,妹妹是不会甘心闭眼的。我不想深究咱们‘无影’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过去的事情毕竟无法挽回,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无影’这样发展下去的话,只有死路一条。”

如意听她说得‘无影’这般不堪,不由得大怒,口气反而柔腻腻的——这是她出手的前兆,道:“妹妹想是在外边耽搁太久了,受了外人的蛊惑,你可知道,光凭你刚才的说话,就够治你死罪了。你乖乖将东西都交给我,姐姐就当什么都没听到过,如何?”

莫言愁再叹一口气,戒备地站起身来,来回踱了几步,道:“请姐姐务必少安毋躁,小妹全是一片肺腑之言,不吐不快。想今日一别之后,恐怕相见无期,有些话今日不说,怕是一辈子都没机会说了,‘无影’乃是小妹生身立命之处,怎忍相弃。俗话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就当是小妹最后为组织尽一份心力吧。”

如意听了这番话,见了莫言愁楚楚可怜的神情,怒气也散了,责备自己太过心急了,其实‘无影’虽然对外人辣手无情,自己人内部关系倒还不错,毕竟都是一门师兄弟,虽说平日里难免争些长短,情谊还是有的。想想莫言愁其实也挺可怜的,为了个男人放弃了自己的地位,失去了‘无影’的照拂,今后势必无依无靠,一切艰难都得自己面对,弄不好真的客死异乡,也算是混得最惨的一个掌旗使了吧。

莫言愁见如意并没有打断自己,就一口气说了下去:“‘无影’多年来横行无忌者,盖赖朝廷之荫庇纵容,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诸侯混战,朝廷威信丧尽,天下士民百姓离心,周皇室如风中残烛,迟早覆亡,皇室这棵大树一倒,天下大乱必起,‘无影’将何以自处?所以说‘无影’也是作茧自缚。历经多年战乱,那些诸侯现在都已经成了气候,而且有周室前车之鉴,都对我们十分防备,他们表面与我们敷衍,事实上都在豢养自己的势力,不管最后得意的是哪一个,有一点可以肯定,大乱之后的天下,没有‘无影’的立足之地。

“我这不是危言耸听,你或许以为这么多年我们都掌握得很好,没出什么岔子,也许以后还会侥幸下去,要是你这样想的话就错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以往‘无影’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大动荡的时代到来前的小小序曲罢了。就像锣鼓敲罢,主角登场,‘无影’的使命已经完成了,若总是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只是一味逞强,不肯适时转变,最终只能以惨淡收场。时代变了,‘无影’这个躲在暗影里的组织可以玩弄天下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远的不说,就说这几年的事情,张静斋挟云州兵入关,虎踞京师,睥睨诸侯;怀州刘向,悍然引屏兰兵入寇,野心勃勃;灵州阮香,短短两年多的时间,荡平灵州,攻灭郝萌,其志非小;泸州赵熙父子,先败张静斋,夺兴城,轻取淄州二城,意气昂扬,颇有进取之意;其余如徽、吉、柴、开等诸州,动辄带甲十万以上,哪个是好惹的?‘无影’再有能耐,能和这些诸侯正面相抗么?

“就说‘无影’赖以为自豪的人才选拔吧。乱世之中,嘉禽择木而栖,贤士猛将都在择主,为的是博取功名富贵,传万世之名,所谓货卖识家是也。试问真正的贤士谁肯栖身这见不得光的组织中,真正有眼光的人又有几个愿意加入这日见没落的组织中呢?更何况‘无影’往昔风光之日多有跋扈之举,就是目下这天下纷纷之局也有小半是拜‘无影’所赐,但凡是有点儿见识的人,哪个肯担负着污损名声的危险为我们效力?别跟我说那些被买通的官员,能被金钱收买的人,小人而已,我们能指望靠这帮小人成事么?真正有事用人之际,这帮人到底能有几个靠得住的大家心里都有数。而咱们自己培养的少年算是组织最后的依靠了,但是天下之大,我们就是势力滔天,又能找到几个人才?且不说这些人里面最后到底能出几个出类拔萃的人物,就算个个成材,和各家诸侯的势力相比还是差得太远啊。

“不是我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像苏平这样的奇才我们有么?有谁料到过阮香竟会有这样的雄才大略呢?灵州一战,我们多方筹划,用了多少心力?可是面对吴忧的时候却是那样的不堪一击。说句不客气的话,‘无影’现在根本没有自己的地盘,文人不过刀笔吏之流,鼠目寸光,只顾眼前之利,又或坐谈高论,雄辩滔滔,实际胸中并无一策;所谓武将未经实战,只会纸上谈兵;招兵亦不过乌合之众,一触即溃;有帅才、能筹谋全局的人物更是半个没有,内外一十三堂堂主,放诸江湖,争勇斗狠绰绰有余,若以之争天下有几个有大将之才?还是省省吧。有以上种种不足而不思补足,居然还洋洋得意,滥逞狡智,企图渔利于诸侯之间,真不知死焉!”

