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天刀之刀锋天下 >

第75章

天刀之刀锋天下-第75章

小说: 天刀之刀锋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轩儿遭遇劫匪,可曾有恙?”独孤陌关切道。

    “那倒未曾,不过在劫匪手中几日,发烧半日,回来得其娘亲好生照料,如今已大好。”

    “如今可知绑匪为何而来?”

    “哼,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暗花榜排名第五,暗花十万两白银,天底下能抵挡住诱惑的又有几人,再者说天龙贤侄在年轻一辈中声名鹊起,真实实力如何,却始终无人知晓。”西门追说道。

    “与西门先生交谈,本王才悠忽想起,先生爱徒此刻正于安阳郡南部雨露山剿匪,前往西川城不过两三日路程,可需本王传信于他前往相助天龙?”

    “川儿既在王爷麾下,王爷差遣便是,无需经得老夫同意。”西门追淡淡的说道,独孤陌闻言不在与他交流。

    “赵伯父提到轩儿娘亲,可是天龙已有妻妾?如此喜事本王却未送礼庆贺,实在失礼。”独孤陌说道。

    “王爷言重了,我儿天龙怜轩儿孤苦,特纳一妾照顾轩儿饮食起居,识文断字,毕竟只是纳妾,赵府也未曾大肆操办,王爷倒无需介怀。”赵雄说道。

    “虽如此,本王倒想见轩儿娘亲一面,本王也甚好奇,何等女子能入天龙法眼。”

    “也好,老夫差人带王爷前去。王爷今晚便在赵府落榻吧,老夫略备薄酒,还望王爷赏面。”

    “赵伯父盛情,本王却之不恭,本王在此先谢过赵伯父款待。”

    “王爷言重了,”赵雄对独孤陌说道,又转头向门外喊道,“来人。”

    “小的在,家主有何吩咐?”一个赵家家丁装束的人进厅来揖手为礼道。

    “你带王爷往西院见见静怡姑娘与轩儿。”赵雄说道,赵雄如此说是因为二人和独孤陌有关而且见过面,直言王爷要见谢三娘传出去终归有些不妥。

    “小的遵命,”家丁回答道,又向独孤陌一礼道,“王爷请。”

    独孤陌起身暂且告退,随家丁去往西院。

    待独孤陌走远,赵雄叹了一口气。

    西门追疑问道:“赵贤弟何故唉声叹气?”

    “西门兄莫非忘了,此子生母乃是小弟一母同胞的妹妹,论起来他还得唤我一声舅舅,小女清霜是其表妹。”

    “哦,那又如何?贤弟是哀叹需对其隐瞒身份,或是说清霜丫头?”

    “西门兄也知,小女私下里已决定非此子不嫁,若非此人涉及权谋争斗,观其言行举止,确是良配。”

    “哼,若我是老弟,管那么多作甚,先不说这两娃儿郎情妾意,就老弟一家与其关系,自该鼎力相助,不遗余力;老夫虽不喜权谋争斗,但既已无可避免,不如顺而行之。”

    “西门兄所言有理,然帝位之争乃是条有去无回之路,身为赵家家主,小弟实也需为赵家考虑。”赵雄说道,西门追闻言不再言语,毕竟他自己一脉单传,行事不如世家有那许多顾忌。

    西院内,赵清霜翘首以盼许久,和独孤陌一见自然是互诉衷肠,独孤陌和赵雄所说的自然均与所思有异。赵雄为避免流言宣称独孤陌往西院见上官静怡及赵文轩母子,可独孤陌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并非对赵天龙的小妾有多好奇,自然还是想见清霜居多,赵雄的态度客气而不亲切,很显然并不同意二人婚事,独孤陌自然不能明言要见清霜。可赵雄也心知肚明,独孤陌自然是去见赵清霜,赵雄却没反对独孤陌去西院,二人心照不宣而已。

    寒梅居,赵清霜所居小院,赵清霜依偎在独孤陌怀里,一刻不忍分离。行至西院望月轩匆匆见过上官静怡及赵文轩母子,二人就来至此处,久久无语。

    “王爷,霜儿愿与你同往,还请王爷成全。”赵清霜幽幽的道。

    “霜儿稍安勿躁,此去西川城不知吉凶如何,我怎忍心霜儿与我一同涉险,再者伯父也绝不允许,伯父对我争夺帝位一事不敢苟同,霜儿与本王相恋已是拂逆于他,此时不宜再行忤逆之举。”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夜夜思君不见君,霜儿多盼能日日在王爷身侧。”

    “我也是如此,只是天龙孤身前往,对方甚至不惜得罪两大势力,我着实不放心。”

    “哎,二哥与云公主也是命运多舛,本以为他二人能够再续前缘。。。。。。”赵清霜不以为意的说道,说到这里才发觉自己说了不该说的,急忙住口不言。

    聪明如独孤陌,自然不会放过这蛛丝马迹,盯着赵清霜说道:“霜儿为何不往下说了,天龙和云儿除了在云都,难道还在他处有旧?”

