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 >

第54章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第54章

小说: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智慧禅师合十道:“阿弥陀佛,道友博闻广识,对我佛门所知甚深,合该与我佛有缘。”

    嘉祥大师手抚白须,微笑道:“道友有所不知,佛门大爱,以众生为父母。一切众生都是我们过去世和未来世的六亲眷属,我们和他们在佛前均是平等的,吃他们的肉就是吃我们自己的肉,于心何忍?”

    知非道人心头暗笑:“你说戒律,我说戒律未成,你便说不忍之心,嘿,果然是舌绽莲花之辈,明明强词,偏偏还不着痕迹,当真了得。只是贫道又怎会让你们这般容易蒙混过关?”想了想,知非道人点点头道:“大师所言似是颇有道理。只是贫道尚有一事不解,未知佛门源地天竺,那里的僧人怎么尚无这般说法,莫非他们未得佛祖真传,不通仁义大爱,不知道吃众生的肉就是吃我们自己的肉,吃自己亲友的肉?还是佛门源出中土,些许精义尚未传播至天竺?”

    知非道人这话怎么答都不对。须知这个时代,对师承来历极为看重,何况关乎佛门传承正朔源流的分辨。毕竟若是秉承佛门源出天竺这一事实,那么,戒荤腥这一说法便是中土佛门自作主张加上去的了。这本来也算不得什么,偏偏配合嘉祥大师的那几句话,乐子就大了。是原始佛法本身谬误,还是传至中土后被人滥改?不管哪个,都是再给佛门抹黑。

    道信和尚毕竟是大智慧之人,似乎对知非道人的诘问并不为难。此时开口笑道:“道友着相了。佛法万千,各人所持法戒并不相同,岂可一概而论?便如道门源远流长,有楼观道、天师道、五斗米教等等,内中教义戒律也是各不相同,却都份数道门。”

    知非道人赞叹道:“禅师机辩无双,贫道自愧不如。”看似服输,其实又是不着痕迹地刺了道信一句,说他强词夺理。

第105章 道不相同,何称道友?() 
帝心尊者忽然道:“道友慧根深重,乃是真正的佛门种子,老衲不怕人嫌,再次邀请道友共参佛法,华严宗无方丈久矣,正虚位以待。道友意下如何?”

    知非道人暗道:“这些个老梆子,当真脸皮修到一定境界了,居然还能云里雾里地来回纠缠,净说些虚头巴脑没用的东西。贫道却是不信这大老远的找上门来,没根没由的,只是为了拉贫道弃道入佛,那也未免可笑了些,不嫌累得慌么?”口中却道:“禅师厚爱,贫道本不应推拒好意。只是相对于清规戒律,平道更喜欢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嗯,不怕禅师笑话,贫道漂泊惯了,消受不起禅院里的清福。”

    知非道人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若是入了禅院,在信众香油供奉下,不免会养得肥头大脑,就像诸位禅师一样,心宽体胖。贫道以为,还是贫道现在清瘦的相貌好看一些。”这番话,看似插诨打科,实则暗指佛门取众生之物供奉己身,将自己喂养的脑满肠肥实乃蛀虫,有道之士不取也,讽刺意味极重。

    道信大师道:“阿弥陀佛,道友这般指责却是好没来由。我佛门中人心宽体胖,实在是心怀慈悲善念,大肚能容天下之事,和某些小肚鸡肠之辈不可同日而语。”泥人尚有三分火气,这四大圣僧素来德高望重,几曾被人三番五次的冷嘲热讽?自是也要做些还击,免得知非道人小瞧了佛门。

    “原来如此。”知非道人挑挑眉头,说道:“只是贫道游历天下,所过之处,俱见得佛门庙宇富丽堂皇,寺外百姓生不如死。不知慈悲为怀的佛门高僧,何以教我?”

    “阿弥陀佛。”嘉祥大师出声道:“前世罪孽,今生偿还。他们所受的苦难,都是在为前世赎罪,他们供奉佛门,也只是为来世积福。道友一叶障目,实足哂也。”

    知非道人面色忽然难看起来:“老和尚这番话委实不当人子!贫道想起一件旧事,却是要问问几位圣僧。那迦楼罗王朱粲以食人为乐,佛门中竟派遣有高僧护卫左右,并尊其为佛门护法转世,救度世人而来,也是佛门慈悲表现了?”

