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 >

第74章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第74章

小说: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白蛇的“离家出走”,她那神通广大的师父自然第一时间就发现了。都不需要掐指一算,便知事情原委经过,冷声自语了一声:“哼,好大的胆子,居然敢算计到了本座的头上了。”正要给那幕后算计的人一点儿教训,却又忽然算到自家这傻乎乎的徒儿居然另有一番机缘。便又按下了心思,静观其变。

    与此同时,珞珈山潮音洞正在诵经的观音菩萨,忽然没来由的打了一个寒颤,一股子透入灵魂的冷意侵袭,将这位大慈大悲的菩萨给吓了个够呛。疑神疑鬼地细细查探,却是一无所获,掐指细算,也是毫无由头。“莫非是哪位大神通者惦记上了贫僧?不应该啊,自己素来小心翼翼,从不招惹得罪不起的存在。莫非是吕纯阳这老梆子在暗中算计?”观音菩萨思量无果,也只好先且放下,只是心中尚留的阴影让她神思不属,时刻小心提防着。

    与此同时,小白蛇的大师姐也自发现了小白蛇的留言。那歪歪扭扭的字体,自是难不住她,读完之后,额头也不由竖起了几条黑线,自家这蠢师妹,她也是无力吐槽了。不过,她还是到了师父面前,回禀此事:“师父,小白那蠢货偷摸摸的下山去了,也不知是被谁蛊惑,弟子要不要去将她带回来?”

    小白蛇的师父摆摆手,道:“不必了。她此行虽有一些磨难,但也能得一番大造化,且由她去吧。再说了,几百年前,这蠢货嘴馋,偷吃了人家金丹,这回出去也顺便了了这桩因果。我道门中人虽不怕因果,却也没必要沾染业力。无艳,你须记住大道修行,不昧因果,天道承负,好借难还。”

    感情这位小白蛇的师尊竟是传闻中的骊山老母,也是女娲娘娘的一具化身,不怪乎只是微一动念,便教观音大士感觉到透心的寒意。只是不同于圣母女娲娘娘,骊山老母性子外冷内热,又好为人师,教出了不少出类拔萃的弟子。眼前这位叫做钟无艳的女子,便是她得意门生之一。莫要奇怪,大神通者往往能化身万千,且都各有性格,并非千篇一律。

    骊山老母说着小白蛇的事情,却又习惯性的拐到教育弟子上面来了。垂眸拱手的钟无艳心头暗自嘀咕:“又来了。”好在骊山老母终究还是记得正事,她可以暂时不计较观音的算计,留到以后再做清算,但却不能容忍骊山上有着勾搭佛门算计自家弟子的小妖,便向钟无艳吩咐道:“无艳,你去将那两个暗中蛊惑那条蠢蛇的小妖处理了。”骊山老母心头颇为火大。自己慈心于物,收容这一干小妖生灵在此修行,时不时地还为他们开讲道法,却并不干涉他们的去留。只是,没想到自己的宽容放任,倒是被欺上头来了,实在可恨得紧。

    要说这条小白蛇的身世来历,那还当真吓人至极。却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方有女娲娘娘炼石补天之事。只是却鲜少有人知晓,当时追随在女娲娘娘身边的两尊神兽白矖和腾蛇也参与补天,并为之献出生命。白矖和腾蛇虽然身死,补天而亡,但却留下了血脉,当时还是一颗蛋的小白蛇。

    错非是对白矖和腾蛇十分怀念,以小白蛇的蠢萌,又岂会得到骊山老母的青睐,收为亲传弟子?至于说为何小白蛇来头这般惊人,资质自是不差,又是骊山老母这般圣人化身亲自教导,怎么会到现在也还只是个未入仙道的存在?其实一点儿也不奇怪,无他,小白蛇先天不足,自孵化出来算起,也不过是经历了一千六七百年光阴。加之骊山老母偏爱这小弟子,有心要为之筑下最扎实的根基,是以一直压迫着小白蛇的突破。或许,也正是因为骊山老母的期望太高,小白蛇实在没耐心再苦熬着打磨法力,磨炼根基,才会在数百年前盗人金丹,这会有被人蛊惑,溜下山去寻找机缘?而骊山老母也是知道自家小徒弟的心思,这才放任自流,任她下山?这些大神通者的事情,谁个又能说得准呢?

