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 >

第42章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第42章

小说: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非道人神色不变,像是毫无察觉的点点头,道:“长生诀的确在贫道手上。”心里却已知杨广虽然是相当于被人软禁,但手上还是有一股力量护持自身,那个暗中的高手能威胁到自己,必然也是接近大宗师那一个级数的高手,无怪乎宇文阀早有反心,却也不敢有所妄动。

    杨广道:“既是如此,你便奉上来吧。”

    知非道人微微一笑,自怀中取出长生诀,交给宇文化及:“贫道毕竟是山野道士,未必能得陛下信任。这长生诀,便请宇文将军代为呈上吧。”

    宇文化及接过长生诀,上前几步,递到杨广身后的一位宫女手中,复又退了下来。杨广点点头,却道:“宇文化及,朕有些话要与知非道人说,你便先下去吧。”

    宇文化及维持着表面的恭敬地微微拱手,便退了下去。此时杨广忽然面色一变,道:“道长可知朕为何要将你留下?”

    知非道人摇摇头:“贫道不知。”

    杨广一声长叹,道:“只是找个人说说话罢了。如今,朕也不知何人可信了。”杨广话里透着股子凄凉:“朕自克承大统以来,夙兴夜寐,只想着着天下归心,百姓安居乐业,为大隋立下万世不易之机。无奈门阀世家从中破坏,大业半道崩殂,现如今,这天下大约是民不聊生,白骨盈野了吧?”

    知非道人点点头,道:“的确如是。”

    杨广道:“难道朕真的错了?”

    知非道人沉默了会儿,道:“陛下的确是错了。虽然,开科取士、兴修运河以贯通南北、三征高句丽以固中原,每一件做好了都是功在千秋的大事。但是陛下太急躁了,若是缓缓推行,天下也不会乱成这个样子。况且,陛下想要借着这些事情来削弱门阀世家的力量,本也没错。只是陛下忘了,门阀世家的奴仆佃户也是陛下的子民。况且,上有对策,下有政策,殊不知他们在执行命令之时,所有的苛捐杂税,劳役都是取自不曾卖身于他们的良家百姓。如此这般,损的是大隋的根基,门阀世家反倒是在这过程中愈发壮大起来了。”

    杨广面色阴晴不定,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是啊,朕太急躁了。你叫知非是吧,说说看,你献上长生诀有功,需要什么赏赐?”

    知非道人直言不讳:“请陛下以扬州总管相赐,总领扬州军政民生,陛下可舍得?”

    杨广脸色一黑:“你倒是好大的胃口!嘿嘿,名正言顺地拿下扬州城,总领军政民生,便是要自立一国了?哼,怕是也想着他日天下大变,角逐天下吧?你好大的野心,不怕朕把你留在此地?”

    杨广声色俱厉,知非道人却并不害怕:“若是寻常时节,贫道自不敢做此非分之想。只是到了眼下这个地步,大隋分崩离析只在眼前,陛下被门阀世家拖累的这么惨,与其将扬州留给门阀世家瓜分,不如赠给贫道这局外人。再说了,贫道对自己武功还是有些自信的,只要不是身陷十万大军,脱身也不是难事。”

    杨广竟是出奇了的能忍,闻言居然并不生气,说道:“你倒是打得如意算盘,要先取得大义名分。只是朕既已得长生诀,照之修炼,自然延寿长生。朕若不死,大隋便是再乱,又有哪个门阀世家敢胡来?”

    知非道人语气淡淡:“这话,陛下自己信吗?”

    杨广一声长叹:“是啊,朕时日无多了。呵呵,天子做到朕这个份上,生死都不由自己,的确是够讽刺的。现在他们是没做好万全准备,所以才留下了朕。你说得对,便宜了他们,还真不如便宜了你。只希望你能长命一点,莫要早早地死在了他们手上,枉费朕的一番心意。”及按知非道人还要说什么,杨广摆摆手:“也是奇怪,朕居然没叫人砍了你。罢了,你退下去吧,明天早朝,朕便下旨。”

    知非道人心情复杂的再度稽首一礼,退了出去。自是不知他刚退出,杨广已经斩了身边服侍的宫人。

第81章 再逢石青璇() 
自江都领了圣旨,名正言顺的将扬州拿到手里,知非道人回到扬州已经差不多小半年时间了。

    知非道人自然没有充分的军政才能,但他毕竟在地星上受过网络上种种信息洗礼,大的方向上还是没有问题的。这半年来,在岭南宋阀的支持下,知非道人在扬州大刀阔斧的整改,众官员不行就换,凡有苛待百姓者,一律诛之,可说是杀得人头滚滚,自己也落了个残暴的恶名。其间当然不乏反抗的声音,幕后几乎都有北方各门阀的影子,掀起了好些场叛乱。

