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天刀之刀锋天下 >

第68章

天刀之刀锋天下-第68章

小说: 天刀之刀锋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祠堂诸事结束后,赵天龙一家三口在落云城抛头露面。寒冬已至,且日出不过一个时辰,落云郡又高寒,赵文轩被过膝的棉袍包成了粽子;谢三娘还是中分凌云髻,内穿一身青绿衣裙,丝带束腰,外罩宽厚的精白绒毛披风,原本面黄肌瘦的谢三娘在赵府不过两日即有了些血色,更显清秀婉约。赵天龙仍是寻常装束,习武之人怎会怕冷。赵文轩居中被谢赵二人一人一手牵着,乍一看倒真有一家三口的样子。一路上不时有人上前和赵天龙打招呼,怎么说赵天龙也是落云城的风云人物,认得他的人自不在少数。赵天龙此举也有意给义子和三娘铺路,若是赵天龙没有如此动作,难免母子日后在赵家或者落云城受人欺负。谢三娘倒是一副淡定谦逊的模样,无丝毫小人得志的嘴脸显出。

    赵天龙也确实雷厉风行,或许有些未出阁的女子此刻尚在犹豫,或考虑得失,或考虑消息真假,有些可以释然,有些或在嫉恨。不过不得不说,谢三娘和赵天龙,在外人眼中确也称得上男才女貌。

    一家三口沿主街从城中绕向城南,一来抛头露面,二来却是要去划归赵天龙名下的酒楼查看一番。

    鸿盛酒楼,落云城排名前五的酒楼,其规模和利润虽无法和落云城第一的落云酒楼相比,但也差不到哪里去。一家三口辅一进门,掌柜的眼尖,急忙上前见礼。

    “王掌柜不必多礼,家主已将情形说与你了吧。”赵天龙说道。

    “回二公子的话,昨日家主就已传下话来,老朽正翘首以盼二公子呢。”王掌柜奉承道。

    “赵家的行事您老清楚,倒是一切如常,无需调整,只例行账目按月交于我手,我不在则交于三娘,三娘闲暇之时也会至酒楼查看,有事需赵家出面找本公子或者三娘均可。”赵天龙说道,所谓的划归名下,其实也有主持管理的意思,一应利润还是会先归家主,家主再核对并进行分配。

    “老朽谨记。”

    “已是午饭时间,就在这凑合一些吧,王掌柜随便来几样小菜,钱仍是照付,不能坏了规矩。”赵天龙说道,既是对谢三娘母子说,也是对王掌柜说。

    “好咧,二公子就座稍待。”

    太平历七二一年十月十六酉时半,中州拨云郡,拨云城

    今日的拨云城要比往常热闹得多,原因无他,正是拨云郡两大世家联姻,刘家家主之子刘征和梁家家主之女粱语静大婚之日。梁刘两家作为拨云城乃至拨云郡两大世家,再加上是独孤氏的下属势力,自是宾客盈门,高朋满座。

    无论婚配祭祀或是开工动土,都讲求黄道吉日,九流之二医卜中的卜就是担当寻找黄道吉日的角色。虽说大厉尚武,天下以武为尊,厉朝世家兴盛,权势显赫,大势力之下俨然自成一国,然沿袭前朝的九流许多仍存于世,未能被世家兼并或者取代,其与世家相比也属小流。但诸如病了要寻医,良辰吉日要问卜,死了要求佛诵经或找道士作法种种,虽小流却于世人不可或缺。

    黄道吉日一说由来已久,历法以此为基,无论王朝世家,于大事均会择日而行。最初之历法只为计时计日,久而久之,人类发现其中某些规律,历法逐步完善。然部落林立,群雄逐鹿的年代,历法未能统一,每年的具体天数,每年的月数,每月的具体天数均有出入。之后建立起相对统一的国度,国度之内便统一使用太平历,一直沿用至今。历法一道以观天为基,辅以昼夜交替,寒暑变化。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天灾地祸就无处不在,世人皆知需敬畏天地,因此专职观天测算时日、完善历法之人应运而生,律属历朝礼部的司天监的主要职责便在于此。

    民间的卜算之人大多一脉单传,不成派系,其测算之法倒大同小异。黄道吉日还因对象而异,如家祖出殡,吉凶祸及全族,自不能懈怠,若实在选不出无冲克之日,还需令与家祖冲克之人回避;成婚之吉日则主为成婚二人计,寓意婚后生活和谐美满,所谓婚嫁乃终身大事,其禁忌更甚,除了二人的生辰八字与父母生辰,民间还有三娘煞和三七九之说。民间多鬼神之说,却不似佛门那般成为体系。

