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我的人学 >

第13章

我的人学-第13章

小说: 我的人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邦出身低微,性格也粗野,动辄骂人。项羽深爱部下,以礼相待。——在起事当初这两人性格上的对照,后来却逐渐发生了变化。

项羽十分欣赏自己的异常才能。他对才能的自负,妨碍了他对部下的全幅信赖。同时还使他对部下建立的功勋过小的评价。一切功绩都是项羽自己的,很少奖赏部下的功劳。虽然他很爱部下,但显示不出对人情机微的理解,很少夸奖他们。表现在外面的,是严厉多于温情。

人们对项羽的论功行赏十分不满。而且项羽的严厉使部下不敢轻易表示不同意见,加上部下窥伺他的颜色行事的功利主义,使得他周围的气氛日坏。他论功行赏,也只是片面地着重于在战场上建立殊勋的一些人,对那些在背后出过许多力气,或表面虽不明显但却制定了有效作战方略的人,缺少周到的考虑和给予必要的奖赏。这和刘邦虚心听取部下意见,委以大权,激励部下出力,恰形成鲜明的对照。同时,刘邦建立了〃有功必赏〃的原则,对部下的功绩,当场就慷慨地大加赏赐。

统率小集团与指挥大集团当然有所不同。在战场上指挥士卒作战,项羽独自表现出英勇气概也许是可以的。但是在这场争夺广阔的中国沃野的争霸战中,是否具有收罗人才的气量便成为关键。比起个人才干来,恐怕气量大小才是决定成败的真正力量。

在刘邦的手下,不但有智谋无双的张良、长于行政之才的能人萧何和战略的天才韩信,而且连盗贼出身的、善打游击战的彭越也得以充分发挥他的才能。可以说,项羽和刘邦在拥有人才多寡上就已经存在着很大差距。

比如张良——他是建国的功臣。他原本企图暗杀过灭掉自己国家的秦始皇,但是,这一企图失败了。以后,他向黄石老人学兵法,做了刘邦的军师。刘邦在有名的〃鸿门宴〃上几乎遭到项羽的暗害,他巧妙地挽救了刘邦的危险处境。

这是他遭际刘邦之前的事。对历史具有很深造诣的作家陈舜臣①先生在《小说·十八史略》(每日新闻社版)一书中写了张良之师告诫张良的话:

①陈舜臣(1924…),旅居日本的华人作家,以日语写作,擅长写推理小说及历史小说(以中国历史为题材)。

〃天下是广阔的〃,〃为了支配这广阔的天下,必须广集人才。孟尝君、平原君各有食客三千,收集了相当的人才,但还需要有培养这些人才的能力。〃

〃所谓培养人才的能力又是什么呢?那就是要具备'人'的魅力,然后是财力。……人才是收拢了,还必须懂得怎么使用他们。可惜的是,战国的'四君'不懂得用人的方法。〃

只收拢人并无意义。如果不朝向专一的目的,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的话,还是不能左右时代。战国的〃四君〃——

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虽然收拢了许多人,但不懂得很好地使用他们,结果不过是乌合之众。只有能避免这种的缺点,懂得更好地发挥人才作用的人物,才是平定乱世、开创新的世界的人。——

张良看准了唯独刘邦才是〃这样的人物〃。

张良作为刘邦的军师,十分活跃。不过他所追求的是统一天下,决不是战场的眼前胜负。他向连续打败仗的刘邦军队反复晓喻地说:〃连战连败……打九十九次的败仗,只要获得最后的一次胜利、决定性的胜利,那就大功告成。〃(同前书)关键是最后一次的胜利。争取时间,积蓄力量,同时唤起将士们的〃希望〃和〃信心〃。他不愧被称为构筑汉帝国基石的名将。

和张良一起受到刘邦重用的还有韩信。

这是尽人皆知的故事:已当了皇帝的刘邦,一天,和韩信进行闲谈时,谈到了刘邦手下的诸将各能统率多少士兵。

在评论了诸将以后,刘邦问道:〃我能将多少兵呢?〃于是韩信爽快地答道:〃陛下最多也只不过将十万之众。〃刘邦问:〃那么你呢?〃〃我是多多益善。〃听到这话后刘邦笑道:

〃既然这样,你又为什么被我这个只能将十万之众的人所擒呢?〃韩信回答得很得体:〃陛下虽不善将兵,但却具有将将的器量,我之被擒也是正由于此。而且陛下的才能是天授,非人力之所能为。〃韩信对刘邦的这一评论是十分正确的。