    帝心尊者道:“迦楼罗王转世,为净化人间罪孽,舍身入地狱那也是有的。这般慈悲心怀,老衲确实不如。”

    知非道人恨极,牙齿咬得咯咯作响:“这可真让贫道涨了见识了。好一个导人向善、慈悲度人的佛门,嘿嘿,好一个颠倒黑白、舌绽莲花的佛门!”知非道人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心头再度起了杀意,定要竭尽全力,诛杀这般狼心狗肺的恶僧。

    帝心尊者又道:“老衲几人来此,一来是道友与我佛门自有缘法,特来引渡。只是如今看来,道友对我佛门始终怀有偏见,恶意揣度,想是缘分毕竟少了些。这第二件事,便是有言相劝”

    知非道人冷声道:“不必如此,所谓道友,乃是同道者为友,尔等与贫道道不同不相为谋,贫道也当不起尊驾这声称呼。”

    几僧都看出了知非道人态度转变,此刻已然敌意深重。不过他们四人联手,自信可以轻易压服知非道人。当年的邪王石之轩,纵横天下难逢抗手,不也被他们四人追的抱头鼠窜,狼狈不堪吗?不过表面功夫还是要做足,不是给别人看,而是给自己看的。帝心禅师道:“道长方外之人,何必参与红尘俗世,耽误修行?如今世态浑浊,道长坐拥扬州,他日怕是又要重演一次南北对峙的局面,届时苦的又是黎民百姓。”

    知非道人一听,便知其意中所指,冷笑道:“可算是说明来意了。你们那些龌龊心思,贫道懒得去说,贫道所为的,便是百姓不再被尔等鱼肉,嘿嘿,吃人为度人,也真难为你们这些秃驴想得出来,说得出口!”顿了一下,知非道人又道:“哼哼,帝心尊者,嘿,简在帝心么?”嘲讽了一句,知非道人又道:“不怪有人说,佛者,人弗也,人都不做了,说这些个又有何益,也别废话了,话的尽头是刀剑,动手吧。”

    道信和尚悲天悯人道:“阿弥陀佛,道长何苦执迷?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啊。唉,若非情不得已,老衲等人实不愿与道长动手。”

    知非道人冷笑道:“做了婊子还要立牌坊,嘿,贫道又长见识了。也无需做那些算计,在那里惺惺作态。在你们默认朱粲那里有你们的手笔的时候,贫道便决意不让你们活着离开。想来你们也是做着这个打算吧,否则,以你们佛门的不要脸,又岂会授人以柄?”

    四大圣僧各自宣了一声佛号,随机分列开来,结成一个四象阵法,将知非道人围在中间。道信和尚道:“大道之争,不在口舌。知非道长应是是明白这点,何以喋喋不休,似是妇人吵嘴一般?言语交锋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知非道人恍若未闻,将竹剑执在手中,冷冷的向着四大圣僧打量着。

    说来这四大圣僧武功决然不弱,每个人都有一甲子有余的功力。在阵法的加成下,更是翻倍叠加。更妙的是,因着阵法作用,四大圣僧的功力连接成一个整体,不管知非道人面对的是谁,都将面对接近四五百年的功力。所谓“一力破万法”。在这般绝强的功力下,知非道人似乎只有闭目待死之一途了。毕竟当年追杀石之轩的过程中,四大圣僧便已察觉他们的阵法配合起来颇有不足。这近三十年来苦心参悟演练,自信现在施展起来,三大宗师落入其中也绝对逃不出来,只能饮恨阵中。这也是他们为何信心十足,丝毫不担心知非道人逃走的原因了。

    对于知非道人来说,这个阵法的确对他颇有威胁。但是,也并不意味着他无计可施。事实上,四大圣僧的能为,便注定了他们无法将这般庞大的功力运用自如,其中不谐之处,便是他破局的契机。

    知非道人当然不会任由四大圣僧凝聚气势,汇集功力。是以,在对这个阵势有了初步的判断之后,知非道人便抢先出手了。

第106章 各有失算,棋逢对手() 
不敢托大,知非道人一上来便施展出了他最厉害的剑法。只见得知非道人前进半步,掌中青竹剑似清风过境,无形无相,无孔不入。正是后天八剑之巽卦之剑,用来探查四大圣僧气机连接的薄弱之处,却是再好不过了。这一剑当然不只是试探这么简单了,主旨却是要迫使四大圣僧还照。只要四大圣僧一动,力道周转必有不谐之处,那时候,便是剑势迂回,轻轻悄悄抹上对方脖子的时候。

