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伪案疑云 >

第65章

伪案疑云-第65章

小说: 伪案疑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没什么。”面包师说着,就打算把手收回来。但是玲玲先她一步,趁着她还有些发蒙,就把她手里的那个药盒抢了过来。

    虽然玲玲看不懂那个药的名字,可她看得懂这药的功效。玲玲在看完了说明书上的字后,难以置信地抬起了头,看着好吃面包坊的面包师,说:“姐姐,这是什么?你,你拿着这个做什么?还是个空盒子,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啊?”

    “就是你心里想着的那么一回事儿。”事到如今,好吃面包坊的面包师也决定不再辩驳了,索性就把话都说开了,大大方方地承认,“没错,就像你现在心里想的那样。是我在面包里面下了药。我的目的,就是毁了好吃面包坊,让你爸爸悔恨终生。”

    玲玲更加震惊了,结结巴巴地说:“可是,可是这是为什么呀姐姐?我家待你这么多年,我也一直把你当成是我的亲姐姐在看待,为什么,你要做出这种事情呢?”

    好吃面包坊的面包师冷笑一声,说:“你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可你怎么不先看看你爸爸是怎么做的。他扣我工资的时候,他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朝着我破口大骂的时候,他怎么就不想一想,我的感受。我受够了。行了,玲玲,你也不用多说什么了。你是他的女儿,所以,你去把这件事情告诉他吧。我不会怪你的。”

    好吃面包坊的面包师说完了这些话以后,玲玲反倒冷静下来了。她沉默了半晌,忽然开口,说:“我不会告诉爸爸的。”

    这一次,震惊的人轮到好吃面包坊的面包师了。她不明白,明明玲玲已经知道事情就是她干的了,她身为好吃面包坊老板的女儿,为什么却要替她一个好吃面包坊的罪人隐瞒呢?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我不能告诉爸爸,我还会帮你,帮你隐瞒一切事情,让警察差不到你。因为只有这样,才是对这件事情最好,最圆满的结果。”玲玲冷静地说完了这一席话。

    如果差不到犯人,保险公司就会赔自己家一大笔钱。这笔钱,远比苦苦经营赚来的钱要多的多。到时候,完全可以拿那笔钱去做一个投资,或者另找一份工作,再把好吃面包坊的店给卖了,店面位置这么好,肯定又能卖个一大笔钱,日子一定能过下去。

    既然好吃面包坊都不复存在了,自己也一定不用再被逼迫着学习制作各种面包了。到那个时候,自己想当化妆师,就当化妆师,爸爸再也不会有任何干涉,或者是意见。

    而且这件事情,还能给好好吃面包坊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打击,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了。

    后来几人被请进了警局的审讯室,好吃面包坊的面包师一直以为玲玲还只是个未成年人,就一直没有站出来。因为她知道未成年人判不了什么刑的,最多也就是教育教育,并不会太严重。但是她没想到的是,玲玲上个月过完了生日,她就是个成年人了,一切量刑都会按照成年人的标准来。这无疑会毁了她!

    至此,好吃面包坊的面包师才站出来,说出了一切。

第99章 各有心酸() 
好吃面包坊的面包师说完了一切以后,就深深地低下了头。好吃面包坊的老板看着她,想要动手打她,但又没有名义。

    这起案子,如果是站在面包师的角度,她的做法完全是可以被理解的。毕竟好吃面包坊的老板并没有解释清楚自己克扣工资的理由,她这么做,并不能说没有错,但也绝不是不可饶恕的。

    可是法律就是铁面无私的。做错了,就是做错了,再也没有回头路可言。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还是出于什么苦衷,做错了的事情,是不可能改变的。

    审讯室陷入了久久的寂静,没有人再开口。

    思绪从回忆中抽离,回归到现实,李民在听完了这起案件之后,也是长长地叹了口气。他抬头看了眼墙壁上的钟,惊讶地发现竟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李民震惊不已,心里还是有些不相信,总感觉时间过得有些太快了,就偏头看了眼窗外,见窗外的天空果然已经几乎全黑了。

    张启东见李民不再发问了,也就顺着他的目光扭头看着窗外,也发现时间不早了的事情。自己只顾着说案件,李民只顾着听,没想到都过去这么久了。

    张启东看了眼办公室的门。因为要做采访的关系,就把办公室的门给关上了。而警员们估计也是怕打扰到他们采访,所以没有一个人前来。

    刚刚聊得欢的时候不觉得,现在一知道时间,就觉得有些饿了。张启东转头看向李民,问:“李记者,今天的采访还要进行下去吗?”

