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 >

第71章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第71章

小说: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非道人笑道:“无门无派,自在散人。真要说的话,如禅师所见,是个道士。”

    法海老和尚显然有些不大适应知非道人的冷笑话,只以为知非道人不愿讲述师承来历。他也不在追问,毕竟,作为迦叶亲传弟子,佛祖如来的徒孙,他不觉得有什么师承来历会比自己的来头更大。若不是数百年前那条白蛇作怪,给他留下了执念,不能超凡脱俗,如今只怕早已证的罗汉果为,哪还用在这滚滚红尘中打滚?

    这些心里面的想法,知非道人自是无能捕捉。法海和尚面上的错愕神情一现即收,却道:“道友既不愿说,老衲也不勉强。只是这钱塘县之所以不受妖魔侵害,实在是金山寺众僧护卫所致。是以,此地善信多有供奉。知非道友要在此修行,那是欢迎之至。只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知非道友行事,还请莫要影响金山寺的安宁。”

    法海老和尚说的客客气气,话里的意思却是毫不遮掩:钱塘县是我金山寺的地盘儿,所有凡夫俗子都只能信奉佛教,知非道人你要是识趣,那就不要妄想在此传道什么的。而且,斩妖除魔、人前显圣的事情,也只有我金山寺的僧人可以做,至于知非道人你,最好不要越殂代疱,影响了金山寺的香火信仰。

    知非道人多少也是有点儿心眼儿,如何听不出这老和尚赤裸裸的“暗示”?对这个初见时尚有三分好印象的佛门中人,印向大减。心中想道:“也真是糊涂了,佛门之众,却又有几个坦荡之人?原不应对佛门中人抱有什么期待的,一丘之貉,可憎得紧。”想起大唐世界里佛门的恶心模样,知非道人可就一点好心情都没了,说话也就不怎么客气了。

    “禅师的意思,便是亲眼看见妖魔害人,那也不能出手,免得抢了贵寺的‘生意’?”知非道人话里的讽刺意味极重,就差指着脸骂老和尚厚颜无耻、不当人子了。

    也不知法海老和尚是不是真的这般好涵养,面对知非道人的冷嘲热讽,他犹能恍若不知,一本正经地道:“金山寺僧人佛法深湛,又都是慈悲济世,悲天悯人,哪里会有什么妖魔能祸害百姓?”

    知非道人冷笑道:“呵,老和尚睁眼说瞎话的本领当真是让贫道佩服得紧!却不知几日前钱塘江观潮的时候,被贫道诛杀的那个以邪术拐走孩童的恶人作恶时,金山寺的高僧又在哪里?”

    法海老和尚面不改色,居然还能振振有词:“知非道友也说了,那是恶人,非是妖魔。和尚又怎能干涉人道?”

    知非道人可真是被这厮的无耻给气着了,百来年经历,就没见过这般不要脸的人。心中怒气翻腾,知非道人却是在没有心思跟这个老和尚再费什么话了。道不同,不相为谋,那还说什么呢?哪怕这老和尚极有可能便是这方世界重要角色之一,那位长居南海的大能的棋子,知非道人也要打过再说。不揍这不要脸的老和尚一回,知非道人念头实难通达。当然了,打不打得过这个问题,怒极的知非道人压根儿就没有考虑。

    放下茶盏,知非道人冷声道:“老和尚,贫道是道人,欲修道,先做人。也不用再费什么口舌了。有些事情,是底线,不容触犯。佛门能冷眼纵容罪恶,贫道眼中却不能见沙子。动手吧,贫道更喜欢拳脚说话。”

    法海老和尚见此,也只自己方才大约是有句话说错了,才惹得这牛鼻子突然翻脸。他也不是怕事的性子。事实上,作为迦叶的弟子,法海老和尚想来自视甚高,所谓的慈眉善目,不过外表罢了。要打便打,他又怕过谁来?在这红尘俗世,哪个又能是他敌手?这牛鼻子给脸不要脸,却不知等会儿跪地求饶的时候,还有没有这份骨气。心里这么想着,面上的功夫还是不能少了。老和尚双手合十,站了起来,依然是慈眉善目的笑着:“阿弥陀佛,道友性子未免太过急躁了,想是练剑不慎,戾气入怀,不如岁老衲回金山寺,静诵佛经三两卷,消除戾气,从此大道可期,岂不美事一桩?”

