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剑影迷踪 >

第48章

剑影迷踪-第48章

小说: 剑影迷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供游山客歇脚或避雨的八角中型凉亭,足有三丈内径,中间设有石桌石凳,亭栏凳也是条石制成的,每根亭柱皆粗可一抱,飞檐高挑古朴而又庄严,飞檐被猛烈的罡风所刮,发出一阵阵慑人的呼啸声。

    亭里有人歇息,从崖转角处绕出,便看到凉亭,相距仅二三十步,想回避已嫌晚了,转身退走,亭中人会把他们追得上天无路。

    不能再示弱转身逃命了,必须面对困难加以克服。亭内有五个人,看到他们三人出现,不约而同倏然而起,急步出到亭相候。

    五个人皆戴了风帽,仅露出双目,看不到面貌,怎知是些甚么人?但在衣着上,可以概略分辨身份。

    两个穿青袍,外加羔皮外袄的人,是年纪不小的老道,青袍是冬季的道便服。另两个是宽大的僧常眼,也就是俗称为海青的僧袍。

    僧人当然不能穿皮袄,改穿一件棉背心。僧人所持的杖,通常住持或最高阶的执事僧,用相当美观,有佛冠式装饰的禅杖。

    在外走方的戒僧,用有铜或锡环装饰的锡杖。在山野僻壤行走的普通禅僧,用方便铲以便掩埋路死的人兽尸体。

    年老脚下不便,可用短手杖助力或赶狗。这两位僧人,一个挟了六尺余长,沉重光亮的寿星杖,离经叛道,不是守佛门戒律的和尚。

    另一个腰间是一把用刀匣盛着的戒刀。戒刀是僧人作为工具与装饰的刀,型式与平头的柴刀相差无几,在山林中砍树开道相当管用,绝不是用来杀生的。这位僧人的戒刀,比一般戒刀重两三倍。

    第五位是女人,七煞夫人穿章打扮并没改变。两老道之一是一尘散仙,虽然衣袍已经改变,但所佩的剑与百宝囊并没更换。

    一尘散仙与七煞夫人,一眼便看出他们是谁,虽然他们的风帽,掩住鼻仅露出双目。双方都看出对方的身份,同感意外。

    狭路相逢,已没有回避的余地,一边是高有三四丈的峭壁,一边是下沉五六丈的陡坡,只有建亭的崖嘴,有五六亩大的一块平地,外缘建了栏杆,保护游客的安全。

    任何一方示弱退走,都会被追得像丧家之犬。两位姑娘说不怕一尘散仙,其实心中发虚,人前人后说气话夸是一回事,当面刀来剑往拚老命,又是另一回事。

    罗华欣曾经上过当,一尘散仙攫走夏侯兰芳,化虹遁走的身法,也让两位姑娘心中生寒。她俩不得不硬着头皮上了,逃不掉的。

    原来是你跑来焦山鬼混,鬼使神差让贫道碰上了。一尘散仙得意地狞笑:梁小辈,我要剥你的皮。

    且慢。梁宏却是邪笑:你碰上了我,是甚么意思?你不是在这里设埋伏等我吗?

    呸!你配让贫道等?贫道根本不知道你带了两个女人来游山,咱们是跟踪凌云庄的人来的,不知道他们躲到何处去了。

    小辈,这两个小女人,是贫道预订的鼎炉,这两天你没把她们弄成破鼎烂炉吧?贫道要把你剁碎了喂狗,把你

    梁宏右手一扬,一尘散仙猛地斜掠八尺,双袖交挥,罡凤压下了凛冽的江风。

    其他四人,也纷往外移位。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妖道挨了一颗石灰蛋,几乎弄瞎了双眼,这玩意除了用快速的身法躲闪之外,毫无克制的妙方。

    最平凡不值钱的石灰,在迷信的传说中,也是破妖术的利器,功能与乌鸡黑狗血女性污秽物相等。

    虫蛇兽类甚至植物,被石灰一腌,不死也将脱层皮。没有纸蛋发出,梁宏的右手,只是举手把风帽的下缘卷起而已,露出面孔不住邪笑。

    两位姑娘在他身后摇头苦笑,妖道号称散仙,居然像个胆小鬼,难怪把梁宏恨入骨髓。其实她俩知道梁宏的所谓法宝,威力却是令心高气傲的人胆寒。

    那位挟了寿星杖的和尚,大概有点不信邪,也因受骗的心虚举动感到难堪,双脚一沾地,立即以惊人的奇速,飞跃而起凌空猛扑,双手持杖有如长枪下插。

    两声怪响,刚升至顶点,刚作势用杖下插的和尚,胸白灰一涌,被罡凤一刮而散。腹部却有暗绿色的液体,爆散飞溅。

    两颗纸蛋速度太快,连在旁的人也看不清形影。爆散的威力也惊人,纸壳和蛋壳都爆成碎屑,可知打击力十分可怕,和尚纵落的身形,也因上体一顿而改变,左足沾地时屈膝滑倒,风磨铜寿星杖撞在石板铺的路面,发出轰然巨响。

