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中华女子银行 >

第24章

中华女子银行-第24章

小说: 中华女子银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门房过来招呼道:“二位姑娘,我们老太太请里边坐呢。”

    两个人又跟着上了内客厅,这里的陈设就相对简单些了。

    趁着鄂老太太还未过来,宋玉芳里外里都望了一望。她抬头瞧见由顶上垂下来的几盏宫灯,外头笼了画着翠鸟的纱,里头却是烧成蜡烛样子的红灯泡。便叫傅咏兮也抬起头来看。

    傅咏兮却对墙上挂的斗方来了兴致:“这字儿好在哪儿,也值得挂在这儿?”

    宋玉芳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正见斗方上写着“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个字,笔力简直有些让人无从评价。

    “你数一数每个字的笔画。”

    傅咏兮照着做了,答道:“都是九笔,嗯还正好是九个字。”

    宋玉芳又道:“听人说,这是宫里的老规矩,每年冬至之前,宫里都会赏给各府的福晋这样的九字消寒图。冬至起,每天填上一笔,一个字画完就是过了一九。画完了九九,春天就到了。”

    傅咏兮恍然大悟道:“那我知道了,我见过有人家用的是九朵九瓣的梅花,每天染红一瓣。普通人家挂的就更简单了,只九九八十一个圈而已,等画完了冬天也就过去了。”

    宋玉芳点着头,又往四围瞅了一眼,见没人在此才附到她耳边,低声说道:“我想呀,或者老旗人在乎的是皇宫里的体面,赏下来的大概是皇帝御笔。去年画的一直挂到现在,等赏了新的再换。这样一来,造访的客人不都知道这家人是受皇帝荣宠的嘛。”

    傅咏兮捏了捏她的脸,戏谑地一笑:“也只有你这个旗人格格懂得这样多了。”

    宋玉芳便皱着鼻子反驳道:“搁在前清,我也不过一个包衣奴才罢了。你这样的文明小姐,怎么也爱拿出身来戏弄人了?”

    说笑间,只听廊子上有人说着“老太太当心脚下”,正往这边过来。

    宋玉芳赶紧拉着傅咏兮循声迎上去,蹲了个礼,道:“请老太太安。”

    傅咏兮也跟着照做了。

    鄂老太太眼中含笑,一直地点着头望着她二人。又叫她们坐下,又叫人上茶。

    椅子上铺的是紫色缎子绣垫,坐下去软软的。

    鄂老太太抿了一口茶,问道:“听口音,二位姑娘都是北京人吧?”

    傅咏兮连说是的。

    宋玉芳笑得粲然,跟着接言道:“听姚老板说老太太您是有福之人,都五世其昌了。我今儿见了倒有点不信呢,这样耳聪目明,身子骨又硬朗,哪儿像啊。”

    “这丫头我喜欢。”鄂老太太听人夸她年轻,笑得一双眼都眯起来了,扭过头去向身旁的一位年轻媳妇低语,“一会儿给赏。”

    年轻媳妇就笑着点了一下头。

    傅咏兮听在耳里,冲着宋玉芳偷偷做了个鬼脸,大抵是在笑这位老太太心里还装着她大清国的礼数呢。

    宋玉芳则示意傅咏兮端着些,别叫人瞧了去。

    鄂老太太回过头来,接着说道:“是北京人我就放心了,就是上了你们的当,也有个老窝在,不怕找不着人。”

    傅咏兮取出银行的业务单,双手奉上,笑道:“老太太,其实保险柜租着是散钱的,您要是存着,兴许还能挣钱呢。”

    鄂老太太微闭了一闭眸子,一副见惯了世面的样子,忙摆手回绝道:“兵荒马乱的,有命挣未必有福气花。我不信那个,就给我找个大柜子得了。你们可得藏得严严实实的,放进去是什么,取出来还得是什么。少了自然是不成的,多了我也未必乐意。”

    看样子,别的业务是推销不成了。傅咏兮胳膊一弯,预备将单子收回去。

    恰是此时,宋玉芳起身向前走了一步,抢过那张单子,一面笑着再一次递了上去:“一定给您藏得严严实实的,您就把心揣肚子里吧。至于这个小单子呢,也不是向您拉生意。老太太您看,您府上世世代代都是饱读诗书的。又有留洋的小少爷、小小少爷,不定哪天又出个官费生。这留洋在外呀,袁大头就使不着了,得换成洋人的钱。怎么个换法,单子上就有。您还是把东西留下,总有使得着的时候。”