    其中三娘煞与主管婚姻的欢喜神月老有关。民间相传月老不为三娘牵红线,致使三娘不能出嫁,基于报复心理,三娘喜与月老做对,专坏新人之喜事。故逢每月的三娘煞,即初三、初七、十三、十八、二十二、二十七日,不宜结婚;三七九意即三月、七月、九月,这三个月份中的“清明”“盂兰”“重公”均为传统鬼节,不宜结婚。

    在此需略提一提生辰八字。太平历创立之初,其创立者本着以天干承天之道,地支载地之德的原则,得十天干,十二地支,确立了干支纪元法。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依次组合,每六十年为一基本单位,即一甲子年,循环往复。即太平历元年为甲子年,太平历元年一月为甲子月,一月初一为甲子日,一月初一第一个时辰为甲子时,以此类推。如此太平历元年一月初一子时出生的人生辰八字即甲子、甲子、甲子、甲子。

    民间在天干地支之余还有十二生肖一说,流传不广,在此不做赘述。

    生于世家,刘征和粱语静还算是幸运的,彼此都为对方心仪之人。今日的刘府自然汇聚了拨云郡大小家族,连拨云郡郡守李元松都赫然在列,也不知此刻三方关系处理得如何。刘家在独孤家治下,新人礼服遂沿用王朝官服制式,男子着大红交领衣袍,外穿没膝束腰比甲;女子内着大红抹胸襦裙,外穿大红宽袖金丝镶边褙子,头盖红色轻纱盖头。只见新娘体态丰腴饱满,胸臀有肉,头发梳成两条辫子盘于头顶,丰腴而不觉胖,很有质感的一个美人,与刘征倒也般配。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交拜。。。。。。”

    “礼成,送入洞房”。刘征和粱语静就此成为结发夫妻,梁刘两家或该感恩赵天龙,若不是赵天龙适逢其会,拨云郡如今的形势还得两说。

    太平历七二一年十月十六酉时半,霁州碧水郡,碧水城

    与此同时,在霁州碧水郡的碧水城也进行着一场婚礼,男女双方分别是南宫世家外事总管之子南宫耀和西川郡李家家主之女李薇。

    碧水城乃是南宫世家的大本营,此城位于碧水郡中部。碧水郡位于霁州西北部,东边是汶水郡,南边是石方郡,西边是云州的西川郡,北边则和中州的云都郡相接。

    要说南宫世家,必先说南宫世家下属的三大家族,不,即日起应该是四大家族。霁东郡谭家,汶水郡吴家,石方郡雷家,西川郡李家。霁州盛产水稻,包括南宫家在内的霁州四大家族均有种植。此外,石方郡的茶叶,霁东郡的瓜果菜蔬,汶水郡的火药均是一方特色产品。

    有一条江,发源于落云郡,从西川郡和石方郡的中部流过,东流入海,此江名曰西江,西江在石方郡的一段属于下游,江两岸良田千万亩,离江略远是丘陵,闻名大厉的云雾茶就是出自这里;霁东郡气候炎热,雨水充沛,物产丰富在大厉不做第二郡想;汶水郡山中田间多硝石硫磺,逢年过节的烟花爆竹,边境所需的火炮,大多出于此处。

    至于西川郡的李家则主要靠山吃山,盛产木材和铁矿。南宫家嫡系所在的碧水郡被其他各家环绕,南宫家借此地理优势,再加上目前排名第一的世家实力,将霁州三大家族北上的货物从中截断抽取分成,所以别看南宫家自己产出少,却是以实力谋取财富的典范。

    南宫耀和李薇的婚事早在武道大会之前就已广发请柬,天下皆知。二人从身份地位上来说,倒刚好登对。南宫耀的父亲南宫乾为南宫家第二层级人物,和李家家主李江身份对等。

    南宫耀和李薇的婚礼,南宫家的两大人物均未现身:已成传说的南宫本和现任家主南宫震。南宫震外出事出突然可以理解,至于南宫本,之所以说传说,别说外人,南宫家不少人均不知老家主如今是死是活。高堂上坐的自然是南宫乾和李江,两位新人的直系亲属均在,婚礼仪式倒是一切如常。

    戌时末,喝得醉醺醺的南宫耀踉跄着脚步一点点走回自己的新房,新房的床边,头盖红色锦缎盖头的李薇怀着担忧和期待等待即将到来的一切。

    嘴角带着坏笑的南宫耀没有多余的废话,关上房间的门,走到床前一把扯掉李薇的盖头,将其推倒在床上,头上的凤冠直接脱落在床。李薇如受惊的小鹿一般,双手下意识的怀抱自己的双胸以做保护,南宫耀见此,笑意更甚,直扑而上,开始去撕扯李薇的衣服,李薇反抗。

