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亿万身家:农家小商女 >

第103章

亿万身家:农家小商女-第103章

小说: 亿万身家:农家小商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妹怎么忽然变得这么鬼灵精了?真好玩!”胡硕一边笑一边擦眼泪:“大姐,这些都是你教她的吗?”

    “我怎么可能教?”胡莱也很无奈:“还想问是不是你教的呢,说出那么一大串来,当时我都惊呆了,顾不上和那些混账东西生气。”

    “哎哟喂!早知道我早点儿赶过去了,哈哈哈”

    胡桃暗自偷笑:这些年来她早就受够了小孩子的表演,难得可以倾情发挥一次,爽!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这次事件的刺激,胡硕比原先越发用功读书了。时间悄然流逝,秋去春来,就连周秀才也说他火候已到,可以一试。

    府学院试出结果的那天,胡莱和赛金花他们心里都有些坐立不安,但胡硕和胡桃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胡硕是因为觉得卷子过于简单,基本都是死记硬背的东西,误差不大;胡桃则是无条件相信自己的二哥和周秀才,两个人时不时互相挤眉弄眼一下,丝毫不以为然。

    “这早晚,该放榜了吧?”赛金花说:“要不让窦家的去县里看看?”

    “他们不识几个大字,去了也糊里糊涂,还是我去吧。”胡莱说。

    就在二人商量的时候,庄子上一个和赛金花相熟人家的汉子喜滋滋拿着个什么东西闯了进来,口里直嚷嚷道:“赛大娘,大喜,大喜呀!”

    赛金花疑惑地问:“怎么回事儿?”

    那汉子笑容满面地把手里的纸递给了胡硕,钦佩而恭敬地说:“我在县里看到放学榜,赶紧地花两文钱买了报子过来了。恭喜大娘,贺喜大娘,五少爷中了秀才了,还是府学的第三名!小小年纪就中了秀才,成绩还这样好,后生可畏呀!!咱们葫芦庄本土人士,已经有多少年没出过秀才了?可得合庄热闹热闹!”

    中秀才本是可大可小的事情,在学子辈出的地儿,不过是左邻右舍恭喜一番,庆幸将来能坐馆领银米罢了,绝对不会像葫芦庄这里这样惊天动地。乡下人眼皮浅,再加上庄子里的确没几个读书人,像这个汉子一样能识字的都算上等。并且,以胡硕这种年纪忽然中了秀才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对于这人说也是与有荣焉的,将来少不得拿去说嘴夸耀。

    “什么?!”胡莱和赛金花大喜,尤其是胡莱,双眼都泛起了泪花。

    胡莱把那纸拿在手里不住地看,赛金花终究是老道,赶紧地从荷包里取出一块碎银递给报信的汉子:“多谢送喜,劳烦啦!”

    这个是吉利钱,那汉子也不推辞,笑嘻嘻地接了:“大娘,这回该不该办个豆腐饭请请大家?您老是个有福气的人,把孩子调理得这样好,还在你手里做了相公,将来少不得挣个冠儿给您带带!”

    所谓冠儿即是指当官之人的女性家眷所得到的诰封称号,赛金花按理说很难得到,可这是是个彩头意思。即便得不到,硕哥儿还会亏待她老人家吗?赛大娘有的是晚年的福分咯!

    “该,怎么不该!”赛金花乐得合不拢嘴:“别说豆腐饭了,请大家好好喝几盅也是该的!到时候请务必要来赏脸呀!”

    “大娘这话说的,别的酒可以不喝,秀才老爷的酒是不能不喝的,文曲星要怪罪的呀!”

    胡硕考中秀才的事情如同烈焰一样传遍了整个葫芦庄,甚至小半个白鹤原,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第144章 立规矩() 
合庄上下,没有一个不羡慕赛金花好人有好报的。

    她养活三个无亲无故的孩子,替他们还债,供他们吃好喝好,还在他们身上花那样大的钱(毕竟供孩子读书不是一件小事),她的善举感动了老天,这不就让胡硕年纪轻轻就中了秀才吗?

    胡家那三个孩子有多仁义大家都是知道的,以后胡硕肯定前途无量,那赛金花就是大户人家的老太太了,比在乡下做个富户还有脸面,福报啊!

    只有老胡家的人几乎吓破了胆——赛金花本就在原上颇有势力,如今胡硕成了秀才,那他们和官家的来往肯定要更多,将来若是中了举人那还了得!