    知非道人早已心有不耐,怒斥道:“待得天下再无尔等面目可憎的秃驴,自然戾气全消,天地一片清宁。老和尚,为了这片天地,还请你早早圆寂吧!”说着,知非道人竹剑出鞘,化作一线流光,向着法海老和尚前心刺去。

    要说这一剑有什么玄妙,那也不尽然。事实上,知非道人这一剑,除了快,便没有别的了。那可真是快极了,流光乍现极消,像是比光还要快。当然了,这只是肉眼的错觉,要快过光速,知非道人眼下的修为可是还差得天远。

    说时迟,那时快,不过转瞬,便已临到法海老和尚面前。这般的快剑,便是大唐世界,只差临门一脚便破碎虚空的无忧老和尚,恐怕也是只凭这一剑,便足以让他身死道消。

    只是,这像是比光还快的一剑,对于只差最后一步,便可得证罗汉果位,成就堪比道门天仙的法海老和尚,却是有些不够看了。也不见法海老和尚有什么动作,右手依然托着紫金钵盂,左手持着禅杖,双臂展开,袈裟飘飘,这个人便向后面平移一般倒退着。虽是一个和尚,动作间却是比知非道人潇洒的多了。一边退,一边犹有余力开口说话:“道友脾性太暴躁了些,一言不合便要打打杀杀,可见是真的走火入魔了。唉,可惜了,又少了一位道友。”

    说话间,法海老和尚已然退到庭院,也不知他使了个什么法门,居然转眼间轻轻松松躲过了知非道人的剑气锁定,移形换影般站在了知非道人身后。说是移形换影,其实不算恰当,更确切地说,用‘瞬移’来描述也许会更为妥当?

第141章 逊一筹知非困境() 
知非道人虽是心中有气,但他有个很好的优点,那便是一旦与人交起手来,便能排除来自情绪上面的干扰,可以很冷静的做出判断、反应。一剑落空,知非道人便知自己失误了。习惯了江湖武人的搏命打法,却是忘了这方世界仙妖魔鬼都有出没,种种玄妙手段不胜枚举,各种法术玄奇,更是能超乎自己想象。若是还抱着以前的交手习惯,只怕迟早会死的很难看。

    知非道人心里思忖着应敌手段,手上却也不见稍停,眼下以剑法而言,也唯有那一套修炼得炉火纯青,又被师尊纯阳真人指点过的“后天八卦剑”能拿出来与遇着老秃驴过招了。除此之外,那尚未参悟透彻,还是半吊子的地煞之术似乎也堪一用。

    心停手不停,一剑落空,知非道人很是自然地变换成了后天八卦剑。一招离剑式的“天火同人”,反向施展,向着背后撩了过去,无巧不巧的,迎上了法海老和尚向着知非道人笼罩过来得袈裟。

    法海老和尚的袈裟并不是什么宝物,老和尚施展袈裟也只是虚晃一枪,并没有灌注多少法力,如何敌得过知非道人内蕴剑炁,锋锐无当的长剑?在接触的瞬间,便被穿了个孔洞。更妙的是,因着离剑式的特性,法海老和尚的袈裟居然被点燃了。不得不说,知非道人的后天八卦剑已然超脱了剑招剑术的范畴,在向着神通的方向迈进着。

    知非道人的竹剑不见稍停,顺着剑势,又迎上了法海老和尚砸下来的禅杖。不用说,这老和尚的主意打的倒是不错,袈裟蒙头,再一记禅杖将知非道人轻松撂倒,多么的干净利落?老和尚也蔫坏着呢。

    在知非道人剑炁的灌注下,竹剑与禅杖交击,发出了一声清脆的金铁交鸣之声。到底是法海老和尚的禅杖比知非道人的竹剑体量大得多,兼之老和尚的法力也比知非道人浑厚的多,纵然知非道人仗着武技精湛,对力道的把握更为在行,也免不了落在下风,“蹬蹬蹬”地连退了好几步。

    反观法海老和尚,却是气定神闲,显然知非道人并没有让他吃什么亏。当然了,若不是那还在燃烧的袈裟在提醒着老和尚,法海的面色应该更好看一些。

    法海老和尚并没有乘胜追击。虽然也修行过罗汉法体,但老和尚颇有自知之明,于武修一道,自己并不厉害。方才过手一招,法海老和尚便知自己在武道上不是知非道人对手。纵然先前略占上风,那也说明不了什么,毕竟袈裟上被火烧出的几个大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相反的,法海更擅长的乃是佛门的法术神通,既知知非道人不好对付,他又岂会以己之短,迎知非道人之长?