    李民想了想,今天都这么晚了,再继续采访下去,好像有些太不人道了。而且陈继明和李民说过,张启东是有个女儿的,名叫童童,才上小学,年纪还很小,是还需要大人照顾的年纪,所以采访的话,尽量不要采访得太晚了。张启东这个人挺热心的,所以如果李民不主动提出来,他不会提出要结束一天的采访,让李民为难,所以最好李民自己主动提出来。

    李民想了想,说:“今天的采访就先到这儿吧。张局长明天有空吗?明天还有空的话,我明天再来,继续做采访,可以吗?”

    张启东转身,拿过了自己桌上的日历,一页一页地翻看着,然后他对着李民说:“明后天都有空的。这个采访的话,尽量争取在这几天解决了吧,下星期我就不在警局了。”

    “不在警局了?”李民愣了一下,“张局长您这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在警局了?是要去外地出差吗?”

    下星期就是元旦了,元旦要放三天的假期,放完三天的假期之后,又肯定是回来工作的,而张启东却说自己不在警局里,这让李民觉得有些奇怪。

    可能是因为在张启东这儿听了一天的案件,听多了就不自觉也开始分析推理起来了。刚刚放完元旦,能开什么大会,所以应该是张启东自己有私事儿,所以才不能来警局。故此,李民问出了声。

    张启东没想到李民会有此一问,愣了一下,而后笑了笑,说:“还不是因为这几年当上局长了以后,就光顾着埋头报案,把童童给忽视了。下周不是就元旦了嘛。元旦休息三天,刚刚好休息到礼拜一,我把今年没用过的年假拿出来,再休个四天,连上之后的双休日,一共能休九天呢。我打算带孩子到她一直都想去的x市的迪士尼乐园玩儿。”

    原来是这样。李民了然地点了点头,说:“是应该这样。其实,我也有个女儿,不过年纪应该比你的女儿小一些,不过也上小学了。因为工作的关系,很少能抽出时间来陪她。小丫头很懂事,从来都没有在我面前抱怨过,我也是看了她的作文,才知道她心里很希望能和我一起出去玩儿。”

    李民很少去参加自己女儿的家长会,那次他偶然去参加了,结果家长会结束之后,老师把李民叫住了,让他留下来,说是有些关于李民女儿的情况要和他说一下。

    一开始,李民还以为是自己的女儿在学校里犯什么错误了,就有些紧张。没想到老师却把李民女儿的作文本拿了出来,递给他看。

    李民从老师的手里接过了女儿的作文本,细细地看了起来。其中一篇作文,写出了女儿所有的心声。那篇作文的题目,叫做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一个记者。他很厉害,我经常能够在报纸上看到爸爸的名字。爸爸很忙,每天都要忙到很晚才能回家。有一次,爸爸没有加班,他陪着我睡觉,但是一个故事才讲了一半,就有电话打来,说要让爸爸上报社去,好像是哪里出事儿了。爸爸当时就穿上外套,还有鞋子出去了。

    “我不怪爸爸。因为我同桌许许的爸爸是医生,他说他爸爸也是一样的,经常很晚回家,有的时候医院里面来病人了,就要又到医院里去。所以我不怪爸爸,因为大家的爸爸都是这样的。

    “我希望爸爸能够抽出时间来陪着我出去玩。前年过年的时候,爸爸在外地,没有回家过年,他和我说,等我生日了,就陪着我到外面去玩儿。可是前年我生日的时候,爸爸没有回来。爸爸说等下一年再陪我。可是去年我生日的时候,爸爸好像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他只是给我买好了蛋糕和礼物,但没有回家陪我。所以我希望,今年生日的时候,爸爸能够回家陪我”