    胡老太太再也不敢去想在胡莱他们身上捞什么好处,只盼着胡硕将来不要来找他们麻烦就千恩万谢了。

    高氏气得咬碎一口银牙,整整几天都睡不着觉!

    她一直自视甚高,觉得自己的孩子一定会比那三个泥腿子要有出息,没想到她的布铺子尚未开张,胡硕反而成了秀才了,这要她如何接受?高氏很想立即给金童请个先生教他读书,顶好是将来挣个状元让她风光风光。可是她又怕暴露了自己手上有钱财的事情,便只好忍气吞声,加快筹谋分家的步伐。

    比起胡老太太,更加懊恼的是胡信。

    他越想越后悔当初自己的懦弱和自私,要是当时咬牙抗一抗,自己现在岂不是成了秀才的爹,将来少不得做个老太爷,何等风光?然而转念一想他也想通了,即便当初没把孩子们赶出门,他也无力供他读书,说白了就是没有这个命,认命吧。

    赛金花依旧请了鲁厨班子做菜,热热闹闹地办了三天的酒席,把平时交好的人家都请到了。沈三爷和沈九那边也派了人来送礼,里正,郭地主和邓三爷更是亲自来坐席,大家吃吃喝喝好不爽快,一个个都衷心感慨三个苦孩子熬出了头,赛金花老来有福。

    “小相公,如今你这身可穿不得了!”里正笑呵呵地道:“以后你得穿长的,秀才都这么穿。蓝长袍,大方巾,多神气!”

    “他的蓝袍方巾我和大娘师娘她们正在赶呢。”胡莱笑着说:“过几天就能穿了。”

    “多做几身,替换也方便。”邓老三说完后做状打自己的嘴:“呸,瞧我说的什么话!少做几身吧,将来没多久少不得要穿绸缎呢!”

    这是暗示胡硕中举的意思,是非常吉庆的好话,胡莱他们自然听了欢喜,连连给里正和邓老三斟酒。

    郭地主被胡莱他们送的桂花香喝刁了嘴,今日酒席上的酒不怎么大喝,专心地吃菜。胡莱给他夹了一筷子燕菜,郭地主忙拿碟子接了,忽然感慨道:“三丫头,你也是苦尽甘来了哇!以后你的弟弟出息了,你是他如母的长姐,他要是待你不好,我第一个找他!”

    胡硕连忙表态:“郭爷,您说的是哪里的话!我要是这样就不配为人了,大姐和小妹,还有几位老人,那都是排在我自己前头的,您老也是。当年要不是您给咱们留下粮食,我们也撑不到今天。”

    郭地主很高兴:“好,好!就冲你这一句,我也得敬敬你!”

    就在大家一团热闹的时候,忽然来了两位不速之客。

    杜有才带着胡爱儿大摇大摆地上了门,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消息,一个手里提着一包不知道什么东西,另一个手里提着一小篮子蛋,一进门就大声招呼着。

    “大侄子,不知道咱们老胡家祖上积了什么德,带着你中了个相公,恭喜恭喜呀!”胡爱儿从来没有这样热情洋溢地正眼看胡硕,亲切得让胡莱他们一下子有些没反应过来:“如今你和你姑父算是学中的同辈儿了,没事俩人一起商量商量,大有好处呢!”

    得知胡硕中秀才后,胡爱儿的第一反应是嫉妒无比,她不喜欢家里有人的身份比她高,尤其是晚辈!

    然而杜有才却认为这是个机会,得好好巴结巴结,将来肯定大有好处,胡爱儿见丈夫铁了心,只好改换嘴脸上门来讨好。

    胡莱和胡硕相互看看,气氛有些尴尬。

    赛金花也觉得了,她知道胡硕他们这个时候无论说什么都不大好,便主动站了出来,拉下脸道:“你们是谁?我可没下帖子请你们!”

    杜有才高傲地哼了一声,他看了看胡爱儿,胡爱儿慌忙满脸堆笑解释道:“赛大娘,我是胡爱儿呀!老五他们的嫡亲大姑!”

    赛金花越发恼了:“什么大姑小姑的,这三个孩子是我名下养着的,哪来你这么一门亲戚?来人啊,给我轰出去!”

    胡爱儿当然知道老胡家和赛金花的过节,赶紧表态:“赛大娘,您别生气,我是嫁出去的女儿,和他们老胡家没关系!这不,老五他中了秀才,我们过来贺喜”

    然而赛金花根本就不想听胡爱儿分辨,丝毫不留情面地把胡爱儿和杜有才给轰了出去,两个人尴尬极了,篮子里的鸡蛋也在推搡中摔破了两个,杜有才顿时心疼得无以复加,在大庭广众下把胡爱儿给狠命揍了一顿:“晦气婆娘!你们家早就和他们闹翻了为什么不说?连带着我也丢脸!”

