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天刀之刀锋天下 >

第196章

天刀之刀锋天下-第196章

小说: 天刀之刀锋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绘画世家,看不见的东西都能将其在画纸上展现出来,看得见的还不是手到擒来,勘测地形,绘制地图却是再合适不过。

    太平历七二五年七月初三,征北军誓师出征。

    七月十二日,征北军途经凤阳,金鸣两座县城之后,终于来到了北伐的第一个战场:凤鸣城。凤鸣城是中州凤鸣郡的郡府所在,此城往东再行约两百里便将进入阑州的清河郡。在南北对峙的大环境下,无论是庆国想从陆路南下进军云都,还是厉国想从陆路北上阑州,均无法避开凤鸣城,因此凤鸣城成了必争之地。

    在此需交代一下阑州如今的情形,或者应该说轩辕齐建立的庆国如今的情形。去岁七月初,六万女真骑兵肆虐三川郡,轩辕齐趁机称帝建朝,用计引六万骑兵进入三川城范围,在半月之内调集了十三万大军,将女真骑兵围困于三川城,大军围而不攻,只组织军中精锐对六万女真骑兵进行精确打击,由此拉开了将近半年的围击战。女真骑兵无法发挥机动性强的优势,只有挨打的份,数次突围未果。女真军被围困,粮草无以为继,战马都被食用殆尽,最后居然出现食人的情况,不仅是吃友军,后来还将围城的将士抓回来分食。

    急红眼的女真军在被围困三月左右之时,集中优势兵力组织的一次突围,轩辕齐的大军未能拦住,还损失了不少人马。逃回金国的女真军或许是上报了此事,金国国主似乎也损失不起这么多骑兵战马,在今年年初重新调集十万大军陈兵云和关外,轩辕齐分兵五万北上支援云和关,庆国和金国的大战正式拉开序幕。好在云和关易守难攻,三川郡内外的女真军无法形成呼应,被庆国的军队分而击之。如此又僵持了近五个月,双方均有损失。直到今年四月初,被围的女真骑兵死伤殆尽,其中半数是被围杀,半数乃是饿死或被友军杀害;庆国同样损失惨重,两处战场合起来死伤超过四万,再加上大军调动和被女真骑兵肆虐,庆国损失的人力物力财力可以说是令国力大损。

    四月初,金国内部也出了件大事,时任女真国主完颜宗翰被刺身亡,事发突然,女真国主并未指定继任者,他的三个比较有权势的儿子开始对国主之位进行争夺,金国陷入内乱。如此云和关外的十万女真军一方面粮草难以为继,一方面被主要将领支持的夺权者征召,撤军回国。故而这一战以庆国的惨胜告终,庆国方面则表示为金国国主身亡之事负责。

    庆国的对外战争虽然结束得比元江南岸的厉朝内战早,不过此战损失巨大,国力本就处于劣势的庆国也没有贸然挥师南下,只是在清河郡与凤鸣郡交界处增兵防御,同时封锁清河郡境内的元江北岸。事实上,即便在征北军北伐之时,庆国也好没有准备好和厉国开战,换言之,庆国此刻并不想和厉国打这一战。然此事并没有说和的余地与可能,先不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厉朝独孤氏和庆朝轩辕氏本就是世仇,只要有机会,无论哪一方都想置另一方于死地。

    此刻说回凤鸣城,凤鸣城此时绝对是座孤城,凤鸣城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而庆国却战略性放弃了此城。凤鸣城的战略地位虽重要,地理位置却一般。凤鸣城往东直到和清河郡交界,往北直到凤鸣关,往南直到元江,方圆数百里内无险可守,很容易被大军围城,正如此刻被征北军围困。

    既然凤鸣城已经被战略性放弃,那此刻被围困在城中的又是谁呢?此人也是上官仁三兄弟的老熟人,从云都北逃而来的南宫耀。当时的南宫耀其实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南宫耀得祖父南宫本一半内力导致内力暴涨的消息自然也被清河城方面获得。如此一个人物,直接围杀有些可惜,若能运用得当作为盟友来抵挡敌军也还是可以的,无论成功失败都对己方没有什么损失,这是当初独孤陌不杀他的原因之一,自然也是清河城方面留着他的原因;但是这样一个人又不能大用,两国的当权者都知道南宫耀的为人和性格,若是让他得势于己方弊大于利,因为南宫耀绝对不是一个甘居人下之人。

