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智慧人格-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 >

第14章

智慧人格-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智慧的牛虻 51

    救你,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请接受我的恳求,逃走吧!“

    克里托语重心长地说服苏格拉底,“其实,你压根儿都不用为我们担心,那些狱卒提出的价钱并不高,告发你的人胃口并不大,无需花太多的钱,就能使他们心满意足。 只要能救你出去,花多少钱都无所谓。 有好多朋友都想帮你。 塞凡的米希亚斯已准备了一大笔钱想帮助你,柯美斯等人也愿解囊相助。 只要你逃出去,外面有好多朋友在等待你,给你安排了住处。”

    克里托思考了一会儿又说:“我不认为你做的事是对的,你明明可以自救,为什么不自救?难道非要落入他们的圈套不成?难道你舍得下自己的妻子儿女?难道你愿意就此放下你孜孜追求的事业?”

    克里托见苏格拉底默不作声,情绪便越来越激昂:“苏格拉底啊,你不逃走,连我们这些朋友也会遭人指责的,说我们胆小、懦弱,在法庭上帮不了你,在你面临死亡的时刻,也茫然无措,我们不愿承担这个骂名啊!我的老朋友。”

    讲到最后,克里托斩钉截铁说道:“说来说去,只有一条路可选择,马上行动,逃出这可恶的地方。 稍稍犹豫,就会错失良机,快作准备吧!”

    见这位朋友如此热心,苏格拉底内心十分感激。然而,苏格拉底人格的声音告诉他,跑是不对的,既然选择了雅典这个城邦,就得服从雅典的法律。任何一件事,都必须用理性来衡量,把理性化为最高的

…… 122

    61苏格拉底:智慧人格

    人生追求。 无论遇到什么打击,都不改初衷。 这是苏格拉底的人格信条,他不愿因逃走而破坏他一生所遵循的原则,他对克里托说:“我现在逃走,岂不恰好证明了我有罪吗?

    在死亡面前表现懦弱的人,并不是一个真正热爱智慧的人,慷慨赴死,也是人生的一种智慧啊!“

    七、灵魂不灭

    行刑的这天早晨,苏格拉底的朋友、弟子、亲戚,全都聚集在监狱外面,其中有克里托、赫谟根尼、安提斯泰尼、希庇亚、塞比斯、斐多等一大批志趣相投的哲人,还有当地的市民。苏格拉底最伟大的弟子柏拉图当天因病不在雅典,未能前来,事后,柏拉图怀着对老师万分敬慕的心情,把自己从目击者那里听来的经过,写成对话形式的回忆录。 这就是我们以后研究苏格拉底的主要资料来源。克里托和苏格拉底同住一个区,自幼结友,斐多生于爱利斯,爱利斯是雅典的同盟国,斯巴达的军队占领斐多的故乡,斐多成为俘虏,被抓到雅典为奴,苏格拉底解救了他。后来他便师从苏格拉底学习哲学。安提斯泰尼同苏格拉底一样崇尚理智,他说:“我宁愿成为一个疯子也不追求感官的快乐。”

    当有人问他同什么样的女人结婚时,他说:“要是她美丽,你别娶她;要是她丑,你就

…… 123

    智慧的牛虻 71

    报以深深的爱。“

    他讥嘲当时雅典的民主选举,要雅典人投票赞成驴子或者马,大家说这是荒谬的,他答道:“你们中间那些将军并没有经过训练,不过只是被你们选举出来而已。”

    他根本不信任公意,有人对他说:“许多人在赞扬你。”他说:“怎么,我做了什么错事?”他奉行一箪食、一瓢饮的简朴生活,苏格拉底曾嘲笑他沽名钓誉,当安提斯泰尼翻开他破烂的外衣给人看时,苏格拉底说:“透过你外衣的破洞,我看到你的好名之心。”

    苏格拉底的这些朋友集聚在监狱外,守门的人不让他们进去,因为有几名狱吏正在给苏格拉底解开镣铐,今天一定要处以死刑。不一会儿,一名狱吏出来,通知他们可以进去了。 这时,他们看见刚被解开镣铐的苏格拉底,他的妻子克珊西普抱着孩子坐在一旁。 克珊西普见到这么多朋友进来,忍不住大哭起来。苏格拉底不愿看到妻子如此悲伤,就对克里托说:“克里托啊!