    但见得法海老和尚将禅杖反手插在地上,双手结印,口中念念有词,接着向袈裟一指,便见得那袈裟陡然变大,散发着一种遮天蔽日的气息,再度向着知非道人罩来。

    法海老和尚当然不会故技重施。这一下子看似与先前一样,实则在法海的神通加持下,知非道人一旦被袈裟罩住,便如同陷身于一方由袈裟配合法海的法力构建的空间,接下来,若是没有超过法海的法力,只怕是轻易出来不得,便只有任人宰割之一途了。

    知非道人何许人也?师从道门大能纯阳真人,眼光自然不会有差。他虽是习武出身,以武入道,于法术神通方面算不得精通,却也识得法海老和尚这一招的险恶。只是他也并非弱者,三尺竹剑在手,知非道人便再无畏惧。迎着笼罩而来的袈裟,知非道人迎难而上。

    剑意流转,这回却是用的是震剑式。随着知非道人挥出的竹剑,便真个好似春雷阵阵,惊起蛰虫万千,催发无尽生机。这一剑,走的不是毁灭,而是生发。

    法海老和尚毕竟是连天仙道果都未证得,便是勉强构筑出一方空间,那也是绝对的死寂,恰恰与知非道人剑里的生发意境冲突。要说也是巧合,论起对大道的领悟,知非道人也好,法海老和尚也好,都是个半吊子,看看摸着门槛,所领悟的自是无比肤浅。也正因为如此,袈裟空间的死寂与知非道人剑上的生发对冲的格外剧烈。只听得“砰”的一声炸响,法海老和尚的袈裟化作一天碎布,纷纷扬扬地洒将下来。知非道人掌中竹剑亦是化作齑粉,被逸散的劲气一吹,便连尘埃都找之不见。

    也亏得两人见机不妙,退的极快,否则的话,纵然要不了性命,也必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一点,只看原地那丈许深的大坑便可知晓。只可惜了那几株老梅,平白遭了无妄之灾。知非道人算是明白了,若是两人大道领悟差之不多,又恰恰是水火难容的话,一旦相遇,便不再是相生相克的说法了。方才湮灭的景象,实在是一卷难得的教材。

    现在可不是琢磨这些有的没的的时候,心得体悟,也得打完了再说。比较尴尬的事,知非道人失了竹剑,战力自然下降,但对于法海老和尚来说,失了袈裟,那也只是颜面问题罢了。相形之下,原本便逊了法海和尚的知非道人,情况似乎是更加不利了。

    “乘他病,要他命!”法海老和尚显然也是深谙斗战之道,“痛打落水狗”是每个人都会的,法海也不例外。良机难得,法海继续施展法术,手印一变,那被他插在地上的禅杖便化作一条五爪金龙,带着无与伦比的威势向着知非道人扑杀而来。法术既成,法海老和尚只消花费少许心神遥控,便足以让金龙对知非道人展开种种攻击。

    面对着法海老和尚以法术化成的金龙,知非道人人倒是想起了一门他曾经学过,但很久都不曾施展过的一门掌法。没错,正是那降龙十八掌。平心而论,降龙十八掌这门功夫,在大宗师境界尚可称道,在这种近乎天仙的手段面前,着实不够看。但也不要忘了,施展这套掌法的,是知非道人这个武道人仙。纵然平平无奇的一套武学,也能使出花样儿来,何况降龙十八掌并不算弱?

第142章 逞威风法海退去() 
金龙腾空,固然威势无穷,知非道人一双肉掌翻飞不已,打出一道道龙形气劲,将禅杖化作的金龙一一挡住。一时间看似不相上下,然而,莫要忘了还有个法海老和尚,犹在一旁虎视眈眈。

    法海不仅法术高明,更重要的是,他也懂武道技击之法。一旦被他窥出破绽,纵然不能再施加一记法术,但趁隙偷袭一下,那也够知非道人受的。

    说到这里,有必要澄清一下。并非法术神通不能并用,便如那孙猴子,施展法天象地之后,也能呼云唤雨。只是那般施展,对心神要求颇高。法海虽是佛门出身,精擅精神念力,但终究还是欠缺了点火候。也幸好如此,否则,第一次正面与术法神通过招,知非道人多半会手忙脚乱,必败无疑。哪能像现在,还能打得有声有色,至少场面上来看,并没有吃多大的亏。

    然而,久战不下,禅杖化作的金龙毕竟是镔铁之躯,又有法海法力支持,知非道人血肉之躯渐渐地还是落入下风。法海正是窥到这么个好机会,脚下一踢,数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