    在这样的前提下,轩辕齐派来的一万军队,凤鸣郡的一万多府军,还有南宫耀从云都带来的千余人,组成了如今凤鸣城的主要战力,和十二万征北军相比实力太过悬殊。进退无路的南宫耀在这个时候选择了抵抗,主动出城迎战,带的还只是他从云都带出来的千余人。或许他是觉得,若能一战立威,让凤鸣城的两万余人臣服自己,或许还可以有所作为。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上官仁直接派出林远率领的征北军精锐出战,南宫耀的千余人不过半个时辰就几乎全部倒下,而征北军的精锐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上官仁亲自出手战南宫耀,从当初可以和周睿交手略占上风这一点来看,南宫耀的个人实力还是值得重视,让谁出手他也不放心。南宫耀对上官仁,无论内力还是招式都有所不及,不出十合就被上官仁打倒在地,上官仁还一掌击碎了他的丹田,别说恢复内力,此生再想练武都已经成了奢望。

    “上官仁,你不杀了本少爷,还在等什么?”倒在地上的南宫耀依旧毫不示弱道。

    上官仁负手而立居高临下,怜悯的看着南宫耀说道:“你与本督并没有深仇大恨,只不过立场不同,如今你一败涂地,杀与不杀又有何分别?”

    “你要放过我?”南宫耀闻言一喜。

    “你与本督没有仇恨,不代表军中诸人也没有。只因李薇一人,此刻至少有两个人要你的命,更何况本督听说你父亲南宫震其实是被你毒死的。”上官仁说道,他说的两人自然就是李薇兄长李用和林家的林山。

    “少爷,老爷之死真的是你下的毒?”一旁同样被打倒在地的来福质问道,双眼血红。南宫耀不敢回答,此刻他武功尽废,还不是任人宰割。

    “本督给你三刻钟的时间逃命,三刻钟之后想杀你的人便会前去追杀你,你能否活下来就看你自己的造化;或者若是觉得太麻烦,你身旁有刀,自行了断便是。”上官仁说道,说完不再看向他,上马朝凤鸣城西门而去。

    南宫耀思索片刻,起身就跑,果然没人去追他,最想杀他的来福也被林家弟子挡住,直到约三刻钟之后才放他去追。其实南宫耀也是一个可怜之人,惶惶如丧家之犬也不如死了干净,他此生最大的失误便是毒杀生父南宫震。南宫震若没死,即使不能在云都称雄,遁入江湖天高海阔,天下能奈何他们父子的又有几人?

    skbshge

第208章 剑谷交锋() 
“冯家家主冯耀明何在?”处理了南宫耀,上官仁率大军来到凤鸣城西城门下,命令喊话的士兵高声喊道。

    “请问将军找我家家主有何贵干?”守城的士兵回话道,语气还算恭敬,毕竟十二万大军在城下,若是大军强攻,凤鸣城破只是时间问题。

    “此处有宣武帝陛下圣旨一副,还有前丞相冯耀杰亲笔书信一封,烦请冯家主亲阅。”喊话的士兵回答道。之后上官仁朝一旁的上官扬微微一点头,上官扬骑马越众而出,手上托着一方形木盒,木盒约一尺长,半尺宽。只见他来到距离城门约五十步之处,勒马驻足,轻轻将木盒丢起,然后右掌向前先快后慢的一推,被击中的木盒便平平向前飞出,木盒飞行的不快不慢,那速度就像被线牵引的风筝。

    五十步的距离似乎八九个片刻才抵达,城墙上为首一个将官准备许久终于将其接到,接到的瞬间似乎身体还向后退了几步。上官扬面无表情,勒马转身回到上官仁身边,之后便开始了等待。

    “大哥,你说冯家主会开城门吗?可要命将士们做攻城准备。”上官扬问道。

    “抗旨不尊者,杀无赦。不过攻城战损失不可估量,若是不开城门还是在夜间组织突袭,无需劳累无辜性命。”上官仁说道。

    不过还好,半个时辰之后,凤鸣城西城门大开,冯家家主冯耀明亲自前来迎接。此时才得知就在刚才,轩辕齐派来的一万人已经从凤鸣城东门奔袭而出,冯耀明才得以安心的开城。由于出自冯家的德妃冯氏膝下并无皇子,宣文帝独孤尧对冯家信任备至,恩宠有加,冯家自然还是向着独孤氏多一些。