韩信原本是从项羽手下逃到刘邦这里来的。就是这个韩信,曾述怀说:〃汉王(刘邦)对我言听计从,我不能背叛他。〃

这恰好道出了人的心理的一段机微。

第二点是,一个领导者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了解〃庶民的心〃。在这点上,显然项羽输给了刘邦。

比如,秦的首都——咸阳被刘邦攻占了。但是他没有掠夺财宝,从而安定了人心。可以说这是一种平稳的无血入城。

人们自然对刘邦产生了信赖感。而项羽则把咸阳彻底破坏了。

对于一直渴望消灭秦国的他来说,如果不把秦国的国都夷为平地,是无法消除灭掉自己祖国(楚国)的积恨的。据说项羽在咸阳放的火,长达三月之久,都未熄灭。

关于项羽的行动,陈舜臣先生在上述著作中是这样描写的:

〃出生于楚国名门的项羽,对于自身这些贵族所统治的国家为秦国所灭耿耿于怀,相反,刘邦是庶民,所以对生活的困苦感受最深,这成了他判断一切的基础。〃

〃假如百姓们居住的城镇一旦被焚,那么庶民们会立即流落街头,无法养活家口。——具有这样的生活感情,当然不可能做出焚烧的事来。〃

在《十八史略》(林秀一译,明治书院版)中,记载了目睹项羽的暴虐,〃秦民大失所望〃,说明民心已完全离开了项羽。

不管什么样的战争,失掉了民心就只有失败。过去中国共产党统率下的红军也是贯彻了保护民众的政策从而取得胜利的。再也没有比庶民更重要的了。维护所有的庶民的幸福,才是最终的目的。政治、经济、科学、教育以及社会上的一切,都必须是为此而服务的。从这种意义说,再也没有比带着高等人意识、蔑视民众的领导者更可憎恶的了。庶民乃至青年,必须毅然决然地和这样的权威领导者进行斗争。

从结果看,贵族出身的项羽受自己骄纵感情的支配,将庶民弃而不顾。他只是把〃灭秦的英雄〃这种〃美名〃和〃形式〃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不了解庶民的〃心〃,不能掌握时代底流的〃动向〃。这样的领导者往往陷入极坏的形式主义,缺少在未来力求实现庶民愿望的〃责任感〃。企图强行实现自己一厢情愿的理想的〃虚荣心〃,成了他们行动的原动力。项羽也正是这样的。在他的心里似乎经常有个秦朝以前群雄割据的时代。同时在他思想里所描绘的现实当中,难免有企图以实力来塑造现实的这样一种缺点。

在这种情况下,民众当然不会跟着走。重要的是,必须始终重视庶民的〃生活感觉〃,经常从这种〃生活感觉〃来考虑问题。在这种做法当中,自然会产生走向未来的〃创造〃意欲,自然会产生不会行不通的〃智慧〃。

虽然有力量又有才干,但却独断专行,招致了民心的离反的项羽;出身于无名的庶民,虽然粗野少文,但却深通人心机微,以宽大态度收拢民心的刘邦。——对于面向未来争取胜利的人来说,这个历史教训,的确提供了很多值得深思的东西。

体察时代大势、具有先见之明的人

——织田信长①把握时代的能力

①织田信长(1534…1582),日本战国时期的著名武将。他对结束〃群雄割据〃的局面,很有作为,后被暗杀。

〃先见性〃〃时代感觉〃〃把握时代的能力〃——可以说,在激荡的现代,这些都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条件。

在恩师户田先生主持的读书会上,先生也是深刻教导我们要〃探讨〃作品的时代背景。恩师的话是在说:必须具备这样的洞察力,准确地把握住在时代深处激荡着的洪流的方向。他说:

〃任何人都离不开时代的动向。不可能走在时代之外。乱世英雄如果生于泰平时代,也可能醉生梦死、了却一生。和平时期的硕学如果生于乱世,也许作为一个流浪汉而了却一生。时代这个东西,它本身就具有可怕的力量。人即使对时代的激流进行抵抗,最终仍不免随波逐流而下。这种可以说是不可抗拒的时代力量,作为滔滔的底流支配着人间社会。〃