    胡爱儿一边惨叫着一边躲,杜有才追在后面打,惹得不少人在旁边指指点点的,胡爱儿他们可算是把脸丢大了。

    宅子里头并不知道外头的状况,依旧吃喝得十分开怀。

    “她大娘,你别怪我多嘴,这家里的体统该立起来了!”里正说:“如今家里既然出了个相公,那就不能和外头的平头老百姓一样,什么都没个规矩。我看你家里倒是有好些个下人,做事也还勤勉,就是口里称呼有些乱七八糟的。今后你就是老太太,硕哥儿年龄虽小,他有方巾戴,在家里称一声老爷也是不为过的,三丫头和五丫头正经也要叫个小姐,你说呢?”

    赛金花尚且有些沉吟,在旁边服侍着上菜的窦二嫂连忙接口道:“里正老爷说的可不是这个理吗?我们做下人的早就有心改口,是老爷和老太太不肯,怕委屈了我们,这样的主人家真是打着灯笼没处找!”

    里正笑呵呵地摸了摸胡须:“大娘他们仁厚是好事,只是凡事还是得有规矩才不乱将。心里把你们当一家人,私底下怎么相处便也罢了,当着外人,还得分个主次呀!这往后宅子里的人肯定要越来越多,人多了还没个规矩,那就麻烦了!”

    赛金花知道里正说的是好话,便只好含糊答应:“你老人家说得对,这事儿回头我们好好商量!”

    散席后,赛金花把所有人聚在一起,把里正的话对他们说了。

    胡莱和胡硕有些不赞同,窦家人却是十分认同,连连表示以后要改口。

    “我看咱们老爷必定是个当官的材料,趁现在早些改口也好,不然白白叫人看笑话。”窦浩反过来安慰胡硕他们:“咱们关系亲厚,用不着在乎面上那些虚的,难不成改个口老爷就要苛刻咱们了吗?我听短工们说,他们和东家同吃同睡,好得穿一条裤子,也要分个尊卑上下哩。”

    胡莱见他们这样执着,便只好替胡硕答应了:“那就随你们高兴吧,只是现在家里没有外人,其他还是照旧。”

    窦家人都答应了。

    胡桃在一旁看得直咋舌,她穿越到现在,总算切实地体会到什么叫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胡硕不过是中了个秀才,里正他们的态度就已经截然不同,从简单的慈爱变成了同起同坐的尊敬,哪怕一个是年纪轻轻的十几岁孩子,另一个是头发花白的长辈,那长辈的气势似乎还隐隐落了下风。这要是将来中举了呢??

    胡桃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个所以然,干脆放弃了。

    管他的呢,反正这是二哥的事情,她只用努力赚钱让大家过的更好就行了,这样二哥的压力也不会太大,他不用和其他秀才一样,生怕自己读书的花费拖累家庭。人就是这样,有时候非逼着自己要怎么怎么样反而难达到目标,不报太大希望反而就成功了,这就是所谓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放在一般的农户家庭,供秀才读书的确是一笔大花费——纸笔书籍,试题学费,那都是比较贵的物资,普通人供不起,可胡家完全没有这个顾虑!随便哪里拿出一点来,就够胡硕阔阔绰绰地读个一两年了。

    按照县里的规矩,新中了秀才的人照例要去县里吃一桌“开面酒”,然后拿着县里给的文书去府学报道。

    这个时候的府学和胡桃前世的大学差不多,有学期和假期,通常情况下,府城的学生可以每天走读上课读书,而远在其他地方的学生只能住校,只有假期可以回家休息。胡硕成了秀才好处不少,坏处是有相当一部分时间不能在家里,这让胡莱和胡桃相当的不舍

第145章 敲诈银子() 
胡莱她们打听过了,不上府学的人也有,不过那都是些进取无望平时考试成绩也不好的老秀才或者捐出来的监生,还有些家里请了大儒的,而胡硕的情况则很有些尴尬。

    论学识,尽管周秀才一再自谦只不过是个不长进的老秀才,但相处了这么些年,难免有些蛛丝马迹,知道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既然他不肯提起,胡莱他们自然也不会说破。

    胡硕诚心诚意地问周秀才的意见,周秀才说:“你去学一学也好,俗话说师父领进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