    奈何知非道人毕竟是当世最顶尖的高手一列,单人只剑,便足以弹压扬州叛乱之众。加上知非道人的执政方向倾向于百姓,在这个老百姓朴实到给口饱饭便感恩戴德的年代,知非道人自然渐渐收拢了民心。有了民心所向,事情就好办多了。那些反对势力被知非道人弹压,被折腾的七零八落,早已不成气候。是以扬州才慢慢恢复了秩序,有了几分欣欣向荣的气象。若是天公作美,今年再赏个好天气,那就更好了。

    好了,歌功颂德之言不再细表,怕是诸君也没心思看这些无聊话语。且说那些被镇压的反叛势力,因着知非道人初掌扬州城,是以并不曾被彻底消灭,反倒是不少人四处流串,或者落草为寇。万幸知非道人此时威慑力十足,这些人一时倒也不敢作乱,祸害乡里,但时间久了,终究还是无穷。

    说到管理扬州,知非道人这几月来可真是焦头烂额。这一日,实在不耐公务上的枯燥繁琐,知非道人索性假公济私,打着暗访百姓民生的幌子给自己放了个假,轻装简服出了扬州总督府。

    扬州城早已今非昔比了。街道两旁店肆林立,初晨的朝霞氤氲,渲染着古城的红砖绿瓦、楼阁飞檐。码头上号子嘹亮,一动一静,为这悠悠古城给眼前这一片繁盛的洛阳城晚景平添了几分朦胧和诗意。漫步在大街小巷,看着身边一张张或苍迈、或稚嫩、或清新、或世故的扬州人脸庞上带着微微笑意。不同于半年前的麻木和绝望,现在虽然还是吃不饱穿不暖,但毕竟有了希望。

    听着身边的人诉说着对明天的希冀,知非道人突然觉得莫大的满足,甚至对自己暂时放下公务的行为有了种负罪感。正想着打道回府,继续和那枯燥的公务较劲儿,目光忽然不经意的瞥到了一抹翠绿色的倩影,像极了他魂牵梦萦,数世轮回也淡忘不了的那个人。像是患了癔症一般,知非道人全然失去了自我判断。一时间情愫激荡,不能自已,下意识的便追了上去。

    像是无所察觉,那抹影子依然慢悠悠的向城门走去,知非道人虽是情切,终究还是记得不能惊扰百姓。他身法灵便,像一条游鱼般在人群中穿行,毕竟不能很快,到了城门外,尚还差着那女子好几丈的距离。

    只是此地人群渐疏,那女子也似察觉到有人追踪,也施展起身法,翩翩如仙,速度居然也是不慢。向着前方山林飘摇而去。

    知非道人少了行人阻碍,也提起了速度,比那女子显然要快了不少。一边追赶,一边下意识地便喊了出来:“等等我,凝儿,等一下”

    前方似乎传来了女子的娇笑。知非道人再提真气,其快如箭,终于在一处小山坡追上了那抹倩影,上前抓住了那人肩膀:“凝儿,真的是你吗?我莫不是在做梦?”一时间,知非道人竟不敢上前,瞧瞧伊人眉眼,反倒是满心惶惶,却又不知脑袋里到底在害怕什么。所谓近乡情怯,用在男女感情之上,也复如是。没见面之前朝思夜想,真个要见面的时候,反倒患得患失,犹犹豫豫——后世的异地恋,多少恋人不是如此?

    这翠绿色衣衫的女子嫣然道:“大虾,是我啊。我找你找的好辛苦。”

    知非道人大喜过望,猛然搬过着绿衫女子,惊喜道:“凝儿,是你,真的是你。我也好想你啊呃,青璇姑娘,怎么是你?”

