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 >

第104章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第104章

小说: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诣,一个不好,反倒被知非道人乘隙而入,岂不笑掉了大牙类似的事情,知非道人先前做过一次,她自然引以为戒。

    知非道人如今可真的是上下两难了,当然了,他也可以取出那口龙君馈赠的神兵,只是这样一来,无疑是在承认自己技不如人,是在服软认输了,这显然不为知非道人所取。至少,知非道人并不认为自己就没有别的法子了。

    谁个规定了,只有三尺青峰在手,才能称得上是剑法知非道人将手一招,十丈外的一截松枝便向着知非道人飞来,只是知非道人还来不及伸手去接住,一道剑光闪过,那节松枝在半道儿上便已化作齑粉知非道人的如意算盘又自落空了。

    此时此刻,知非道人心里面最想的,自然是无数话本中的绝招“万剑诀”哪一类的招数,只可惜他对此丝毫不通,自是不能无中生有地将之创出来。眼下还有最后一条路可走,知非道人先是鼓荡浑身功力,用衣袖将手掌包裹起来,施展以柔克刚的法门将两道剑光引开,顾不得衣袖碎成残渣,手掌鲜血淋漓,知非道人往着天上太白星所在一招,又面朝西方一引,将太白金气与西方庚辛之气各引了一道过来,紧接着将之一合,汇成一口长剑虚影。在自家精纯真气的影响下,虚幻的剑身慢慢凝实,知非道人手执这,非但能格挡开半虚不实的长剑聂隐娘的飞剑侵袭,更仗着锋芒之锐,贴近了聂隐娘身侧。

    “聂前辈,你的飞剑固然堪称无敌,但若是你出现在贫道视线之中,贫道便不会弱于你,这点,你可同意”

    聂隐娘自然知道知非道人的意思,只要知非道人将掌中那口半虚不实、全部由无穷的锋锐金气构成的长剑引爆,以自己天仙的修为,那是万万讨不了好的。是以对此倒没什么意见,将两口飞剑收起,飘身退开,口中道“不错,只凭着这一招,你便有与我玉石俱焚的底气。只是,倘若我身在十里之外,你这一招可就没什么用处了。”

    见好就收,知非道人也散去了掌中凝聚起来的长剑,锋锐难当的金气将他手掌切割地血肉模糊,隐然可见白骨,知非道人却是眉也不皱“聂前辈所言不差,的确是贫道输了。”

    聂隐娘点点头“不过,你的确给了我很多惊喜,方才这一手聚气成剑的招数实在妙不可言,我亦受益良多。若是在完善一二,能不伤自身,那就再好不过了。好了,此间事了,我也该走了。唉,云中孤影,只影翩然,后会有期。”说完这句话,聂隐娘转身就走,像是一只孤鹤,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7

第七十三章、突破前() 
涧水秋江照孤影,一湖如镜暗消磨。

    时间这玩意儿,最是经不起惦念。自上次金山寺一番类似于虎头蛇尾的战斗之后,知非道人足足花了一月有余的光阴疗养伤势。诚然,对于仙道中人来说,因着身体机能已经远远超越凡人,伤势恢复的速度自是也要快上不知多少倍。只是知非道人整个左掌骨骼全然粉碎,之后又是连番大战,耽误了时间,能在一个月的时间恢复如初,那也是消耗了不知多少灵丹妙药。

    疗伤期间,许仙和白素贞以及“酱油仙子”小青姑娘都曾前来探望,这种人情世故不必多说。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南极长生大帝与文殊菩萨的赌约知非道人与白素贞并不知情,但佛门却并没有食言而肥的打算。就在金山寺一战的第二天,便有一位挺着个硕大的肚子的大胖和尚送宝贝上门了。

    一番解释之后,知非道人倒是知道了其中缘由,心中暗自对南极仙翁点了个赞,这才接过封在紫檀木匣子中的佛门补偿的宝贝,顺便打趣了一声“福生无量天尊,贫道还以为佛门俱是无信之人,不想却是贫道想岔了,多有误会,先谢个罪则个。顺便好奇地问一句,大师这身量体型,可是弥勒佛祖一脉”

    那和尚点点头,笑的嘴都合不拢“道长倒是好眼力贫僧正是弥勒佛祖座下敲钟童子”说到这里,他又不好意思地挠挠光溜溜的脑袋,接着说道“的童子。这一次随侍文殊菩萨,出来长长见识,回去也好更好地伺候佛祖的童子。”