    “没。。。。。。没有,二哥在参加武道大会之前从未去过云都,刚刚是霜儿措辞不当。”赵清霜心虚道。

    “霜儿,你说话结巴,便是在说谎,而且你之所以说谎,似乎还与我和云儿及天龙有关。”独孤陌目光灼灼的说道。

    赵清霜离开独孤陌的怀抱起身背对独孤陌说道:“哎,其实二哥也不是为了瞒王爷,二哥并非霜儿亲兄长,十年前至赵家,时年十五岁。”赵清霜住口不言,独孤陌却似乎想起了什么,他曾经怀疑过的。

    “霜儿,你就直说吧,天龙到底是何人?”独孤陌有些慌乱。

    “王爷不是已经猜到了吗?七年前,霜儿偶然在二哥衣服中发现一块玉佩,是上好的和田白玉,正面还是一名女子模样,为此霜儿还暗笑二哥许久。”

    “他,他是。。。。。。”

    “王爷猜得不错,二哥就是王爷的表兄,曾经的天刀门少主上官仁,天刀门和赵家有旧,故而家父收养其在赵家。”赵清霜急忙和盘托出,若是将赵家和天刀门的关系也说出来,那才是真的无法挽回。

    “表哥,难怪我初见他就觉得莫名的熟悉与信任。可为何,即使不与本王和母妃相认,云儿呢?云儿险些嫁入南宫家,他居然也坐视不理。”

    “王爷说差了,若非二哥告知王爷的两个消息,云公主出面联姻一事怕不会就此搁置。”

    “哦,对对对,我当时就应该想到,表兄如此成竹在胸,事情并非那般简单,想来尚在云都之时,除我兄妹二人,你们均知表兄身份?”赵清霜闻言不语,表示默认。

    “既然说至此处,另一个消息也告知王爷,西门先生告知,西门川少侠乃是二哥一母同胞的弟弟上官扬,同样有玉佩为证,不过西门大哥自己尚不知晓。”

    独孤陌闻言又惊又喜,自己的表兄表弟表妹均在人世。急忙起身道:“霜儿,如此我须得尽快部署,总不能得而复失,替我与伯父告罪一声,我即刻去郡府安排事宜。”

    “是,霜儿遵命,王爷保重身体。”独孤陌没有做惺惺之态,急忙起身离去。独孤陌匆忙离去,再加上自己说出赵天龙真实身份,如此大事,赵清霜自然须得告知家主,独孤陌走后片刻,赵清霜也急忙出屋而去。

    太平历七二一年十一月初二,云州安阳郡,南部雨露山

    自从月余之前巨木岭一战,醒来之后的西门川便离开军营独自一人深入山中搜寻山贼盗匪,雨露山中的盗匪这一月以来对冷面刀杰西门川之名无不闻风丧胆。当然,西门川并非完全与两营士兵隔绝。杀盗匪西门川一人一刀即可,打扫战场缴获战利品则还需依靠人数优势。西门川每经过一战,战斗结束均会发信号让士兵来清理战场,西门川每隔几日也需回军营进行补给。

    西门川此法成效显著,军营中的江湖高手也挑选十来名武功相对可观的士兵,带人化整为零深入山中。如此情形,传信联系各部便显得尤为重要。

    此时的西门川刚经历一场大战,又斩杀了十余名山贼盗匪,已发出信号等待己方人马前来打扫战场,西门川则在此余暇抓紧调息修养。约半个时辰后,西门川正欲就此离去,老远却听到高呼:“西门少侠留步,王爷有信传于少侠。”此起彼伏,显然士兵并不确定西门川在何处,士兵如此作为,似有急事,急忙向声音传来的方向靠拢。

    “西门少侠,王爷加急传书。”一名都头双手奉上一封书信,上书“西门川亲启”字样。

    西门川接过书信直接拆开一看,大吃一惊:大哥,云公主,西川城,王爷和南宫家之人也在赶往途中,看来此事非同小可,西门川这样想着。

    “这位大哥,可有马匹借在下一用?”西门川问道,都头牵过马来,西门川急忙策马返回西营,跟罗校尉说明原由,再问明出雨露山道路,便马不停蹄往南而去。

    赵天龙,西门川,独孤若云,南宫瑶,他们在西川城又将经历什么?巨大的魔爪已经张开,这个不惜得罪两大势力的神秘势力究竟希望从赵天龙那里得到些什么?此神秘势力如此这般行事,究竟是破釜沉舟,或是有恃无恐?