    “不要。。。。。。夫君。”

    “你都叫本少爷夫君了,这难道不是天经地义之事?”南宫耀坏笑道,李薇闻言愣在当场,忘记了反抗,南宫耀的动作则无丝毫迟疑,娴熟而粗暴。南宫耀并没有太多的前戏,宽衣之后单刀直入,矜持柔弱如李薇也“啊”的一声尖叫,声音不小。南宫耀闻声更加兴奋,动作更加粗暴而狂野。

    李薇自第一声尖叫之后就含着泪忍着疼,不再出声;南宫耀不悦,不住拍打李薇身体各处,下手不轻,除了脸上,李薇的身上各处瘀伤不少,李薇终还是忍不住叫出了声。

    “你越叫,本少爷越兴奋,叫啊,快叫。。。。。。”南宫耀喘着粗气吼道。

    南宫耀武功不怎么样,床上功夫却不弱,直坚持了三刻钟。亥时,一旁的南宫耀已经鼾声四起,李薇却是动一下身子都难,浑身上下都疼,尤其是下身,仍是火辣辣的痛。与其说是男欢女爱,倒不如说是南宫耀对李薇单方面的蹂躏与摧残。李薇挣扎着起身,一手遮住酥胸,一手遮住下身私处,下床在散落一地的衣裤中找到自己的亵衣亵裤穿上,再忍着疼收拾一地的衣物,又为南宫耀盖好被子,这才上床睡下,久久无眠,终还是不争气的流下了眼泪:南宫耀的德行父亲不是不清楚,可为了李家的未来,父亲还是毅然决然的让自己嫁给南宫耀,如此不懂怜香惜玉的一个人,自己以后的日子可要怎么过?

第72章 前路漫漫() 
太平历七二一年十月十七,阑州清河郡,清河城北刀盟总部

    清河郡是阑州四郡之一,清河城位于清河郡东北部。北刀盟总部和北刀盟四大世家之首的周家均在此郡的清河城,周家祖宅坐落于清河城,北刀盟总部则是在清河城北边约五里的一座山上,离开东州北返的周睿此时就在这北刀盟总部。

    要说阑州和北刀盟,必须先说阑州四郡和北刀盟四大家族。东州和阑州以元江为界,阑州四郡分别为清河郡、蓬莱郡、三川郡和北邙郡。清河郡东边是蓬莱郡,南边和东州的苍岭郡隔江对望,西边是中州的凤鸣郡,北边是三川郡。

    北刀盟四大家族分别为清河郡周家、蓬莱郡王家、北邙郡马家、三川郡孙家。清河郡和蓬莱郡南面临元江,江宽水深,沃野千里,因而周家主营稻麦种植和船运行业,还有部分马匹饲养和买卖;王家在周家的基础上,还有食盐买卖,由于东边靠海,和东州的东郡及蓝海郡一般盛产食盐,因而王家的产业在阑州是最全面的;阑州北部两郡则主要为牧场,牛羊马匹数量繁多,这两郡是战马的主要产地;阑州北部两郡在畜牧的基础上,发展制革产业,成品的皮靴和半成的铠甲均有制作。厉朝成品的铠甲一般是内革外铁,中填棉花,铠甲的制作权还是被独孤氏掌握,事关军队建设,自不敢交与他人。

    值得一提的是蓬莱郡王家,王家是阑州乃至厉朝最古老的世家之一,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太平历创立之前。在这样一个依靠实力致使朝代不断更迭的时代,王家能屹立千余年不倒,确有其过人之处。王家组训:言宜慢,心宜善。意为实力不济时当谨言慎行,实力雄厚时则需心怀善念,结合起来依言而行才会受人尊敬,少有敌对。

    北刀盟乃是武林门派,七大高层中,盟主和副盟主外加两位内事总管共五人均有自己的徒弟,外事总管则无暇收徒。副盟主和内事总管地位虽有差异,武功修为却相差无几,无论四人何人为师都没甚区别。不过要做盟主刀圣周渊的弟子,则需经过层层筛选,最后还得周渊同意才行。

    清河城外的北刀盟总部一出清河城北门就可以看到,远看在一座低矮的山顶部,一大四小五座独立的殿宇。到得山脚,便是上百级宽阔的石阶连通官道和北刀盟山门。拾级而上,石阶尽头便是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