    知非道人本来是想接下来来上一句“贫道还以为所谓的大肚能容,都是食言而肥”之类的话将这胖乎乎笑眯眯的和尚怼上一通,毕竟他最近可是受够了佛门的闲气,难免见了个和尚就想出口气。只是这和尚这般一说,知非道人哪里还能说得出口,不嫌丢人么一口气缓不过来,知非道人大声咳嗽着缓解着自己的尴尬,末了才微笑着说上一句“如此,大师辛苦了。可否留下饮上一盏清茶”意识到自己心态有些偏颇,知非道人很快调整过来,做出了道门中人应有的风度。

    “不了,不了,小僧还要回去复命,不敢多麻烦道长,小僧这就告辞了。”说着,这小和尚向着知非道人合十一拜,接着便转身架云而去。知非道人耳聪目明,隐约听见这离去的僧人小声嘀咕“菩萨说这位道长凶神恶煞,最是可怕不过了,小僧今日一见,好像并没有那么可怕啊唔,菩萨是不会错的,了悟啊了悟,你怎么可以怀疑菩萨,这不是佛心不坚么,罪过,罪过”

    知非道人是听得面沉如水,得到佛门送来的宝贝的意外惊喜不翼而飞,只想把那位文殊菩萨拖到面前狠狠骂上三天三夜当然这只是想想而已,以他如今的修为,敢这么做,只怕会被一巴掌拍的烟消云散,连灰都找不到,也就在心里想想,过过干瘾罢了。

    知非道人的这种不痛快在他打开那紫檀木匣子之后,便又攀升到了。你道是为何那匣子中装的的确是一件堪称上品的后天灵宝,偏偏可气的是,那宝贝分明是一串佛门的念珠,上面还有着浓郁的不能再浓郁的佛门气息,可把知非道人恶心的够呛这玩意儿知非道人哪里用得上扔掉却又可惜得紧,摆明了就是在恶心人嘛。

    后来白素贞等人来访,知非道人才知道,佛门在白素贞那里也是玩了同样的把戏给白素贞的却是一卷佛门经书,知非道人实在不知该怎么吐槽了,索性将那串念珠尘封箱底,眼不见心不烦,这才静下心来调养伤势。

    这都是过去一月值得说道的故事了,如今知非道人沉珂尽去,正是心情舒畅,兼之宅了一月,静极思动,索性又一次来到了西子湖畔。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时节虽然早过了中秋,已经将至十月了,西子湖畔依然风光如昨,除了那曾经通红似火,燃尽一湖秋色的荷花不复旧观,其余莲叶翠绿,青山隐隐,依旧是一派好风光。

    依然是一叶扁舟,知非道人放浪形骸,软绵绵地躺在舟上,随风东西,倒是惬意得紧。对知非道人来说,突破境界,成就玄仙,已经是反掌之事,只是为了尽善尽美,他依然要对自己做出调节这段时间,种种琐事纷繁,加上来自佛门添的种种风波,知非道人的心境可真说不上好,此时,正好借着西湖风光,涤荡心中尘埃,用最好的姿态去追求完美。

    微风迎来了朝阳,落日送走了霞光不知不觉,已是天色向晚,皎洁的月色伴着点点星光倒映湖面,最是能涤荡人心中的浮尘。

    夜色渐渐得深了,知非道人却并没有归去的意思,此时他的心神已经与这平湖秋月融为了一体。这时候,什么佛门道门,什么是非恩怨都似是与知非道人全然无关,甚至于知非道人自我的存在与否,都已不再重要。不知不觉中,知非道人已经臻至了物我两忘,形体无寄的超然境界。

    这种超凡脱俗的体悟,对没有得窥大罗,超拔命河的修行人来说,那是仅次于多少修行人终其一生也遇不到的“顿悟”的无上机缘。只是知非道人显然是个没福气的,这种别人梦寐难求的体会,知非道人居然脑袋一歪,沉沉睡了过去

    当然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好是坏,谁又能说得准呢至少对于此刻的知非道人来说,抛开一切,无思无想地酣睡一觉,对他这一直将地星上的亲人时刻放在心底思念,又是因着与佛门作对而劳心费神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调养心神、回复状态的了。至少,此刻的知非道人,地星上的父母小妹也好,缘分已尽的雨霏凝也罢,亦或是略有愧疚的石青璇、自家那个许久没见面的弟子徐潼臻、不着调的师父吕纯阳都不需要去思去想。