这就是说,一个做领袖的人,能否体察时代推移的动向,将会决定一切。

时代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过去取得的成功不一定就能保证下一次的胜利。那种经常捉摸时间动向,体察时代脉搏,具有先见之明的人,才能取得胜利。相反,那种固守过去的荣光或胜利的经验、被时代丢在后边的人,必然遭受悲惨的失败。

织田信长根据〃今后是枪炮的时代〃这一对时代的洞察,在长篠会战中打败了以常胜自负的武田的骑兵队,就是有力的例证之一。织田信长的先见性到处可见。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出于军事要求,大多将他们居城修筑成难攻不落的城堡,对此,信长很快就看出了只有人和财富和信息灵通的情报才合乎时代的要求,因此他把他的居城迁移到安土城等交通要冲之地,从这点上也表现出他的卓越的先见性。但是,该有多么多的人由于体察不出时代的动向,仍然固守老经验,终于从历史上消失了啊!就连拿破仑,都未能自觉到自己过去一贯的作战方式早已陈旧,终于从下坡路上,一路颠落下去。

如果不是一个正确掌握时代变化、和时代共同前进的、进取的领导者,那就不可能有前途。而且他还必须是一个能敏锐地嗅出刚刚出现在表层的轻微变化的人。不囿于过去的固定观念、不阻碍担负着建设下一代使命的青年的成长,这样的领导者,和青年同命运共呼吸,那么肯定会有所发展有所前进。

不只是看到显露在表面上的社会现象的变化,而且能察知隐藏在背后的民众的〃无声之声〃的呼喊,察知民众的〃心的波纹〃——一个领导者必须是具有这样的心思和感觉的人物。

关于团结

——美国独立运动的先锋〃分兵〃

当〃变革〃掀起激浪的时候——在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深层,一定会出现无名的庶民、民众的活动。在美国独立革命时期也出现了站在最前列的庶民青年士兵〃分兵〃。所谓〃分兵〃,意即一旦遇到紧急情况,立即(ataminute'snotice)①出动之意。他们平时作为平凡的农民、小手艺人从事劳动,但一旦出现情况,立即集合、由全体来对处问题。而且团结起来互助、共同前进。

①此语原为英语minute-man,系称呼美国独立战争时,一声动员令下,立即快速出动参加战斗的民兵。〃分兵〃即据minute(一分钟)的意译。

关于〃分兵〃,R.A.古洛斯的著作《〃分兵〃的世界》(宇田佳正、大山纲夫译,北海道大学图书刊行会版)中有详细的叙述。这些〃分兵〃们被称为〃冬天是士兵,春天是农民〃。冬季农闲期,在大地封冻的严寒中,接受严格的士兵训练,为了保卫祖国的独立,专心致志地锻炼他们自己。

一七七五年四月,在波士顿近郊(康科德、列基希顿)殖民地军和英国的正规军开始了战斗。这是独立革命的开端。在这次战斗中作为先驱出动的是这些〃分兵〃们。挑开战端〃为自由而战〃的〃分兵〃们,他们几乎全是十几岁、二十几岁的青年。据上述书的记载,战斗在康科德地区的〃分兵〃的年龄,〃不满二十一岁〃者占百分之三十,〃二十一岁至二十四岁〃者占百分之二十八,〃二十五岁至二十九岁〃者占百分之十四。也就是说,十几岁至二十几岁的人占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青年的力量蕴藏着多么巨大的可能啊。我想,绝对不应忘记,应相信他们在任何领域中活跃的能量,使之尽量发挥出他们的这种能量。

那么,给这些〃分兵〃青年提供英姿飒爽的活动舞台的又是谁呢?恐怕是那些经验丰富的前辈们吧。

——康科德的人们在组成这个〃分兵〃队、为独立革命团结起来的过程中,是经历过种种困难的。根据著者R.A.古洛斯的记述,其主要困难是,居住地及财产的差异带来的障碍以及教派的分裂和对立,还有环境或看法不同招致的不和。克服这些困难,引导大家团结起来对付战争的,主要是六十几岁的老年人。其中心人物,一名年老的大尉,当时六十七岁。他分别走访了镇上的每一个家庭,和他们对话。他说服人们,使他们同意为独立而战。正是这些经验丰富、老实、稳健的老年人,最懂得如何说服分歧的市民、使他们同心合力的办法。这样,在青年人活跃的背后,还包括那些经验丰富、为人正派的年长者所起的作用。在胜利的基础中存在着这种老少团结的情谊。

说到独立革命,这是推动世界历史的一次伟大的事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