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 >

第37章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第37章

小说: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前辈以力压我,石龙更有何言?”

    知非道人淡然一笑:“倒是个不屈的性子。好了,贫道只是借长生诀抄录一份,至于这石龙道场,若是贫道救你一命,那时便算石龙道友给贫道的报酬,你看如何?”知非道人已经想好了,若是石龙现在便答应下来,他自然不会令他吃亏。至于因此会使得双龙失去了修炼长生诀的机缘的可能,知非道人并不在乎。当然了,便是石龙现在不同意,到时候也不会视而不见,算作强借长生诀的补偿。

    石龙心里道:“莫不是你要杀我,然后假装放我一马,便算救我一命吧。哼哼,倒是打得好盘算。”知非道人像是看出了石龙心里所想,叹了口气:“也罢,看来石龙道友暂时信不过贫道,来日方长,那便待事发之时再说吧。先把长生诀拿来贫道瞧瞧。”说着,也不等石龙有什么反应,便自石龙身上取出了长生诀,细细翻看,末了还找石龙要了笔墨抄写了一遍。

    知非道人本打算将抄写本留给石龙的,后来想了想,这样未免忒不地道,终究还是作罢,将原本留了下来。临走时才顺口提了一句:“对了,可靠消息,宇文阀的宇文化及奉命寻找长生诀,不日将至扬州,石龙道友可得小心为上啊。”

    大约是抄写的时间太长了。出了石龙府邸的时候,天色已然漆黑一片。摸了摸有些饿了的肚子,知非道人认准方向,朝着一家客栈走了过去。

    可能是天道承负,各有报应吧。似乎知非道人先前倚仗武力欺负石龙,现在报应来了。街角两个十四五岁的半大少年朝着他奔跑过来,前面那个像是没看到他似的,一头扎进他的怀里,另一个少年则是和他擦身而过,继续向前跑去。

    知非道人破觉得有意思,这两个少年配合默契,敢情是两个小偷儿。前面那个撞在他怀里,顺便摸走他身上的银两等物什,另一个则接过这些赃物跑远。倒真是配合默契。奈何他们碰到的是知非道人,便注定了他们的徒劳无功。

    知非道人轻轻挣开面前这个少年,金雁功施展,三两步间,便拦在另一个少年面前,轻轻松松取回了自己的东西。也是他在石龙那里的了长生诀,心情大好。不然,少不得要给这两个少年一个不大不小的教训。

第71章 讨公道,会宇文() 
深秋里的阳光已经说不上明媚了。知非道人面上带着倦色,漫步在扬州城的大街小巷。

    昨夜参研长生诀,知非道人少有的熬了一宿。知非道人道学功夫深厚,对上古文字也是颇有研究,饶是如此,面对这高深奥妙至极的道家宝典长生诀,依然力不从心。虽说武功到了他这般地步,三五日不眠不休都不算什么,但长生诀毕竟太过深奥,耗费了他极大的心力,所得亦是有限。不过,触类旁通之下,纯阳真人留下的那卷地煞术的传承有好几个字已经隐约可见,也算是件不错的收获了。

    虽是乱世,扬州城早已不复昔年气象,但毕竟是全国对外最重要的转运中心之一。从扬州东下长江,可出海往倭国、琉球及南洋诸地,客商往来,络绎不绝。繁华热闹的景象与城郊荒凉凄清的样子成了一种极具讽刺的图卷。知非道人非是圣人,见着这般鲜明的对比,也免不了心里不自在。

    行到城门处,便见城外贩夫走卒排成了长龙,不少衣甲鲜明的军士掺杂在城门卫士之间,对行人严格盘查。知非道人向路人打听,方知这些军士乃是来自京城最霸道的御卫军。这才明白,原来宇文化及已然到了扬州城。念及此处,方知石龙已有性命之危,决心要过去救他一救。想到这里,他便转身往石龙的府邸赶去。

    终究还是慢了一步,知非道人赶到的时候,石龙的府邸一片凌乱,一小队御卫军军士还在里面翻找着什么。见此情形,知非道人已然明白发生了何事。他想到石龙大概已经遭遇不测,心里颇不是滋味。便决定去找宇文化及出口恶气,这么想着,他辨认了道路一路直行,向着扬州总管府走去。

    行至半路,在一条小巷里忽见一个老儒生被一队官兵抓住。知非道人耳聪目明,分明见到有个将军打扮的人开口道:“这位不是以诗文名扬江都的田文老师吗?听说老师乃石龙师傅的至交好友。刚才我们不嫌冒昧到贵府拜会田老师,竟无意在井底捞出了石龙师傅的尸身,现在田老师又行色匆匆,不知所为何事呢?”

