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 >

第107章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第107章

小说: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非道人摇摇头,道“哪个再跟你扯这些我只是提醒你一句罢了。对了,上回你们去骊山未竟,不妨抽个时间再去一次,拜访一下白姑娘的师门,一来可了了你的白姑娘的心事,二来,也不至于失了礼数,你自己斟酌一下吧。”

    筱筠清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七十九章、离去() 
???转载请注明出处:

    许仙还能怎样自是只能听着,末了才道“弟子正有这个打算,想着过几日便启程造访骊山。只是弟子担心难以入得白姑娘师门的法眼”

    知非道人瞪了他一眼“没出息去不去那是你的态度,对方待不待见你则是对方的事情,你在这瞻前顾后什么莫要忘了,为师说的,男人的责任。如果骊山那边瞧你不上,那也多半是你自己不够优秀。唔,别这么可怜兮兮的模样,至少,为师若有女儿,那也是一定看不上现在的你。”

    许仙讪讪一笑“弟子知道了。”

    正说着呢,那边小青把帘子打开,招呼师徒两个“喂,道士,还有许仙,吃饭了”

    不同于许多传奇故事中的,但凡清丽出尘的女子一定是十指不沾阳春水那般,白素贞的手艺的确是可圈可点,当得起一声“不错”一份西湖醋鱼、一碟时鲜青菜、再加上一份鲫鱼冻、清炒藕片,简单却又兼具色香味。最重要的是,十分契合当前西湖之上的光景,知非道人也禁不住多动了几筷子。至于许仙,那还是不要说了吧,所谓秀色可餐,那便是再好的菜肴,也远远及不上他眼中的青白二人可口。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用过饭后,画舫已经快到了清波门。知非道人自怀中取出一卷书册,递给许仙“许仙,这是为师多年来的武学体会,你且收着慢慢体会,只是你要记住,学我者生,类我者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要走,一味的模仿,最后只能是作茧自缚,再怎么出色,也只是前人的影子。为师希望你能以之作为参考,走出自己的道路,那样,你才有可能走到巅峰,守护你想守护的所有人。”

    许仙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也不矫情,郑重地将册子小心翼翼的收入怀中,这才道“师父教诲,弟子定不敢忘请师父放心,弟子一定会走出自己的道路,不会让您失望的。”

    知非道人点点头,道“你能做如此想,那是再好不过了。真要说起来,为师这里也不是没有直指太乙境界的功法,只是传了你,反倒是断了你的未来。当然了,你要是需要的话,为师也可以赠送与你,用作参考。”

    没有一丝犹豫,许仙果断拒绝了“师父,弟子心性还需的打磨,未必能扛得住诱惑,这玄妙功法,暂时还是不要给弟子的好。”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许仙自己可不敢确定现在的自己有着知非道人那般的定力,真的功法到手,难保不会研习一番,到时候毁了前路,还怎么和白姑娘青丫头朝朝暮暮、长相厮守

    知非道人微微一笑,对此并不在意本来就只是他随口一提罢了。想了想,站在船头,沐浴着湖风的知非道人忽然说道“许仙,未来的路很长,要记住,万事论行不论心,这是你师祖纯阳真人教我的,我为此受益良多。盼你今后凡事稳重一些,看问题莫要停留于表象,算是为师给你的一个忠告吧。”

    许仙习惯性的点点头,突然福至心灵,想到了一个可能,接着在心里推敲一二,越发觉得自己猜想正确,忍不住双目泛红,开口说道“师父,您的身体不要灰心,弟子穷尽天南海北,定能寻到良医为师父医治伤势,您一定会好起来的”敢情许仙以为知非道人先前说的失去功力只是修行的一次体验、一种经历都是安慰于他,也是,哪有要经历修为尽失的修行体验的许仙略一思索,便认定了知非道人是上次金山寺一战受创颇重,病入膏肓,到现在一身修为尽付流水不说,便是性命也不能长久了,所以先前才跟自己说的那么一大通话,句句谆谆教导,用心良苦不得不说,有的时候太会联想也不是什么好事眼前的许仙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知非道人自是不知道许仙的想象力竟是如此丰富,是以一时间知非道人莫名其妙,问道“你在说什么为师好端端的,灰心什么,又要找哪门子大夫,治的又是哪门子伤势”

