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我的那个小冤家 >

第23章

我的那个小冤家-第23章

小说: 我的那个小冤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他了,你看这事成吗?”

    张大年呵呵一笑,说:“这事你看着办吧,眼下还有其他事等着我去安排督促,这是小事,再说是人家投资,就当作给张存顺面子,帮忙协调争取一下,弄好了我们脸上也有光,弄砸了是他们自找的,里外都跟我们没多大关系。”

    齐正奎答应一声,返回了自己办公室。

    张存顺就像得了圣旨一般,飞速下楼,跳上王二狗的小车火速赶去村里报喜。

    见到李二根和秦如海在铡草,急忙走过去大喊大叫,“快停下,我给你们带来好消息了,天大的好消息,这会指定要气死了那狗日的王林平了。呵呵……呵呵……”

    李二根见他欣喜若狂,急忙迎过去追问:“镇长咋说?”

    秦如海拍拍身上灰尘草料,也跟了过来。

    张存顺喘匀了气才说:“齐镇长快人快语,答应帮我们,要我带海娃下午去他办公室,还说这是好事大事,一定得急办快办。”

    秦如海跟着问:“叔,那外出学习的事他咋说?”

    张存顺说:“下午要带我们去农牧局问问,由齐镇长出面,估计没啥问题,现在我们再统一一下口径,免得下午见到领导说错话惹他们不高兴。”

    李二根搓搓手,连忙喊了一声余秀梅,叫她炒菜做饭,一定要好好庆祝一番才行。

    接着,他们几个进了正房,坐在沙发上开始谈事了。

    “其实,齐镇长也只是顺水推舟卖了个人情给我,这以后还得靠我们自己努力才行。地块我们有,资金也不是问题,眼下最缺的就是技术和经验。现在看来成败就在下午了。如果齐镇长人脉宽广真心实意,能说服农牧局有关领导出手帮助我们,这事就迎刃而解了。还有海娃学历有限,就算参观学习,能不能满载而归还存有顾虑。这两件事是我目前最担心最头疼的事。”

    李二根看了看秦如海,见他低头红着脸,对张存顺说:“海娃几乎没上过学,确实够难为他的了,那眼下又该咋办呢?”

    张存顺想了想说:“这样吧,我向镇上请几天假,和海娃一块出去,互相也能有个照顾,起码我上过初中,比他识的字多一些。唉,海娃很聪明,只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可惜啊,可惜。”

    李二根握住张存顺的手,激动不已,“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了,海娃有你帮衬不愁找不到出路,傻小子,还不快谢过你叔!”

    秦如海根本没想到事情会慢慢发展成这样,做什么事都离不开张存顺,唉声叹气一阵,说:“谢谢叔,以后我会多学习文化知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吃过午饭,李二根和秦如海继续铡草,张存顺返回家中歇息去了。

    张雅欣听说事情有了非常好的进展,偷偷为秦如海感到高兴。

    下午两点多,张存顺坐王二狗车接上秦如海和李二根匆匆去了镇里。

    齐正奎眼下没事,交代一阵,随即带他们去了县城。

    见到局长,说明来意,很快见到了成效。

    在农牧局这边,外出考察学习只是一个电话能解决的小事,根本不值得一提,加上齐正奎亲自出面,自然受到格外重视和照顾,一通电话后,事情就定下来了。

    是市外县的一个村子,家家都搞大棚种植,规模很大,收益可观,已经成了全省效仿学习的榜样和典范之一。

    农牧局出具了介绍函,注明了行程安排及考察人员信息,写得很详细很具体。

    晚饭自然由张存顺张罗,农牧局几位领导加上齐正奎等人,凑齐一桌,整整花掉了一千多块。

    在分手的时候,张存顺趁机向齐正奎请假,说秦如海文化程度不高,怕这次过去学不到真本事辜负了各位领导的一番好意,想一块过去参谋参谋。

    齐正奎也很爽快,对张存顺说在离开之前先把村里工作交接清楚,按照介绍函上的行程安排,如期返回,不能故意拖延和耽搁,回来之后写出考察总结由他过目。

    张存顺对他感激涕零,拉到一边,悄悄在他口袋塞进去一个信封,里面装有三千块钱。

    齐正奎知道那是钱,也没声张和推辞,笑着坐车返回了县城住处。

    王二狗开车送一行人返回村里,到村口已是凌晨一点多了。

    行程安排得很紧凑,明天早上出发,来回一星期,食宿自理,不能借用县农牧局以及镇政府名义说任何话做任何事,途中出什么意外和问题都由他们两个自己承担解决,和官方无任何关系,是一次个人自行组织的考察学习活动。