    请你带她回去吧!“听了这话,两三个克里托家的人就把一面哭泣一面挣扎的克珊西普扶走了。苏格拉底重新坐好,把脚弯曲,现出一副坦然自得的样子。站在一旁的斐多看到苏格拉底毫无哀伤之情,觉得不可思议。苏格拉底以平静而喜悦的心情迎接死亡,他告诉大家,这

…… 124

    81苏格拉底:智慧人格

    是因为他相信,人死后可以到另一个世界——冥界,这是地球上最深最深的一个深渊。这一深渊名叫塔耳塔罗斯,它接纳吞吐世界上所有的河流。 通过这一深渊,形成地球上大大小小的海洋、湖泊、河流和清泉。 众多河流中,有四条特殊的河流。 其中最大的一条名叫俄刻阿洛斯,它环绕地球流动,离地球中心最远;与之相对的叫做阿刻戎,流经世界上的凄凉之地;第三条河流叫做皮革佛勒革同,用自己如火般的激流向世界各个地方喷射熔岩;第四条河流喧腾咆哮,流进一个荒凉可怕、沉重灰色的地方。这四条河流关系到死人的灵魂。初死之人来到深渊之初,就接受守护神的审判,然后一一发送。生活符合中道的人,其灵魂前往阿刻戎河,乘上等待它们的船被送到一个美丽的湖泊,居住在那儿经受净化。 根据每个人生前的功过,犯过轻罪的人的灵魂经受惩罚以后被赦免,品行优良的灵魂得到褒奖。 屡犯渎神罪、行凶杀人无恶不作者,被判定为不可救药,打入塔耳塔罗斯,永世不得超生。另一些灵魂虽被判定犯有大罪,却可以弃恶从善。例如,在盛怒中对父母有过不敬行为,以后深深悔悟的人,或者由于一时激忿难以自制而犯了杀人罪的人。 他们被打入塔耳塔罗斯呆上一年之后,又会被浪涛抛出来,当他们经过阿刻汝西安湖时,他们便在湖边放声大哭,呼唤被他们杀死或虐待的人的灵魂,乞求宽恕。 如果得到宽恕,犯罪者的灵魂就可

…… 125

    智慧的牛虻 91

    以得到解脱,结束自己的灾难,如果得不到宽恕,就会再次被浪涛卷入塔耳塔罗斯。苏格拉底通过这一描述,告诉为他担忧的朋友们,死亡是“充满希望”的开始,只有通过死亡之门,才能解脱肉体的束缚,步入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能更好更自由地透视真理与事实。所以,他要朋友们相信,一个真正热爱哲学的人,面对死亡应该心情愉快,哲学在藐视和摆脱肉体方面就应该优于其他人:

    我们的一切欲望都只能和一种“货币”

    交换,那就是智慧。事实上,只有智慧才能勇敢、节制及纯真,一言以蔽之,使真正的善成为可能;而快乐、恐惧及类似的情感存在与否,是无足轻重的。一个建立在情感价值上的道德体系,只不过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粗鄙的,毫无意义的、毫无真理性可言的观念。真正的道德观念,无论是节制、还是正直或者勇敢,都是清除了情感的观念,智慧本身就是一种纯净的东西。

    他引《奥德赛》中的诗句来表明他的心志:

    他拍打着自己的胸脯,借此来谴责自己的心灵:“继续忍耐吧,我的心灵,

…… 126

    021苏格拉底:智慧人格

    你已经忍受了最糟糕的事情。“

    死亡,何足惧哉!有自由自在的永生世界在前,有完美崇高的智慧境界在前,还有什么值得犹豫的?

    他再一次拒绝朋友们劝他逃跑的建议,安详地等待死亡时刻的来临。

    八、不朽的人格

    夜幕渐渐低重,死亡一步一步向苏格拉底逼近。 克里托问他:“你还有什么事情交待吗?

    不管是你孩子的事情还是别的事情,我们都愿意为你效劳。“

    苏格拉底回答道:“没有了。只希望你们能照我平时的话去做,好好关照自己,如果你们能照顾好自己的灵魂,增长自己的智慧,不迷茫、不萎顿,就等于帮了我的大忙。”

    克里托道:“我一定努力去做,可我们怎样埋葬你呢?”

    “怎么办都行,只要你们内心里真正感觉到我还存在,还没有离开你们,那么,就用你们认为合适的方式埋葬我吧!”