如意听了莫言愁这番痛责之语,羞惭满面,汗流浃背,竟是无言以对。却不敢再起谋夺土行旗的念头了。

不料莫言愁说完这番话,将手中的令旗、玉玦往如意手中一塞,拱手道:“‘无影’虽则有种种弊端,成不得什么大事,但是多年经营,根深叶茂,不会那么快败亡的。譬如一棵大树,中心早已蛀空,架子还在,然则大风将至,一吹就倒,那是谁都拦不住的。以小妹的意思,要治‘无影’之病,必须有人筹谋于内,有人奔走于外。今小妹以一旗部众交托,就是希望姐姐能尽快收罗羽翼,成为这担当内事之人,万望姐姐不要推辞。而我则欲效阮香忠周之事,由外而内,不惜担负背主恶名,站到‘无影’的对立面上,给‘无影’下一剂猛药。内外相济,或许能力挽狂澜。”

莫言愁说到此处,一撩罗裙,双膝跪地,对着如意道:“阿愁此心,天地可鉴,若有半句诛心之言,让我不得好死!但求姐姐成全。”

如意吓得站起身来避在一边,双手扶起莫言愁道:“妹妹何出此言?真是折杀姐姐了。谁敢说我‘无影’没有出色的人才?妹妹目光远大,才能出众,将来成就必定远在我等之上。姐姐其实是个笨人,弄些小聪明还行,做大事则难以担当,也想来没什么大志向的。如今承蒙妹妹不弃,以大事相托,唯有鞠躬尽瘁而已。答应此事,非同小可,姐姐成了你的共犯了,这条性命也是交在了你手里了,只希望妹妹诚心待我,莫要相欺。否则姐姐到了九泉之下也气愤难平。”

莫言愁听了这话,心中喜悦,又要跪下立誓,如意忙扶住,道:“咱们姐妹交心,你知道我这个心意就行,何必立那劳什子誓言?”

莫言愁这才携着如意的手在床边坐了,将土行旗的事务一一向如意交代清楚。

正事已毕,看看已经将近中午,如意吩咐小丫鬟整治饭菜,两人悄悄说几句体己话儿,感情更胜似多年的亲姐妹。

莫言愁吃着饭,眼睛却时不时朝窗外张望,如意早晓得她的心意,却不点破,只是闲谈些风花雪月,心中暗笑莫言愁毕竟年纪轻,还缺少历练,小姑娘家藏不住心事,有什么全写在脸上了。

果然,莫言愁匆匆吃了饭,就对如意道:“姐姐,小妹有一事相求……”

第三十一节 理水

圣武历二六六年十二月末,阮香派出的贺岁使者到了圣京,随之带去的除了一些礼品,还有两份奏章。

因为张静斋权重,所以一般的奏章都是先经过大将军府,然后才能递交给皇帝看的,所以阮香的这份奏章也就先到了大将军府。

边事无小事,看到是阮香来的奏章,张静斋手下的幕宾不敢怠慢,急忙呈交张静斋亲览。张静斋最近被云州传来的流水般的战报弄昏了头,已经好几天都没休息好了,他一时之间也揣测不到阮香意图何在,不顾已然是晚上,就传令文武升堂议事。

大堂之上明烛高悬,庄严肃穆,文武肃立。张静斋示意内侍宣读阮香的两份奏章。

这两份奏章一份是关于水利的。阮香打算利用几条现有河道,在灵州、淄州之间开挖一条运河,将淄州最大的河流富水河和灵州最大的河流清水河连接起来,奏章后边还附了一份详细的工程图副本。阮香奏称,因为工程量巨大,人力物资消耗无数,仅凭两州之力有些难以为继,希望朝廷能减免灵、淄两州最近三年的钱粮赋税,如果可能的话,请朝廷再拨付相当的费用。

一份是关于海防的。因为沿海刚刚遭受过一次巨大的海难,蝎盗猖獗,王师镇压不利,屡遭败绩,只好退而求其次,准备在淄州、灵州沿海重要关口修建海防卫所,并请朝廷设置靖海校尉、扬波校尉等海防军职以及一系列的辅助官职。奏章中详细描述了因沿海海寇作乱人民深受荼毒的情形,闻之令人发指。

奏章读完,大堂上一片静悄悄的,文武都沉默着,琢磨着这道奏章的含义。若是周王朝还是原本的那个强盛帝国的话,这道奏章不过是地方请示中央的极为普通的一道奏章,但是谁都知道,阮香和大将军誓不两立,一得机会就相互拆台的,明争暗斗没有一天停止,如今阮香递上这么两份奏章,看来得好好揣摩一下她背后的目的了。

张静斋等了半天,发现居然没人说话,心中恼怒,冷冷地哼了一声。

堂上众人见大将军发怒,更是噤若寒蝉,唯唯诺诺,唯恐说错话。其实也难怪他们不敢讲话,如今云州大乱,精兵猛将都被苏平调入云州作战,几个足智多谋的谋士也先后进入云州出谋划策,圣京现在兵力空虚,人才匮乏,剩下来的这些人才干出众的实在不多。而且大家都知道大将军最近正为云州的事情烦心,脾气暴躁易怒,据说最近几个品级不低的官员都被大将军毫不客气地打了板子,他们这班人更是担心说错了话触了大将军的霉头,所以一个个都小心翼翼,有什么想法也不肯说,都在观察别人的神色。

张静斋正待发作,忽然一人出列,对张静斋深施一礼,道:“石川见过大将军。”

张静斋视其人,乃是圣京名士,姓石名川,原居白郡太守之职,因为治理地方有功,被张静斋召回京城担任光禄大夫,其人年近六十,朴实敦厚,是个人人敬重的长者君子,只是有时候过于迂腐执拗些,一向不怎么招人喜欢,可以说并不是个心思灵巧的人物,居然是他站出来说话,实在不可思议。

张静斋脸色稍霁,道:“石先生必有以教我。”

石川道:“对于海卫之事,下官是不懂的,若是说到兴修水利,下官倒是可以说上两句。请大将军相借图本,下官参照则个。”

张静斋听了他的话,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