    ???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七十四章、玄仙成就() 
旭日东升,霞光万丈知非道人便是沐浴着这清晨的霞光,自酣睡中渐渐醒来。

    深秋的早晨,霜寒露重,知非道人的道袍已经被露水洇湿,晨风一吹,便有一股难以言说的凉意沁人心脾。知非道人此时却是觉得自己状态是前所未有的好,身上每一道真元,每一处细胞,每一份心神都活泼泼的充满生气,显然,昨夜里一场好睡,却是将知非道人的状态已经调整到了最佳。

    吸一口清晨阴阳交替衍生的那一缕先天紫气,知非道人知道,自己突破最好的契机已经来了。只是知非道人略有些嫌弃地打量了一下四周,突破境界成就玄仙,在这湖上小舟似乎不是那么合适。不过也没什么好纠结的,一切随缘,知非道人索性就在小舟上布下了障眼阵法,以便不为普通人发现,惊扰了他。至于来自修行人的干扰,知非道人可是确定,这里乃是西湖龙君的地盘儿,就冲老龙王与自己师尊那遮遮掩掩的关系,也不会放任不管,在这方世界,可真未必有比这西湖更安全的了。

    机不可失,知非道人盘膝坐下,很快便入了定境。通常来说,但凡修行人突破境界,那么法力、道行、二者那是缺一不可。

    法力对于知非道人来讲,应称真气或者真元可能更为恰当的精纯度、法力的浓厚程度都是至关重要。精纯度决定了法力蜕变的可能性。通常来说,每突破一个境界,法力都有着一次蜕变,会更具玄妙。若是法力不够精纯,蜕变不了,那么就彻底悲剧了,非但修为从此再难进步,而且也算不得完全突破,是个半吊子或者说,在境界前,加上一个“伪”字,应是再恰当不过了。

    说了法力的精纯的重要性,再说法力浓厚。于普通修行人来说,只需要突破境界的地方有着充足的灵气,便足以支撑突破但对于知非道人来说,却是全然不同也不知道是机缘巧合,还是怎么回事,知非道人并没有走攫取天地灵机,盗得天地玄妙来修行,而是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子道生于无,知非道人便是要自演灵机换句话说,知非道人自从证得天仙之后,便慢慢走上了不依赖外界灵气,一切法力真气都由自身演化的路子。诚然,在这个阶段,自身演化出来的能量于知非道人来说杯水车薪,并不是完全摆脱了对外界环境的依赖,仅仅是要求没那么高罢了。这条路,圣人们都有考虑过,至于有没有结果,没人知晓。但知非道人却是在此道上渐行渐远,有了长足的进步。或许,知非道人就是圣人们的一枚试验种子,又有谁知道呢

    或许有人说,能量守恒,所谓的从自身衍生能量,根本不可能只是大道玄妙,虚实有无之间,哪里是区区几百年的一门学说可以判定至少,知非道人知道,自己摄取于天地的能量总和是要低于自身真气的量的。只凭这一点,知非道人便知道,自己的路虽然还说不清原理,但方向是没错的。也正因为如此,知非道人对外界环境的依赖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只是突破之后,固然真气等能拥有玄仙所具备的种种神妙,在量上却是远远不足,若是在之后不炼化天地灵气的话,也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才能将真元补足。

    说的有些多了,再说说道行这玩意儿,那是对于自身心性修养加上对天地、对大道的领悟的一个统称,并不是常说的什么几百年道行的那个意思。这一点,知非道人自是不缺,毕竟,单以道行而论,就是金仙,知非道人也是具备的。

    闲话少说,却说知非道人沉浸在突破境界之中,五感封闭,全然失去了对外界的感知。与此同时,西湖龙宫里,白眉长须的西湖龙君皱皱眉头“这小牛鼻子,还真将老龙当做了保姆了怎么着若不是看他是个小辈,本君真想将这小牛鼻子捏扁搓圆,剁碎了喂狗”

    龙君身侧一个雍容华贵的妇人微微一笑“君上又说气话了。那小道士的本事你又不是没看见,那佛门可是被这小家伙搅得乱糟糟的一团。要我说呀,你这是心里面偷着乐,嘴上偏不承认。只是你这口是心非,那小道士又听不见,何必浪费情绪”

    龙君哼了一声,道“那也是道门大能在后面给他撑着场子,否则的话,凭他,哼。。罢了,不说这小牛鼻子,夫人,此间事了,便是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