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亿万身家:农家小商女 >

第7章

亿万身家:农家小商女-第7章

小说: 亿万身家:农家小商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妹,山神娘娘给你送食儿这事你可别往外面说。”胡硕忽然想到了什么,一咕噜爬起来,神色十分紧张:“除了我和大姐,其他人都不能说,知道吗?”

    胡桃点点头,她又不傻:“不说。”

    胡硕叹了口气:“你是个聪明孩子,像娘,也像大姐。过几天大姐就要回来了,你打小就见她不多,抱一次哭一次,多伤她的心呐。如今你是个大孩子了,可再别认生!”

    胡桃用力摇摇头。同时她也十分好奇,二哥口里的大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原主身体对这个大姐的记忆几乎没有,偶尔有几个模糊画面也和黑熊一样可怕,大概是受到了惊吓不愿意去想吧。

    小年过后时间便溜得飞快,胡老太太的脾气一天差过一天,谁不小心撞到她的枪口上便会被骂得头昏眼花,并被各种手段折磨得叫苦连天。

    大家并不明白老太太为何如此惹不得,唯一能做的只有避而远之,只有胡娇儿知道自己老娘焦躁的根本原因——眼见着姐夫快要上门了,家里却拿不出像样的东西招待,多么丢人呐!

    小孩子们盼过年的糖块,只觉得时间过得太慢,胡老太太却觉得日子快得和梭儿一样。等到除夕前一天的时候,她燎出了一嘴的泡。

    好在胡莱及时回来,解救了她的燃眉之急。

    “娘,三丫头回来了!”胡娇儿对所有侄子侄女都是横眉怒对高贵冷艳,唯有这个三侄女她不敢怠慢,亲自下炕去开了门。

    胡老太太听到这个消息后也稍微振奋了点,对啊,这不还有三丫头嘛,怎么把她给忘记了!

    胡莱在胡家孙女辈里面排第三,是个少见的另类。

    她从小就沉默寡言,力大无比,干起活来一个顶俩大人。赵氏和胡家老四相继去世后,她成了四房的顶梁柱,为了养活弟弟妹妹,毅然去郭地主家里做了帮工。

    郭地主的富有远近闻名,他家的帮工月钱也比别处多着一倍,可他家的活儿的繁重也是远近闻名!

    外面都在传言,郭地主把帮工都当畜牲使,恨不得骡马的事情都由人来干。他从不在屋里享清福,而是以身作则带头一起拼命劳作,唯有跟得上他狂人节奏的帮工才能得到他的赏识,被收为亲军,享受郭家的种种好处。

    胡莱显然就是他的得力手下之一,在郭家干了差不多三年,每年回来的时候都能额外背回一些年礼。想到这个,胡老太太觉得自己顿时活了,脖子上的绳子也松了不少。

    “我苦命的三丫头哟!”她并没有下炕,而是端坐着富有感情地长长哀叹了一句:“辛苦一年,你从郭老鬼那里活着回来啦?好好歇着!叫你弟弟给你倒碗茶,别自己动手!你这一年,累的还少了吗?”

    胡莱并没有接她的话茬,而是放下挑着的两个一人高大木桶,对眼睛恨不得穿透木桶的胡娇儿说:“今年过年,郭老爷让我带了些潲水回来,赶紧找几个人收拾收拾。”

    胡老太太听到这话,脸色顿时黑了:“什么?!潲水?!他当我们胡家人是猪呀?那个老不死的黑心贼”

    胡老太太还没骂完,前房里就传来胡娇儿欣喜的叫声:“是粉丝!肉皮子!鸡腿!还有好多菜!”

    听到这个,胡老太太顿时也顾不上骂人了,慌忙下了炕一起去瞧胡莱带回来的“潲水”。她的眼睛尖,一眼看穿油水下面隐藏的丰富好菜,老脸顿时笑得和菊花一般。

    “这个郭老鬼,难得做件好事也不敞亮利落!好好的年菜,干嘛弄得和潲水一样呀?娇儿,你快去叫你两个嫂子过来帮手,咱们把菜给收拾出来!”

    胡莱没吭声。

    其实这就是潲水。郭家置办酒席招待一位非常重要的客人,鱼肉糕点堆得和小山一样,摆了长长几十条桌子,好些东西吃几口就倒了。

    郭地主知道她家中困难,也不讲究这些干净不干净的,便特许她头一个处理这些潲水。她挑出了最齐整的菜带回家,只希望奶奶看在这些菜的份上,自己不在家的时候对弟妹好些。

    胡家的前房热闹得像过大年,胡莱趁着人多走到了弟弟住的那间小房门口,并没有进去,低低问了一句:“小妹睡着了吗?”