    知非道人神色一动,原来不只是宇文化及,这位姓田的老儒生跟石龙的遭遇也有关联。当下便径直走了过去:“福生无量天尊,这位田先生,石龙道友之死可是与你有关?”他语气平淡,却有着掩藏不住的怒意。

    也在他说话的时候,自有军士对这田文浑身上下摸了个遍,然后向着那将军模样的人摇摇头,又低声道:“没有,衣服上被划了个口子,想是被人给扒窃走了。”至于那老儒生田文,早已骇得面如土色,说不出话来。

    那将军模样的人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向身后吩咐道:“立即封闭城门,同时把所有的小偷地痞全给我抓了来,若交不出圣上要的东西,他们就休想再有命了。”自有人领命而去,这将军这才正视知非道人:“道长何来,与石龙师傅有何关系?长生诀莫不是在你手中?”

    知非道人心念电转,已然判断出面前这位便是他要找的宇文化及了。他冷冷一笑,道:“贫道道号知非。与石龙道友虽仅一面之缘,但却欠他莫大人情。他此番被人所害,贫道自然要为他寻个公道。至于长生诀,贫道手上的确还抄录有副本。将军对长生诀这般热切,应是为杨广寻觅长生诀的宇文化及了吧。”

    宇文化及神色淡淡,说道:“本都督正是宇文化及,奉圣命寻找长生诀宝书。道长何不献上宝书,博一个富贵封侯?”

    宇文化及本意是寻到长生诀正本,然后假作破译成功,拿给那杨广去修炼,使得杨广因此走火入魔而死。长生诀材质奇特,水火不侵刀剑难伤。若非正本,定难取得杨广信任。虽是如此,却也不能让眼前这道人将长生诀副本带走,便连这个人,也是一定要杀了灭口的。宇文化及打了个暗号,麾下将士心领神会,悄悄将知非道人围在了中间。

    知非道人对他们的小动作视如不见,口中道:“宇文都督的建议的确不错,贫道可以考虑一番,只是为朋友讨公道的初衷也不容改变。宇文化及,你也不必装模作样,咱们拳脚上见个高下吧。”

    他话音方落,便有人已经动手了。事实上,在他话没说完的时候,这些军士已经蠢蠢欲动。在他话音方落,这些军士不等于文化及吩咐,发一声呐喊,便将大刀戈矛,一股脑儿的向知非道人冲了过来。这些军士显然受过严格的训练。身为宇文化及的卫士,他们每个人几乎都有江湖上三流水准的武艺,加上配合默契,结成军阵,战力何止增强一倍?只是知非道人毕竟武艺超群,真正的大宗师级人物,万军阵中,只要不深陷重围,也可自由来去,如何会被这一二十名军士拿下?只见他在兵锋中左移右闪,前倾后仰,这些军士竟是连他衣服边儿也沾之不上。反倒是知非道人一双手似穿花蝴蝶般,上下舞动,将这些兵器一一夺去,顺手点了他们穴道,使之动弹不得。

    宇文化及拍手道:“道长好俊的功夫,若是肯为陛下效力,前程定然不可限量。”知非道人先前展露出的身手虽然高明,但他自忖已是宗师修为的自己也能轻易办到。在他看来,这莫名出现的道士定然不是自己的对手,这一点毋庸置疑,他对自己的武功信心十足。

    知非道人微笑道:“承蒙吉言,请。”

    宇文化及一声长叹:“唉,终究还是免不了要做过一场。道长可知,本都督其实更愿意与你这般人物交个朋友啊。”他说话间一片真诚,很难让人不去相信他。

    知非道人同样一脸真诚地道:“贫道也乐意与都督这样的贵人结交,只是道义所在,不敢不做,贫道也很无奈啊。”

    宇文化及叹息道:“道长”他话没说完,忽的一掌全力击向知非道人,这一掌他蓄力良久,那强猛的劲气压下来,连带着周遭的空气都冷得像凝结成冰,寒气无孔不入地渗透,旁边的军士和田文冻得牙齿打颤。