第88章() 
第79章

    退!梁宏低喝,转身推了两位姑娘一把,由原路退走,转身时又向后扔出两枚纸蛋,吓阻妖道不要追来。

    和尚被滑倒,可把一尘散仙四个人吓了一大跳。石灰蛋幸好是在胸爆散的,风帽掩住了鼻,江风劲急,石灰一爆即散,没造成任何伤害。

    液体也没造成伤害,僧袍与背心像泼了一小瓶淡墨汁。没有人敢追,抢近帮助和尚。好臭七煞夫人怪叫,掩鼻急退。老天爷!

    这是甚么玩意?佩戒刀的和尚也掩鼻急退,不再抢救同伴。我我要挖挖出他的心心肝活吞和尚并没受伤,爬起仰天长号。

    是黄鼠狼的内脏,也许有烂鱼肚,甚至久蓄的墨汁,反正任何腥臭污秽物品都有可能,那是对付妖人的法宝,是专为对付一尘散仙的。

    七煞夫人是行家,巫术的法宝千奇百怪:了凡神僧,你要花三天时间,才能洗掉身上的臭味,这三天中你走到何处,人人都会掩鼻而走。除非你立即更换所有的衣物,不让臭汁渗入沾体。

    我看靠不住。另一名老道远远地说风凉话:臭汁四溅,至少他的双手多少沾了一些。天寒地冻,那有衣物立即更换?

    五个人切齿咒骂梁宏缺德,也人人心中懔懔。梁宏三人并没远走,躲在山径转角处,向卧云亭偷窥,把妖道五个人的话,听了个字字入耳,咒骂的粗话不堪入耳,两位姑娘居然听得津津有味。

    我敢打赌,焦山寺的僧人,绝对不肯接受贼和尚挂单,会赶他离寺。江右龙女笑不可抑:他那些同门徒众,狐群狗党,不会有人愿意和他走在一起办事。

    他这个神僧,成为江湖笑柄,至少在他那些狐群狗党面前,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大哥,你这种臭蛋,真有那么臭吗?上次两位姑娘曾经听他提及臭蛋的事,罗华欣还有点存疑,现在可信了,虽然她不曾嗅过那种臭味:到底你用了些甚么东西制成的?

