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一等俏农女 >

第124章

一等俏农女-第124章

小说: 一等俏农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可不喜欢自家乌烟瘴气。

    家就是家,容不下那么多的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如果争宠祸及孩子,她就更加恼火。

    孙老夫人从不偏袒自己的儿子,他犯了错,孙老夫人也责备。

    不过自己的儿子病入膏肓,她只能放弃了。

    孙尚书已经一大把年纪,可每天都要抱着如花的美人睡觉,孙老夫人也是没辙儿了。

    “奶奶,你放心吧,思思身体健康,肯定能给你生一窝崽子!”孙杨骄傲地说道。

    千千让他做了一个婚前检查,结果显示,他们两个人都很健康。

    只要时机得宜,怀上孩子很简单。

    孙老夫人小的开怀,报上重孙子,这是她现在最大的心愿。

    “奶奶,这会儿思思睡着了,孙儿就没喊她,等会儿我再和思思来请安,还有哇,我很快就要到京城来了,你可得给我保密啊!”

    孙杨眨了眨眼睛,很兴奋地说道。

    现在司徒清明已经得势,他进京为官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而且一回来,那必定是司徒清明的左膀右臂,祖母对自己的期望就实现了。

    “好呀,这样祖母就放心了!”孙老夫人眉眼弯弯,她相信自己的孙儿,一定会比自己的那个儿子出息多了。

    曾经,她也不看好忠义王。

    但孙杨的一句得民心者得天下,让她彻底明白过来,自古以来,明君必须先仁义。

    于是企图投奔忠孝王的孙尚书就被拦了下来。

    这次忠孝王之所以这么快倒台,就是因为失了人心,导致他们最后孤掌难鸣。

    “那孙儿先回去了!”

    孙杨调皮地眨了眨眼睛,孙老夫人笑着应了。

    现在孙老夫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儿孙绕膝,家族兴旺,现在愿望都快实现了。

    皇位之争,向来残酷,却也是一个契机。

    不过孙杨和现在的皇太子相处,却是一片真心,虽然背负着家族的使命,却是把他当成真正的朋友。

    若不然,皇太子也不会让孙杨走进他的心里。

    为臣者,该忠心,为君者,该义气,这两点,孙杨一样不缺,所以他会孙家越走越长久。

    “赶紧让人把鞭炮放了,再给邻居送点喜冰糖果去!”孙老夫人不由催促着旁边的婢女,那张布满了皱纹的脸也舒展了很多。

第492章 爹自重,你是大人() 
放鞭炮,分喜果,那意思就是孙吉承认新妇了。

    那丫鬟忙不迭忙去了,一切都已经准备好,就等着老妇人一声令下了。

    孙杨回到自己的院子,思思正收拾床铺,脸上烧着两朵红云。

    “怎么不让丫环来?”孙杨拉住了李思思的手,

    思思想起就在刚刚床上发生的事情,她使劲抽回了自己的手,有些支支吾吾。“那个床是我睡的,我自己整理就好了,我还吩咐,不让丫鬟进内室。”

    说完,李思思像一个犯错的孩子一般,垂着脑袋,等着孙杨责骂。

    不过刚刚床上一片狼藉,她真的不习惯被人看到。

    孙杨不由哈哈大笑:“你是女主人,你自己做主就好!”

    这事儿不过是个小事儿,而且院子里万一有个手脚不干净的,倒是麻烦。

    思思喜欢自己来,那就自己来。

    这个院子是他的,他是这里的主人,谁的手再长也伸不到这里来。

    思思这才开心地笑了起来,因为孙杨的纵容,她感觉到了甜蜜,她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她是李思思,只是一个平民。

    “好了,你赶紧收拾,不过那些嫁妆就让人帮忙收拾了,我先去书房,一会儿带你去祖母那儿吃饭!”孙杨兴奋地说道,一会儿自己的娘也会去。

    思思连忙点头,收拾了床铺就开始梳妆打扮了。

    为了孙杨,她必须和孙杨的家人搞好关系。

    在孙家,有很多奇怪的现象。

    孙尚书在外面不可一世,可到了家里,却拿孙杨没办法,甚至对他言听计从。

    孙家的婆媳关系也很好,甚至比母子关系还要好。

    而孙杨,直接奔着外书房去了,这个时候他爹已经下朝了,会在外书房处理政事。

    进了书房,孙杨给自己的爹请了安,然后就径自坐了下来,孙尚书看着自己儿子,突然觉得心虚。

    为什么他觉得自己儿子又没安好心呢?