    许仙的声音里带着些许哭腔“师父,您不必怕我们担忧,弟子知道,凤凰山有株万年的紫蕴龙王参,回头弟子找来给您调养身子,您一定会康复的。”好在白素贞小青二位知道知非道人有话叮嘱许仙,刻意回避,并有意识地避免听见他们的对话对白素贞来说,这是作为一个知书达理的好姑娘应有的本分。至于鬼机灵的小青,一向以白素贞马首是瞻,这件事上,自是也紧随其后。辛亏如此,许仙和知非道人的谈话青白二位并不知情,更不知道许仙竟有这般感性的一面。

    知非道人满脑门儿黑线,他算是听出来了,自己这便宜弟子算了,真想一巴掌拍死得了知非道人黑着脸道“为师好端端的活着呢你到底在想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就算你死了,为师依然活蹦乱跳,好得很”

    许仙像是意识到自己似乎真的猜错了,不由大为尴尬“那个,师父您又是赠送秘笈,又是指点前路,还告诫弟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弟子还以为”

    知非道人冷哼一声,不过想到许仙也是一片拳拳心意,他也不忍过多苛责,便和声道“好了,你的心意为师明白,也难为你一片孝心,只是为师真的不需要。今日,也是顺便跟你道个别,接下来,为师便要在这滚滚红尘中体味一番作为普通人的生活,往后,咱们师徒俩说不定便是后会无期,有些事情为师终究还是放不下,便提点你一二,你好自为之吧,希望未来的大道途中,有属于你的一道风景。”

    许仙沉默,有心挽留,却也知道知非道人的性子,决心一下,那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不舍得说道“弟子还有好多不懂、不明白的,怎能少了师父指点师父,要不在弟子蜗居小住几日,耳提面命,也让弟子顺便尽尽孝心”

    正说着,画舫便已停泊码头,知非道人道“休要做小儿女态。聚散离合,随缘而定,就这样吧,为师走了。”也不与青白两位“准徒媳”道别,知非道人便下了船,踏上了他阔别多年的凡人生涯。

第八十章、平凡的日子() 
筱筠清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知非道人的离去波澜不惊,除了许仙等相关的寥寥几个有交情的,知非道人在这苏杭地界本来就没什么名头。唔,除了朋友,应该还有一位会比较在意,只可惜那位还在金山寺舔舐伤口,倒是对知非道人并无留意。

    在大宋边陲的凉州的一处不起眼的地方,一条源自自天山雪水的河流静静流淌,滋润着两岸,使得这里成了凉州难得的好地方,算是这北地难得一见的明珠虽然这地方并不怎么出名,却也称得上富庶。河流无名,只因每到开春破冰、雪化之时,总有不知名的花瓣落在河里,顺水流淌,便有人给这里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唤做“流花河”。

    天下承平日久,便连这边境苦寒之地,也是十好几年没了战事,守着流花河,两岸的人们的日子到还过得去虽不能与江南风物相提并论,但至少,相比于兵荒马乱的时节,一口饱饭总还是没问题的。就这,对于这些世代居于塞外边境的人们来说,已经算得上是神仙才能过得日子了。

    一双脚丈量天下,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知非道人便来到了这边陲之地,流花河给了他一种莫名的亲切,知非道人索性就在这小小的流花河畔,停下了脚步。依然是一身道士的装扮,知非道人不过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在这里落下了个“神医”的名头。

    要说这名头的来历,还真有段类似于话本中的故事。知非道人未来这流花河畔之前,这里原本是没有大夫的,也就一位姓赵的老先生,早几年读过几本书,居然中了秀才。这位赵老先生有了功名,却偏偏忘不了乡土,竟是咬咬牙,在这流花河畔开了家私塾,教些乡邻孩童们读书识字,也的确算是位有德行的人物,更何况,这里没有看病的先生,这位赵老先生便寻了医术自己琢磨,人们有个头疼脑热的,倒也能治,加上这位赵老先生温文尔雅待人温和大气,性格直爽有啥说啥不拐弯抹角,正好对了这里百姓的脾气,是以威望倒是不小。

