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一等俏农女 >

第112章

一等俏农女-第112章

小说: 一等俏农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喜人摸了摸荷包,那分量可不小,这下可让那人开心了。

    这里穷乡僻壤的,也就这么独一家的中奖了,他以为此行要白走一趟了呢,可结果,这红包,怕是殷实之家都不会给这么多。

    而且,这李家村,跟自己印象中完全不同了。

    “官爷,已经备下茶水,您用些。”

    青娘满脸笑意,今天是发榜之日,她虽然不知道杨子孝的情况如何,却还是准备了些,就算多此一举,也不能怠慢了报喜之人。

第445章 中了秀才() 
杨大郎也招呼着其他人进了家里,这是喜事儿,不管是谁,都要分上一点吃食。

    千千跟着青娘忙东忙西,每个人发了一个鸡蛋,还有一碗红糖水,报喜之人则还有一份茶点,这样的待遇很不错。

    报喜的人更加庆幸,若不是自己晚到了一步,也不会领到这样一份差事。

    他怎么也没想到人人趋之若鹜的地方,却是个好地方,这个赏钱就足够他忙活好几天的收获了。

    杨家热闹了好一会儿,人这才散去。

    等杨家冷清下来,云娘和钱如风这才带着礼物一起来了杨家,云娘现在已是自由之身,但她还是不想招惹太多的麻烦。

    若是让别人知道,她是钱家的姨娘,以后烦心事就多了。

    农家生活质朴纯真,但也有些弊端,那就是留言太多,家家户户又经常串门,传播的速度飞快。

    而且不管是休弃还是和离,对女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杨大哥,青娘,这可是喜事呢,以后子孝一定能光耀门楣!”云娘真心地说道,她一直觉得杨家是好的,而且以后还会越来越好。

    青娘赶紧接下礼物,娇嗔着说道:“你也太见外了,还带什么礼物?赶紧进屋坐着,我给你倒茶!”

    云娘一边往屋子里走着,一边说道:“这是应该的!”

    这可是一件大喜事,据说喝了喜茶,这年都会走好运。

    云娘和钱如风都不是外人,杨家所有人也都坐了下来,当然,除了正在外面疯玩的小五和小六,这会儿他们还不知道在那个山疙瘩里面呢。

    以前,千千罚他们去干活儿,自那以后,小五和小六就乖巧了很多。

    果真是不吃苦,就不会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现在陈夫子已经在给他们启蒙,今天,难得休息,一大早两个人就一起玩去了,他们天性活泼,根本关不住他们。

    几个人闲聊了一会儿,杨子孝就已经

    “对了,如风,你和千千怎么会突然回来?”青娘突然问道,千千到家不过一会儿,她只顾着开心了。

    却忘了京城甚远,千千和钱如风不该回来才是。

    钱如风微微一笑:“千千挂念她二哥的成绩,京城的丝线紧张,我回平阳镇运丝线,就一起回来了。”

    这个说辞,根本就是信手拈来。

    只是皇帝准备将千千许配给忠孝王的事情,现在已经有了转机,他们也不打算告诉家人,省得他们一起担心。

    青娘这才点点头,可眼睛里还是有些疑惑。

    “娘,我二哥中了秀才,是不是该让他去更好的书院读书了?华阳书院虽好,可却不是顶尖的书院。”

    千千赶紧岔开了话题,现在她不该是全家的重点,现在大家该想想怎么才能让杨子孝在科举的路上越走越远。

    秀才,举人,进士,金榜及第,他的路还有很远呢!

    杨大郎点点头:“这事儿陈夫子也跟我说了,历城有一家著名的书院,历史悠久,人才辈出,那书院叫孙山书院,子孝可以去那里。”

第446章 蚕生病,来势汹汹() 
这几年,杨大郎也跟着几个孩子学了几个字,现在也不是睁眼瞎了,很多事情也更明白了。

    陈夫子是读书人,对杨子孝更是尽心尽力,所以他的话杨大郎和青娘都不怀疑,这件事立马拍板定案。

    坐了会儿,云娘和钱如风也都告辞,他们母子许久未见,也有许多话要说。

    “三姐,秀才是什么?”

    小五很是好奇地问道,刚刚从山上回来的时候就听到很多人说,他们的二哥考中秀才了,看样子很厉害呢!