    一张巧笑嫣然的俏脸似笑非笑,满是促狭;水亮的眸子清澈宁静,却也暗藏着一抹黯然。很显然,这是这位少女针对知非道人的恶作剧。

    知非道人脸色殊是精彩。尴尬、恼怒、歉意、失落不一而足,简直比那川蜀之地杂耍的变脸术还要神奇。

    其实也怪不得他如此,实在是石青璇背影与他那心心念念的伊人实在太像了,气质也差相仿佛。最要命的是,那一声“大虾”,本是知非道人与那人浓情蜜意时的亲昵称呼。知非道人断然是不知道,那次昏迷时的梦中呓语,到底吐露了多少私密情事,又被这古灵精怪的少女听去了多少。

    “对不起,我不该利用你对她的感情,戏弄于你。道爷你大人大量,就不要跟我这山野丫头计较了吧?别生气啦。”石青璇见知非道人面色不虞,知道自己这恶作剧确实过了火,当下温言软语地道歉道。

    事实上,石青璇这只是临时起意。她本来只是静极思动,四处游玩,宋家的二小姐宋玉致恰恰与她是闺中密友,石青璇便是从宋玉致那里听说了知非道人的近来作为,一时心动,索性便要来扬州看看。在扬州城里逛了一圈,忽然发现居然有人尾随于他。后来更发现这人便是此行要见的那人,偏偏知非道人将她误认做那个叫做雨霏凝的女子,于是她心念一动,便起了捉弄知非道人的心思。

    知非道人问得石青璇温言致歉,也叹了口气,道:“不怪姑娘,是贫道太思念于她了。青璇的背影和她实在是太像了,贫道一时失了心智,对姑娘有所冒犯,还请见谅。只是青璇,以后还是莫要拿凝儿戏弄与我了。”

    石青璇的那双剪水瞳子暗藏的那抹黯然更浓了:“是我不好了,怎么能怪你呢?你这么在意她,你的凝儿一定会很开心吧?”

    知非道人笑容苦涩,无数的相思深埋心底:“或许吧。只希望她一切都好。好了,不说这个了,你怎么想起跑到样这里来了?这里到巴蜀可不近呐。”

    石青璇嫣然一笑,道:“许久不见了,听说你最近很是风光呢。所以我就来看看你这个连谎话都编不好的道士,到底有多风光。”

    知非道人坐在地上,信手扯了一根狗尾巴草,放在口中嚼着:“哪里说得上什么风光?案牍劳形,自讨苦吃罢了。”

    石青璇挨着他也坐了下来,丝毫不介意春泥会脏了裙裾:“你呀,净会说些不着调的话。”微微一笑:“我给你吹首曲子吧。”

第82章 哪堪忆过往() 
箫声渐渐响起,和缓而清幽。箫声清丽,忽高忽低,忽轻忽响,低到极处之际,几个盘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去,虽极低极细,每个音节仍清晰可闻,便似情人间喁喁私语,说着些又是害羞又是心跳不已的情话;渐渐地又有珠玉跳跃,渐渐清亮起来。便好似情人间嬉戏打闹,往来欢颜。

    像是怀春的少女诉说心事,那是一种明媚而忧伤的感觉。知非道人忽然想起了曾经和那人少年时一起读过的那篇文章——花谢千年非蛾意,忍不住念起了其中的几句:“身临亭台楼阁,坐听溪水河流待鬓发渐白,与你携手离别多事之秋”

    只是到了最后,箫声又渐渐清苦了起来。一时间春残花落,但闻雨声萧萧,一片凄凉肃杀之象。到了最后,细雨绵绵,若有若无,终于万籁俱寂。

    知非道人自箫声中回过神来,赞道:“青璇的箫声越来越动人了。”

    悄悄擦了眼角的一滴泪痕,石青璇放下了玉萧,一时默默无言。气氛一下子变得微妙了起来。良久,石青璇调整好了情绪,道:“就只是这一句话?你难道就没有别的话要对我说的?”

    知非道人默然,想了一下,才道:“青璇姑娘的箫声最能动人心弦,可称人间仙乐。贫道词薄,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赞誉了。”

    石青璇“噗嗤”一笑,也是奇怪了。素来是闲散的性子,偏偏在这到人面前,不自觉的便会变得慧黠活泼,多了些女儿家的情态。也说不上是好是坏,但她并不排斥这种新奇的体验。只是情之一字,向来是无根无由,不讲半点道理。在你毫不知觉的时候,已经侵入你的心田,让你渐渐地学会了为他哭,为他笑。喜怒哀乐都随他而变。

    石青璇显然不曾意识到这一点,只是莫名的觉得有些苦涩,心里反酸,总想哭一场。偏偏又会为知非道人这乏味的笑话会心一笑。个中滋味,真是难以言说。

    笑过之后,石青璇鼻子还是酸酸的。皱了皱鼻子,石青璇说道:“道士,跟我说说你家凝儿呗?”天知道,她是怎么说出这句话的!话一出口,心里的那股子酸味儿简直别提了,偏偏心里不舒服,还要竖起耳朵,要听听知非道人怎么讲述他家凝儿。这个“他家”这个概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