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 >

第35章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第35章

小说: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智笑着说着场面话:“岂敢?四海之内,俱是朋友,道长此来,宋家欢迎尚来不及,岂有怪罪之说?来来来,在下略备薄酒粗宴,道长不妨受用一番,聊表在下迟迎之罪。”

    知非道人自然知道这些场面话当不得真。事实上,错非自己在那两节树枝上显露的功夫震慑住了宋智,他也断然不会这般客气。当下颔首道:“盛情难却,贫道便恭敬不如从命了。宋先生,烦请头前带路。”

    宋智也笑道:“请。”说完,便在前面引路,领着知非道人向山城内部走去。

    宋家山城内部又是另一番景象。屋舍俨然,有十数条井然有序的青石板道路穿插交错。道旁遍植树木花草,又引进山上泉水灌成溪流,在园林居所中穿插,形成小桥流水,池塘亭台等无穷美景,空间宽敞舒适,极具江南园林的景致。知非道人不由叹道:“好一片繁华优雅的乐土,称为世外桃源,那可是一点都不为过。”

    宋智颇为骄傲的笑道:“毕竟是宋家祖辈百年辛苦攒下的基业,后辈子孙不过坐享其成罢了,实在惭愧得紧。”

    知非道人眼角颤动,心道:“你这厮忒的虚伪,先把脸上那骄傲的神色收起来啊。”口中却道:“宋兄过谦了。我观山城附近百姓人人安居乐业,在这民不聊生的乱世里宋家能保证这一方乐土不受外界风雨,功莫大焉。”

    宋智微微一笑,不说这个话题,向着知非道人介绍道:“山城内有清冽泉水,最是清甜可口,泡茶更是一绝。”

    知非道人笑道:“最好不要是加些姜末、葱、盐之类的奇奇怪怪的玩意儿,贫道实在消受不起。如果是清茶一盏,那贫道定要细细品尝一二了。”

    宋智大笑:“原来道长也喜欢清茶,那真是再好不过了。稍后自当亲自煮茗,请道长品鉴。相信一定不会教道长失望,请。”说话间,却是已经到了宋智设宴的“迎宾阁”,知非道人客套一番,便同宋智一起走了进去。

第67章 直陈胸中意() 
宴席并不铺张奢华,只是几样精致的家常小菜,虽是简单,却也别具匠心。平淡中却彰显出了岭南宋家的层次。知非道人用的大是满意。须知道对于岭南宋家这般的门阀世家,一餐饭食的好坏只在乎主人用的心思,要是真个上来就是大鱼大肉,反倒是没得丢了身份。

    用过饭食,自有人奉上清茶漱口。待得下人们撤去了宴席,宋智才问道:“道长远道而来,不知有什么事情是宋家可以出力的?”

    知非道人微微一笑:“承蒙宋兄热情招待,贫道先行谢过。”

    宋智道:“些许粗茶淡饭,道长见笑了。”

    知非道人道:“贫道便直言了。贫道向来隐居山林潜修,前些时日出山,见得世道大变,大隋朝廷摇摇欲坠,塞外异族虎视眈眈,北地胡化的世家门阀蠢蠢欲动,大江南北,我汉家黎民水深火热。以此观之,汉家危矣。贫道听闻南方以岭南宋阀为首的世家向来唯尊汉家,心向往之,故来问策。”

    “道长可是有心重振乾坤,复我汉家天?”宋智微笑道,语气间看不出是什么态度。

    知非道人点点头:“却有此意。贫道曾听人念过一首诗‘斜阳影下暮云微,故国行吟别不归。杜宇夜余啼社稷,白绫尺许落宫闱。槐香五月飘渐淡,月色千年分更稀。莫怪临风倍惆怅,几人识得汉家衣’贫道也是汉家子弟,闻之伤感不已,故愿尽绵薄之力,挽汉家族运之将倾。只是心有余力不足,如之奈何?”

    宋智闻言沉默。他观知非道人言辞切切,所说应是真话。何况似他们这般武功到了这等高度,也不会屑于说什么违心之言。明白知非道人的确是有匡扶汉家之志,此来不是寻求帮助便是欲要结盟。至于会否是想要投靠宋家,宋智却不做此想,须知道似这般高手都会有着自己的傲气,断不会轻易投效于人。

    宋智想了一会儿,问道:“道长可有什么势力,又将有些什么谋划?不妨明告在下,或能略尽绵薄之力。”终究不敢直接应允了下来,毕竟,他虽然掌管着整个宋家,但知非道人的诉求还是要大兄天刀宋缺才能做出决断。

    也就在这时,宋义自磨刀堂过来了,附在宋智耳边低于几句,便又告退。宋智含笑着对知非道人说道:“巧了,大兄也想与道长一会,道长所求之事,大兄定会给与满意回答。道长,咱们这便过去?”