    知非道人自然不会被他偷袭得手,斜斜后退两步,口中说道:“这便是宇文家名扬天下的‘玄冰劲’了?果然有些意思。”一边说话,他一边抬起右掌,恰恰在宇文化及旧力已衰,新力未生之际,迎了上去。只听得“砰”的一声,宇文化及已然被抛飞了回去,远远地撞在墙上。

    便在此时,那田文趁这两人交手之际没有关注他,忽的转身撒腿就跑。知非道人一声冷哼,背弃朋友,害其性命的无耻之徒,也妄想活命?劈空一掌,便将田文打得横飞三丈远,落地之时,已然七窍流血,没了气息。再回过头来,宇文化及竟在这么短的当儿逃走了。知非道人叹息一声,石龙道友,贫道已经给你讨回公道了,从此你我互不相欠。

第72章 酒楼偶遇() 
因着石龙之死,知非道人的情绪并不高。重回客栈,要了些吃食,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却总感觉有什么事情不对。凝神细想良久,这才恍然明白过来。

    他原本是打算接着杨广渴求长生诀的机会,用长生诀换取扬州主管,成就他在这方世界目标的基石。如今手中虽有长生诀副本,如何能得到杨广信任?须得找到正本才行。联系前后,知非道人可以确定这长生诀原册定然是如原著般落入了双龙手中。想到这里,知非道人便坐不住了,匆匆地结了账,便迅速出城。

    像是个无头苍蝇似的,在扬州城外转了好半天都是一无所获,知非道人这才想起扬州双龙在扬州城外碰到了高句丽的傅君婥,随后被她搭救,一路躲避宇文化及的追兵被带到了丹阳,在丹阳遇上宋阀货船的剧情。无奈之下,也只得去碰碰运气了。实在不行,那也只能强取扬州,只是这样一来,难免失了大义,后路会更艰难。不到万不得已,知非道人是不会考虑这条路的。

    主意已定,知非道人不做他想,抢了宇文化及麾下御卫军的一匹好马,挥鞭直往丹阳城而去。

    丹阳城乃扬州城上游最大的城市,是内陆往扬州城再出海的必经之道,其重要性仅次于扬州,也不知是何原因,明明相距不远,却是全然有别于扬州城外的民生多艰。在知非道人眼中,这里城内景色别致,河道纵横,以百计的石拱桥架设河道上,人家依水而居,高低错落的民居鳞次栉比,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因水成路。水、路、桥、屋浑成一体,好一派恬静、纯朴的水城风光。这里的百姓们生活虽然也是困苦,但比起扬州城一边天堂一边地狱的模样,这丹阳城才更像是人间。

    细思无果,知非道人也只能归咎于扬州城的官员们对百姓盘剥太苛了。不过这也是常情,须知道,商贾们往往跟豪门世家勾连,不好轻易得罪。所以要搜刮油水,也只能向着最底层的百姓下手了。要是这般来看的话,这丹阳的官员,还是有着自己的道德底线的。

    大约是来的早了,知非道人一直等到待到晌午时分,也没有在城门外没等到要等的人,只好反身入城,找了家酒楼,上二楼要了些吃食。只是无巧不成书,却在这里,遇见了同样在此用餐的宋家大公子宋师道。

    两人先前在宋阀是照过面。事实上,宋缺虽然极不看好知非道人,但对知非道人这人却是颇为认可,也因此,宋阀的高层人物跟知非道人都是认识的。当然了,宋缺跟知非道人平辈论交,晚辈们如宋师道、宋玉致等便只好在宋缺的要求下,将知非道人以叔父相称了。

    知非道人和宋师道在宋家相处的时间其实不少,究其原因,是因为宋师道偏好学剑,而知非道人又恰是此道行家里手,宋师道便时常上门求教。一来二去,彼此的印象都还不错。宋师道此时瞧见了知非道人,便径直过来招呼道:“没想到在这里能见到世叔。当真缘分妙不可言。”他也不客气,吩咐小二将酒菜移了过来,很是洒脱的坐在知非道人对面。

    知非道人也是笑道:“能再次偶遇,可见缘分。师道这是游历至此?”

    宋师道笑道:“家里面的商船出海归来,鲁叔带小侄一道长长见识。船到丹阳码头,小侄觉得船上对着哪些账簿闷得慌,所以上岸散散心。”

    “哦,宋鲁这家伙也在?怎的不见人呢?”知非道人问道。

    宋师道道:“鲁叔和菁姨都在船上,并不曾上岸。”

    知非道人道:“这老小子还是一直在陪着他那小妾啊?啧啧,贫道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