第147章 知非道人的日常()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给与了知非道人莫大危机感的法海老和尚一直枯坐于金山寺参禅,一直不曾打上门来,将知非道人镇压。知非道人当然想不到,法海当日燃烧舍利子给他自己带来了多大的麻烦,这会子猫在金山寺还在舔舐伤口呢,哪有功夫来寻知非道人的晦气?没见到这些日子,金山寺的僧人们都低调了好多吗?都不见有光头出来化缘了的。

    法海老和尚宅在金山寺闭门不出,却是让知非道人苦心孤诣,绞尽脑汁,方才勉强摆下来的不伦不类、有形无神的奇门遁甲没了用武之地。当然了,知非道人这半吊子的水平,估计也糊弄不了法海这样的佛门高僧。知非道人自己也知道,时间仓促,自己纵然有些底子,但这门道法毕竟也算道门至高传承之一,又岂是轻易能参悟的?

    不要误会,知非道人这李的奇门遁甲,自是不同于在凡人中流传盛广的那一册,不易参悟,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法海不来,知非道人的准备便似乎是做了无用之功,一时之间,知非道人在心头莫名失望的同时,也有些略微松了口气。

    “贱人就是矫情!”不知道怎么描述自己的这种怪异的情绪,知非道人便如是自嘲。诚然,辛辛苦苦,如临大敌的准备一通,想象中的对手却一直不来,这种类似于尽尽全力地出了一拳头打,结果却打空了的失落情绪,的确微妙得紧,却又难对人言。

    自嘲了一句,知非道人心情大好。抬头望望天空,此时正是旭日初升、霞光万丈。又是晴好明媚的一天开始。

    日常的功课做完了,知非道人用过早餐,活动活动拳脚,走了一趟基础拳法,更觉神清气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知非道人虽然走的是武道内炼的路子,却并不意味着拳脚功夫可以放下了。正相反,不管哪条路子,武修总是要靠身体吃饭的,拳脚功夫可是万万丢不得的。

    活动完拳脚,知非道人来了兴致,又舞了一趟剑法前些日子手下的便宜门生许宣——现在应该称为许仙了——又自来到了道观。

    对于许仙,知非道人可不像教导徐潼臻那样,言传身教,无比耐心,而是更像是私塾里的老师,只是教导他识些简单的文字,在将那千字文悉数教了下去,剩下的,便是每日里给许仙讲解一两句千字文里蕴藏的含义。学文这一块,这就是知非道人所教授的全部内容了。

    这在知非道人看来,固然是随心所欲,随便教一点点,不至于误人子弟便是。反正他的期望也不高,并不指望许仙能对他恭仰尊敬,只要对他这名义上的先生有着一定的信任,在法海和他之间,更倾向于自己就足够了。只凭着这一点,知非道人便有底气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上风。

    话说的有些远了。说了关于“文”的教导,那自然少不了“武”的训练。诚然,方今之世,文尊武卑。许娇容自是更希望弟弟许仙勤学文字,而不是卖弄武艺。然而,对于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舞刀弄剑更能吸引他们的兴趣了。更何况,许仙本就是抱着跟知非道人学习武艺,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像知非道人那样,身怀绝艺,惩凶除恶。想想就让人激动不已。更何况,许仙心里始终藏着一个不像是他这个年龄的孩童该有的念头,那边是要成仙了道,长生不老。因此,对与知非道人关于武学上的传授,许仙学得格外认真。

    当然了,知非道人也不会传授什么高深法门,他虽不是敝帚自珍的人,却也不会将自己一身绝艺给贱卖了。许仙虽然颇有诚心,而且资质不俗,但知非道人总会将之与徐潼臻作比较,这样一来,许仙的主角光环自然失色不少,如何能打动得了知非道人?知非道人只是传了许仙一套粗浅的吐纳功夫,虽是粗浅,却也蕴含着道门心法永无止境的特点。理论上来讲,如果许仙机缘足够,或者能活足够久的岁月,成仙也未必不可能。这是一个将来要娶蛇为妻的真男人,还怕少了机缘?考虑到许娇容对许仙的期盼,又传了许仙一套儒家剑法。至于许仙最后能练到什么程度,那便不是知非道人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教导许仙的,大约就是这么些了,除了最开始要费些心思,到了后来,知非道人几乎是将之放养了。没有旁的事情打扰知非道人的清净,知非道人便又自琢磨起自己的修行之事了。