    知非道人自然没意见:“福生无量天尊,天刀宋缺的名头,贫道也是如雷贯耳,若得一见,那自是再好不过了。”

    宋智大笑道:“如此,道长请。”

    知非道人微微一笑:“请。”说着,便和宋智一起踏出迎宾阁,随着宋智在亭台楼阁、花木林园中穿插,不多时便来到位於山城尽端磨刀堂入口的院门外。

    到了这里,宋智忽然停下脚步,道:“道长,我大兄嗜武成痴,定然会与你切磋一二,你”

    知非道人微微笑道:“我知宋兄所有何事,放心吧,不会的。”他的话里充满了自信,宋智不觉间被他感染,竟是相信了他,回应道:“那是再好不过了。道长,大兄不喜吵嚷,我便不随你进去了。”

    知非道人微微一笑,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坦然向院子里走去。

    进门后是一道横越池塘花圃的曲廊,左转右曲,步移景异,意境奇特。在曲廊的尽头尽是座六角石亭,恰是池塘的中心点,有石桥连接另一端,走过去便可见得古树参天,已是另一般光景。知非道人穿过石亭,过桥登廊,入了第二重的院门,看见一道白石台阶,通往一间有牌匾刻上“磨刀堂”三字的建筑物。

    知非道人微微一笑,大步走了进去,却见磨刀堂偌大的空间里,并无多余摆设。两边墙壁上挂着各种各样的宝刀,中间一人负手而立,背朝着他。这人身披青蓝色垂地长袍,屹然雄伟如山,自有一股不可一世,睥睨天下的气概。知非道人知道,这便是“天刀”宋缺了,据说是此方世界最完美的男子。

    知非道人上前稽首道:“贫道知非,见过宋阀主。”

    宋缺慢慢回过身来,显露出他那张没有半点瑕疵的英俊脸庞,他两鬓添霜,却没有丝毫衰老之态,反给他增添了不少儒雅的风度。他脸上的表情说不出是忧伤还是悲哀,缓缓开口道:“道长来意,我已尽知。却不知道长对这天下大势怎么看?”

    知非道人自然不会奇怪。这里毕竟是宋家的地盘,宋缺要知道自己方才和宋智谈的内容实在再容易不过了。他正色道:“阀主莫怪,贫道对这天下大势并没有什么高明见解。只能看出大隋气数已尽,北地胡人世家兴风作浪,欲掌乾坤。方今之时,乃危急存亡之秋也,我汉家危矣。”

    宋缺不置可否,眸子里却闪过一丝失望,他淡然自若地道:“自晋愍帝被匈奴刘曜俘虏,西晋覆亡,整个天下四分五裂,自此胡人肆虐,至隋文帝开皇九年灭陈,天下重归一统,其间二百七十馀年,邪人当道,乱我汉室正统。隋室立国虽仅三十八年,但此时也是扁舟于海涛之间,随时有倾覆之可能。此时早做准备,待隋室崩塌,大举义旗,的确大有可为。那么道长,你可知我汉家这两百多年苦难,罪魁祸首是谁?”

    知非道人脸色肃穆,轻声道:“三国末年,曹魏一统。有颍川世家陈家家主陈群提出九品中正制。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这才是断绝我华夏进步根基的源头,是以汉家渐渐式微,才有这近三百年的磨难。”

    宋缺眼睛一亮:“道长高见,的确如此。不知道长有什么规划打算?”

    知非道人道:“贫道打算单人只剑,取下扬州。尔后在扬州慢慢发展,高筑墙,广积粮,待时而动。”

    宋缺皱眉道:“道长武功高明,取下扬州不难,却怎么得到隋室认可?但有差池,便有隋军朝夕攻伐,休说暗自发展,便是守住扬州也未必可行。”

    知非道人笑道:“阀主所言不差。贫道欲用道家至宝长生诀作为交换,杨广自会同意。”

    宋缺也不再追问,心里对知非道人的看法再降了一截,他话锋一转:“我的灵觉告诉我,道长武功已达大宗师境界。那两截树枝我也看了,剑法的确高明之至。宋某想要领教一二,可否?”