    深更半夜,余秀梅拿出大儿子只穿过一两次的新衣服新裤子,按着秦如海的身板来回改动,还把他没来得及穿的新皮鞋拿出来试脚,不大不小,刚好合脚,到公鸡打鸣时候,一套崭新的行头才算准备齐全了。

    李二根坐在一边,没有睡意。

    秦如海眼里涌出阵阵泪花,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和家庭的温馨。

    张存顺那边也不消停,母女俩为他收拾打点行装,整整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才算满意,他们多少是睡了三四个小时的。而李二根他们一夜都没合眼,哭哭啼啼,这个刚停下抽泣,那个又在偷抹眼泪,场景好不感人。

第046章非常张扬() 
为了讲排场撑面子,张存顺这次走得很张扬。一整晚没合眼,急忙洗漱一阵,用过早饭,趁天没大亮,就急匆匆去找王二狗,“二狗子,这次还要再麻烦你跟我们走一趟,路上花销多少,等回来一并算给你,这加油的钱,还有大家的吃喝拉撒睡你先垫补上,但也不要亏了自己,花出去多少都记在纸上,等回头找我清算,一分都不少你的!”

    王二狗知道他并不缺钱,这次出去还能见见世面,他们吃啥就吃啥,他们住店就住店,一切费用都不用自己掏,是个大便宜,不捡白不捡,当即点头晃脑说:“叔,我都听你的,你让俺咋做俺就咋做。”

    张存顺早料到他会爽快答应下来,呵呵一笑背着手去了村委。

    村里人都叫他村长村主任,其实他还是一肩挑的村党支部书记。也不知怎么的,其他村都有书记和主任,单单凤凰村始终没能配得上书记。这个问题,之前还是历届镇党委书记和副书记最头疼最尴尬的大事,只是每次到换届选举时候,没人愿意站出来和张存顺一较高下,似乎都不在意村干部这个位子。所以每次选书记,不是没有候选人,就是开不起党员大会,后来镇上慢慢默认了这一状况,不再选书记,直接让张存顺一肩挑,既做书记又做主任。让大家惊奇和纳闷的是,村里各项工作一样都没被落下,而且张存顺每年还能捧回“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村委会”“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党务工作者”等奖牌奖状,最后连县委组织部领导都默认默许凤凰村没有单独的村党支部书记这一现状。

    “老少爷们,都听好了,昨天齐镇长同意,我带海娃外出考察学习别地大棚种菜的技术和经验,来回一星期,这段时间如果有急事,暂时去找李会计解决。这是村里的大事,县上镇上都很重视,也很支持,希望大家也宣传动员一下,有意向搞大棚的可以到李会计那里去登记报名,等我回来再向大家一对一培训,传授技术和经验。你们支持自然是好事,但如果我发现有人敢暗中搞破坏,以后写证明出条子就不用来找我了。好了,我就说这些,你们也都琢磨一下,这件事我不勉强大家参与,但也绝不容许有人搞破坏!”

    张存顺在扩音喇叭喊说一阵,这才慢悠悠去了李二根家。

    李二根也是一晚没合眼,刚听喇叭响起,一下没了瞌睡,精神头很大,见张存顺笑呵呵走进来,急忙迎上前说:“你也没睡成吗?快进屋坐坐,还没吃早茶吧?”

    张存顺边走边说:“呵呵,我是个急性子人,心里有事哪能睡得下?这不思来想去就朝大伙喊话了,你感觉我刚才说得咋样?能不能行?”

    李二根一边给他点烟,一边迎合着说:“不愧是文化人,说的话就像刮春风,让人听得心痒痒,呵呵,说得在理,也很有必要,你不说,大家还以为我们在背地里瞎捣鬼呢!让大家夥听听也好,这事需要宣传,你这样一鼓劲,我估摸等你们回来,就已经有不少人报名登记了。”

    张存顺很爱听这样的奉承话,之前还有不少顾虑,怕把话说得太满回来惹不少闲话,但现在感觉那是自己吓唬自己,是吃饱了撑的,根本没那么糟心麻烦,笑着说:“也是啊,谁不想脱贫致富呢?既然镇上齐镇长都同意支持,这事还能有假么?但我也不是那种只顾自己吃饱喝足的人,我是大家夥的书记村长,遇到好处也该处处想着大伙,不能瞅准便宜吃独食啊!对了,海娃那边都准备好了吗?我已经吃过早饭了,你赶快催催,我们是要出远门赶远路的,迟了误了,是会惹人笑话的!”