    要说知非道人大约是对那些稀奇古怪的玄门术法真的是没什么天赋吧。举例来说吧,比如符箓,知非道人废去了近百斤朱砂,没日没夜地画了十几万张。以他武道人仙的道行,竟是连一张没有略有点儿道行的道人都能绘制的避尘符都画不成功,这已经不是天赋的问题了。

    无奈之下,知非道人也只好选择放弃。再说那奇门遁甲,知非道人并不是没有底子的,但到现在,布下来的阵法也只能拦拦像许仙这样的普通人。当然了,若是别人布下的阵势,知非道人道有几分信心去破解。这是典型的眼高手低啊。这些也就罢了,还有那叫人头疼欲裂的紫微斗数之类的推演之法,简直不能提了,若真要挂个招牌,写个“铁口神算,准了不要钱”大约才是最合适的也唯有那地煞七十二术能给知非道人些许安慰,只可惜论及威能,毕竟赶不上知非道人一口竹剑在手。

    说到竹剑,知非道人痛定思痛,自己使用竹剑,屡屡摧折在强敌之手,这和知非道人想象的以一口竹剑,演绎周天万法,战尽一切敌手的画风,简直差之天远。知非道人也不是不明白,随着他的逐渐成长,面临的对手也只会越加强大。面对越来越强的对手以及等级越来越高的法宝兵刃,普通慈竹削成的竹剑实在是万难胜任。但一种源自最初是的愿景,让他始终不肯放弃这个念头。

第148章 决心外出游历() 
人,谁没个犯傻的时候呢?知非道人终究还是找到了灵感,他焚香沐浴,找到了一根最好的竹子,取下最合用的一截,小心雕刻,做成一口三尺三寸的竹剑。后面要做的才是重点,知非道人用自身剑意温养竹剑,又将一身精纯的功力不断洗练。久而久之,知非道人渐渐生出了一种如臂指使的感觉,这口竹剑便是他躯体的延伸。不同于将剑运使地如臂指使的那种剑术境界,而是一种真正的血脉相连的触动。

    说起来似乎玄乎得紧,其实一点都不稀奇。宝剑通灵,那本就不是离奇的事情。诚然,竹剑的出身的确是差了些,但不要忽略了知非道人,这是一位接近于天仙的存在。以一位近乎天仙的存在去温养一口寻常兵器,生出灵性难道不应该吗?知非道人误打误撞,却是无意间完成了炼器中最为难得的心炼。

    这种炼器法门,最难能可贵的便是这种于有意无意之间,以自己的心神为炉,燃自我的精气神为薪柴,慢慢侵染。这种炼器之法,确切的说,其实并不高明。因为这不但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损耗精神,于修行大大的有害。而且,最终的威能也全依赖于主人的境界。通常来说,也只有成道之宝,才需要这番劳心费神。否则的话,有这功夫,还真不如找些天材地宝,炼一件称手之物来的要好。当然了,知非道人这只是个开始,真要成功,还需要消耗漫长的时间。因此,知非道人却是打定了主意,在这个世界,还是要找一口称手的宝剑,装逼卖弄风度的事情,还是留到以后再说吧。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溜走。便如白驹过隙一般,对于专心于某一件事情的人来说,那简直是猝不及防。晃眼之间,便是一年的时光过去了。

    要说这一年,倒也并没有设么事情发生。法海老和尚养好了伤,却并没有找上门来,只是让门下一个小沙弥送了一封书信,表达了和平相处的善意。知非道人自是没有兴趣专门针对老和尚,他又不是战斗狂人,收下了书信,表示知道了就完了。暂且将这件事揭过。当然了,知非道人确信,因着许仙和白素贞的事情,两人最终难免对上,是以也没什么心思玩什么一笑泯恩仇的把戏,暂时来说,井水不犯河水便好。

    不说法海老和尚,许仙在知非道人的“教导”下,可算是将千字文给学完了。这种成就,放在书院里,那也是进度颇快了。毕竟,要了解其中每句话的典故、出处、以及蕴藏的含义和衍生开来的众多知识,可不是仅仅背下来便成。许娇容对于弟弟的进步也是颇为满意,只可惜知非道人只教授这一册书,更多的,却是没了。因此,略微失望之余,许姣容也在开始给许仙物色私塾——有知非道人对许仙的照料,旁的不说,在开支方面还是省了不少,许娇容也有底气供养弟弟读书了。

    当然了,让许娇容下定决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