第33章 事情突变() 
“你们两个姑娘呀”鄂老太太笑着摇了摇头,示意女佣接过去。

    傅咏兮暗道,宋玉芳平日里瞧着不声不响的,没想到遇见了客户,竟然这样能说会道。因想着,便将正事提出来:“老太太,我们带了合同来的。先给您瞧瞧,您觉着好呢,入夜之前就让我那几个同事来取您的金条。”

    对此,鄂老太太脸上现出郑重来,并不肯假手他人,而是要了她的金丝边老花镜,架在鼻梁上头。她一时认真地望着纸上的字,一时抬起眸子越过老花镜,瞅着宋傅二人感慨:“我呀,是没赶上好时候。这要是搁乾隆爷那会儿,皇城根儿底下住着,难道还怕你们给我设局不成?”

    宋玉芳屈膝蹲在鄂老太太身旁,预备解释一下条款,见她如此说话,先就笑着奉承了一番:“瞧您说的,咱们北京人讲规矩。甭管哪朝哪代,‘诚信’二字是做人做事的根本,还有‘尊老敬贤’四个字也是决计不能丢的。”

    鄂老太太满意地微笑颔首:“一看就是好人家的姑娘。闺女呀,多大啦?”

    “十八。”宋玉芳漫不经心地一答,从上衣袋里取出自来水笔,递了上去。

    “我要早知道有你这么个姑娘,我就”鄂老太太抿着嘴将头一点,神情颇有些深意,“对了,你叫什么来着?”

    宋玉芳只好笑着再次自报家门。

    ###

    等她二人拿到了合同,刚一转出丰盛胡同,就高兴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傅咏兮口里还一直地夸道:“看不出来,你还挺会说的。”

    宋玉芳耸了耸肩膀,释然地一笑,道:“我要是告诉你,这门‘奉承学’是我童年的生存之道,你信是不信?”

    傅咏兮捏了捏她的脸,调侃道:“咱们大格格说的话,还能容我不信吗?”

    “去你的。”宋玉芳撇着嘴,甩着手包往前跑了两步,忽然发生了一些感触,“哎我是越来越觉得,工作在慢慢治愈我从前的无病呻吟。以前总以为自己没能投个好胎,而今倒是很感谢过去那段汲汲营营的岁月,练就了我这一张嘴。”

    “谁说不是呢,你看看我,就是吃了嘴上的亏。不管是坐柜台还是出门,我自己都得替自己捏把汗。”言罢,傅咏兮还大大地叹了一声。

    “你也多往好处想想嘛。”宋玉芳转过身来拉住她,试图安慰着她对于外出跑业务的不适应,“要不是你家里鼎力地帮忙,单靠我们两个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到月底大概直接要卷铺盖走人了。”

    却不料,一谈起这个来,更使得傅咏兮心情低落了:“说实在话,让我家里替你拉业绩,我半点不情愿都不带有的。可是,真要自己伸手去要了吧过去,我是怎样的心气儿,把自己看得又是如何如何了不得。可到头来呢,工作的名额也好,业绩也好,什么都不是全靠自己的本事挣来的。”

    “你呀,也是太别扭了。做人呐,就得像崔万华那样简简单单的。把活着看成一种胜利,或许烦恼会少很多。”宋玉芳见傅咏兮只管垂头丧气地向前走,就肃着一张脸,从后头高声喊住了她,“傅咏兮,我今天跟你这样说,并不代表我们有资格去同情崔万华。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你都是亲眼见、亲耳听的。如果我们的成绩永远都只是还可以、过得去,那么我们恐怕一辈子都只是练习生罢了。因为我们是女人,我们的起点不是零,是负数!女人总要做到最最好,才能换来一句简短的褒奖。你记住,我们还没有挑肥拣瘦的资格,更没有孤傲清高的本钱。活下来,我们一定在中行活下来!”