    李二根连忙称是,朝屋里喊了一声:“海娃,你好了没有?你叔已经在等待启程了。”

    秦如海着急忙慌跑出来,上前打声招呼,便说:“叔,再进去吃几口,免得路上挨饿。”

    张存顺站在院里,笑着说:“我吃过了,你怕饿再吃几口,耽误一小会也不算什么,总不能饿着肚子赶路吧?呵呵……”

    秦如海之前刚吃过几口,见他已经来催促,就顾不上吃喝了,笑着说:“那我拿点东西,我们这就出发吧!”

    张存顺笑着摆手说:“快去吧,吃喝住都不用愁,路费也不用操心,但可以带点衣物鞋帽什么的,你二狗哥也会跟我们一起过去,吃喝住行都由他张罗,花销开支回来再细算。”

    秦如海犹豫一阵,还是钻了进去。虽说路上有人买单,但万一落了单出了事,得准备一些钱来傍身,穷家富路,这个道理他也听说过。

    昨晚,李二根给了秦如海一千元,算是这次外出的路费和食宿费。秦如海怕弄丢了,当即藏在了枕头底下。

    秦如海匆匆揣好钱,又提上一包衣物,就走出来了。

    李二根开始嘱咐,“海娃,出门在外,凡事要听你叔的话,不要犯倔耍性子,既然是去学习别人经验,就不要对人家指手画脚,人家说什么你都记下来,遇到听不懂的就向你叔讨教,他是文化人,又是国家干部,跟着他,你会学到不少本事的。还有要对二狗客气一些,不能和他闹别扭,让你叔左右为难。外出一定要小心谨慎,尽量少说话,多听多想,还要多问,呵呵,说的太多了,总归一句话,要把他们的技术和经验都学回来,而且要原封不动地抄过来,快跟你妈告个别,虽然时间不长,但总归是第一次出远门,不容易啊!”

    秦如海没把李二根的这些话当成耳旁风,当即记在心里,心情沉重,慢慢去后院找余秀梅道别了。

    而等秦如海走远,李二根又对张存顺说:“海娃不容易,这次又是第一次出远门,他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尽管打骂他,回来跟我说一声,他脾气不太好,说话做事都欠火候,你不要跟他一般见识,给他一个知错改过的机会。”

    张存顺笑着说:“呵呵,你放心吧,他是什么样的底子我都清楚,根子不坏,只是一直缺乏教养和指点,这次过去,得空我会好好说道说道的。”

    李二根这才放心下来,又向他递过去一根烟点燃,这才笑呵呵一起等着秦如海过来。

第047章一无所知() 
秦如海匆匆告别余秀梅,走到前院,王二狗已经在门外鸣笛催促了。张存顺见他们三个还在院里喋喋不休,走上前分开,硬将秦如海拉走了。

    第一次出远门,秦如海又刚和干爹干妈认亲混熟,一时难解难分。

    车子开动,李二根和余秀梅跟在车后面,走走停停,一直送到了打谷场边,也很舍不得这个刚认下的干儿子。

    等张雅欣在周芳的搀扶下,一瘸一拐送他们离开的时候,不远处草垛后面其实还潜藏这一个人。

    李晓丽现在有些记恨秦如海了,总感觉他背叛了她们家,但又忍不住偷偷赶来送行,心里郁闷压抑。

    他们要去的地方叫龙窝村,虽然都归常平市管辖,但毕竟隔着几个县,加之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感觉一切都是陌生和未知的状态,有些彷徨和茫然。

    在他们三个人当中,有点见识和头脑的就是张存顺了。做过二十多年的村主任,比普通村民听到和看到的要多一些,之前就听说庆隆县是全武南市主要的蔬菜供应基地之一,其中的双屏镇龙窝村搞大棚蔬菜种植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在全县独领风骚,其他各村只是效仿和借势,规模和效益要逊色得多,几乎主导着全市蔬菜的供应和价格走向。鉴于此,省市政府和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