    “祁将军,你派一队骑兵和弓箭兵前往追击,逢城莫进,逢林莫入,天黑之前回营。”上官仁吩咐道,祁泰华闻言便安排人手去了。大军扎营,上官仁三兄弟则进了凤鸣城。此城是三兄弟认识的地方,当夜三兄弟在食全酒美酒楼痛饮了一番,还回城北的杏花村一探。世事变迁,三兄弟相识已近四年。

    处理了凤鸣城的事情,第二日大军继续前行,一路上几乎没有遭到抵抗,郡府既然重新理政,凤鸣郡的政务军务还是交还给郡府和府军。征北大军一直往东来到了凤鸣郡和清河郡的交界之处,大军才停下步伐,因为在此处发现了庆国大军驻扎的痕迹。上官仁便命大军择地扎营,共扎了南北中三座大营。并派出探子和勘测绘画地图之人,真正的战斗尚未开始。

    如此又过了半月,时间已经来到八月初。半月以来双方都已经发现了敌军的存在。不过依然各行其是,倒是双方探子和绘图之人多有交锋,各有损失

    这半月以来大军虽然未动,上官仁并没有闲着,一方面是检验粮道是否畅通,另一方面则是查探清河郡内部的情况。所谓谋定而后动,十二万人的生命掌握在他一个人的手中,淡定如他也有丝丝紧张。

    。。。。。。

    八月十一日酉时末,居中的这座大营中,总将以上的九位征北军高级将领共聚一堂,正在商议军情。之所以是九位,上官仁派两位总将带领三万人北上镇守凤鸣关,因此还剩下六位总将,两位总兵和一位总督共九人。

    “诸位将军请看,我等要进军清河郡大体有三条路可以走,第一条便是官道,不过如今庆军当道扎营,粗略估计有五万人驻扎于此,这座大营两侧还有两座相对较小的营寨,与居中的营寨呼应,我军要将其攻下也不易。”上官仁说道。

    “不错,从地图上可以看出,若是突破这座大寨再往东二十里便将进入清河郡腹地,无险可守,可以说这是庆国最后一道防线。”祁泰华也说道。

    “另一条便是南方距官道约十里的剑谷,剑谷是一处峡谷,两侧壁立千仞,剑谷长约十里,最宽处不足两丈,最窄处更是只有六尺左右,易守难攻,很容易中埋伏。”上官扬接着说道。

    “确实如此,我军已经在剑谷西侧做好埋伏,想必庆军在东侧也同样如此。”周睿说道。

    “只是看北边这第三条,地图上并未明确标出是否可行,这是为何?”九人中心思最细的云睿博出言道。

    “这是绘制地图的沈先生去此处山间游历之时偶然发现,似乎是一处古道,不过如今年久失修,多处阻塞,再加上荆棘密布,大军想要通行殊为不易。”上官仁解释道。

    “将军说殊为不易,如此说还是有通行的可能?”彭浩言突然问道,似乎发现这条道路如果能通,其中蕴含的非凡的意义。

    “报。。。。。。”一声呼喊打破整个军营的宁静,大帐中九人闻言都有些紧张,不知出了何事,毕竟说实在的,如今的战斗和元江南岸那些小规模的战役无法相提并论,两国交兵除了投诚,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启禀总督大人,赵将军带兵在外巡逻,发现一队庆军,赵将军率部追击,深入了剑谷。。。。。。”一个士兵急忙说道,他说的赵将军自然就是中郎将赵天阔。

    “什么?他带了多少人?”上官仁急忙问道。

    “所有本部人马。”

    “坏了,大哥,这可如何是好?”上官杨说道。一个中郎将最多可调兵五千,五千人若是全军覆没,可以算是一场大败了。

    上官仁心思急转,突然问道:“周将军所说我军在剑谷西侧的埋伏已经部署完毕?”

    “不错,总督大人是要。。。。。。”周睿疑惑道。

    “甚好,祁将军,你派一队人随本督前去救援;上官将军,你派一队人在剑谷西侧准备接应,敌人若是敢过来,定叫他有来无回;周将军,剑谷西侧的埋伏部署你最清楚,你去增援此处。其余诸将即刻回营,以防庆军偷袭。”上官仁吩咐道。

    “总督大人,不可。大人乃是一军主帅,不宜亲出,不如还是末将带人前去诱敌军前来。”军中资历最浅的何不凡出言劝道,其余人不是没有这样的想法,不过在军中总督的话就是军令,岂可违抗。

    “何将军,既是诱饵自然需要些分量,更何况庆军想要本督的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