    “爹,你的那些侍妾给我赶出去。”孙杨很认真地说道。

    孙尚书骤然抬头,眼睛都是吃惊。“这不是好好的吗?干嘛要遣散我的侍妾?”

    那些女人可是他的命根子啊!

    “你瞧瞧你,脸色蜡黄,眼窝深陷,一看就是女人玩多了,而且上次,你的小妾欺负了我娘,所以必须全都赶出去,记住了,是一个不留!”孙杨很坚定地说道。

    他娘就是他的底线,现在他的底线被碰触。

    不过是一个妾,居然也敢指着他娘的鼻子说,你空占着夫人的名号,有什么用?

    那是从哪里来的胆子?

    而且就算再宝刀不老,但到了这个年纪也该悠着点了,那事适当就好,太多就伤身了,可惜,他爹似乎一直不知道节制是什么。

    只要体力吃得消,他就夜夜笙歌。

    作为尚书,虽不是日理万机,但处理的事情也很多,哪有精力应付那么多的女人?

    孙尚书赶紧解释道:“那个女人我已经罚了,不至于所有人都赶出去吧!”

    肇事者已经被罚了,难道还不够吗?

    要是都赶走了,以后漫漫长夜,可该怎么办呢?他不得寂寞死呀!

第493章 大动作,一个不留() 
“随你,明天,如果看到还有,见一个杀一个,或者,据说有一种药,吃了以后就会丧失男性功能,爹,你想试试?”

    孙杨痞痞地说道,他从小就是小魔王。

    整个孙家,让他怕的只有孙老夫人和自己的母亲,更准确地说道,那是爱。

    孙尚书吹了吹胡子:“你我是你爹!”

    可是孝道对孙杨来说不过是个屁,要不然,现在还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在孙府蹦跶呢。

    刚成亲那会儿,自己娘就是不让他纳妾,后来有了孙杨这混小子,他终于可以纳妾了,可是一碗药,让他绝育了。

    那年,孙杨才五岁。

    后来一个小妾说夫人窝囊,孙杨把那小妾吊在树上,吊了整整一夜后赶出了府。

    那年,孙杨才七岁。

    可是孙杨是他唯一的儿子,又有孙老夫人护着,手里还揪着自己的把柄,他只能妥协。

    话说那年皇贵妃赏了一个宫女,偏偏被孙杨发现。

    与宫女私通,那就是淫乱宫闱,那可是死罪!

    “我知道你是我爹,所以,以后把自己管好了,要是管不住,我不介意给你管着!”孙杨很是霸气地说道。

    他早就该狠狠心,让他爹把那些狐狸精给赶走了。

    别人送来的侍妾没一个是好东西!

    孙尚书只能点头,想着那一个个如花似玉的姑娘,他满心不舍啊!

    “以后都是要当爷爷的人了,要自重!”

    孙杨再次提醒了一句,做人不能太孟浪,因为那样可是要遭报应的!

    孙尚书叹了一口气:“知道了,你在彭城如何了?”

    说起政务,两个人又恢复了父慈子孝的场景,谈起正事,孙尚书是长辈,见多识广,孙杨也就不那么强势,他爹说的话,他还能听得进去一点。

    不过这些年,孙杨在外为官,学到的东西不少,说了会儿,就是孙杨教训自家爹了。

    孙尚书很受伤,这就让孙杨先回去了。

    临走,孙杨再次提醒。“你要是把那些女人打发了,中午就一起去奶奶那儿吃饭,要不然,就算了。”