    知非道人大笑:“能与阀主论道,贫道乐意之至。”

第68章 磨刀堂切磋() 
宋缺微微一笑,伸手一招,但听“铮”的一声,便有一口宝刀竟从挂在墙上的刀鞘内跳了出来,像是给一条无形的绳索牵扯着一般,落入宋缺探出的左掌中。

    那是一口轻柔灵巧的宝刀。刀体薄如绸缎,刀锋还渗出蓝晶晶的锋芒,隔着老远,知非道人也能感受到那锐利的锋芒。缺轻抚宝刀,和声道:“此刀名唤水仙,宋某曾就此刀的特性,创出“天刀八诀”,每诀十刀,共八十刀。自刀诀创出后,这还是第一次人前施展,正要请教高明。”

    知非道人拔剑在手,平施剑礼:“剑名青冥,亦是古时名剑,乃一位忘年好友所赠。贫道也曾自创过一门剑诀,唤做‘二十四节气剑’。愿以此领教阀主的‘天刀八诀’。”

    宋缺笑道:“大善。请接我第一刀。这第一式名为‘天风环佩’道长留神了。”

    说着,他挥动手中的水仙宝刀,那刀刃化作千百道蓝汪汪的刀芒,把知非道人连人带剑笼罩其中。观其刀法,迅快飘忽地简直令人无法捉摸,偏偏有一种天仙在云端乘风来去,仙乐清音、环佩铿锵的意境。真个是妙到了极点。

    知非道人不慌不忙,掌中剑如细雨纷飞,每一滴雨丝都恰到好处的迎上宋缺的一道刀芒,正是“春日六剑”的“雨水剑”。只是两人明明刀剑相向,偏偏配合默契,演化出了云端仙人微雨漫步的潇洒恣意。刀剑一触即分,发出“叮叮叮”的一连串清响。紧接着,刀风呼啸声里,宋缺的刀招接踵而来,有若鸟飞鱼游,无迹可寻的连续九刀接连使出,知非道人掌中长剑也是连续施展春日六剑中的其余五剑,以无穷草木生发之意抗衡宋缺的刀意。刀剑不断交击,意尽之时,两人才做劳燕分飞,相对而立。

    “果然好剑法!”宋缺赞道:“这‘春之六剑’春意绵绵,意在生发,果然妙极。”

    知非道人微笑道:“阀主这一诀‘天风环佩’才是不俗,果有云中仙人缥缈无迹之意。贫道曾听过一招剑术,唤做‘天外飞仙’。施展时有如青天白云无瑕无垢,似天仙临世,乃是最完美的剑招,倒是和阀主这一刀诀有异曲同工之妙。”

    宋缺赞叹道:“果有如此妙招?不知宋某可否见识一二?”

    知非道人摇摇头,道:“贫道也是偶有听闻,可惜缘分不够,只闻其名,却是不曾见识过,让阀主失望了。”

    宋缺颇为遗憾的道:“如此妙招,却不能见识一番,那真是太遗憾了。”

    知非道人笑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是而已。阀主且看我‘夏之六剑’。”说着,他手中长剑一振,使出“小满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一剑,如丝如网,自有一种将得圆满的味道。

    宋缺哈哈一笑:“道长此言,怎的有种佛家的宿命般的味道?听天由命,这可不是道士该说的话。”说话间,他将水仙刀化为仿如水光云影的刀光,层层叠叠的迎知非道人的青冥剑。却是天刀八诀的第二诀,但见刀光如霞雾缭绕,隐见水光云影,流转不尽,意态无穷,将知非道人紧接着施展的“小暑剑”、“夏至剑”、“大暑剑”等一一挡下。

    两人乍合乍分,知非道人说道:“阀主刀法行云流水,不拘一格,贫道佩服,却不知这一刀唤做何名?”

    宋缺微笑道:“这一诀,我称作‘潇湘水云’,如何?”

    知非道人道:“果然恰如其分!潇湘水无穷,长空云自在,好刀。”

    宋缺笑道:“再来!第三诀‘石上流泉’。”他掌中水仙刀似水流不断,蓦地化作一道碧光冶冶、穿岩漱石的清泉活水,沿着一条优美至超乎任何言语所能形容的弧度,直取知非道人。

    知非道人一声长啸。掌中剑舞动间,有似木叶萧萧,寒霜突至,竟是将秋分剑跟霜降剑融合一起,施展了出来。紧接着,招式一变,又是一招白露剑,剑光斜斜飞来,如惊芒掣电,更似长虹经天。人与剑似已合二为一,剑光如匹练如飞虹,迎着宋缺直刺了过去。刀剑相接的刹那,两人再度做劳燕分飞。宋缺眼中带上了惊艳的神色:“道长可是给了宋某一个大大的惊喜!”

    然而知非道人却是脸色忽然一变,自语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