    千千摸了摸两个小家伙的脑袋,语重心长地说道:“那是一种称号,读书人可以考取功名,要先考童生,然后考秀才,然后是举人,然后是进士,考上了进士以后,前三甲可以去乾坤殿,皇上会亲自考察,然后定下这三个人最后的名次。”

    小六似懂非懂,却是坚定地说道:“三姐,以后我也要考功名!”

    “为什么呢?”

    千千好奇地问道,小五和小六都是一样的表情,那意思就是以后他们都要考功名了吗?

    小五歪着脑袋认真地说道:“跟二哥一样,很威风!”

    这个理由很简单,现在忧国忧民对小五和小六来说就跟天方夜谭一样,遥不可及,这个回答说明他们很诚实。

    “做官可不是为了威风的,以后你们做了官儿,要关心百姓,为他们,谋福祉。”

    千千纠正着两个小家伙的想法。

    若只是为了威风,那就失去了读书的本意。

    读书人要心系天下,不可为了自己的私欲置天下百姓于不顾。

    “我们知道了!”小五和小六异口同声地说道,他们是双生子,彼此之间都有些心有灵犀。

    千千点点头,这才让小五和小六找小四玩一会儿去,她还要帮青娘准备晚餐去呢,杨家有这样的喜事,怎么也要请庆祝一下才是!

    晚上,杨家的餐桌上很是丰盛,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开心的笑容。

    现在除了小五和小六,其他兄妹四个都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而且做得都很好。

    因为千千的回归,也因为杨子孝的成功,杨家的气氛热烈了很多。

    李家村现在已经摆脱了贫困,最大的功臣就是千千,杨子孝又中了秀才,愿意跟杨家交好的人更多了。

    一时间,杨家门口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只是,杨家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多人就再次登门,这次却不是喜事儿,而是很多人家的蚕生病了!

    很多人家的蚕就莫名其妙地死了,还是病死的。

    刚开始,也就一两个,很多人家都没在意,那么多的蚕,死了一两个根本无所谓,可病情扩大,他们就再也无法控制,这才开始着急起来。

    这让千千也是一筹莫展,现在也没有药物控制病情,她对蚕的疾病也是一知半解,她也是束手无策。

    看了几家,她发现,蚕生病的几家都是因为环境不好,或是周围人家出现了病蚕,也就是说,这一定是滋生了很多细菌,而且这种病还是传染的!

第447章 石灰,拯救() 
就在千千一筹莫展之际,蚕病大规模爆发,很多人家的桑蚕已经死了一半有余,而其他村上也陆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也就才两天的时间,情况却已经一发不可收拾。

    李家村一片愁云惨淡。

    现在养蚕已经成了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蚕养得不好,就意味着这年很难过。

    第一季蚕茧的价格最高,能达到六十多文,三亩地的桑树可以养出二百斤的蚕茧,那也就是十二两银子,除去各种费用,能净挣七八两银子呢!

    可现在,怕是要打水漂了。

    很多人来杨家询问情况,可这也是杨家第一次遇到,所以那些人只能失落地回家去了。

    这季桑蚕,已经没有什么盼头了。

    “三丫头,咱们家也死了不少蚕。”

    杨大郎看着那一簸箕的蚕,不禁很是心疼,现在蚕已经是第三次眠完了,本该很快就有收获,可这么一来,以前的心血可就白费了!

    千千只能沉默,因为现在她也不知所措,没有药,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她对养蚕根本是一知半解。

    杨大郎将蚕倒掉,根据其他人家的情况,杨大郎可以预见,死去的蚕会越来越多,每家每户都是如此。

    第一天死的只有几个,第二天就突然很多。

    继杨大郎之后,赵二牛也端出了一个簸箕,有一间房子里,死了很多的蚕,因为那张草席直接铺在地上,他们之前都没发现。

    千千不得不叹息一声,蚕大批大批死亡,要不了几天,可就该都死了!