    一句“活下来”点燃了傅咏兮心中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她红着双眸转过身向宋玉芳走去,却没有多说什么煽情的话,只是伸出小拇指,颤着唇约定道:“好,我们要活下来,一起活下来!所以,以后每天下了班都记一笔私账吧。哪些业绩是靠关系拉来的,哪些是自己努力来的,都要写得清清楚楚的。这样才好督促自己。”

    “如此甚好。”宋玉芳有些欣慰地点点头。她知道傅咏兮从前是怎样一个眼里不容沙子的人,而社会上种种争议的声浪,使得这个性子倔强、凡事都不肯认输的女孩子,悄然地收起了自己的棱角,试图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

    为了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女性,她们的路还很长很长。

    傅咏兮大大地叹了一声:“那我更加要努力咯,我可不希望我的私账上永远都是零。”

    宋玉芳心道,亏得刚才只是暗暗地一想,并未说出口去夸她。才这么一会儿工夫,又跟自己较起劲来了。便就笑着上前,揪住她的鼻头来回来回地摇着:“什么你的我的,咱们两个一起出来跑的,业绩永远都是一人一半。”

    “那可不行!”傅咏兮扭着身子挣脱开去,摸了摸鼻子,噘着嘴反驳道,“要这样做,我简直是自己骗自己。”

    宋玉芳跺着脚,连连嗔她糊涂:“要较这个真,那我还是靠你的关系才能考上中行的呢,那岂不是我要还你的还更多啦?好啦,别为这种小事儿伤脑筋。咱们以后的目标,就是携手并进,要做中国银行业务最好的员工!”说罢,上前用力地一把握紧了傅咏兮的手。

    “对,我们一定要证明女人的能力不在男人之下。”傅咏兮被这个约定感染着,一时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她的眼珠子转了转,便背了一句话出来,“今女子体量之硕大或者不如男人,至于脑力程度直无差异,或更有优焉,此世界所公认也!”

    宋玉芳刚要夸,这句话说得实在妙。

    就见傅咏兮往后退了退,从包里取出一本书晃了晃。宋玉芳定睛一看,果然还是那本女界钟。因就故意板着脸道:“小气鬼,宝贝得什么似的,也不说借我看看。”

    傅咏兮调皮地一笑,并不上当,只管往前跑,手里高高地举着书,笑声回荡在胡同里:“今儿晚上我回去就抄一本,明儿一准儿给你,这总好了吧。”

    ###

    回到分行不久,后脚便有一位穿黑色长褂、鸦青色坎肩的中年男子进了大厅。

    他望着柜台一路找过去,在佟慧怡跟前站定了,拱了拱手,问道:“女士,劳驾问一句,您今天是不是上丰盛胡同替一位老太太办过业务?”

    佟慧怡自然是不说话的,只管摇摇头,就算是回答了。

    旁边的冷秋月一想,自己本来不就是要去丰盛胡同的嘛,这个人怕是宋玉芳她们的主顾吧。赶紧冲着那人转过去的背影喊道:“不是我们,是我们的同事去办的。”

    中年人简直喜出望外,赶紧折了回来,又迫切地问着:“那人在不在,能劳您进去叫一声儿吗?”

    冷秋月自然说可以,又请人在一边坐着等。她自己则去茶房唤宋玉芳出来,路上略略解释了一下方才的情形。

    宋玉芳也没有多想,站到沙发跟前,微微地弯了一弯腰,笑问道:“先生,是您找我吗?”

    中年人看见她来了,赶紧掐灭了烟头。一面站起来,一面往口袋里掏着:“是是是。女士您看,这是我的名片。”说时,就递了东西过去,脸上堆满了笑意,“鄙姓鄂。听说,我家老太太在这儿租了个保险柜,是吧?”

    宋玉芳接过名片瞧了一眼,地址果然是丰盛胡同。抬眸细看之下,眉眼之间确和鄂老太太有三分相似。

    不过,鄂家有什么事不能在家里说,非要赶到这边来呢?再者,老太太要租保险柜还不是小辈们分家的事给闹的。

    眼前这位鄂先生,鬓角微微花白。脸上一笑,纹路还挺明显的。往下瞅瞅,完全是中年发福的身材。

    这会不会就是分家风波的其中一位主角呢?

    宋玉芳点着头,将这些猜测挨个琢磨了一遍,然后才道:“是的没错。跟您家老太太说好了今儿就去取东西,这会儿我同事恐怕已经在路上了。”一边说,一边还装着瞧了一眼大厅的落地钟。

    鄂先生急了起来,眼皮子跳了跳,赶紧追问一句:“是去的路上,还是回来的路上?”

    宋玉芳眼神一避,望着大门的方向思考了良久,这才慢条斯理地答道:“我琢磨着应该是取到手了,正往下一家赶呢。”

    鄂先生闻得此言,急得满头冒汗,原地瞎转了两圈,想做些什么,偏偏又不知要往何处去。这才急火攻心地冲着宋玉芳直喊:“你们你们怎么做事的这是?合着不是直来直去的,还要绕路啊?东西丢了怎么好,路上遭灾了算谁的?”

    对于这种反应,宋玉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