    面对着知非道人这一剑,首当其冲的三论宗嘉祥大师恍若未见,只待剑气临体之时,方才作势一拂,滔滔功力自他僧袖倾泻而出,便如滚滚黄河之势,扑灭知非道人无孔不入的剑气。

    借着嘉祥大师这一拂之功,知非道人却是正好完成剑势转换。掌中竹剑轻轻巧巧的一个回旋,颇有种冰霜明月、风铃乍响的奇妙意境,剑尖再微微一挑,便已抵临嘉祥大师咽喉。

    知非道人当然不会认为四大圣僧之一的嘉祥大师会这般不济,能轻易被他这一剑拿下。但知非道人自信这出其不意的险恶剑招,定能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只要逼得嘉祥大师乱了阵脚,哪怕只有一个刹那,也足以让他乘隙而入,破开四大圣僧的联手之势。

    只是想法固然不错,嘉祥大师也的确无法从容应对知非道人精心准备的招式,不过,四象阵内,四大圣僧气机相连,共同进退。自有旁边的智慧大师上前半步,刚好顶下嘉祥大师退下的位置。智慧大师伸出右手,并指夹向知非道人剑尖。

    诚然,智慧大师血肉之躯顶不住知非道人剑上附着的无匹锋锐的剑炁真罡。这一手,不过是要以右手两指,换取知非道人长剑短暂停顿。只需要一刹那的功夫,便足以让帝心尊者和道信禅师联手重击,足以重创甚至击杀知非道人。即使知非道人回剑换招,那也会失却先机,从此陷入他们的节奏之中,最后依然免不了饮恨当场的下场。

    知非道人对这几个秃驴的盘算可谓是门儿清。在他出剑之初便已有所预料,是以将近来才领悟出来,尚未凝聚多少的剑炁真罡附着剑上。不留心细查,谁能知道这是只存在于传说之中,此世武林从未现世的剑炁真罡?心念一动,将其彻底爆发出来。一时间剑气汹涌似海、剑罡滚滚如潮,掀起滔天狂澜,势无可挡地向着智慧大师席卷。。

    与此同时,知非道人拳脚齐出,招架帝心尊者和道信禅师袭来的两记杀招,接着更不见停,欲要死死缠住这两位圣僧,打定主意定要借着这记盘算多时,耗费了他大半功力的杀招,除掉智慧大师。如此一来,余下的三大圣僧也就再无法对他造成足够威胁,知非道人自可以从容不迫,各个击破。

    面对着无可匹敌的滔天剑气剑罡,智慧大师惊骇至极,完全无能抵挡。眼见得便要魂归极乐,偏偏人不该死,五行有救。见得智慧大师危急,帝心尊者和道信禅师相视一眼,拼着挨上知非道人一击,摆脱知非道人的纠缠,与嘉祥大师一起,纵跃到智慧大师身边。好个四大圣僧,只见得他们掌心相握,排出一个半月形状,两侧的嘉祥大师和道信禅师探出手掌,如同推着千钧重物一般,缓缓向前推去。四大圣僧在阵法叠加下汇聚的近五百年功力加持下,仿佛截断长河,倾覆大海,令知非道人的剑气突然一顿。

    而在四大圣僧合力应付知非道人先前施放的剑罡剑气之际,手中得闲的知非道人一摆掌中青竹剑,施展乾卦之剑,有似苍天高邈,广阔无垠,下一刻却是苍黄翻覆,星河易转,从上而下,笼向四大圣僧。

    这一刻,真是四大圣僧全力应付剑罡剑气之时,若是对知非道人袭来的乾卦之剑置之不理,不用说,那只好是饮恨当场了。若是腾出手来应对,那么,或许除了智慧大师的三大圣僧可以全身而退,但智慧禅师必然被汹涌的气劲反噬,必死无疑。

    只是事情都如算计好的那样,世上就没有那么多意外了。在知非道人掌中竹剑席卷四大圣僧的时候,也正好是四大圣僧封挡会知非道人先前留下的剑气剑罡的时候。到底无人操控,只凭着先前爆发时的的惯性,在被迎头挡住之后,已然后继乏力了。似乎在同一时间,随着砰的一声爆响,四大圣僧轻飘飘的借着气劲碰撞之力向后飞退,堪堪与知非道人剑势擦身而过。这势在必得的一剑,显然又自走了个空。

    双方分立开来,中间是一片被气劲掀翻的黄土,些许山石也都在气劲碰撞中碎成齑粉。四大圣僧面色殊不好看,本以为对知非道人足够重视了,没想到还是低估了对方。两个回合的交手,竟是自己这方落在了下风。

    知非道人何尝不是如此?势在必得的两剑走空,对他而言也是不小的打击,方知自己终究还是小看了天下人。来到这方世界,与最顶尖的几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