    七煞夫人是行家,里面的确有黄鼠狼的内脏腺体,但为数不多,因为不易取得。

    这种偷鸡贼,在北方与狐狸都受到相当的尊敬和害怕讨厌,称它们为胡老大黄老二,大多数人不敢打它们,所以数量不少。

    南方人不怎么怕狐仙黄二仙,价值不菲,一头壮年毛润的黄鼠狼,可卖二两银子,甚至三四两。商贩把毛整理好,卖到湖州可赚对本利。

    猎黄鼠狼的人多,数量自然减少,取得不易。如果份量多些浓些,三五天也洗不掉那种怪臭味。

    梁宏一面走一面解释:腐烂的鲇鱼内脏,腥臭味有很多人嗅了会发呕。用臭蛋对付那些以为天老爷第一他第二的人,有意想不到的特殊功效。湖笔徽墨,名满天下。

    湖州出产的小楷笔鸡狼毫,狼毫指的是黄鼠狼的毛而非狼的毛。狼毫添入多少,决定笔的好坏与价格,十文钱一支或者一两银子一支,也决定使用人的写字功力与身份地位。

    社学里的学童,绝不可能用一两银子一支的笔,用也写不出好字。

    那个甚么神僧,今后见到你,唯一的正确行动,是不允许你嘲笑挖苦他,用雷霆万钧的行动把你砸烂唔!那根寿星杖。

    梁宏说:可借没能看到他的面貌,不然你说甚么?江右龙女问,梁宏的话声音不大,罡凤呼啸不易听消。和尚使用寿星杖的人颇为罕见。

    梁宏大声说:我见过两三个,都不是东西。这一个我们走吧!他们不愿在这里等,要动身了,可别让他们发现我们,我不想看到他们兽性大发在后面狂追。

    卧云亭的五个人,正在准备动身。那个神僧当然不可能更换衣物,仅把占满石灰和臭汁的背心丢掉,咒骂的声浪可远传百步外。

    时届大退潮,风高浪急,汹涌的江流浪花飞溅,丈高的浪头极为壮观。

    罡凤一阵比一阵紧,整个辽阔的江面,已看不到上航的船只,下航的也是中上级的大船,小船禁不起如此猛烈的风浪。

    焦山停航,所有的船只皆在码头等候风息,旅客只好在客店等候,很可能有三两天逗留。

    登山的小径起点,在焦山寺与焦公祠之间,分为东西中三路。西路起点在佛香楼旁,往西岔出的一条至浮玉岩瘦鹤岩一带名胜区。

    街建了一座石牌坊,山径向上蜿蜒伸展,一段段石级蹬道,古意盎然老态龙钟,游客络绎于途,目下却渺无人迹。

    牌坊两侧,建有供游客歇脚的草棚,设有一排排竹长凳。三个穿了大棉袄,仅露出双目的游客,坐在棚内用大嗓门聊天,狂风呼啸声撼山林,头上又戴了掩耳风帽,大声说话也不易听清。

    向下面不远处的街张望,街上看不到行走的人。左面的焦公祠几座殿堂,在狂风中屹立,似乎里里外外的活动都停止了,这里只是虚有其表的死寂殿堂,不可能有人在内活动。

    纪念焦先的祠堂不会有香客上门,神主牌不能像神佛一样接受信徒祈福,平时只有官府派几个老卒看守,与焦山寺进香人川流不息完全不同。

    今天,却有一些人在内安顿歇宿。其实街上的旅舍,住宿的旅客不到一成,根本不需在食宿皆无著落的焦山祠借宿,祠没有接待旅客住宿的设备。

    在牌坊附近,看不到街上的景况,也看不到祠门的情形。但祠内借宿的人如果登山,就逃不过牌坊附近眼线的监视。

    这三个人是不是眼线,谁也不知道,知道也无权干涉,这是人人可以游览的地方。一旦引起冲突,必将引起街坊民众的骚动。

    一尘散仙五个人,是从这条路下山的。五个人应该走在一起,却分为两拨。

    被称为神僧的中年和尚,跟在后面十余步外,僧便袍胸腹交界处,颜色稍深的污渍仍可看到。

    他一个人走在后面,沉重的寿星杖,点在石级上发出笃笃怪响,石面出现撞击而成的小裂纹,可知怒火仍在燃烧,手上不由自主用了劲,表示心中的愤怒藉杖发泄。一尘散仙领先拾级而下,到达歇脚棚在棚止步,瞥了棚内三个歇脚游客一眼,三游客正在大声争论,辩论到底浮玉是指焦山呢?

    抑或是指金山?金山也有人称浮玉,有典可考。在清代中叶以前,金山与焦山同在江心,称浮玉名实相符。等到金山与陆地相连之后,就不能再称浮玉了。

    金山最初的确叫浮玉山或伏牛山。东晋肥水之战后,秦军主要的俘掳囚在这里,所以也叫氐俘山。金山与陆地相连,那是清朝道光年间的事。

    焦山本名浮玉或谯山,因处士焦光在此隐居,才改名为焦山的。这种争名的辩论,是没完没了的,各举典故,公说公有理,愈说愈糊涂。

    一尘散仙说了一声无聊,便不再留意。喂!了凡。另一名和尚,怪腔怪调向在上面十余级止步的神僧叫:你真可以改回原号,改神为魔了,人见人怕,你不会仍到焦公祠安顿吧?

    谁受得了你那一身薰死人的恶臭呀!我到西面的观音岩,找云水僧善本,借他的茅蓬安顿,你们满意了吧?

    神僧了凡像在叫吼:你们给我记住,找到梁小辈之后,一定要尽快通知我,不许你们抢先动手,他是我的,我非活剥了他吃他的心肝不可。和尚,你不要乱来。

    另一位老道说:说气话不伤大雅,要办事可就不能任所欲为了。咱们要活捉梁宏小辈逼他合作,活的才有用处,等他失去利用价值,才能把人交给你。

第89章() 
第80章

    一尘仙长也吃过梁小辈的亏,他还不愿意把人交给你处治呢!你被他弄得一身臭,其实也算不了奇耻大辱呀!

    不要一怒乱了大局,知道吗?你你也是主持大局的人,能胡搞吗?可得要像个主持大局,做弟子们的榜样。

    我们这一组人白浪费了半天布埋伏一无所获,大家心情都不好,不要再说气话了,回去看其他的人有没有所获,走吧!

    这些人在焦公祠借宿,有男有女,僧道俗俱全,一起住旅舍必定引人注目,焦公祠便成了他们理想的安顿处,几个管祠人那有拒绝他们的能力?

    他们一走,三个游客不再辩论浮玉的是非。老天爷!那个贼和尚怎么这样臭?矮身材游客拉起风帽掩快速呼吸,驱走鼻中遗留所嗅入的臭气。

    好像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