    “没睡。”这个时候才能和自家的姐姐说上话,胡硕有些激动:“你去看看吧!”

    “她怕我。”

    “没事,小东西长大了,懂事了!”

    胡莱小心地走进房间,结果一眼就看到可爱的妹妹坐在炕上,看到她后头一次没有瘪嘴哭,而是露出了甜甜的笑容,还伸出了双手:“大姐抱抱!”

    胡莱的心轰的一下炸起了雷,眼圈儿也顿时红了!

    胡桃也总算明白了原身为何这么抗拒自家大姐。

    这个胡莱身形高大,脸挺不错,打扮却是不敢恭维。

    她的头发剪得短短的,带着乱七八糟的狗皮帽子,对襟厚大袄,眉眼虽然俊秀却带着浓浓的杀气,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刽子手或者屠夫,小孩子看了自然哆嗦。

    可胡桃不是真正的小孩子,后世的审美眼光让她很欣赏这种英气十足的中性美,第一眼就对这个大姐产生了非常依赖的亲近,伸着手要抱抱。

    胡莱小心翼翼地抱起了自己软香的妹妹,泪水哗地流了下来。

    俗话说长姐如母,这个一出生就失去了真正母亲的小可怜,在她心里何尝不是亦妹亦女呢?

第10章 潲水() 
夜间,胡硕低声把小妹和山神娘娘结缘的事情和胡莱说了,胡莱听完后一言不发,沉默地在炕上抽着烟枪,屋内一片烟熏缭绕。

    胡硕最了解自家的大姐,尽管对方面上没有任何表情,他也能把她此刻的心情猜个八九不离十——大姐这是在生气呐!

    不怪胡莱生气,换做其他人也会心里老大不舒服。

    自己拼死拼活在外面挣一家人的嚼用,回头就把她小妹给丢了?这得亏遇到山神娘娘,不然那就是个死!

    胡莱不爱说话,心里的主意却不比胡硕少,她敏锐地发觉了一个连胡硕都没想到的疑点。

    “好好儿的怎么就病了?”

    胡硕也是一愣。对呀,虽然小妹看着瘦不拉几的,可以前从没得过病啊!为什么就在胡老太太抱怨家里粮食养不活这么多娃娃的节骨眼上,莫名其妙地病了呢?

    这个猜想背后的东西太可怕,胡硕轰然冒了汗!

    “等年后我不去郭地主家了。”胡莱放下烟枪,看了炕上熟睡的胡桃一眼:“你们两个小的在家我不放心。”

    胡硕点点头,欢喜之余又有些担心:“可是奶能答应吗?少了这一大注钱,家里不知道又要怎么打饥荒呢。”

    胡莱沉声道:“奶那边我有说法,只要我这身子骨一天没废,这家里就还有我说话的地方。”

    在乡下地方,力气就是底气!

    胡莱抵得上两个壮年劳动力,吃的还是一个人的量,这样的宝贝不管是耕田种地,还是收割打谷那都是缺不得的顶梁柱。

    就算不在郭地主家帮工,家里劳动力多了,开春不得多种几亩田地吗?即便是农闲时分,愿意请胡莱去帮工的人家也不在少数,那也是一笔收入!

    况且,即便在经济上吃一点小亏,家里有这么一尊女煞神的好处也是看得见的。胡老太太可以少做些专属女眷的沉重粗活,遇到泼皮的妇人腰也能挺得更直些,不怕对方欺负上门来。

    谁不知道她家的三丫头好一把力气,一指头推翻一个壮汉!即便对方家的儿子比自家多上那么一两个,那又怎么样呢?耍横之前,谁都得先考虑一下对打起来的后果!

    家里的烦恼暂时解决了,姐弟俩人的思绪又转回了山神娘娘之上。

    胡硕早早地把馒头包子和烧饼放在炕沿儿上热着,胡莱只咬了一口便知道山神娘娘显灵是真,绝不是什么人装神弄鬼——白鹤原上做不出这样的好吃食。

    就拿最近的县城来说,街面上的茶馆酒楼还勉强开着几家,东西也还卖着,价格和质量却不能和往常相提并论。包子皮是面的,紫红的糙米饭里有沙,原本大海碗的青菜面条不再堆得冒了尖儿,稀拉拉几根浸在汤水里,像是湖底的水草。