第79章 西川城() 
西川城是西川郡的郡府所在,是厉朝西南第一重镇。西川城位于西川郡中部偏西,发源于撒拉哈高原的西江从西川城南郊绕城而过。西川郡是云州四郡之一,东边和霁州的碧水郡及石方郡相接,南边群山耸立,山高树密,无异族政权,各族以部落为单位杂居;西边和落云郡相接,北边则和安阳郡以雨露山为界。厉朝西南部和南部边界线外虽无建立政权的强敌,然一来此处陆路边界线较长,二来蛮族凶悍,且山高林密,不时有蛮族骚扰边境,厉朝独孤氏在西南部和南部常驻军队十万左右。

    不知为何,西川城是前朝遗风最显著的一座城池。天下尚武,厉朝尤甚,而这西川城则是文人墨客汇聚,青楼妓馆遍地。在厉朝已为数不多的儒门学府天华书院便坐落于西川城,他处难得一见的大群书生在西川城屡见不鲜;青楼妓馆在厉朝建朝之初其实是禁止的,独孤氏算半个武林世家,大多数武林世家中女子的身份虽不及男子,却比普通民众中女子地位高,尤其是林家的势力范围东州,得益于百年前林家第一高手林语君,女子身份地位和男子近乎平等。

    基于武林世家这样的思想,女子汇聚的青楼妓馆被认为贬低了女子的身份,故而被禁止开设。然而,基于女子普遍多于男子的现状,再加上女子身份整体比男子低,在禁止开设青楼妓馆之后,许多平民女子要么为大户人家做丫鬟,要么为其作妾,其身份地位与禁止开设青楼妓馆之前也没甚分别甚至更低,这与独孤氏的初衷不符。后来独孤氏便取消禁令,全国各地均有青楼妓馆,但要说哪里的青楼妓馆最多,当然还是西川城。

    相传青楼妓馆出现于群雄割据的时代,存在于世的时间甚至比太平历还长,青楼妓馆中人不拜神佛,拜的是千余年前第一个开设青楼妓馆的人,将其视为祖师。世人对于青楼的存在褒贬不一,有人觉得女子这般明目张胆抛头露面,还是行羞耻之事赚取钱财,实在有伤风化;还有一些人觉得青楼一为男子提供需要的服务,二为国家提供税收,三来女子自食其力获取钱财,不偷不抢不靠他人,其实无可厚非。

    太平历现世七百多年来,文人墨客与风尘女子从来恩怨纠葛。坊间相传,前朝有一书生,在青楼结识一位卖艺不卖身的女子,日久生情;书生有意为其赎身,无奈书生一贫如洗,青楼老鸨从中作梗,其父以命相挟,郎情妾意的苦命鸳鸯却遭棒打;其后女子慷慨解囊资助男子赴考,男子一蹴而就,高中榜眼,得一官半职,正欲筹集钱财继续谋划为女子赎身事宜,其父却溘然长逝,临终遗言为其定了门亲事,父母之命,男子无奈,泪别女子,女子却道此生不会嫁与他人。

    其后三年,其男子偶然再至女子所在青楼,女子仍抚琴卖艺,守身如玉,男子本无颜再见女子,女子却道即使为奴为婢也愿常伴男子左右,男子遂纳其为妾,至此有情人终成眷属,传为一时佳话。其实无论卖艺或是卖身,服务的好坏决定口碑,口碑的好坏决定生意兴隆与否;换言之,作为一项服务而言,察言观色乃是基本功,再加上郁郁不得志的书生和身不由己的风尘女子颇有同病相怜之感,有些故事倒也不难理解。

    就服务内容而言,青楼妓馆中女子大体又分两类:接受卖身服务的鸨儿和卖艺不卖身的歌伎曲伎舞伎。两者的地位又有不同,鸨儿地位低下甚至不如大户人家的丫鬟,若有位高权重的熟客那又两说;歌伎曲伎舞伎地位略高,有些闻名天下的艺伎身份会被抬高,普通人难以一亲芳泽,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艺伎若被大人物看中还有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机会。众所周知,大厉第一美女独孤若云的生母柔妃便是舞伎出身,只不过进宫之后再无人敢提及其过往。

    西川城最有名的青楼叫做忘忧阁,里面有鸨儿,也有艺伎,甚至还有陪酒卖笑的绝色女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