    知非道人初来的时候,便是很快的与这位赵老先生结识,交情居然也是不错。然后,大家都知道的,赵老先生品行端正,在确认知非道人医术远比自己高明之后,便决心要请知非道人代为坐诊,毕竟,一个私塾已经牵扯了他大部分精力,若是知非道人出手,那自然是流花河畔的人们的福音。

    知非道人自是不会拒绝,接下来的事情估计大家伙儿都猜到了,知非道人的新面孔自然不会得到本地人的认可,人们还是更愿意相信赵老先生。结果便是知非道人枯坐了一整天却没一个病人上门,反倒是赵老先生一回来,便有些个上门求医的人陆续前前来。对此,赵老先生只是一边向知非道人投以歉意的眼神,一边诊病开药,同时宣传着知非道人医术他精力有限,实在是忙不过来。其实赵老先生很清楚,向知非道人这般人物,流花河未必容得下,只是他心里其实想着把知非道人留下来最好是呆上个二三十年一辈子,往后自己一去,这里的父老乡亲也不至于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没法子,只能等死。嗯,最好还是把这一身医术传下,让流花河有自己的郎中是以,他比知非道人更在意百姓的认可,要是知非道人不高兴了,自己的盘算可就落空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位赵老先生,的确是个很可爱的人。

    赵老先生的心思,知非道人自是心知肚明,说实在的,知非道人心里还多少有些佩服,像这样纯粹而又普通的人并不多,但每一个都是人性的光辉的体现,他现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算得上是无所事事,便是成全了这位赵老先生的心意,那又何妨也是为自己积累人道功德不是只是事情并不急在这一时,总会有机会让他露上一手,博得这里淳朴百姓的信任。

    这不,这一日,风雪大作,一地皆白,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精壮汉子,背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子,卷着一阵子透彻骨髓的寒风,冲进了赵老先生诊病的屋子,来不及看清里面是什么模样,这位汉子就带着点哭腔,急促的喊道“赵先生、赵先生、快给俺娘看看,俺娘这是怎么了”

    很遗憾,赵老先生此刻还在私塾里,坐堂的是他的朋友知非道人。知非道人瞧的分明,这位老妇人显然是早早地将身子透支了个空,气血灰败,显然已经命不长久;再加上这不小心又赶上了风寒,可以说,一条命已经去了九成九,就算知非道人,再晚个一两个时辰,他也断然没能耐将之救了回来。“这位小哥,令堂可是病的不轻,赵老先生此刻还在私塾,急切间怕是赶不回来,病情如火,可不能耽搁。你若是信得过贫道,不若让贫道帮忙看看”

    其实,对于自家母亲的身体状况,这位中年汉子自是心中有数,早些年生活所迫,身体早已亏空,加上塞北苦寒,有几个能活到六十岁的好些个老人都是像母亲一般症状就这么没了的,自家母亲已经七十来岁,算的长寿只是身子骨也自然更为差了,赵老先生就是在此,多半也是回天乏术,只是终究心有不甘,还是要试一试,万一能救好呢这是为人子女的本能啊。绝望中还存着一丝希望,让这位汉子将早已人事不省的老母亲交到了知非道人手上“道长,拜托您了,俺娘一辈子就没想过福,俺想让他老人家多活些日子,俺儿媳妇儿就快生了,让她抱抱重孙子多好”真情流露,这汉子也不由哽咽。

    干涩地扯出一个笑容,这汉子是个明事理的,只说道“请道长施展妙手,周狗剩定然不忘大恩”一边说着,整个人便推金山倒玉柱地跪了下来,砰砰砰连磕了好几个响头。

第八十一章、平凡的日常(二)() 
筱筠清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知非道人将他拦下,让他安静的在一旁待着,不要影响自己,便开始了施救。前文说过,这位老人已经病入膏肓,人命关天,道门讲究的是仙道贵生,知非道人自是不敢怠慢,将望闻问切等等中医必备探病手段一一使出,越看知非道人就越是面色凝重显然,除了知非道人先前只凭肉眼的观察判断出的一些基本信息,眼前老妇不仅有中风迹象,最要命的还是他体内五脏六腑功能完全衰歇,肾脏功能甚至出现停摆枯歇之状一边搭着脉,知非道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