    这么说了,孙尚书也就只能妥协了。

    刚刚孙杨说,自己已经是快当爷爷的人了,如果他还跟以前一样放浪很不好。

    身为祖父,总该严肃一点,若是总跟一群女人混在一起,以后自己的孙子都该嘲笑自己了。

    于是,孙杨成亲的第二天,孙府有了大动作,而且是很大的动作。

    一向把女色看得比吃饭还重要的孙尚书,居然把府里的女人都赶出去,不管年龄大小,姿色如何,就是一个不留。

    众人哗然,这次孙尚书是动真格的了。

    最后还是孙夫人出面,留下了那些人老珠黄的女人。

    但那些人让孙尚书看着就倒胃口,相比之下,还是保养得宜的夫人比较好。

    留下的女人都成了在孙府养老的了。

    没了那些女人,那些企图拉拢孙尚书的人就不知道该送什么了,而且孙尚书没了其他心思,人也就聪明了起来,想忽悠他根本不可能了。

    而且人看上去也年轻了很多。

第494章 皇帝驾崩,悔悟() 
自从皇贵妃之后,皇上的身体越来越差。

    同年秋天,皇帝卧床不起,御医都束手无策,皇上下令,太子监国。

    皇后,德妃,贤妃****陪在病榻,司徒清明处理完政务也时常探望,其他皇子也侍立左右。

    撑了一月有余,皇上已经剩下了最后一口气。

    以皇后为首的后宫嫔妃,以太子为首的皇子公主,以左右丞相为首的文武百官都候在殿外,等候皇帝传召。

    皇上自知时日无多,有很多的放心不下,有很多需要交代的东西。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皇上不再高高在上,他只是一个丈夫,一个慈父。

    司徒清明登基,他不担心,这些日子司徒清明做得更好。

    以后,司徒清明会比他好。

    皇帝躺在床上,轻声叹息,他的这辈子犯了很多错,还都是无法弥补错。

    他愧对皇后,宠妾灭妻,他愧对贤妃,留下她们孤儿寡母,他愧对司徒清明,从小没有尽到为人父的责任,他交代,司徒清明承袭大统,贤妃以后遇良人可改嫁,皇后日后可不必跟他合葬

    总之,这种乱七八糟的事情说了一大堆。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个时候皇帝也醒悟了,他希望一切都还来得及,但也只是希望而已。

    他知道自己不行了,很快就不行了。

    一炷香后,皇帝大行。

    寝宫里,所有人都跪了下来,送皇上最后一程。

    文德皇帝虽无大功,亦无大过,在他统治之下,不兴战事,不兴土木,百姓安居乐业,国内出现丝绸萌芽,经济好转。

    于此而言,他是一个好皇帝。

    “文德皇上驾崩”

    殿内传出一声悲鸣,太监独有的嗓音将气氛渲染得更加悲痛。

    “恭送陛下西行!”

    殿外的所有人都应声跪下,失声痛哭,足见文德皇帝深得人心。

    这个消息很快就在皇城中扩散,即便是普通百姓,也不免叹息一声。

    皇宫中因为一切早有准备,很快就已经设了灵堂,文德皇帝也收拾整齐,放入棺椁之中,百官祭拜,举国同哀。

    就在灵前,海公公宣读先皇遗旨,皇太子登基,皇后奉为皇太后。

    司徒清明接了圣旨,这才站起身来,接受百官跪拜。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的声音整齐洪亮,振奋人心,也许他们中间还有人怀着其他心思。

    但司徒清明登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以后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了,要怪就只能怪自己当初选择错误。

    甚至到现在,他们都不知道贵妃母子是如何倒台的,皇宫里并没有任何的大动作,可先皇就突然冷落了皇贵妃,对忠孝王也冷淡了。

    此消彼长,司徒清明就占据了主动地位。

    他被封了皇太子,现在又登基成了新皇,一切似乎只是做了一个梦。

    “众卿家平身。”

    司徒清明抬了抬手,虽然身穿孝服,但王者之气浑然天成,文武百官只能俯首敬仰。

    谢了皇帝,百官这才诚惶诚恐地站起身,新皇登基,总有一番大动作,铲除异己,扶植自己的势力,他们不得不小心。

第495章 行刺,成王败寇() 
“传朕旨意,先皇驾崩,免朝三日,三日后举行登基大典”

    没等司徒清明说完,一个白色的身影自人群中闪出,那速度之快,如同闪电,很多只觉得眼前一道白影闪过,快得让人觉得只是一个错觉。

    变故发生得太快,快得让人措手不及。

    那泛着寒光的匕首,夹杂着力拔千钧之势朝着司徒清明袭去。

    那是刺客!

    很多人都长大了嘴巴,却发不出任何的声音,难道新皇这么快也要驾崩了吗?

    显然,此刻是有备而来,那人到司徒清明只有三四米的距离,而且速度奇快,新皇能躲得过去吗?一时间,所有人都忘了反应。

    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