    后面还写了什么,李民已经记不清了,但是这三段话,李民却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他心里对女儿的愧疚,一辈子都填不平。

    这个世界上,像李民,张启东那样无奈的人还有很多。他们不陪着孩子,不照顾家庭,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在乎,或者说是他们不负责任,而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无可奈何。他们的职业,注定了他们要缺席自己孩子的成长,注定了他们没有办法成为世俗眼中的好爸爸。

    张启东听了李民的话后,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说:“我相信,孩子们长大了以后,一定能理解我们的。她们现在还小,可能没办法理解,但是等她们懂事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不过我们做家长的,也要尽可能地多陪陪她们。”

    李民点了点头,说:“这是当然了。我知道的。时间也不早了,收工了。今天辛苦你了,张局长。”

    张启东摆了摆手,说:“没事儿的。你也辛苦了,采访了一天了,晚饭也没吃呢,这样吧,一会儿一块儿去吃个晚饭吧。”

    李民想了想,说:“那也行吧。”

    说完,李民就开始收拾东西。他把三角架,摄像头,还要录音笔都收了起来,放到了包里,想了想,说:“张局长,反正明天我还要来对您继续做专访,这些器材要不就先不带回去了,就放在这儿,也省得带来带去的麻烦。”

    张启东点了点头,说:“可以啊。你就放在这儿吧。办公室里随便找个角落放着就好了,反正也不会有人来拿的。”

    李民点了点头,说:“行。”说完,李民就提着他的那个大包,拎到了角落里。

    做完了这些之后,李民和张启东两个人就一前一后离开了办公室。

    警局外面的灯已经全都暗下来了。警员们都已经下班回家去了,张启东和李民两个人离开了警局,前者顺手将警局的大门给锁上了。

    警局对面的那家粥铺还没有关门,因为已经很晚了,所以没什么人,张启东和李民两个人没排队,径直走进了店里,找了个位置坐下了。

    “老板,一碗骨头粥。”说着,张启东偏头看向了坐在他对面的李民,“你呢?你要喝什么?”

    “和你一样吧。我不挑的。”李民伸手,从一旁的筷笼里取出了两双筷子,还要两个调羹,一个递给了张启东。

    张启东点了点头,说:“那行吧。老板,两碗骨头粥,再来一笼小笼吧。免费的小酱瓜和小咸菜也来一碟吧。”

    老板笑了笑,说:“行了,知道了。请好儿吧您。”说完,老板就拉开了蓝底白花的门帘布,走进了后厨,开始给张启东和李民把粥加热。

    过了会儿,李民和张启东点的粥和小笼就好了,老板帮两人端上了桌,还依照之前张启东说过的话,送了一碟小酱瓜和小咸菜,说:“喏,这是你们点的。都上齐了,慢慢吃吧。”说完,老板就端着盘子,转身走了。

第100章 促膝长谈() 
李民低头喝了口粥,才喝了一口,就立刻满意地点了点头,说:“这粥很香啊!味道真的不错。”

    张启东笑了笑,说:“那当然了。这家店开了这么多年了,在咱们市,也可以说是小有名气的,那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人家的实力都摆在这儿呢。”

    李民点了点头,又咬了口小笼,发出了啧啧赞叹声。吃着吃着,李民忽然抬头,问张启东:“张局长,我问你一个问题。”

    张启东正一心一意地喝着自己碗里的粥,冷不丁听到这句话,就抬起了头,说:“怎么了?”

    “你以后,会考虑换工作吗?或者换个部门?说得直白一点儿,毕竟你现在是局长了,和以前不一样了,要换到轻松点儿的岗位,对你来说,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吗。到时候就能陪伴家人,一家人开开心心的过日子,这样不好吗?”李民问他。

    这个问题,横亘在李民的心里很久了。

    李民的心里很矛盾。一方面,他想要换一份工作,让自己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多陪陪家人,陪陪孩子。趁着李民的女儿现在年纪还小,就多陪陪她,不缺席她的成长,让她能够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地长大,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小公主。

    可是另一方面,李民又舍不得现在手头上的工作。

    之前因为聚光灯报社的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