    病蚕千千也无能为力,现在能做的只是保护那些健康的蚕。

    只是有没有用,她也不知道,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她记得前世,蚕农都是将药水洒在桑叶上,蚕吃了以后可以预防很多疾病。

    所以千千只能在自己家捣鼓捣鼓,希望能控制住蚕的病情。

    既然细菌引起的病变,那杀了那些细菌应该就没事了。

    千千让人清理蚕床,病蚕很多的席子拿到外面用沸水冲洗,放在太阳下暴晒,希望这样可以杀菌。

    下午,杨大郎就已经从镇上买了很多的生石灰,千千用水将石灰浸泡了之后,等冷了之后用竹筛子筛,得到了很多的粉末。

    千千让人将这些粉末均匀地洒在蚕身上,在蚕食的其他地方,也都认真地撒上了石灰。

    细菌只要死了,那其他的蚕就不会有事了。

    千千觉得,细菌的来源是不少卫生没弄好的人家,不仅让自己的蚕死了很多,还连累了别人家。

    第二天,还有很多蚕死了,但却没有增加的趋势。

    换句话说,也就是蚕病已经得到了控制。

    千千也不藏着掩着,很快这个办法就都传播了出去。

    出现了病蚕的人家,将生病的蚕隔离开,养蚕用的席子也都清理了,也勤晒太阳太阳,好蚕更是早晚用石灰消毒。

    至此,总算是没有一死一筐的情况了。

    而那些死掉的蚕,他们都按着千千说的,挖了深坑,在坑里铺上石灰掩埋起来,经历了一次这样的苦,谁也不想再经历一次。

第448章 和谐一家() 
虽是度过一劫,但零零总总,大概死掉了一半的蚕,而且几乎每天都还能看到埋蚕的村民,最初染病的几家,蚕几乎全都死了。

    这次春蚕的产量必定大打折扣。

    杨大郎也拿出封存的蚕卵,再次分给村民养殖。

    有了上一次的教训,所有人家都特别重视蚕室的卫生,在饲养之前,认真消毒,将细菌全都消灭。

    在府城的杨子忠听闻杨子孝考中秀才,这也赶了出来。

    这让千千再一次感叹,古代传递消息的速度太慢,这都已经过去半个月了,若是换成现代,不过是一两天的事情。

    这下,杨家的孩子全都到家,比起有人报喜的那天更加开心。

    青娘和杨大郎赶忙进了厨房忙活,孩子舟车劳顿,肯定辛苦,要做顿好的让孩子吃了,再去休息。

    准备帮忙的千千也被青娘赶了出来,这些个孩子都是她的心肝宝贝,家务事都很少让他们沾手,更不用说是宝贝千千。

    每次千千回家,青娘都恨不能把千千捧在手心里,不喜欢绣花,那就不绣,挑食,那她就想着法子给千千做好吃的,总之就是把千千养在了蜜糖罐子里。

    千千只能去了堂屋,她很庆幸,自己到了杨家。

    到了这里,她还没见过,谁家这么宠着自己的女儿呢。

    “二弟,恭喜你!”杨子忠拍拍杨子孝的肩膀,很是欣慰,除了一句恭喜,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表示自己的兴奋了。

    这些年,杨子忠已经变了样,他不再是那个青涩的少年,他已经长成了一个大男人,有责任,有担当。

    杨子孝有些害羞,没等他开口,千千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跟别人他可以拱拱手,说声谢谢,但是跟大哥,他就不喜欢这样了。

    “大哥,二哥,就别恭喜来恭喜去啦,都是杨家的!”千千认真地说道,“咱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跟外人一样客套,那就显得杨家兄弟间的感情生分了。

    不过,这些年兄弟几个都是个忙个的,特别年长的他们,一年到头都见不了几次,但情分却没有丝毫的淡化,这个千千一点都不担心。

    “三妹说得有理!”杨子忠点点头,一副受教的样子,他们兄弟几个,还需要那么客套吗?

    兄妹三人坐了下来,随意聊着。

    千千刚来的时候,他们兄妹三人过得很艰辛,所以感情更加深刻。

    “哥,三姐,喝茶!”小四给他们倒了茶,小五和小六端来了糕点,还有他们三姐最喜欢的蜜饯。

    这下,堂屋里就更加热闹了起来,笑声不断传出,听到那笑声的人都不由心情大好。

    杨家六个孩子感情亲厚,不知道让多少人家羡慕呢。

    不多久,青娘和杨大郎就折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