    苏格拉底告诉一直守在他周围的朋友们,要把他的死当作一次旅行,死亡的只是苏格拉底的肉体,苏格拉底的精神已经飘行到另外一个世界,不要太悲伤。安慰了各位朋友,苏格拉底起身到另一间房沐浴。 克里托和其他人都留在外面,大家愁眉不展,仿佛失去父母的孤

…… 127

    智慧的牛虻 121

    儿,必须面对寂寞而现实的人生。

    苏格拉底沐浴后,他的三个孩子都被带来了,妻子克珊西普又是大放悲声,苏格拉底拍拍妻子的肩膀和孩子的头,告诉他们,他是到一个极乐世界去,不要为他悲哀,他请求妻子珍重自己,教育自己关心好自己的灵魂。 由于怕妻儿目睹他死亡的场面过于悲伤,他请朋友将妻儿带走。妻子刚走一会儿,一名狱吏走进来对苏格拉底说:“苏格拉底啊;你是我见过的最伟大而勇敢的人。 当我每次接到命令,让犯人服毒时,犯人总是诅咒我,而你却从不怨我。 请你一定原谅我,想害你的人并不是我。 你一定要保重,把这件无法改变的事情,以轻松的心情忍受下去?”

    狱卒说完,洒泪而去。苏格拉底冲着他的背影说:“你也保重,我会照你的话去做。”他又对众人说:“那人多亲切啊?他一有空就来跟我说话,现在难找这种人了!我由衷感激他。 克里托,我们照他的话去做。 请你叫人拿毒药来吧。 如果还没有配好,就叫他们赶快准备。”

    克里托说:“可是,苏格拉底,太阳还没有下山呢!

    况且,一般人服毒前总要享受一顿丰盛的晚餐,尽情欢乐,然后才死。 所以你不必着急,还有时间呢!“

    “克里托,那些人那样做,也是无可非议的。 因为他们认为这对他们有益。 但是,我不愿那样做,因为延迟服毒对我

…… 128

    21苏格拉底:智慧人格

    毫无用处。这种时候还依依不舍,只是凭添一些自嘲罢了!

    照我的话去做,不要固执了。“

    克里托只好出去找拿毒药杯的人。 苏格拉底瞥见这人进来就说:“请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办。”那人说:“你喝下这杯毒药后,就地走走,如果感到双脚沉重,就躺下来,毒药就渐渐生效了。”说完,他把毒药递给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接过毒药,面不改色,环顾朋友之后,举起杯子,一饮而尽。刚才大家都抑制住自己的眼泪,但此刻看到苏格拉底喝下毒液之后,实在无法控制自己的眼泪了,因而放声大哭起来。苏格拉底从容地扫视了大家一眼,请大家坚强起来,不要忘了刚才那一段话。 苏格拉底在地上慢慢地走动,渐渐发觉他的脚沉重起来,端来毒酒的那个人就扶他躺下,用手摸摸他,检查他的脚踝。 那人用力压他的脚踝问道:“痛不痛?”

    苏格拉底说:“不!”

    那人又按按他的膝盖,并告诉大家说,苏格拉底的身体在慢慢变硬,没有知觉了。那人又摸了一次,说:“现在下半身僵冷了,如果僵冷到心脏,生命就结束了。”

    苏格拉底扯下蒙在脸上的东西,说:“克里托,我还应该还给阿斯克勒皮俄斯一只公鸡,记住这件事,别忘了!”这是他说的最后一句话。克里托回答道:“好的,还有别的事情吗?”苏格拉底已经无法回答。 克里托揭开他脸上的黑布,帮他合上了他那双智慧的双眼。

…… 129

    智慧的牛虻 321

    九、希腊第一悲剧

    苏格拉底逝世的第二天,阿斯巴拉也在病床上闭上了她的双眼。创造辉煌文明的希腊人享受了亲手杀死这个文明中最杰出的代表的殊荣。这是古希腊的最大的悲剧。黑格尔说,两个合法的,伦理的力量互相冲突,就是悲剧。“他的遭遇并非只是人的个人浪漫遭遇,而是雅典的悲剧,希腊的悲剧,它不过是借此事件,借苏格拉底表现出来而已。”

    ①

    苏格拉底同时代的人谈道德,讲的是盲目服从;苏格拉底谈道德,强调是个性和自我意识。 一件完整的艺术品并不是天赋而成,而是雕凿而成。 一个理想人物并非靠天赋,而是靠后天的学习和陶冶。苏格拉底本人就是这样一个人格上的“艺术精品”。

    黑格尔依此认为,苏格拉底并非无端受诬,而是因为强调理性原则得到雅典人的惩罚,把真理放在内在意识的决定里面,他拿这个原则教人,使这个原则进入生活之中。 因此他与雅典人所认为的公正和真理发生对立,被整个社会推上

    ①《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第44—45页,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 130

    421苏格拉底:智慧人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