    就这样不堪的东西,还需抢着才能买到,晚些儿就没了。至于那些货真价实的鸡鸭鱼肉之类,只能在富贵人家的饭桌上时常看到,平民小户能吃上干饭就不错了。

    “小妹是个有福气的!”胡莱只说了这么一句,胡硕重重地点了点头。

    胡莱留在家里,最高兴的当属胡硕。大姐是四房的主心骨,有了她胡硕和小妹就不再是没爹没娘任人欺负的娃,就连胡老太太看起来也多了几分长辈的慈爱与和气。

    胡家一共有三间房,其中最大的一间被隔成南北两个炕,分别住着老二胡义与老三胡礼两家人,胡老头夫妇带着胡娇儿住在温暖舒适的小房。

    胡莱姐弟仨住着的这间原本是杂物间,炕是后来凑合着随便搭的,常年不烧炕,屋子里散发着一股寒冷潮湿的霉味。

    胡莱回来后,胡老太太不好意思再装聋作哑,分了些干草把子和树根给她们,可胡莱并不想用这些烧炕。当初做这屋里的炕时本就敷衍得紧,通风道形同虚设,烧了这些玩意她还怕呛坏了宝贝疙瘩小妹!

    她揣着两个大馒头出了葫芦庄,回来时拉着一车结实干柴,把个胡硕喜得差点跳起来。

    “这可是禁烧的老疙瘩!”胡硕爱不释手地把这些干柴掂了又掂:“大姐你从哪儿弄来的?”

    “回郭家拖的。”胡莱没打算隐瞒:“我把馒头给了柴房的老赵,他帮着搬了一车。”

    胡硕有点担心:“要是郭地主发现了怎么办?”

    胡莱摇摇头:“郭家有座山头,烧的东西都不记数儿,就算知道了也没什么。”

    以郭地主对胡莱的看重,别说一车对他而言完全不值钱的干柴,哪怕是一车金贵的粮食也不带眨眼的。

    郭地主一直觉得胡莱千好百好,只可恨不是个男身,不能收为义子好好培养。要不是家里那些软脚儿子都十分惧怕胡莱,他早就预定下这个合心的儿媳妇儿了!有他坐镇,上面又没个婆婆,谁敢欺负她?新奇!

    胡老太太并不是没看到胡莱往房间里搬干柴,只是她此时全部的注意力都在厨房里那两大桶潲水上,没什么空闲思考其他东西。

    经过连夜的清点,她心中大概有了数。

    胡莱从郭家带回来了足足两百多斤的好吃食,只要她不慌不忙,安排妥当,不仅可以置办出一桌灾年罕见的丰盛宴席让姑爷吃得满意,还能换回不少糙粮,一家人直到明年夏天都不用挨饿了!

    在胡娇儿的帮助下,胡老太太收拾出三十几海碗的齐整菜肴,严严实实地锁在了自己房中柜子里静候姑爷光临,馋的胡娇儿直流口水却不敢动什么歪心思。她知道母亲就算再疼自己也不能由着自己偷吃,胡爱儿也会生撕了她!

    剩下的就是些品相不太好的菜了,胡老太太把稍微大点儿的肉块捞出来,加了盐拌好封在一个大坛子里,预备私底下给胡娇儿开小灶。

    至于那些碎皮渣末的,她用笊篱把它们全部滤出来,压成巴掌大小的块儿状,再用蒲苇叶子包成一份份的拿草绳系好,让老实巴交的三儿子挑到县城上去卖了换粮食回家。

    这种蒲苇包儿叫盒子菜,专为吃不起肉的穷人发明,原先一包不过几十个钱,现在价值堪比大酒楼里的定席,或许还要更贵重些。

    胡礼出发前,胡老太太是这么叮嘱他的:“该换多少粮食你心里有数,少了今儿你就别回来了,听见没有?”

    经了胡老太太的手,两个齐人高的木桶被搜刮得只剩下照的见人脸的油汁汤水。这些汤水放在郭家喂猪还嫌寡淡,可搁胡家是极其珍贵的东西,不能随意倒掉。

    乡下人难得见油荤,无论是熬糊糊还是炒野菜,只消往里面浇一勺油水,自然能美得众人直倒吸气,这就是过年!

    就这样,胡莱辛苦一年换回的两大桶食物,最后留给她和弟妹们的就是几滴残汁腊水,并且没人对此提出异议。

    好在郭地主多少知道些胡莱家里的状况,并没有把她的工钱一并发下来,而是连本带息地存在他那里。胡莱当初帮工的时候大家都说得明白:发的两季粮和节礼赏赐她可以扛回家去,工钱谁都不能动,哪怕是胡老太太上门取也不行,那是小妹的嫁妆。

    胡礼不善言辞,只认死理,既然母亲和他说一份盒子菜值二十斤糙粮,他就死咬着这个价钱不放,无论想买的人如何说尽好话或者威胁哀求,他都只是沉默地摇摇头,出神地望着脚下的地面。

    围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